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震的房屋建筑装置。
背景技术:2.抗震结构是抗震设计应考虑的最关键问题,对安全和经济起决定性的作用,是综合的系统决策,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类别主要根据其重要性程度来划分,即按其受地震破坏时产生的后果,可将建筑物分为4类:甲类建筑、乙类建筑、丙类建筑和丁类建筑;
3.但是现在的建筑在抗震性能上,由于大部分房屋底部是直接连接在建筑地基上,当房屋发生震动时,地基固定在地底,无法减少房屋的震动,从而无法保护房屋,造成房屋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震的房屋建筑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在的建筑在抗震性能上,由于大部分房屋底部是直接连接在建筑地基上,当房屋发生震动时,地基固定在地底,无法减少房屋的震动,从而无法保护房屋,造成房屋的损坏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震的房屋建筑装置,包括房屋底座,所述房屋底座底端设置有减震组件;
6.所述减震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弹性支撑块、第二支撑板、连接轴、减震弹簧、套筒、第一挡板、转动杆、连杆、滑块、挤压弹簧、u型块和第二挡板;
7.所述房屋底座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底端固定连接有弹性支撑块,所述弹性支撑块底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所述弹性支撑块两侧均均匀连接有若干个连接轴,所述弹性支撑块两侧位于连接轴外侧位置处均焊接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一端焊接有套筒,所述套筒一端连接有第一挡板;
8.所述弹性支撑块两端边部均通过转轴连接有转动杆,两个所述转动杆一端均通过转轴连接有连杆,两个所述连杆一端均通过转轴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之间焊接有挤压弹簧,所述滑块外侧连接有u型块,所述u型块一端连接有第二挡板。
9.优选的,所述连接轴一端位于套筒内侧,所述连接轴外侧与套筒内壁贴合。
10.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高度均与弹性支撑块高度相等,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底端均与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第二挡板长度与第一支撑板长度相等,所述第一挡板长度与两个第二挡板之间距离相等,所述滑块外侧与u型块内壁贴合。
12.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外侧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限位板、限位弹簧、外保护壳、内保护壳、防腐蚀层、防水层和弹性支撑柱;
13.所述第一支撑板外侧对称焊接有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外侧均均匀焊接有若干个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一端分别焊接有外保护壳和内保护壳,所述内保护壳位于外保护壳内侧位置处,所述外保护壳内侧位于内保护壳外侧位置处设置防腐蚀层,所述防腐蚀
层与内保护壳之间位置处设置有防水层,所述内保护壳内侧均匀连接有若干个弹性支撑柱。
14.优选的,所述外保护壳和内保护壳内侧对应限位弹簧位置处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限位板外侧与安装槽内壁贴合,所述弹性支撑柱一端与第二支撑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紧密接触。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6.1、设置有减震组件,通过连接轴、减震弹簧和套筒的配合,转动杆、连杆、滑块和挤压弹簧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在遇到地震时,可以吸收地震带来的震动,从而防止上方房屋受到损坏,保护房屋内人员安全,同时,通过第一支撑板、弹性支撑块、第二支撑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配合,使得装置更加稳定,提高装置的实用性,从而更好的支撑上方房屋。
17.2、设置有防护组件,通过外保护壳、防腐蚀层、防水层和内保护壳的配合,可以有效的保护内部减震组件不受外部环境的腐蚀和损坏,从而避免减震组件失效,无法减震,造成房屋损坏,有效的延长此装置的使用寿命,节约成本。
18.3、通过限位弹簧、限位板和第一支撑板的配合,可以吸收地震带来的部分震动,从而加强此装置的减震效果,同时通过弹性支撑柱和限位板对减震组件的限位,固定安装此装置,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1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0.在附图中: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减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弹性支撑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转动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防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是本实用新型内保护壳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27.图中标号:1、房屋底座;
28.2、减震组件;201、第一支撑板;202、弹性支撑块;203、第二支撑板;204、连接轴;205、减震弹簧;206、套筒;207、第一挡板;208、转动杆;209、连杆;210、滑块;211、挤压弹簧;212、u型块;213、第二挡板;
29.3、防护组件;301、限位板;302、限位弹簧;303、外保护壳;304、内保护壳;305、防腐蚀层;306、防水层;307、弹性支撑柱;4、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1.实施例: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抗震的房屋建筑装置,
包括房屋底座1,房屋底座1底端设置有减震组件2;
32.减震组件2包括第一支撑板201、弹性支撑块202、第二支撑板203、连接轴204、减震弹簧205、套筒206、第一挡板207、转动杆208、连杆209、滑块210、挤压弹簧211、u型块212和第二挡板213;
33.房屋底座1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201,第一支撑板201底端固定连接有弹性支撑块202,弹性支撑块202底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板203,弹性支撑块202两侧均均匀连接有若干个连接轴204,弹性支撑块202两侧位于连接轴204外侧位置处均焊接有减震弹簧205,减震弹簧205一端焊接有套筒206,连接轴204一端位于套筒206内侧,连接轴204外侧与套筒206内壁贴合,便于连接轴204的移动,套筒206一端连接有第一挡板207;
34.弹性支撑块202两端边部均通过转轴连接有转动杆208,两个转动杆208一端均通过转轴连接有连杆209,两个连杆209一端均通过转轴连接有滑块210,两个滑块210之间焊接有挤压弹簧211,滑块210外侧连接有u型块212,滑块210外侧与u型块212内壁贴合,便于滑块210的移动,u型块212一端连接有第二挡板213,第一挡板207和第二挡板213高度均与弹性支撑块202高度相等,便于支撑第一支撑板201,第一挡板207和第二挡板213底端均与第二支撑板203固定连接,第二挡板213长度与第一支撑板201长度相等,第一挡板207长度与两个第二挡板213之间距离相等,便于封闭安装第一支撑板201和第二支撑板203。
35.第一支撑板201外侧设置有防护组件3,防护组件3包括限位板301、限位弹簧302、外保护壳303、内保护壳304、防腐蚀层305、防水层306和弹性支撑柱307;
36.第一支撑板201外侧对称焊接有限位板301,两个限位板301外侧均均匀焊接有若干个限位弹簧302,限位弹簧302一端分别焊接有外保护壳303和内保护壳304,外保护壳303和内保护壳304内侧对应限位弹簧302位置处均开设有安装槽4,限位板301外侧与安装槽4内壁贴合,便于限位板301的移动,内保护壳304位于外保护壳303内侧位置处,外保护壳303内侧位于内保护壳304外侧位置处设置防腐蚀层305,防腐蚀层305与内保护壳304之间位置处设置有防水层306,内保护壳304内侧均匀连接有若干个弹性支撑柱307,弹性支撑柱307一端与第二支撑板203、第一挡板207和第二挡板213均紧密接触,便于限制第二支撑板203、第一挡板207和第二挡板213的位置。
3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当地震发生时,此装置受到地震影响发生震动,弹性支撑块202左右晃动时,带动转动杆208转动,转动杆208转动带动连杆209移动,从而带动滑块210移动,从而挤压挤压弹簧211或拉伸挤压弹簧211,通过挤压弹簧211的弹性伸缩作用,从而吸收弹性支撑块202左右的震动,弹性支撑块202前后晃动时,带动连接轴204靠近或远离套筒206,从而开始挤压或拉伸减震弹簧205,通过减震弹簧205的弹性伸缩作用,从而吸收弹性支撑块202前后的震动能量,从而可以吸收地震带来的震动压力,防止上方房屋受到损坏,保护房屋内人员安全,同时,通过第一支撑板201、弹性支撑块202和第二支撑板203的上下连接,从而支撑上方房屋,通过设置在第一支撑板201和第二支撑板203之间的第一挡板207和第二挡板213,加强第一支撑板201的支撑,使得装置更加稳定,提高装置的实用性,从而更好的支撑上方房屋;
38.通过设置在减震组件2外侧的外保护壳303和内保护壳304,可以有效的保护内部减震组件2,同时通过设置在外保护壳303和内保护壳304之间的防腐蚀层305,可以避免外部腐蚀性物质影响内部减震组件2,通过设置在防腐蚀层305和内保护壳304之间的防水层
306,可以有效的阻隔外部水分进入内保护壳304内部,从而有效的保护内部减震组件2不受外部环境的腐蚀和损坏,从而避免减震组件2失效,无法减震,造成房屋损坏,且有效的延长此装置的使用寿命,节约成本,同时当第一支撑板201发生晃动时,第一支撑板201带动限位板301晃动,限位板301开始挤压或拉伸限位弹簧302,通过限位弹簧302的伸缩作用,从而吸收第一支撑板201的晃动,从而与减震组件2共同吸收地震带来的震动,从而加强此装置的减震效果。
3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