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材料 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屋面雨水收集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2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1.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收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屋面雨水收集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雨水收集系统,是将雨水根据需求进行收集后,并经过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处理后达到符合设计使用标准的系统。
3.目前,一般在屋顶的排水口处安装一个滤网,排除水中的杂质,由此需要经常对滤网进行清理工作,否则雨水由屋顶排到落水管时,极易发生堵塞,造成屋顶雨水堆积,对房屋造成损害;屋顶的雨水需要聚集到落水管处,雨水顺着落水管排到地面,然后排放到下水道,流入到江河中,雨水并未得到充分利用,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而且现有的雨水收集装置在使用时对进入该装置内部的雨水不能进行有效过滤。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屋面雨水收集处理装置,不仅能够收集雨水、增加工作人员的清理周期,而且还能对雨水进行合理有效的过滤。
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屋面雨水收集处理装置,包括进水桶、过滤筒、水管、过滤装置和储水箱,所述进水桶安装在屋外墙引流口的下方,进水桶内套设有不锈钢过滤筒,过滤筒外壁与进水桶内壁留有间隙形成存放杂质的空腔,过滤筒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不锈钢锥形滤板,进水桶的底部与水管的一端相连通,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电机、吸附罐、板框和活性炭吸附桶,所述吸附罐的内壁一周固定设置有环形支撑板,沿支撑板的上部固定设置有环形滑块,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穿过吸附罐的顶端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板框,板框的内部设置有滤布,板框的下部设置有活性炭吸附桶,所述活性炭吸附桶的桶底与转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吸附罐的底端与储水箱连通。
6.进一步的,所述进水桶侧壁的上方开设有溢流口,溢流口的内侧设置有滤网,溢流口的外侧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的另一端与吸附罐连通。
7.进一步的,所述吸附罐的侧壁开设有透明观察窗。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进水桶内套设有过滤筒,并在过滤筒的顶部设置锥形滤板,使雨水中的不溶于水的大块杂质沿锥形滤板滑落至空腔内,便于增加工作人员的清理周期,在进水桶的上部与吸附罐通过出水管连接,可进一步增加清理周期;通过电机带动吸附罐内的板框和活性炭吸附桶,能够充分吸附雨水中的杂质。
附图说明
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屋面雨水收集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 是本实用新型a处的结构放大图。
11.图中,1、进水桶;2、过滤筒;3、锥形滤板;4、空腔;5、吸附装置;501、电机;502、吸附
罐;503、转轴;504、板框;505、滤布;506、活性炭吸附桶;507、支撑板;508、滑块;6、水管;7、储水箱;8、观察窗;9、溢流口;10、滤网;11、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3.请参阅附图1和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一种建筑屋面雨水收集处理装置,包括进水桶1、过滤筒2、水管6、过滤装置5和储水箱7,所述进水桶1安装在屋外墙引流口的下方,进水桶1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进水桶1内套设有不锈钢过滤筒2,过滤筒2外壁与进水桶1内壁留有间隙形成存放杂质的空腔4,过滤筒2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不锈钢锥形滤板3,进水桶1底部的出水口与水管6的一端相连通,水管6的另一端连接有过滤装置5,所述过滤装置5包括电机501、吸附罐502、板框504和活性炭吸附桶506,所述吸附罐502的内壁一周固定设置有环形支撑板507,沿支撑板507的上部固定设置有环形滑块508,所述电机501的输出端穿过吸附罐502的顶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轴503,转轴503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板框504,板框504的内部设置有滤布505,沿板框504下部的一周开设有与滑块匹配的滑槽,板框504沿着滑块508旋转,防止雨水顺着吸附罐502的内壁流出,进一步提高雨水的过滤效率,板框504的下方设置有活性炭吸附桶506,活性炭吸附桶506的上底尺寸与板框504的尺寸相同,便于经滤布505过滤后的雨水完全流入到活性炭吸附桶506内,所述活性炭吸附桶506的桶底与转轴50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吸附罐502的底端与储水箱7连通,所述进水桶1侧壁的上方开设有溢流口9,溢流口9的内侧设置有滤网10,溢流口9的外侧连接有出水管11,出水管11的另一端与吸附罐502连通,所述吸附罐502的侧壁开设有透明观察窗8,便于根据吸附罐502内的水流情况判断进水桶1是否需要清理和是否需要更换新的滤布505、活性炭吸附桶506。
14.使用方法:下雨天时,启动电机,雨水和雨水中的杂质由屋顶上的引流口流入到进水桶1内,在锥形滤板3的作用下,雨水通过滤板3上的滤孔流入到水管6内,雨水中夹杂的杂质无法通过滤板3,被继续流下来的雨水冲入到空腔4内,保持排水通畅,雨水流下落过快,杂质中会带有一部分水进入到空腔4内,进入空腔4内的雨水通过过滤筒2壁流入到水管6内,由此,减少工作人员的清理频率,若是遇到连续下雨且风大的天气时,屋顶会聚集更多的树叶等垃圾,工作人员又不便于在此时进行清理,垃圾随雨水流入到进水桶1的空腔4内,堆积到一定程度时使过滤筒2堵塞,造成水流速度过慢,会使空腔4内堆积大量的雨水和杂质,当在空腔4内的雨水的高度超过进水桶1的溢流口9的高度时,雨水会顺着出水管10流入到吸附罐502中,可再次减少清理频率;过滤后的雨水沿着水管6进入到吸附罐502内,电机501带动板框504和活性炭吸附桶506旋转,能够对雨水中的细小杂质进行充分吸附,提高雨水的干净度,净化好的雨水流入到储水箱7中。
1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
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屋面雨水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桶(1)、过滤筒(2)、水管(6)、过滤装置(5)和储水箱(7),所述进水桶(1)安装在屋外墙引流口的下方,进水桶(1)内套设有不锈钢过滤筒(2),过滤筒(2)外壁与进水桶(1)内壁留有间隙形成存放杂质的空腔(4),过滤筒(2)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不锈钢锥形滤板(3),进水桶(1)的底部与水管(6)的一端相连通,水管(6)的另一端连接有过滤装置(5),所述过滤装置(5)包括电机(501)、吸附罐(502)、板框(504)和活性炭吸附桶(506),所述吸附罐(502)的内壁一周固定设置有环形支撑板(507),沿支撑板(507)的上部固定设置有环形滑块(508),所述电机(501)的输出端穿过吸附罐(502)的顶端连接有转轴(503),转轴(503)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板框(504),板框(504)的内部设置有滤布(505),板框(504)的下部设置有活性炭吸附桶(506),所述活性炭吸附桶(506)的桶底与转轴(50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吸附罐(502)的底端与储水箱(7)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屋面雨水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桶(1)侧壁的上方开设有溢流口(9),溢流口(9)的内侧设置有滤网(10),溢流口(9)的外侧连接有出水管(11),出水管(11)的另一端与吸附罐(502)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屋面雨水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罐(502)的侧壁开设有透明观察窗(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收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屋面雨水收集处理装置;一种建筑屋面雨水收集处理装置,包括进水桶、过滤筒、水管、过滤装置和储水箱,所述进水桶安装在屋外墙引流口的下方,进水桶内套设有不锈钢过滤筒,过滤筒外壁与进水桶内壁留有间隙形成存放杂质的空腔,过滤筒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不锈钢锥形滤板,进水桶的底部与水管的一端相连通,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电机、吸附罐、板框和活性炭吸附桶,所述吸附罐的内壁一周固定设置有环形支撑板,沿支撑板的上部固定设置有环形滑块;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收集雨水、增加工作人员的清理周期,而且还能对雨水进行合理有效的过滤。对雨水进行合理有效的过滤。对雨水进行合理有效的过滤。


技术研发人员:傅亚峰 梁永杰 刘金波 冉振领 邸峰 杨静 梁艳梅 赫连艺久 郭彩云 陈柯欣 梁博 孙国华 贾晨旭 梁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省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7
技术公布日:202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