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材料 专利正文
随荷载变化而自动释放约束反力的大跨度结构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时间:2022-02-1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随荷载变化而自动释放约束反力的大跨度结构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随荷载变化而自动释放约束反力的大跨度结构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大跨度结构的需求与日俱增。常见的大跨度结构形式有平面网架、空间网架、桁架等。各种结构形式需要支座作为连接构件完成其与下部结构的组装。在整个安装过程中,屋面荷载会随着安装阶段不同产生变化,使结构产生不同位移。但当前已有常见支座,与下部结构连接完成后,无法实现随荷载变化在大范围水平滑动,所产生的较大约束力将对结构造成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随荷载变化而自动释放约束反力的大跨度结构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不仅可以满足结构在不用荷载下位移的释放,还不必对结构各部分做出额外的改造,真正做到施工方便、适用性强的特点。
4.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随荷载变化而自动释放约束反力的大跨度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上部结构通过支座与下部结构连接固定时,在支座与下部结构之间设置滑动装置;滑动装置包括滑动槽轨和滑动支座;滑动槽轨包括矩形体状的轨块,轨块的其中一侧侧壁上开设有两道沿对向侧壁方向延设的中空滑槽轨道,两道中空滑槽轨道间隔且平行设置,两道中空滑槽轨道之间的部分形成隔板,两道中空滑槽轨道的槽底与对向侧壁之间的部分形成封板;轨块的顶面上沿两道中空滑槽轨道中线的位置分别开设有长滑槽,两条长滑槽分别与对应的中空滑槽轨道连接相通;滑动支座包括顶板,顶板的底面垂直固定有两条间隔且平行设置的竖向肋板,两个竖向肋板的底端分别固定有横向滑板;滑动支座上的两个横向滑板分别滑动卡置在滑动槽轨上的两道中空滑槽轨道内,滑动支座上的两个竖向肋板分别滑动卡置在滑动槽轨上的两条长滑槽内;2)将滑动槽轨和滑动支座运输至现场,并将滑动支座插入滑动槽轨内组装成滑动装置,确定安装位置后,将滑动支座的顶板与上部结构的支座焊接连接,将滑动槽轨的底面与下部结构焊接连接即可。
5.进一步的,滑动装置中,竖向肋板的底端板边沿横向滑板的中线位置固定,横向滑板上位于竖向肋板两侧的位置分别均布贯通安装有多个滑动导轮,横向滑板滑动卡置在中空滑槽轨道内后,滑动导轮的顶部和底部分别滚动支撑在中空滑槽轨道的顶面和底面上。
6.进一步的,滑动装置中,横向滑板上均布安装有四组滑动导轮,四组滑动导轮两两分置于竖向肋板两侧。
7.进一步的,滑动装置中,横向滑板的宽度与中空滑槽轨道的宽度相同,横向滑板的
厚度小于中空滑槽轨道的高度,滑动导轮的直径与中空滑槽轨道的高度相同。
8.本发明施工方法中的核心就是滑动装置的设置,该滑动装置设计科学、结构合理、制作容易、安装方便,使用效果好,该滑动装置的使用实现了支座与下部结构连接完成后能够随荷载变化大范围水平滑动的目的,避免了较大约束力对结构造成不良影响的问题。该滑动装置与主体结构连接方式为现场焊接,不需要对结构构件进行重新设计与改造,极大的降低了施工成本与施工难度;该滑动装置在滑动接触面设置有滑动导轮,进一步减小了接触面摩擦力,使支座可随荷载变化自由移动,减少支座处约束反力对结构的影响;该滑动装置可由工厂直接预制完成,现场组装成型进行使用即可,方便快捷,安全高效,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加快了的施工速度。
附图说明
9.此处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10.图1为本发明方法中滑动装置的整体三维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本发明方法中滑动装置的滑动槽轨的前部结构示意图。
12.图3为本发明方法中滑动装置的滑动槽轨的后部结构示意图。
13.图4为本发明方法中滑动装置的滑动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滑动槽轨、2-滑动支座、3-轨块、4-中空滑槽轨道、5-隔板、6-封板、7-长滑槽、8-顶板、9-竖向肋板、10-横向滑板、11-滑动导轮。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以下结合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清楚、完整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16.一种随荷载变化而自动释放约束反力的大跨度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本领域的常规方法进行大跨度结构的安装施工,当上部结构通过支座与下部结构连接固定时,在支座与下部结构之间施工设置滑动装置。
17.如图1至图4所示,滑动槽轨1包括矩形体状的轨块3,轨块3的其中一侧侧壁上开设有两道沿对向侧壁方向延设的中空滑槽轨道4,两道中空滑槽轨道4间隔且平行设置,该设计能有效预防支座发生平面外失稳;两道中空滑槽轨道4之间的部分形成隔板5,两道中空滑槽轨道4的槽底与对向侧壁之间的部分形成封板6,隔板5与封板6均作为限位措施;轨块3的顶面上沿两道中空滑槽轨道4中线的位置分别开设有长滑槽7,两条长滑槽7分别与对应的中空滑槽轨道4连接相通。
18.滑动支座2包括顶板8,顶板8的底面垂直固定有两条间隔且平行设置的竖向肋板9,两个竖向肋板9的底端分别固定有横向滑板10,具体为:竖向肋板9的底端板边沿横向滑板10的中线位置固定,横向滑板10上位于竖向肋板9两侧的位置分别均布贯通安装有两组滑动导轮11;滑动导轮11设置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减小摩擦力,便于滑动支座2在滑动槽轨1内能够更加自由的滑动;每个横向滑板10上均布安装四组滑动导轮11,能够保证各种工况条件下滑动支座2与滑动槽轨1总能保持平行。
19.滑动支座2的横向滑板10的宽度与滑动槽轨1的中空滑槽轨道4的宽度相同,横向滑板10的厚度小于中空滑槽轨道4的高度,滑动导轮11的直径与中空滑槽轨道4的高度相同。
20.滑动支座2上的两个横向滑板10分别滑动卡置在滑动槽轨1上的两道中空滑槽轨道4内,滑动导轮1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滚动支撑在中空滑槽轨道4的顶面和底面上,滑动支座2上的两个竖向肋板9分别滑动卡置在滑动槽轨1上的两条长滑槽7内。
21.2)滑动槽轨1和滑动支座2均在工厂提前预制完成,然后将其运输至现场,并将滑动支座2插入滑动槽轨1内组装成完成的滑动装置,确定安装位置后,将滑动支座2的顶板8与上部结构支座焊接连接,将滑动槽轨1的底面与下部结构焊接连接即可。
22.上面是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了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随荷载变化而自动释放约束反力的大跨度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在上部结构通过支座与下部结构连接固定时,在支座与下部结构之间设置滑动装置;滑动装置包括滑动槽轨和滑动支座;滑动槽轨包括矩形体状的轨块,轨块的其中一侧侧壁上开设有两道沿对向侧壁方向延设的中空滑槽轨道,两道中空滑槽轨道间隔且平行设置,两道中空滑槽轨道之间的部分形成隔板,两道中空滑槽轨道的槽底与对向侧壁之间的部分形成封板;轨块的顶面上沿两道中空滑槽轨道中线的位置分别开设有长滑槽,两条长滑槽分别与对应的中空滑槽轨道连接相通;滑动支座包括顶板,顶板的底面垂直固定有两条间隔且平行设置的竖向肋板,两个竖向肋板的底端分别固定有横向滑板;滑动支座上的两个横向滑板分别滑动卡置在滑动槽轨上的两道中空滑槽轨道内,滑动支座上的两个竖向肋板分别滑动卡置在滑动槽轨上的两条长滑槽内;2)将滑动槽轨和滑动支座运输至现场,并将滑动支座插入滑动槽轨内组装成滑动装置,确定安装位置后,将滑动支座的顶板与上部结构的支座焊接连接,将滑动槽轨的底面与下部结构焊接连接即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荷载变化而自动释放约束反力的大跨度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滑动装置中,竖向肋板的底端板边沿横向滑板的中线位置固定,横向滑板上位于竖向肋板两侧的位置分别均布贯通安装有多个滑动导轮,横向滑板滑动卡置在中空滑槽轨道内后,滑动导轮的顶部和底部分别滚动支撑在中空滑槽轨道的顶面和底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随荷载变化而自动释放约束反力的大跨度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横向滑板上均布安装有四组滑动导轮,四组滑动导轮两两分置于竖向肋板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随荷载变化而自动释放约束反力的大跨度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横向滑板的宽度与中空滑槽轨道的宽度相同,横向滑板的厚度小于中空滑槽轨道的高度,滑动导轮的直径与中空滑槽轨道的高度相同。

技术总结
本发明为一种随荷载变化而自动释放约束反力的大跨度结构的施工方法,涉及结构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是在上部结构通过支座与下部结构连接固定时,在支座与下部结构之间设置滑动装置,滑动装置包括滑动槽轨和滑动支座,滑动槽轨包括轨块,轨块上开设有两道中空滑槽轨道,滑动支座包括顶板,顶板上固定有两个与中空滑槽轨道相适配的横向滑板,并且滑动支座的横向滑板卡置在滑动槽轨的中空滑槽轨道内实现二者的滑动连接。本发明方法的核心为设置的滑动装置,该装置设计科学、结构合理、制作容易、安装方便,使用效果好,其不仅可以满足结构在不用荷载下位移的释放,还不必对结构各部分做出额外的改造,真正做到安装方便、适用性强的特点。的特点。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清 杨平 程欣 彭辉 闫月勤 刘子琛 李海旺 李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2
技术公布日:202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