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材料 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的防碰撞机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2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建筑的防碰撞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防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的防碰撞机构。


背景技术:

2.建筑是指人工建筑而成的资产,属于固定资产范畴,包括房屋和构筑物两大类,房屋是指供人居住、工作、学习、生产、经营、娱乐、储藏物品以及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工程建筑,与建筑物有区别的是构筑物,构筑物指房屋以外的工程建筑,如围墙、道路、水坝、水井、隧道、水塔、桥梁和烟囱等。
3.在建筑的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外部的碰撞,碰撞产生的冲击力容易对建筑产生损伤,影响建筑的使用寿命,现在常用的解决方法是通过在建筑外墙表面铺设一层防撞垫来减轻碰撞对建筑产生的损伤。
4.但如果碰撞产生的冲击力过大,单纯的防撞垫不能有效的减小冲击力,而且碰撞容易对防撞垫产生损伤,对于防撞垫的更换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影响工作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的防碰撞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建筑的防碰撞机构,提高防碰撞效果,减少对防碰撞机构进行安装和更换所需要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的防碰撞机构,包括后防护板、前防护板和安装机构;
7.后防护板:其前表面中部竖向阵列设置有套筒,套筒分别插入墙体上竖向阵列设置的插孔内部后端并与墙体固定连接;
8.前防护板:其后侧面中部竖向阵列设置有与套筒配合安装的插柱,插柱的后端分别穿过墙体上的插孔内部前端并与墙体固定连接,前防护板的后侧面设有缓冲层,缓冲层的后侧面与墙体的前表面贴合;
9.安装机构:分别设置于插柱的后端,安装机构的后端分别位于套筒的内弧面,避免碰撞产生的冲击力对建筑产生的损伤,可以吸收更大的冲击力,提高防碰撞效果,为建筑提供更好的防护,方便对防碰撞机构的安装和对防碰撞机构前端破损部件的更换,减少对防碰撞机构进行安装和更换所需要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10.进一步的,所述插柱包括连接柱和滑动套环,所述连接柱竖向阵列设置于前防护板的后侧面中部,滑动套环分别设置于墙体上的插孔内部前端,连接柱的外弧面分别与滑动套环的内弧面滑动连接,方便对整体装置的安装。
11.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卡槽、滑槽、弹簧和卡块,所述卡槽分别设置于套筒的内弧面中部,滑槽分别环形阵列设置于连接柱的外弧面后端,滑槽靠近连接柱中心的内壁均设有弹簧,弹簧的外端均设有卡块,卡块分别与相邻的滑槽滑动连接,将连接柱与套筒
之间的位置进行限定。
12.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层包括减震橡胶、多孔防撞板和固定胶,所述多孔防撞板的前表面通过固定胶与前防护板的后侧面固定连接,多孔防撞板的后侧面设有减震橡胶,减震橡胶的后侧面与墙体的前表面贴合,为建筑提供防碰撞效果。
13.进一步的,所述后防护板的后侧面中部竖向阵列设置有减震弹簧,减震弹簧分别位于套筒的内部,减震弹簧的前端均设有滑盘,滑盘的外弧面与套筒的内弧面滑动连接,提高防碰撞效果。
14.进一步的,所述后防护板和前防护板远离墙体的侧面均设有防腐涂层,提高整体装置的使用寿命。
15.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柱中部的转槽内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柱,转柱的外弧面后端均环形阵列设置有拉绳,拉绳的外端分别穿过连接柱上的通孔和弹簧的内部并与卡块固定连接,转柱的前端分别穿过前防护板上的圆孔并设有旋钮,方便对防碰撞机构前端损坏部件进行更换。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建筑的防碰撞机构,具有以下好处:
17.1、当墙体受到碰撞时,碰撞产生的冲击力通过前防护板传递到多孔防撞板上,减震橡胶和多孔防撞板可以吸收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力,避免碰撞对墙体产生损伤,当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力过大时,冲击力使减震橡胶和多孔防撞板产生强烈的形变,减震橡胶和多孔防撞板不能完全吸收冲击力,使前防护板和连接柱向后移动,连接柱的后端通过滑盘推动减震弹簧收缩,对冲击力进行吸收,避免冲击力作用在墙体上,避免碰撞产生的冲击力对建筑产生的损伤,可以吸收更大的冲击力,提高防碰撞效果,为建筑提供更好的防护。
18.2、将套筒在墙体上的插孔内部后端固定,滑动套环在墙体上的插孔内部前端固定,将连接柱插入滑动套环的内部,在卡块外端斜坡的作用下,卡块向靠近连接柱中心的方向移动,弹簧收缩,当卡块进入滑槽内部后,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卡块复位,对连接柱和套筒之间的位置进行限定,旋转旋钮,带动转柱旋转,将拉绳在转柱后端的收合槽内缠绕,拉动卡块向靠近连接柱中心的方向移动,对前防护板和连接柱所组成的整体进行更换,方便对防碰撞机构的安装和对防碰撞机构前端破损部件的更换,减少对防碰撞机构进行安装和更换所需要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套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墙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墙体、2后防护板、3前防护板、4缓冲层、41减震橡胶、42多孔防撞板、43固定胶、5套筒、6插柱、61连接柱、62滑动套环、7减震弹簧、8滑盘、9安装机构、91卡槽、92滑槽、93弹簧、94卡块、10防腐涂层、11转柱、12旋钮、13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请参阅图1-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的防碰撞机构,包括后防护板2、前防护板3和安装机构9;
27.后防护板2:其前表面中部竖向阵列设置有套筒5,套筒5分别插入墙体1上竖向阵列设置的插孔内部后端并与墙体1固定连接,方便将防碰撞机构在墙体1上进行安装;
28.前防护板3:其后侧面中部竖向阵列设置有与套筒5配合安装的插柱6,为安装机构9的设置提供支撑,插柱6的后端分别穿过墙体1上的插孔内部前端并与墙体1固定连接,前防护板3的后侧面设有缓冲层4,缓冲层4的后侧面与墙体1的前表面贴合,插柱6包括连接柱61和滑动套环62,连接柱61竖向阵列设置于前防护板3的后侧面中部,滑动套环62分别设置于墙体1上的插孔内部前端,连接柱61的外弧面分别与滑动套环62的内弧面滑动连接,为连接柱61的滑动提供空间,方便对整体装置的安装,缓冲层4包括减震橡胶41、多孔防撞板42和固定胶43,多孔防撞板42的前表面通过固定胶43与前防护板3的后侧面固定连接,使多孔防撞板42与前防护板3之间连接的更加牢固,多孔防撞板42的后侧面设有减震橡胶41,减震橡胶41的后侧面与墙体1的前表面贴合,当墙体1受到碰撞时,碰撞产生的冲击力通过前防护板3传递到多孔防撞板42上,减震橡胶41和多孔防撞板42可以吸收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力,避免碰撞对墙体1产生损伤,后防护板2的后侧面中部竖向阵列设置有减震弹簧7,减震弹簧7分别位于套筒5的内部,减震弹簧7的前端均设有滑盘8,滑盘8的外弧面与套筒5的内弧面滑动连接,当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力过大时,冲击力使减震橡胶41和多孔防撞板42产生强烈的形变,减震橡胶41和多孔防撞板42不能完全吸收冲击力,使前防护板3和连接柱61向后移动,连接柱61的后端通过滑盘8推动减震弹簧7收缩,对冲击力进行吸收,避免冲击力作用在墙体1上,后防护板2和前防护板3远离墙体1的侧面均设有防腐涂层10,减缓外部环境对后防护板2和前防护板3的腐蚀,提高整体装置的使用寿命;
29.安装机构9:分别设置于插柱6的后端,安装机构9的后端分别位于套筒5的内弧面,安装机构9包括卡槽91、滑槽92、弹簧93和卡块94,卡槽91分别设置于套筒5的内弧面中部,滑槽92分别环形阵列设置于连接柱61的外弧面后端,滑槽92靠近连接柱61中心的内壁均设有弹簧93,弹簧93的外端均设有卡块94,卡块94分别与相邻的滑槽92滑动连接,将连接柱61插入滑动套环62的内部,在插入过程中,在卡块94外端斜坡的作用下,卡块94向靠近连接柱61中心的方向移动,弹簧93收缩,然后连接柱61穿过滑动套环62后进入套筒5的内部,当连接柱61的后侧面与滑盘8接触后,在外部推力的作用下,减震弹簧7收缩,当卡块94进入滑槽92内部后,在弹簧93的弹力作用下,卡块94复位,在减震弹簧7的弹力作用下,使连接柱61向前移动,直至卡块94的前表面与滑槽92的前侧内壁贴合,对连接柱61和套筒5之间的位置进行限定,将防碰撞机构在墙体1上进行固定,连接柱61中部的转槽内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柱11,转柱11的外弧面后端均环形阵列设置有拉绳13,拉绳13的外端分别穿过连接柱61上的通孔和弹簧93的内部并与卡块94固定连接,转柱11的前端分别穿过前防护板3上的圆孔并设有旋钮12,当需要对前防护板3进行更换时,旋转旋钮12,带动转柱11旋转,将拉绳13
在转柱11后端的收合槽内缠绕,拉动卡块94向靠近连接柱61中心的方向移动,使卡块94进入滑槽92内部,将连接柱61与套筒5分离,对前防护板3和连接柱61所组成的整体进行更换。
3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的防碰撞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在安装时,将套筒5在墙体1上的插孔内部后端固定,后防护板2的前表面与墙体1的后侧面相贴合,将滑动套环62在墙体1上的插孔内部前端固定,然后将连接柱61插入滑动套环62的内部,在插入过程中,在卡块94外端斜坡的作用下,卡块94向靠近连接柱61中心的方向移动,弹簧93收缩,然后连接柱61穿过滑动套环62后进入套筒5的内部,当连接柱61的后侧面与滑盘8接触后,在外部推力的作用下,减震弹簧7收缩,当卡块94进入滑槽92内部后,在弹簧93的弹力作用下,卡块94复位,在减震弹簧7的弹力作用下,使连接柱61向前移动,直至卡块94的前表面与滑槽92的前侧内壁贴合,对连接柱61和套筒5之间的位置进行限定,将防碰撞机构在墙体1上进行固定,当墙体1受到碰撞时,碰撞产生的冲击力通过前防护板3传递到多孔防撞板42上,减震橡胶41和多孔防撞板42可以吸收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力,避免碰撞对墙体1产生损伤,当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力过大时,冲击力使减震橡胶41和多孔防撞板42产生强烈的形变,减震橡胶41和多孔防撞板42不能完全吸收冲击力,使前防护板3和连接柱61向后移动,连接柱61的后端通过滑盘8推动减震弹簧7收缩,对冲击力进行吸收,避免冲击力作用在墙体1上,当需要对前防护板3进行更换时,旋转旋钮12,带动转柱11旋转,将拉绳13在转柱11后端的收合槽内缠绕,拉动卡块94向靠近连接柱61中心的方向移动,使卡块94进入滑槽92内部,将连接柱61与套筒5分离,对前防护板3和连接柱61所组成的整体进行更换。
31.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