首页 > 建筑材料 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斜屋面施工的安全绳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2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用于斜屋面施工的安全绳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斜屋面施工的安全绳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近几年旅游业的兴起,各地景区对景点建设和维护的投资都在逐年增加,其中,仿古建筑的建设更是遍地开花,仿古建筑的顶面一般采用斜屋面,多为双坡或四坡,坡度介于45
°
至60
°
之间。斜屋面施工包括保温、防水、挂瓦等多道施工工序,导致施工难度较大,缺乏有效的悬挂安全绳的装置,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构成较大威胁。因此,亟需一种适用于斜屋面并能有效悬挂安全绳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斜屋面施工的安全绳固定装置,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用于斜屋面施工的安全绳固定装置,包括“t”形杆、连接柱和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下端与屋脊内的支撑部连接,固定杆的上端设有外螺纹;所述“t”形杆包括相互垂直的横杆和竖杆,所述竖杆的上端与横杆连接,下端设有外螺纹,所述横杆的两端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柱中央设有第一螺纹孔,顶面设有第二螺纹孔,且连接柱的顶面与屋脊顶面齐平,所述第一螺纹孔的下部与固定杆的上端螺纹连接,上部与竖杆螺纹连接,所述竖杆套设有盖板,所述盖板设有与第二螺纹孔适配的通孔。
6.连接柱和固定杆预埋于屋脊中,施工时直接安装“t”形杆即可用于悬挂安全绳,固定杆与屋脊的支撑部连接,安全性高,此外,“t”形杆旋入连接柱,螺栓穿过盖板上的通孔旋入第二螺纹孔,有效避免施工过程“t”形杆松动,提升安全性。
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柱的侧壁设有凸台,凸台用于增加连接柱与屋脊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连接柱与屋脊连接的牢固性。
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环为圆环。
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环为半环,所述半环设置于横杆底部。由于斜屋面施工区域位于屋脊两侧下方,固定安全绳后主要对连接环施加斜向下方向的力,因此,连接环采用半环,增加与横杆的连接,从而提升安全性。
10.进一步的,所述横杆与竖杆之间设有支撑杆,支撑杆用于加强“t”形杆的结构强度。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纹孔的上部和下部的螺纹相互反向。
12.进一步的,所述横杆与屋脊在竖直方向的投影垂直,使得“t”形杆安装完成后,连接环位于屋脊两侧,从而便于施工人员施工,并且使得受力方向一致。
13.进一步的,所述“t”形杆为一体化铸造。
14.进一步的,所述“t”形杆和固定杆采用钢筋制作。
15.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将固定杆和连接柱预埋在屋脊中,节省后续维护设备的费用,显著提升维护便利性,并且功能性和实用性强。
17.2.“t”形杆与连接柱通过螺纹连接,并且“t”形杆设有盖板,通过螺栓将盖板固定于连接柱顶面的第二螺纹孔中,有效避免施工过程“t”形杆松动旋转,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18.3.连接环设置于屋脊两侧,并且采用半环,便于斜屋面施工,提升施工和维护效率。
19.4.不使用时,连接柱顶面设有挡板,挡板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二螺纹孔,保证连接柱不受雨水侵蚀。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斜屋面施工的安全绳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t”形杆的连接环采用圆环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t”形杆的连接环采用半环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t”形杆设置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柱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6.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柱设置凸台的结构示意图。
27.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杆的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
‑“
t”形杆;11-横杆;12-竖杆;13-连接环;14-盖板;15-第一支撑杆;16-第二支撑杆;2-连接柱;21-第一螺纹孔;22-第二螺纹孔;23-凸台;3-固定杆;4-屋脊。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0.参照图1,一种用于斜屋面施工的安全绳固定装置,包括“t”形杆1、连接柱2和固定杆3,连接柱2和固定杆3预埋于斜屋顶的屋脊4,固定杆3(参照图8)的下端与屋脊4内支撑部连接,固定杆3的上部设有外螺纹;参照图5和图6,连接柱2的顶部与屋脊4顶面齐平,连接柱2的中央设置第一螺纹孔21,第一螺纹孔21分为上下反向螺纹的两部分,其中第一螺纹孔21的下部与固定杆3的上部螺纹连接,上部与“t”形杆1的底部螺纹连接,连接柱2顶面还设有第二螺纹孔22,优选的,设置两个第二螺纹孔22,并且两个第二螺纹孔22相对第一螺纹孔21对称设置;参照图2,“t”形杆1包括相互垂直的横杆11和竖杆12,竖杆12的顶部固定于横杆11的中点,竖杆12的底部设有与第一螺纹孔21上部适配的外螺纹,外螺纹上方设置盖板14,竖杆12穿过盖板14的中心,盖板14的尺寸与连接柱2的顶面适配,盖板14设有通孔,通孔的大小和位置与第二螺纹孔22对应,横杆11两端设有连接环13,用于固定安全绳,具体的,连
接环13采用圆环设置于横杆11两端,“t”形杆1采用一体化成型,有效提升结构强度。“t”形杆1和固定杆3采用钢筋制成,从而降低制造成本,易于推广。
[0031]“t”形杆1旋入连接柱2内,盖板14上的通孔转至第二螺纹孔22上方,将与第二螺纹孔22适配的螺栓旋入,从而将“t”形杆1固定,避免施工过程中旋转松动,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0032]
参照图7,为了使连接柱2更为牢固的固定于屋脊4内,连接柱2的侧壁设置凸台23,凸台23呈扇形,环绕连接柱2设置多个,有效加强连接柱2与屋脊4连接的牢固性。
[0033]
施工区域为屋脊4两侧的斜屋面,为了便于施工人员操作,以及受力均衡,“t”形杆1装配于连接柱2时,横杆11与屋脊4在竖直方向的投影垂直。施工时,安全绳对连接环13施加斜向下的力,为了使连接环13的受力均衡,连接环13采用半环(参照图3),半环设置于横杆11两端的底面,从而提升连接环13与横杆11的连接强度。
[0034]
参照图4,为了加强“t”形杆1的结构强度,在横杆11与竖杆12之间对称设置第一支撑杆15和第二支撑杆16,第一支撑杆15的一端与横杆11连接,另一端与竖杆12连接,第二支撑杆16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杆垂直连接,另一端与横杆11和竖杆12的连接点固定,从而有效提升“t”形杆1的支撑性。
[0035]
由于安全绳固定装置设置于屋脊4顶面,为了避免雨水侵蚀,连接柱2的顶部设置挡板,挡板设有与第二螺纹孔22适配的通孔,并通过带有密封垫的螺栓将挡板与连接柱2的顶面固定,需要施工或维护时,将挡板卸下,“t”形杆1装配于连接柱2上即可。
[0036]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斜屋面施工的安全绳固定装置,连接柱和固定杆设置于屋脊内,不使用时,连接柱顶面设置挡板避免雨水侵蚀,施工时,将“t”形杆旋入连接柱的第一螺纹孔,盖板通过螺栓固定于连接柱的第二螺纹孔,并且“t”形杆的横杆与屋脊垂直,便于施工人员在斜屋面施工。安全绳固定装置安装便捷,使用安全可靠,实用性强,有效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003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