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材料 专利正文
一种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修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


背景技术:

2.吊顶对室内建筑的顶部起到装饰的作用,是室内装修不可或缺的部分。
3.装配式吊顶是目前一种流行的吊顶形式,装配式吊顶可以将吊顶所需要使用的各个部品部件在工厂内实现生产完成,然后运输到装饰现场进行组合安装,施工更为简单方便,可以极大地提高装饰现场的施工效率,并且施工现场更为整洁和美观。跌级吊顶是指不在同一平面的降标高吊顶,类似阶梯的形式,在家装吊顶中,常用跌级吊顶来展现空间的开阔感。
4.装配式吊顶在收边时,最后一块板边吊板较难装,没有操作空间,且大部分需要打钉,存在钉眼外露问题,不够美观。
5.因此,有必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便于安装边吊板。
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包括:固定的灯槽线条、边吊板和收边线条;所述灯槽线条包括竖直板、灯槽板、第一水平板和第二水平板,所述灯槽板、所述第一水平板和第二水平板从上向下间隔设置并与所述竖直板靠近一侧墙体的一侧面相连,所述灯槽板上形成有用于布置灯带的灯槽,所述第一水平板、竖直板和第二水平板围成第一插接槽;所述收边线条包括第一竖直条、第一水平条和第二水平条,所述第一水平条和第二水平条间隔设置并与所述第一竖直条远离一侧墙体的一侧面相连,所述第一水平条、第一竖直条和第二水平条围成第二插接槽;所述边吊板的一端插接于所述第一插接槽,所述边吊板的另一端插接于所述第二插接槽,所述第一竖直条固定于一侧墙体。
8.可选地,所述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还包括边吊件,所述边吊件采用型材制作,所述边吊件包括第三水平条、第二竖直条和第四水平条,所述第三水平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竖直条的底端相连,所述第二竖直条的顶端与所述第四水平条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三水平条和第四水平条位于所述第二竖直条的同一侧,所述第三水平条、第二竖直条和第四水平条围成第三插接槽;所述边吊板的另一端具有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配合插接于所述第三插接槽中,所述第三水平条、第二竖直条和第四水平条插接于所述第二插接槽。
9.可选地,所述第一突出部与所述边吊件粘接固定。
10.可选地,所述边吊件还包括第三竖直条和折弯条,所述第三竖直条的底端与所述第四水平条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竖直条的顶端与所述折弯条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四水平条和折弯条位于所述第三竖直条的同一侧,所述第四水平条、第三竖直条和折弯条围成
第四插接槽;所述第一水平条插接于所述第四插接槽,所述折弯条将所述第一水平条压紧于所述第四水平条上。
11.可选地,所述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还包括面板、竖直立框板、第一挂接件、第二挂接件、水平立框板和立框连接件;所述面板悬挂于顶墙;所述第一挂接件固定于所述面板的外端,所述第二挂接件固定于所述竖直立框板的顶端,所述第二挂接件挂接于所述第一挂接件,所述水平立框板的靠近一侧墙体的一端通过所述立框连接件与所述竖直立框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水平立框板与所述面板位于所述竖直立框板的同一侧;所述灯槽线条的所述第一水平板与所述水平立框板的远离一侧墙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水平立框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竖直板的一侧面抵接,所述第一水平板的顶面与所述水平立框板另一端的底面相贴。
12.可选地,所述立框连接件包括第一水平段和第一竖直段,所述第一水平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竖直段的底端相连,所述第一水平段的顶面与所述水平立框板一端的底面相贴并且所述第一水平段与所述水平立框板固定连接,所述竖直立框板的底面与所述水平立框板一端的顶面相贴,所述第一竖直段的一侧面与所述水平立框板一端的端面和所述竖直立框板一侧面的底端相贴,所述第一竖直段与所述竖直立框板固定连接。
13.可选地,所述第一挂接件包括第五水平条、第四竖直条、第六水平条、第五竖直条和第七水平条,所述第五水平条的一端与所述第四竖直条的顶端相连,所述第四竖直条的底端与所述第六水平条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六水平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竖直条的顶端相连,所述第五竖直条的底端与所述第七水平条的中部相连,所述第五水平条与所述六水平条位于所述第四竖直条的同一侧,所述第五水平条、所述第四竖直条与所述第六水平条围成第五插接槽;所述第二挂接件包括第八水平条和第六竖直条,所述第八水平条的一端与所述第六竖直条的顶端相连;所述面板的所述外端具有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突出部配合插接于所述第五插接槽中,所述面板位于第二突出部下方的侧面与所述第五竖直条相贴,位于所述第五竖直条一侧的所述第七水平条的顶面与所述面板的底面相贴,所述第五水平条固定连接于所述面板的顶面;所述第六竖直条的一侧面与所述竖直立框板一侧面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八水平条与所述竖直立框板的顶面间隔设置并且所述第八水平条、所述第六竖直条和所述竖直立框板的顶面围成第六插接槽,位于所述第五竖直条另一侧的所述第七水平条配合插接于所述第六插接槽中。
14.可选地,所述面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至少一排挂件,所述顶墙固定连接有龙骨组件,所述至少一排挂件挂接于所述龙骨组件。
15.可选地,所述龙骨组件包括多根主龙骨和多根副龙骨,所述主龙骨包括主龙骨本体和间隔设置于所述主龙骨本体的底部的多个挂接体;所述挂接体包括第二竖直段、第二水平段和第三竖直段,所述第二竖直段的顶端与所述主龙骨本体的底部相连,所述第二竖直段的底端与所述第二水平段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水平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竖直段的一侧相连,所述第三竖直段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凸出所述第二水平段,所述第三竖直段的顶端与所述第二水平段和所述第二竖直段之间形成槽体;所述副龙骨包括第七竖直条、第九水平条、第十水平条、第一卷边条和第二卷边条,所述第七竖直条的顶端与所述第九水平条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七竖直条的底端与所述第十水平条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九水平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卷边条的顶端相连,所述第十水平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卷边条的底端相
连;所述多根主龙骨间隔设置在一侧墙体与另一侧墙体之间并且所述多根主龙骨的主龙骨本体与一侧墙体和另一侧墙体垂直,所述多根主龙骨的主龙骨本体通过膨胀螺栓固定于顶墙;所述多根副龙骨与所述多根主龙骨的主龙骨本体垂直并且分别挂接于所述多根主龙骨正对的多排挂接体上,所述第九水平条支撑于所述第三竖直段的顶端,所述第七竖直条位于所述第三竖直段远离所述第二竖直段的一侧,所述第一卷边条容纳于所述槽体中;所述挂件包括第三水平段、第四竖直段、第四水平段和卷边段,所述第四竖直段的底端与所述第三水平段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竖直段的顶端与所述第四水平段的一端相连,所述卷边段的顶端与所述第四水平段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三水平段与所述第四水平段、卷边段分别位于所述第四竖直段的两侧;每块所述面板的顶面开设有与所述副龙骨平行的至少一个条形槽,至少一排所述挂件的所述第三水平段分别嵌设并粘接固定于所述至少一个条形槽内;所述至少一排挂件的所述第四水平段分别支撑于所述多根副龙骨的第九水平条上,并且所述卷边段位于所述第一卷边条远离所述第七竖直条的一侧,所述第四竖直段位于所述第七竖直条远离所述第一卷边条的一侧。
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通过设置灯槽线条包括间隔设置并与竖直板靠近一侧墙体的一侧面相连的第一水平板和第二水平板,第一水平板、竖直板和第二水平板围成第一插接槽,收边线条包括间隔设置并与第一竖直条远离一侧墙体的一侧面相连的第一水平条和第二水平条,第一水平条、第一竖直条和第二水平条围成第二插接槽,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安装时可将边吊板的另一端先与收边线条的第二插接槽插接连接,然后上抬边吊板和收边线条将边吊板的一端插接于灯槽线条的第一插接槽,最后将收边线条的第一竖直条固定于一侧墙体即可完成安装,便于安装边吊板,而且边吊板上无需打钉,美观度好。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本对实用新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20.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21.图4为图1中c处的放大图。
22.图5为图1中d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10,包括:固定的
灯槽线条100、边吊板200和收边线条300。所述灯槽线条100包括竖直板110、灯槽板120、第一水平板130和第二水平板140,所述灯槽板120、所述第一水平板130和第二水平板140从上向下间隔设置并与所述竖直板110靠近一侧墙体的一侧面相连,所述灯槽板120上形成有用于布置灯带400的灯槽121,所述第一水平板130、竖直板110和第二水平板140围成第一插接槽150。所述收边线条300包括第一竖直条310、第一水平条320和第二水平条330,所述第一水平条320和第二水平条330间隔设置并与所述第一竖直310条远离一侧墙体的一侧面相连,所述第一水平条320、第一竖直条310和第二水平条330围成第二插接槽340。所述边吊板200的一端插接于所述第一插接槽150,所述边吊板200的另一端插接于所述第二插接槽340,所述第一竖直条310固定于一侧墙体。
2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10通过设置灯槽线条100包括间隔设置并与竖直板110靠近一侧墙体的一侧面相连的第一水平板130和第二水平板140,第一水平板130、竖直板110和第二水平板140围成第一插接槽150,收边线条300包括间隔设置并与第一竖直310条远离一侧墙体的一侧面相连的第一水平条320和第二水平条330,第一水平条320、第一竖直条310和第二水平条330围成第二插接槽340,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10安装时可将边吊板200的另一端先与收边线条300的第二插接槽340插接连接,然后上抬边吊板200和收边线条300将边吊板200的一端插接于灯槽线条100的第一插接槽150,最后将收边线条300的第一竖直条310固定于一侧墙体即可完成安装,便于安装边吊板200,而且边吊板200上无需打钉,美观度好。
26.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所述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10还包括边吊件500,所述边吊件500采用型材制作,所述边吊件500包括第三水平条510、第二竖直条520和第四水平条530,所述第三水平条51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竖直条520的底端相连,所述第二竖直条520的顶端与所述第四水平条530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三水平条510和第四水平条530位于所述第二竖直条520的同一侧,所述第三水平条510、第二竖直条520和第四水平条530围成第三插接槽540;所述边吊板200的另一端具有第一突出部210,所述第一突出部210配合插接于所述第三插接槽540中,所述第三水平条510、第二竖直条520和第四水平条530插接于所述第二插接槽340。本实施例中,边吊板200的另一端通过型材制作的边吊件500与收边线条300插接连接,能够增强边吊板200与收边线条300的连接强度,减小边吊板200的变形。
27.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突出部210与所述边吊件500粘接固定。本实施例中,边吊板200的第一突出部210与边吊件500通过粘接固定,能够增强边吊板200与边吊件500以及收边线条300的连接稳定性,而且固定连接简便,能够提高施工效率。
28.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所述边吊件500还包括第三竖直条550和折弯条560,所述第三竖直条550的底端与所述第四水平条530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竖直条550的顶端与所述折弯条560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四水平条530和折弯条560位于所述第三竖直条550的同一侧,所述第四水平条530、第三竖直条550和折弯条560围成第四插接槽570;所述第一水平条320插接于所述第四插接槽570,所述折弯条560将所述第一水平条320压紧于所述第四水平条530上。本实施例中,设置边吊件500还包括第三竖直条550和折弯条560,便于边吊件500与侧墙的收边线条300插接时配合定位,同时折弯条560还
可以将侧墙的收边线条300与边吊件500压紧,增强侧墙的收边线条300与边吊件500连接的稳定性。
29.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10还包括面板600、竖直立框板700、第一挂接件800、第二挂接件900、水平立框板1000和立框连接件1100;所述面板600悬挂于顶墙;所述第一挂接件800固定于所述面板600的外端,所述第二挂接件900固定于所述竖直立框板700的顶端,所述第二挂接件900挂接于所述第一挂接件800,所述水平立框板1000的靠近一侧墙体的一端通过所述立框连接件1100与所述竖直立框板700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水平立框板1000与所述面板600位于所述竖直立框板700的同一侧;所述灯槽线条100的所述第一水平板130与所述水平立框板1000的远离一侧墙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水平立框板1000的另一端与所述竖直板110的一侧面抵接,所述第一水平板130的顶面与所述水平立框板1000另一端的底面相贴。本实施例中,通过将面板600悬挂于顶墙,竖直立框板700顶端固定连接的第二挂接件900挂接到面板600的外端固定连接的第一挂接件800,水平立框板1000的靠近一侧墙体的一端通过立框连接件1100与竖直立框板700的底端固定连接,灯槽线条100通过第一水平板130与水平立框板1000的远离一侧墙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从而便于固定灯槽线条100。
30.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立框连接件1100包括第一水平段1110和第一竖直段1120,所述第一水平段111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竖直段1120的底端相连,所述第一水平段1110的顶面与所述水平立框板1000一端的底面相贴并且所述第一水平段1110与所述水平立框板1000固定连接,所述竖直立框板700的底面与所述水平立框板1000一端的顶面相贴,所述第一竖直段1120的一侧面与所述水平立框板1000一端的端面和所述竖直立框板700一侧面的底端相贴,所述第一竖直段1120与所述竖直立框板700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竖直立框板700和水平立框板1000可以根据不同的设计,在现场切割竖直立框板700和水平立框板1000来调节尺寸,适配性更强。
31.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挂接件800包括第五水平条810、第四竖直条820、第六水平条830、第五竖直条840和第七水平条850,所述第五水平条810的一端与所述第四竖直条820的顶端相连,所述第四竖直条820的底端与所述第六水平条830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六水平条83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竖直条840的顶端相连,所述第五竖直条840的底端与所述第七水平条850的中部相连,所述第五水平条810与所述六水平条830位于所述第四竖直条820的同一侧,所述第五水平条810、所述第四竖直条820与所述第六水平条830围成第五插接槽860;所述第二挂接件900包括第八水平条910和第六竖直条920,所述第八水平条910的一端与所述第六竖直条920的顶端相连;所述面板600的所述外端具有第二突出部610,所述第二突出部610配合插接于所述第五插接槽860中,所述面板600位于第二突出部610下方的侧面与所述第五竖直条840相贴,位于所述第五竖直条840一侧的所述第七水平条850的顶面与所述面板600的底面相贴,所述第五水平条810固定连接于所述面板600的顶面;所述第六竖直条920的一侧面与所述竖直立框板700一侧面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八水平条910与所述竖直立框板700的顶面间隔设置并且所述第八水平条910、所述第六竖直条920和所述竖直立框板700的顶面围成第六插接槽1200,位于所述第五竖直条840另一侧的所述第七水平条850配合插接于所述第六插接槽1200中。本实施例中,第二挂接件900通过第八水平条910挂接在第七水平条850,而且第一挂接件800位于第
五竖直条840另一侧的第七水平条850配合插接于第六插接槽1200中,能够限制第一挂接件800和第二挂接件900的相对移动,竖直立框板700可以稳定地挂接在面板600上。
32.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面板600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至少一排挂件1300,所述顶墙固定连接有龙骨组件1400,所述至少一排挂件1300挂接于所述龙骨组件1400。本实施例中,面板600通过挂件1300挂接于固定在顶墙上的龙骨组件1400,安装简单、施工效率高。
33.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所述龙骨组件1400包括多根主龙骨1410和多根副龙骨1420,所述主龙骨1410包括主龙骨本体1411和间隔设置于所述主龙骨本体1411的底部的多个挂接体1412;所述挂接体1412包括第二竖直段1413、第二水平段1414和第三竖直段1415,所述第二竖直段1413的顶端与所述主龙骨本体1411的底部相连,所述第二竖直段1413的底端与所述第二水平段1414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水平段141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竖直段1415的一侧相连,所述第三竖直段1415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凸出所述第二水平段1414,所述第三竖直段1415的顶端与所述第二水平段1414和所述第二竖直段1413之间形成槽体1416;所述副龙骨1420包括第七竖直条1421、第九水平条1422、第十水平条1423、第一卷边条1424和第二卷边条1425,所述第七竖直条1421的顶端与所述第九水平条1422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七竖直条1421的底端与所述第十水平条1423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九水平条142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卷边条1424的顶端相连,所述第十水平条142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卷边条1425的底端相连;所述多根主龙骨1410间隔设置在一侧墙体与另一侧墙体之间并且所述多根主龙骨1410的主龙骨本体1411与一侧墙体和另一侧墙体垂直,所述多根主龙骨1410的主龙骨本体1411通过膨胀螺栓固定于顶墙;所述多根副龙骨1420与所述多根主龙骨1410的主龙骨本体1411垂直并且分别挂接于所述多根主龙骨1410正对的多排挂接体1412上,所述第九水平条1422支撑于所述第三竖直段1415的顶端,所述第七竖直条1421位于所述第三竖直段1415远离所述第二竖直段1413的一侧,所述第一卷边条1424容纳于所述槽体1416中;所述挂件1300包括第三水平段1310、第四竖直段1320、第四水平段1330和卷边段1340,所述第四竖直段1320的底端与所述第三水平段1310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竖直段1320的顶端与所述第四水平段1330的一端相连,所述卷边段1340的顶端与所述第四水平段1330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三水平段1310与所述第四水平段1330、卷边段1340分别位于所述第四竖直段1320的两侧;每块所述面板600的顶面开设有与所述副龙骨1420平行的至少一个条形槽620,至少一排所述挂件1300的所述第三水平段1310分别嵌设并粘接固定于所述至少一个条形槽620内;所述至少一排挂件1300的所述第四水平段1330分别支撑于所述多根副龙骨1420的第九水平条1422上,并且所述卷边段1340位于所述第一卷边条1424远离所述第七竖直条1421的一侧,所述第四竖直段1320位于所述第七竖直条1421远离所述第一卷边条1424的一侧。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主龙骨1410包括连接在主龙骨本体1411的底部的多个挂接体1412,挂接体1412包括由第三竖直段1415的顶端与第二水平段1414和第二竖直段1413围成的槽体1416,副龙骨1420设置成包括第七竖直条1421、第九水平条1422、第十水平条1423、第一卷边条1424和第二卷边条1425,第九水平条1422支撑于第三竖直段1415的顶端,第七竖直条1421位于第三竖直段1415远离第二竖直段1413的一侧,第一卷边条1424容纳于所述槽体1416中,从而副龙骨1420可以简便地挂接在主龙骨1410上,设置挂件1300包括第三水平段1310、第四竖直段1320、第四水平段1330和卷边段1340,
挂件1300的第三水平段1310嵌设固定于面板600的条形槽620内,挂件1300的第四水平段1330支撑于多根副龙骨1420的第九水平条1422上,并且卷边段1340位于第一卷边条1424远离第七竖直条1421的一侧,第四竖直段1320位于第七竖直条1421远离第一卷边条1424的一侧,从而面板600可以简便地挂接在副龙骨1420上,安装效率高。
34.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五水平条810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所述面板600的顶面,所述第六竖直条920的一侧面与所述竖直立框板700一侧面的顶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挂接件800和第二挂接件900分别与面板600和竖直立框板700的固定简便、牢固。
35.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水平段1110与所述水平立框板1000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直段1120与所述竖直立框板700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立框连接件1100分别与竖直立框板700和水平立框板1000的固定简便、牢固。
36.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竖直条310与一侧墙体通过射钉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收边线条300与一侧墙体的固定简便、牢固。
3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的安装方法,所述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为如上所述的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10,如图1-3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38.将所述边吊板200的另一端插接于所述收边线条300的所述第二插接槽340;
39.整体上抬所述边吊板200和所述收边线条300以将所述边吊板200的一端插接于所述灯槽线条100的所述第一插接槽150;
40.将所述收边线条300的所述第一竖直条310固定于一侧墙体。
4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10通过设置灯槽线条100包括间隔设置并与竖直板110靠近一侧墙体的一侧面相连的第一水平板130和第二水平板140,第一水平板130、竖直板110和第二水平板140围成第一插接槽150,收边线条300包括间隔设置并与第一竖直310条远离一侧墙体的一侧面相连的第一水平条320和第二水平条330,第一水平条320、第一竖直条310和第二水平条330围成第二插接槽340,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10安装时可将边吊板200的另一端先与收边线条300的第二插接槽340插接连接,然后上抬边吊板200和收边线条300将边吊板200的一端插接于灯槽线条100的第一插接槽150,最后将收边线条300的第一竖直条310固定于一侧墙体即可完成安装,便于安装边吊板200,而且边吊板200上无需打钉,美观度好。
4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