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材料 专利正文
适用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多功能连接件及安装方法与流程

时间:2022-01-22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适用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多功能连接件及安装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低能耗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多功能连接件及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2.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是一种新型建筑形式,该种建筑通过降低室内外之间热交换,同时配合暖通设备可以降低建筑能耗,提升居住体验感。该种建筑需尽量减小热桥效应,否则容易导致建筑体系保温系统受损,进而导致建筑能耗增大。
3.暖通管道是建筑物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暖通管道常通过抗震支架或螺纹吊杆与楼板或者梁连接,而且连接时需直接对板或梁下部开洞,连接速度较慢的同时还难以控制开洞时裂缝对结构受力的削弱。
4.此外,由钢材制作的螺纹吊杆或抗震支架直接与板或梁连接后,热量会顺着螺纹吊杆或抗震支架传倒至连接部位,如地下室、外廊结构或暴露于室外的结构等皆容易产生热桥效应。
5.一般建筑需要设置大量螺纹吊杆或者抗震支架,大量部位产生热桥效应会极大削弱建筑的保温隔热效果,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可以配合连接螺纹吊杆或抗震支架的断热桥连接件,同时方便施工,适用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多功能连接件及安装方法。
7.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8.一种适用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多功能连接件,包括外壳、阻热件和抗剪件,所述阻热件设置于外壳内部,所述阻热件包括防热桥封堵段、持力段和持力台,所述持力段上设有安装槽,所述防热桥封堵段与持力台均嵌合于安装槽中;所述持力台用于与外部连接件进行连接;所述防热桥封堵段和持力段均由橡胶材料制成;所述抗剪件贯穿外壳和持力段,且两端均伸出外壳。
9.优选的,所述持力台的侧面呈斜面设置,所述持力台的横截面积从靠近防热桥封堵段的一侧到远离防热桥封堵段的一侧逐渐减小。
10.优选的,所述持力台的斜面与其长度轴线的夹角小于摩擦角。
11.优选的,所述持力台上设有持力连接孔,所述持力连接孔用于与外部连接件进行连接。
12.优选的,所述抗剪件的截面形心到持力连接孔高度轴线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持力台最大截面的边缘到持力连接孔高度轴线的距离。
13.优选的,所述抗剪件与持力台之间留有空隙。
14.优选的,所述抗剪件沿外壳的周向设有多个;所述抗剪件呈分层间隔设置,每一层
的抗剪件至少设有两个。
15.优选的,相邻两层的多个所述抗剪件形成的平面平行;相邻两层所述抗剪件的长度轴线垂直。
16.优选的,部分所述抗剪件设置为管件,用于进行电路或者网线的安装。
17.一种用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多功能连接件的安装方法,采用适用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多功能连接件,包括以下步骤:
18.s1,先将持力台从持力段的上方嵌入,并利用防热桥封堵段与持力台的上方进行封堵;
19.s2,将持力段嵌入外壳内部;
20.s3,将抗剪件贯穿外壳与持力段设置,且两端伸出外壳。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本发明一种适用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多功能连接件部件具有防热桥的功能,还通过持力段、持力台和外壳的相互配合,使得持力段处于双向受力状态,有助于防止持力台脱出持力段,进而提升了连接件的承载强度。
23.使用时,防热桥封堵段和持力段配合对持力台进行全面包裹,防热桥封堵段和持力段均由橡胶材料制成,橡胶材料具有优良的隔热能力,因而避免了持力台直接与外壳接触,实现持力台与外壳的紧密连接,避免留有空气,从而保证了连接件的防热桥效果,实现防热桥的目的。
24.橡胶材料制成的持力段具有变形吸能的能力,从而使得连接件具有了抗震耗能的能力。
25.本发明结构简单,可大量应用于工程中,而且本发明连接件后期仅需直接螺纹连接即可,故施工速率高。在使用时,只需把连接件直接放置于模板上方预定位置即可,但是为了防止连接件在混凝土浇筑时位置滑移,可以将外壳与板或梁中的钢筋电焊连接。
26.进一步的,外壳可以防止混凝土中的水份直接与持力段直接接触,避免了连接件长期使用中被腐蚀。
27.进一步的,持力台的斜面与其长度轴线的夹角小于摩擦角可以极大减小持力棱台从持力段下方拔出的趋势。
28.进一步的,持力连接孔可以便于抗震支架或者螺纹吊杆等连接件直接与持力台进行连接,从而大幅提高施工速率。
29.进一步的,抗剪件可以减小混凝土与外壳之间的粘结滑移,防止拆模后连接件脱出混凝土。此外,外壳外表面也可以粘结混凝土,进一步防止连接件脱出混凝土。
30.抗剪件与持力台之间留有一定间隙,这是为了保证抗剪件及持力台之间的部分持力段可以压缩变形,从而耗散能量,进而使得本发明连接件不论是连接螺纹吊杆或者抗震支架以后,皆具备一定的抗震能力。同时可以保证持力台和抗剪件不直接接触,防止温度在抗剪件及持力台之间传递,从而实现防热桥功能。
31.进一步的,对抗剪件到持力连接孔长度轴线的距离进行限定,是为了保证即便持力台发生较大朝着持力段下方脱离的趋势,也能由抗剪件进一步支撑持力台,防止持力台脱离持力段。
32.进一步的,管件设置的抗剪件不仅具备提升强度的能力,还具备保护电路或者网
线的的功能。
附图说明
33.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四分之一剖切结构示意图;
34.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四分之一剖切主视图;
35.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外壳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36.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防热桥封堵段和持力段位置的四分之一剖切结构示意图;
37.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持力台和抗剪件的空间位置结构示意图;
38.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持力台和抗剪件的空间位置主视图;
39.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四分之一剖切结构示意图;
40.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持力台与抗剪件的空间位置示意图。
41.图中:1、外壳;11、外壳孔;2、防热桥封堵段;3、持力段;31、内部通孔;4、持力台;41、持力连接孔;5、抗剪件。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43.实施例1
44.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多功能连接件,参照图1、2,包括外壳1、阻热件和抗剪件5,本实施例中外壳1呈方形薄壁设置,外壳1可以防止混凝土中的水份直接与持力段3直接接触,避免了连接件长期使用中被腐蚀。
45.阻热件包括防热桥封堵段2、持力段3和持力台4,持力段3上设有安装槽,防热桥封堵段2与持力台4均嵌合于安装槽中。
46.持力台4的侧面呈斜面设置,持力台4的横截面积从靠近防热桥封堵段2的一侧到远离防热桥封堵段2的一侧逐渐减小,持力台4的斜面与其长度轴线的夹角小于摩擦角,这可以极大减小持力台4从持力段3下方脱出的趋势。
47.参照图2,持力台4上设有持力连接孔41,持力连接孔41可以便于持力台4直接与外部连接件进行连接。持力连接孔41可以便于抗震支架或者螺纹吊杆等连接件直接与持力台4进行连接,从而大幅提高施工速率。
48.参照图3、4,外壳1上设有外壳孔11,外壳孔11用于进行抗剪件5的连接。持力段3上设有内部通孔31,内部通孔31和外壳孔11重合设置,保证抗剪件5可以直接穿过整个本发明连接件设置。
49.持力段3上的内部通孔31可以选择不预先设置,抗剪件5贯穿整个连接件时仅需使用外力直接刺穿持力段3即可。
50.防热桥封堵段2和持力段3均由橡胶材料制成。橡胶材料制成的持力段3不仅具有变形吸能的能力,从而使得连接件具有了抗震耗能的能力;还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保证了防热桥的效果。
51.参照图5、6,抗剪件5贯穿外壳1和持力段3,且两端均伸出外壳1。本实施例中抗剪件5为冷拔丝、镀锌铁丝或者钢筋,抗剪件5可以减小混凝土与外壳1之间的粘结滑移,防止
拆模后连接件脱出混凝土。外壳1外表面也可以粘结混凝土,进一步防止连接件脱出混凝土。
52.抗剪件5与持力台4之间留有空隙,这是为了保证抗剪件5及持力台4之间的部分持力段3可以压缩变形,从而耗散能量,进而使得本发明连接件不论是连接螺纹吊杆或者抗震支架以后,皆具备一定的抗震能力。
53.抗剪件5沿外壳1周向设有多个,抗剪件5呈分层间隔设置,每一层的抗剪件5至少设有两个,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层抗剪件5,且每一层设置有两个抗剪件5。
54.相邻两层的多个抗剪件5形成的平面平行;相邻两层抗剪件5的长度轴线垂直。
55.抗剪件5的截面形心到持力连接孔41高度轴线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持力台4最大截面的边缘到持力连接孔41高度轴线的距离。对抗剪件5到持力连接孔41长度轴线的距离进行限定,是为了保证即便持力台4发生较大朝着持力段3下方脱离的趋势,也能由抗剪件5进一步支撑持力台4,防止持力台4脱离持力段3。
56.一种用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多功能连接件的安装方法,各个部件均由工厂进行预制,包括以下步骤:
57.s1,先将持力台4从持力段3的上方嵌入,并利用防热桥封堵段2与持力台4的上方进行封堵;
58.s2,将持力段3嵌入外壳1内部;
59.s3,将抗剪件5贯穿外壳1及持力段3设置,且两端伸出外壳1。
60.一种用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多功能连接件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1.s1,在模板搭设好之后,浇筑混凝土之前,先将本发明连接件放置于预定位置,可根据工况选择是否对本发明连接件进行固定;
62.s2,浇筑混凝土后,外部连接件直接与持力台4上的持力连接件孔41螺纹连接。
63.实施例2
64.参照图7、8,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部分抗剪件5设置为管件,用于进行电路或者网线的安装。以管件形式设置的抗剪件5不仅具备提升本发明连接件强度的能力,还具备保护电路或者网线的的功能。
65.本发明一种适用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多功能连接件部件具有防热桥的功能,还通过持力段3、持力台4和外壳1的相互配合,使得持力段3处于双向受力状态,有助于防止持力台4脱出持力段3,进而提升了连接件的承载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