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材料 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工程用便于脱模的混凝土预制板模具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建筑工程用便于脱模的混凝土预制板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预制板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便于脱模的混凝土预制板模具。


背景技术:

2.预制板就是20世纪早期建筑当中用的楼板,就是工程要用到的模件或板块;因为是在预制场生产加工成型的混凝土预制件,直接运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所以叫预制板;制作预制板时,先用木板钉制空心模型,在模型的空心部分布上钢筋后,用水泥灌满空心部分,等干后敲去木板,剩下的就是预制板了;预制板在建筑上的用处很多,如公路旁边的水沟上盖住的水泥板;房顶上做隔热层的水泥板都是预制板。
3.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会用到混凝土预制板,而现有的模具在制造混凝土预制板的过程中采用人工进行脱模,而且预制板与模具底部紧紧粘结不易进行脱模,从而增加了施工人员脱模的难度,进而增加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便于脱模的混凝土预制板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模具在制造混凝土预制板的过程中采用人工进行脱模,而且预制板与模具底部紧紧粘结不易进行脱模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便于脱模的混凝土预制板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的顶部开设有工作仓,所述工作仓的一端延伸至模具本体的内部,所述工作仓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滑块,若干个所述滑块在工作仓的内部均依次等距离分布,所述模具本体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的一端延伸至模具本体的内部转动连接,且驱动组件设置在滑块的下方,若干个所述滑块的底端均设置有连接组件,且若干个连接组件的一端分别延伸至驱动组件上转动连接,所述模具本体的侧面安装有开关。
6.优选的,所述模具本体一侧的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内部设置有翻板,所述翻板外侧的底部与开口通过合页转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模具本体的顶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一端延伸至翻板上,所述卡槽的内部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一端与模具本体转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卡块上开设有扣槽,所述扣槽设置在卡块靠近翻板的一侧。
9.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曲轴,所述电机设置在模具本体的一侧,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曲轴的一端转动连接,且曲轴的一端延伸至模具本体的内部转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杆和套件,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滑块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延伸至套件上转动连接,所述套件设置在曲轴上转动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与滑块通过连接组件连接的曲轴,曲轴转动,从而通过连接
杆和套件之间的转动连接,让若干个滑块在工作仓的内部错位顶起,从而让成型的预制板的底部与若干个滑块依次脱离粘结,从而解决了现有预制板与模具底部紧紧粘结不易进行脱模的问题。
13.(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位于模具本体一侧通过合页转动连接的翻板,在预制板脱模后,将卡块通过扣槽从卡槽的内部转出,从而让翻板在合页的作用下漏出开口,方便预制板通过开口滑出,通过滑出的设置,取代现有的施工人员将预制板从工作仓中抬出的操作,从而降低了施工人员的体力劳动。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展开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17.图中:1-开关;2-电机;3-曲轴;4-驱动组件;5-模具本体;6-连接杆;7-套件;8-连接组件;9-翻板;10-卡块;11-卡槽;12-滑块;13-工作仓;14-扣槽;15-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便于脱模的混凝土预制板模具,包括模具本体5,模具本体5的顶部开设有工作仓13,工作仓13的一端延伸至模具本体5的内部,工作仓13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滑块12,若干个滑块12在工作仓13的内部均依次等距离分布,模具本体5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组件4,驱动组件4的一端延伸至模具本体5的内部转动连接,且驱动组件4设置在滑块12的下方,若干个滑块12的底端均设置有连接组件8,且若干个连接组件8的一端分别延伸至驱动组件4上转动连接,模具本体5的侧面安装有开关1。
20.电机2与曲轴3之间可设置减速齿轮组,可预防电机2负荷过大,导致电机2烧毁的情况发生。
21.进一步的,模具本体5一侧的顶部开设有开口15,开口15的内部设置有翻板9,翻板9外侧的底部与开口15通过合页转动连接,若干个滑块12的顶部平齐时,滑块12与开口15的底部等高,方便预制板通过开口15滑出。
22.具体地,模具本体5的顶部开设有卡槽11,卡槽11的一端延伸至翻板9上,卡槽11的内部设置有卡块10,卡块10的一端与模具本体5转动连接,卡块10的设置,让预制板在制作时,翻板9不会在混凝土压力下自动打开。
23.值得说明的是,卡块10上开设有扣槽14,扣槽14设置在卡块10靠近翻板9的一侧,预制板在制作时,混凝土的压力会将卡块10紧紧的卡在卡槽11中,通过扣槽14可将卡块10从卡槽11中抠出。
24.进一步的,驱动组件4包括电机2和曲轴3,电机2设置在模具本体5的一侧,电机2的
输出端与曲轴3的一端转动连接,且曲轴3的一端延伸至模具本体5的内部转动连接。
25.进一步的,连接组件8包括连接杆6和套件7,连接杆6的一端与滑块12的底部转动连接,连接杆6的底端延伸至套件7上转动连接,套件7设置在曲轴3上转动连接。
26.综上,上述电机2与开关1电性连接,电机2采用交流减速电机。
2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驱动组件4启动,电机2带动曲轴3转动,通过曲轴3的特殊结构,带动若干个滑块12依次在工作仓13的内部通过连接组件8做反复运动,在此过程中,套件7在曲轴3上转动,同时带动连接杆6在套件7上转动,进而带动连接杆6在滑块12的底部转动,通过若干个滑块12在工作仓13中错位反复运动,让预制板脱离滑块12,此时将卡块10通过扣槽14从卡槽11中转出,将翻板9在模具本体5上通过合页的作用向模具本体5的外侧推动,此时从预制板的另一端推动预制板,将预制板推出工作仓13,实现了预制板的快速脱模工作。
2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工程用便于脱模的混凝土预制板模具,包括模具本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5)的顶部开设有工作仓(13),所述工作仓(13)的一端延伸至模具本体(5)的内部,所述工作仓(13)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滑块(12),若干个所述滑块(12)在工作仓(13)的内部均依次等距离分布,所述模具本体(5)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组件(4),所述驱动组件(4)的一端延伸至模具本体(5)的内部转动连接,且驱动组件(4)设置在滑块(12)的下方,若干个所述滑块(12)的底端均设置有连接组件(8),且若干个连接组件(8)的一端分别延伸至驱动组件(4)上转动连接,所述模具本体(5)的侧面安装有开关(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便于脱模的混凝土预制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5)一侧的顶部开设有开口(15),所述开口(15)的内部设置有翻板(9),所述翻板(9)外侧的底部与开口(15)通过合页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便于脱模的混凝土预制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5)的顶部开设有卡槽(11),所述卡槽(11)的一端延伸至翻板(9)上,所述卡槽(11)的内部设置有卡块(10),所述卡块(10)的一端与模具本体(5)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便于脱模的混凝土预制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10)上开设有扣槽(14),所述扣槽(14)设置在卡块(10)靠近翻板(9)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便于脱模的混凝土预制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电机(2)和曲轴(3),所述电机(2)设置在模具本体(5)的一侧,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与曲轴(3)的一端转动连接,且曲轴(3)的一端延伸至模具本体(5)的内部转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便于脱模的混凝土预制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8)包括连接杆(6)和套件(7),所述连接杆(6)的一端与滑块(12)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6)的底端延伸至套件(7)上转动连接,所述套件(7)设置在曲轴(3)上转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预制板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便于脱模的混凝土预制板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的顶部开设有工作仓,所述工作仓的一端延伸至模具本体的内部,所述工作仓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滑块,若干个所述滑块在工作仓的内部均依次等距离分布,所述模具本体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的一端延伸至模具本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与滑块通过连接组件连接的曲轴,曲轴转动,从而通过连接杆和套件之间的转动连接,让若干个滑块在工作仓的内部错位顶起,从而让成型的预制板的底部与若干个滑块依次脱离粘结,从而解决了现有预制板与模具底部紧紧粘结不易进行脱模的问题。具底部紧紧粘结不易进行脱模的问题。具底部紧紧粘结不易进行脱模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于爱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永聚建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11
技术公布日:202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