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材料 专利正文
一种非对称式防热桥对拉螺栓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非对称式防热桥对拉螺栓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的领域,具体为一种非对称式防热桥对拉螺栓。


背景技术:

2.建筑外墙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剪力墙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对拉螺栓,用于模板之间的拉结。
3.目前,剪力墙施工完成后对拉螺栓会埋在剪力墙内部且贯穿整个墙体,但是对拉螺栓通常采用钢材制作,因此对拉螺栓很容易导致热桥效应,对建筑舒适度产生负面影响,增加建筑能耗。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建筑能耗较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非对称式防热桥对拉螺栓,可以有效减小热桥现象,以达到减小剪力墙施工中的热桥效应,进而显著降低建筑能耗。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6.一种非对称式防热桥对拉螺栓,包括分开设置的阻热段、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两个紧固件,所述阻热段可拆卸连接于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之间,所述阻热段的一端设有安装槽,另一端设有过渡段,所述过渡段的横截面积大于阻热段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一连接段与安装槽配合,所述第二连接段与过渡段配合;所述阻热段由阻热且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所述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远离阻热段的一端与紧固件可拆卸连接。
7.优选的,所述阻热段的内部设有核心抗拉段,所述核心抗拉段包括拉杆、抗拉段和抗变形段,所述拉杆连接于抗拉段与抗变形段之间,所述抗拉段呈变截面设置,所述抗变形段位于过渡段中,所述抗拉段位于安装槽中。
8.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抗拉段可拆卸连接。
9.优选的,所述阻热段靠近第一连接段的一端还设有可拆卸连接的刚性垫圈。
10.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段包括螺杆和连接于螺杆端部的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远离的螺杆的一端与过渡段连接。
11.优选的,所述连接套筒远离的螺杆的一端设有可拆卸连接的过渡件,所述过渡件与过渡段可拆卸连接。
12.优选的,所述过渡段上设有与过渡段配合的固定槽,所述过渡段位于固定槽中。
13.优选的,所述过渡段的横截面积从靠近阻热段的一段到远离阻热段的一端逐渐增加,所述过渡段的斜边与其斜边的水平投影线的夹角小于或者等于摩擦角。
14.优选的,所述过渡段外侧轴向设有多个卡扣突起,所述固定槽内壁上设有多个与卡扣突起配合的凹槽。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一种非对称式防热桥对拉螺栓通过设置分开的阻热段、第一连接段和
第二连接段,阻热且具有弹性的阻热段,具有良好的绝热性能和变形能力,同时,阻热段避免了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的直接接触,从而可以有效减小热桥现象,以达到减小剪力墙施工中的热桥效应,进而显著降低建筑能耗。而且各个部件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
17.核心抗拉段可以加强阻热段的强度,承担阻热段两端的轴向拉力,进而阻热段可以在发挥其良好绝热性能的同时,还能具有良好的轴向抗拉能力,并且便于施工连接。变截面的抗拉段与第一连接段连接后可以保证第一连接段与抗拉段一体化受力,便于传递拉力,配合对拉螺栓的特殊结构可以使得对拉螺栓的承载能力最大化。
18.在第一连接段与抗拉段连接后,刚性垫圈会对阻热段的周向施加侧向压力,使得阻热段无法发生变形,并且会增加阻热段对螺杆的摩擦力,减小核心抗拉段与阻热段的相互位移趋势,进一步增大对拉螺栓的抗拉能力。
19.过渡段与安装槽配合,可以实现过渡段与阻热段的紧密嵌合,加以卡扣突起与凹槽的配合,进一步提升了过渡段与阻热段的连接紧密性。并且卡扣突起还可以保证在连接套筒与过渡段连接的过程中,阻热段和过渡段不会发生相对转动,便于进行连接段和过渡段的装配。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非对称式防热桥对拉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非对称式防热桥对拉螺栓的部分半剖装配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非对称式防热桥对拉螺栓的核心抗拉段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非对称式防热桥对拉螺栓的核心抗拉段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非对称式防热桥对拉螺栓的刚性垫圈的半剖示意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非对称式防热桥对拉螺栓的阻热段的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非对称式防热桥对拉螺栓的第一连接段的结构示意图;
27.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非对称式防热桥对拉螺栓的过渡件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28.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非对称式防热桥对拉螺栓的阻热段和过渡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阻热段;2、过渡件;3、刚性垫圈;31、连接环;32、定位板;4、连接套筒;5、山型件;6、山型母;7、第一连接段;8、核心抗拉段;81、拉杆;82、抗拉段;83、抗变形段;9、卡扣突起;10、过渡段;11、安装槽;12、紧固件;13、第二连接段;14、固定槽;15、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31.一种非对称式防热桥对拉螺栓,参照图1、2,包括分开设置的阻热段1、第一连接段7和第二连接段13,阻热段1可拆卸连接于第一连接段7和第二连接段13之间,阻热段1的一端设有安装槽11,另一端设有一体成型的过渡段10,过渡段10的横截面积大于阻热段1的横截面积,第一连接段7与安装槽11配合,第二连接段13与过渡段10配合。
32.阻热段1由阻热且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阻热段1由橡胶材料制成。参照图3、4,阻热段1的内部嵌设有核心抗拉段8,核心抗拉段8包括一体成型的拉杆81、抗拉段82和抗变形段83,拉杆81连接于抗拉段82与抗变形段83之间,抗拉段82呈变截面设置,参照图2,抗变形段83位于过渡段10中,抗拉段82位于安装槽11中。
33.抗变形段83的横截面积大于阻热段1的横截面积,抗变形段83可以减小过渡段10的受压变形趋势,避免过渡段10在对拉螺栓受力过程中脱出过渡件2。抗拉段82的侧边斜线与拉杆81轴线之间的夹角小于摩擦角,这是为了减小核心抗拉段8被从阻热段1中拔出的趋势。第一连接段7与抗拉段82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段7与抗拉段82螺纹连接。
34.参照图1,阻热段1靠近第一连接段7的一端还设有可拆卸连接的刚性垫圈3,本实施例中刚性垫圈3与阻热段1嵌合,刚性垫圈3的作用是对阻热段1靠近第一连接段7的一端提供径向约束作用,进一步防止核心抗拉段8从阻热段1中脱出。参照图5,刚性垫圈3包括一体成型的连接环31和定位板32,定位板32与连接环31的轴线垂直,定位板32位于连接环31的一侧,且位于连接环31的内部,连接环31内部的横截面积等于阻热段1的横截面积,定位板32上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连接段7的横截面积。
35.参照图6,过渡段10的横截面积从靠近阻热段1的一段到远离阻热段1的一端逐渐增加,过渡段10的斜边与其斜边的水平投影线的夹角小于或者等于摩擦角,本实施例中过渡段10呈圆台状。参照图7,第二连接段13包括螺杆和焊接于螺杆端部的连接套筒4,连接套筒4远离螺杆的一端与过渡段10连接。
36.连接套筒4远离的螺杆的一端设有可拆卸连接的过渡件2,本实施例中过渡件2与连接套筒4螺纹连接。过渡件2与过渡段10可拆卸连接,参照图8、9,过渡件2上设有与过渡段10配合的固定槽14,过渡件2与过渡段10卡接。参照图6,过渡段10外侧沿轴向设有多个一体成型的卡扣突起9,本实施例中卡扣突起9呈长条状,且横截面保持不变,固定槽14内壁上设有多个与卡扣突起9配合的凹槽15。
37.参照图8,第一连接段7和第二连接段13远离阻热段1的一端均设有可拆卸连接的紧固件12,本实施例中紧固件12包括山型件5和山型母6,山型件5和山型母6螺纹连接于第一连接段7或者第二连接段13上。
38.本实用新型一种非对称式防热桥对拉螺栓的实施原理为:首先将过渡件2从阻热段1远离过渡段10的一端穿过,直至过渡件2与过渡段10嵌合,从而实现过渡件2与阻热段1的连接。之后,将第二连接段13与连接套筒4进行连接,并将连接套筒4与过渡件2进行连接,从而实现第二连接段13与阻热段1的连接。
39.随后,将刚性垫圈3套设于阻热段1远离过渡段10的一端,再将第一连接段7与位于安装槽11中的抗拉段82进行连接,从而实现第一连接段7与阻热段1的连接,进而实现第一连接段7和第二连接段13的连接。最后,调整对拉螺栓的位置,并进行紧固件12的安装,完成对拉螺栓的安装。
40.本实用新型一种非对称式防热桥对拉螺栓通过设置分开的阻热段1、第一连接段7和第二连接段13,避免了第一连接段7和第二连接段13的直接接触,阻断了热量顺着对拉螺栓传递的路径,能够极大削弱剪力墙施工中的热桥效应,进而显著降低建筑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