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材料 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钢结构支撑梁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建筑钢结构支撑梁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建筑钢结构支撑梁。


背景技术:

2.钢结构是主要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型钢和钢板等之间通过采用焊缝和螺栓或铆钉连接,组成钢结构支撑梁,钢结构支撑梁是建筑中不可缺少的部件,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和超高层等领域,但现今大部分钢结构支撑梁,底端不具有加固结构,稳定性较差,同时支撑梁由于整体过高,其支撑力度较差,易弯曲倾斜,存在过多的安全隐患,现今的梁架之间连接多采用螺栓或焊接固定,这样的安装方式,非常不便捷,非常麻烦,费时又费力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钢结构支撑梁,以改善上述问题。
4.本发明具体是这样的:
5.一种建筑钢结构支撑梁,包括:
6.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底座、设于底座内的四个固定单元以及驱动单元;以及
7.支撑梁体;
8.其中,底座形成有固定开口,四个固定单元的执行端暴露于固定开口;
9.驱动单元与四个固定单元传动连接,驱动单元配置有暴露于外的拨动片;
10.通过拨动拨动片,同时驱使四个固定单元同时向固定开口的中心靠拢或者分散,以使得支撑梁体固定或脱离于固定开口中。
11.上述实现的过程中,建筑钢结构支撑梁包括固定组件和支撑梁体,在构建钢结构建筑主体时,固定组件通过焊接或者其他连接方式固定于一固定构建上,例如地面钢结构上,支撑梁体穿过固定组件的底座的固定开口,施工人员通过拨动拨动片即可驱使四个固定单元同时向支撑梁体靠拢,以对支撑梁体进行夹持固定。支撑梁体呈竖直放置,在四个固定单元和其自身重力的配合下,能够非常稳定地保持竖直状态,以起到支撑梁的作用。考虑到钢结构建筑可拆除,施工人员亦可通过拨动拨动片,驱使四个固定单元同时分散,此时支撑梁在自重的因素下还能够保持竖直状态,施工人员可方便安全地将支撑梁由固定开口中拔出,并搬运至场外。
12.在一种可能实现的实施方式中,底座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以及第三腔体,第一腔体、第二腔体以及第三腔体依次连接;
13.四个固定单元位于第一腔体中,驱动单元位于第二腔体中,拨动片暴露于第二腔体的外壁,第三腔体的底面形成有多个螺栓孔。
14.上述实现的过程中,底座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以及第三腔体,固定单元位于第一腔体中,拨动片暴露于第二腔体的外壁,第三腔体形成有螺栓孔用于固定于固定构建上,例如地面钢结构上。其结构简单,与固定构建的连接稳定性高;同时固定单元、驱动单元分
别容纳于不同的腔体,且与固定构建连接的腔体亦非容纳固定单元和驱动单元的腔体,故三者之中的一个发生问题时,不会对剩余二者造成危害。
15.在一种可能实现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腔体、第二腔体以及第三腔体的中心均形成有通孔,以共同构成固定开口;
16.第一腔体内形成有十字槽,四个固定单元呈十字状分别可滑动地设于十字槽的槽结构中。
17.上述实现的过程中,支撑梁体可穿设于第一腔体、第二腔体以及第三腔体,保证了支撑梁体的部分能够完全的容纳于底座中,从而使得底座能够对支撑梁体形成良好的支撑,避免支撑梁体倾覆。由于第一腔室形成有十字槽,故四个固定单元能够在十字槽的限位下,对支撑梁体形成稳定的夹持,避免支撑梁体倾覆。
18.在一种可能实现的实施方式中,固定单元包括偏心转动部、钢结构块以及固定块;
19.钢结构块与偏心转动部铰接,固定块连接钢结构块的自由端;
20.驱动单元驱动偏心转动部偏转,以使得钢结构块带动固定块在十字槽中滑动。
21.上述实现的过程中,当拨动拨动片时,驱动单元作用于偏心转动部,使得偏心转动部发生偏转配合钢结构块,使得固定块在十字槽的限位下呈直线运动,从而使得固定块抵接于支撑梁体的壁面。驱动单元对四个偏心转动部作用时,能够同时使得四个固定块抵接支撑梁体的壁面,完成对支撑梁体的固定。
22.在一种可能实现的实施方式中,钢结构块包括铰接部和连接部;
23.铰接部呈t形,其具有横向部位和竖向部位,横向部位通过销轴与偏心转动部铰接;
24.连接部的一端形成有凹槽,竖向部位插设于凹槽中,且竖向部位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销孔,连接部通过插销与竖向部位的任意销孔连接;
25.连接部的另一端与固定块固定连接。
26.上述实现的过程中,钢结构块包括铰接部和连接部,连接部通过销孔和插销与固定块连接,同时,连接部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销孔,故固定块可选择地与任意一个销孔配合,以调整连接部和固定块之间的总长度,从而可适应不同直径的支撑梁体。铰接部通过销轴于偏心转动部铰接,使得铰接部结构简单,便于制造维修。
27.在一种可能实现的实施方式中,固定块的一端形成有圆凸;
28.支撑梁体的周壁形成有一处固定区域,在固定区域中,支撑梁体的壁面形成有截面呈弧形的固定凹槽;
29.固定凹槽的数量为四,以对应四个固定块;
30.在四个固定单元同时向固定开口的中心靠拢时,四个圆凸插入于固定凹槽中。
31.上述实现的过程中,当四个固定单元对支撑梁体形成夹持时,四个固定单元的圆凸分别嵌设于与之对应的固定凹槽中,以保证四个固定单元对支撑梁体的夹持力,避免支撑梁体绕其轴线转动,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32.在一种可能实现的实施方式中,圆凸与固定块之间通过弹性片连接;
33.固定凹槽内设有固定板和弹簧,固定板通过弹簧与支撑梁体的壁面连接。
34.上述实现的过程中,当四个固定单元对支撑梁体形成夹持时,四个固定单元的圆凸分别与固定板抵接,固定板与支撑梁体的壁面之间形成有弹簧,故可缓冲固定单元对支
撑梁体的力,避免圆凸与支撑梁体,而导致支撑梁体表面受损。
35.在一种可能实现的实施方式中,驱动单元包括四个偏心轴以及三个传动单元;
36.偏心转动部包括转动套,转动套与偏心轴连接,以在偏心轴的带动下作偏心运动;
37.其中一个偏心轴与拨动片连接,剩余三个偏心轴通过三个传动单元同步传动;
38.在拨动拨动片时,拨动片带动与其对应的偏心轴偏转,且同时通过三个传动单元驱使剩余的偏心轴偏转。
39.上述实现的过程中,驱动单元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同时也便于维护;同时,由于驱动单元的结构简单,故其故障率低,适用于钢结构建筑施工中。
40.在一种可能实现的实施方式中,传动单元包括同步带、同步带轮以及同步齿轮;
41.四个固定单元依次划分为主动固定单元、第一固定单元、第二固定单元以及第三固定单元,对应地,三个传动单元依次划分为第一传动单元、第二传动单元以及第三传动单元;
42.拨动片设于对应主动固定单元的偏心轴;
43.偏心轴配置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同时驱动第一传动单元和第二传动单元的一端同步带轮,以使得同步带轮驱使同步带回转,从而带动第一传动单元和第二传动单元的另一端同步带轮上的同步齿轮转动,以带动与同步齿轮啮合的对应第一固定单元和第二固定单元的偏心轴偏转;
44.第二传动单元的远离主动固定单元的同步带轮与第三传动单元的一端同步带轮传动连接,以驱使第三传动单元的同步带回转,从而带动第三传动单元的另一端同步带轮上的同步齿轮转动,以带动与同步齿轮啮合的对应第三固定单元的偏心轴偏转。
45.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通过同步带轮、同步带以及固定齿轮传动,结合钢结构建筑施工的实际出发,同步带轮、同步带以及固定齿轮传动仅在修筑和拆除两个工序使用,故其使用频率不高,采用上述结构,可保证驱动单元在具有需求的强度下,节省成本。
46.在一种可能实现的实施方式中,建筑钢结构支撑梁包括两个固定组件,两个固定组件分别用以固定支撑梁体的两端。
4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建筑钢结构支撑梁,能够快速地搭建支撑梁体,缩短建筑工期。
附图说明
4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49.图1为本实施例中建筑钢结构支撑梁的主视图;
50.图2为本实施例中固定单元的示意图;
51.图3为本实施例中驱动单元的示意图;
52.图4为图2中ⅳ处的放大图;
53.图5为本实施例中固定单元的立体图;
54.图6为本实施例中支撑梁体的局部示意图。
55.图标:10-建筑钢结构支撑梁;11-固定组件;12-支撑梁体;13-底座;14-固定单元;15-驱动单元;16-固定开口;17-拨动片;
56.20-偏心转动部;21-钢结构块;22-固定块;23-铰接部;24-连接部;25-圆凸;26-固定板;
57.120-固定凹槽;
58.130-第一腔体;131-第二腔体;132-第三腔体;133-十字槽;
59.150-偏心轴;151-传动单元;152-同步带;153-同步带轮;154-同步齿轮;
60.200-转动套。
具体实施方式
61.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62.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6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64.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65.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66.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67.实施例:
6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钢结构支撑梁10,通过建筑钢结构支撑梁10,能够快速地搭建支撑梁体12,缩短建筑工期。
69.参见图1、图2、图3、图4以及图5,图1为本实施例中建筑钢结构支撑梁10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固定单元14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驱动单元15的示意图,图4为图2中ⅳ处的放大图,图5为本实施例中固定单元14的立体图。
70.建筑钢结构支撑梁10包括固定组件11和支撑梁体12。
71.固定组件11包括底座13、设于底座13内的四个固定单元14以及驱动单元15。
72.底座13形成有固定开口16,四个固定单元14的执行端暴露于固定开口16。
73.驱动单元15与四个固定单元14传动连接,驱动单元15配置有暴露于外的拨动片17。
74.通过拨动拨动片17,同时驱使四个固定单元14同时向固定开口16的中心靠拢或者分散,以使得支撑梁体12固定或脱离于固定开口16中。
75.上述实现的过程中,建筑钢结构支撑梁10包括固定组件11和支撑梁体12,在构建钢结构建筑主体时,固定组件11通过焊接或者其他连接方式固定于一固定构建上,例如地面钢结构上,支撑梁体12穿过固定组件11的底座13的固定开口16,施工人员通过拨动拨动片17即可驱使四个固定单元14同时向支撑梁体12靠拢,以对支撑梁体12进行夹持固定。支撑梁体12呈竖直放置,在四个固定单元14和其自身重力的配合下,能够非常稳定地保持竖直状态,以起到支撑梁的作用。考虑到钢结构建筑可拆除,施工人员亦可通过拨动拨动片17,驱使四个固定单元14同时分散,此时支撑梁在自重的因素下还能够保持竖直状态,施工人员可方便安全地将支撑梁由固定开口16中拔出,并搬运至场外。
76.本公开中,底座13包括第一腔体130、第二腔体131以及第三腔体132,第一腔体130、第二腔体131以及第三腔体132依次连接;
77.四个固定单元14位于第一腔体130中,驱动单元15位于第二腔体131中,拨动片17暴露于第二腔体131的外壁,第三腔体132的底面形成有多个螺栓孔。
78.上述实现的过程中,底座13包括第一腔体130、第二腔体131以及第三腔体132,固定单元14位于第一腔体130中,拨动片17暴露于第二腔体131的外壁,第三腔体132形成有螺栓孔用于固定于固定构建上,例如地面钢结构上。其结构简单,与固定构建的连接稳定性高;同时固定单元14、驱动单元15分别容纳于不同的腔体,且与固定构建连接的腔体亦非容纳固定单元14和驱动单元15的腔体,故三者之中的一个发生问题时,不会对剩余二者造成危害。
79.本公开中,第一腔体130、第二腔体131以及第三腔体132的中心均形成有通孔,以共同构成固定开口16;
80.第一腔体130内形成有十字槽133,四个固定单元14呈十字状分别可滑动地设于十字槽133的槽结构中。
81.上述实现的过程中,支撑梁体12可穿设于第一腔体130、第二腔体131以及第三腔体132,保证了支撑梁体12的部分能够完全的容纳于底座13中,从而使得底座13能够对支撑梁体12形成良好的支撑,避免支撑梁体12倾覆。由于第一腔室形成有十字槽133,故四个固定单元14能够在十字槽133的限位下,对支撑梁体12形成稳定的夹持,避免支撑梁体12倾覆。
82.本公开中,固定单元14包括偏心转动部20、钢结构块21以及固定块22;
83.钢结构块21与偏心转动部20铰接,固定块22连接钢结构块21的自由端;
84.驱动单元15驱动偏心转动部20偏转,以使得钢结构块21带动固定块22在十字槽133中滑动。
85.上述实现的过程中,当拨动拨动片17时,驱动单元15作用于偏心转动部20,使得偏心转动部20发生偏转配合钢结构块21,使得固定块22在十字槽133的限位下呈直线运动,从
而使得固定块22抵接于支撑梁体12的壁面。驱动单元15对四个偏心转动部20作用时,能够同时使得四个固定块22抵接支撑梁体12的壁面,完成对支撑梁体12的固定。
86.本公开中,钢结构块21包括铰接部23和连接部24;
87.铰接部23呈t形,其具有横向部位和竖向部位,横向部位通过销轴与偏心转动部20铰接;
88.连接部24的一端形成有凹槽,竖向部位插设于凹槽中,且竖向部位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销孔,连接部24通过插销与竖向部位的任意销孔连接;
89.连接部24的另一端与固定块22固定连接。
90.上述实现的过程中,钢结构块21包括铰接部23和连接部24,连接部24通过销孔和插销与固定块22连接,同时,连接部24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销孔,故固定块22可选择地与任意一个销孔配合,以调整连接部24和固定块22之间的总长度,从而可适应不同直径的支撑梁体12。铰接部23通过销轴于偏心转动部20铰接,使得铰接部23结构简单,便于制造维修。
91.本公开中,固定块22的一端形成有圆凸25。
92.如图6,图6为支撑梁体12的局部示意图。
93.支撑梁体12的周壁形成有一处固定区域,在固定区域中,支撑梁体12的壁面形成有截面呈弧形的固定凹槽120;
94.固定凹槽120的数量为四,以对应四个固定块22;
95.在四个固定单元14同时向固定开口16的中心靠拢时,四个圆凸25插入于固定凹槽120中。
96.上述实现的过程中,当四个固定单元14对支撑梁体12形成夹持时,四个固定单元14的圆凸25分别嵌设于与之对应的固定凹槽120中,以保证四个固定单元14对支撑梁体12的夹持力,避免支撑梁体12绕其轴线转动,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97.本公开中,圆凸25与固定块22之间通过弹性片连接;
98.固定凹槽120内设有固定板26和弹簧,固定板26通过弹簧与支撑梁体12的壁面连接。
99.上述实现的过程中,当四个固定单元14对支撑梁体12形成夹持时,四个固定单元14的圆凸25分别与固定板26抵接,固定板26与支撑梁体12的壁面之间形成有弹簧,故可缓冲固定单元14对支撑梁体12的力,避免圆凸25与支撑梁体12,而导致支撑梁体12表面受损。
100.本公开中,驱动单元15包括四个偏心轴150以及三个传动单元151;
101.偏心转动部20包括转动套200,转动套200与偏心轴150连接,以在偏心轴150的带动下作偏心运动;
102.其中一个偏心轴150与拨动片17连接,剩余三个偏心轴150通过三个传动单元151同步传动;
103.在拨动拨动片17时,拨动片17带动与其对应的偏心轴150偏转,且同时通过三个传动单元151驱使剩余的偏心轴150偏转。
104.上述实现的过程中,驱动单元15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同时也便于维护;同时,由于驱动单元15的结构简单,故其故障率低,适用于钢结构建筑施工中。
105.本公开中,传动单元151包括同步带152、同步带轮153以及同步齿轮154;
106.四个固定单元14依次划分为主动固定单元、第一固定单元、第二固定单元以及第三固定单元,对应地,三个传动单元151依次划分为第一传动单元、第二传动单元以及第三传动单元;
107.拨动片17设于对应主动固定单元14的偏心轴150;
108.偏心轴150配置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同时驱动第一传动单元和第二传动单元的一端同步带轮153,以使得同步带轮153驱使同步带152回转,从而带动第一传动单元和第二传动单元的另一端同步带轮153上的同步齿轮154转动,以带动与同步齿轮154啮合的对应第一固定单元和第二固定单元的偏心轴150偏转;
109.第二传动单元的远离主动固定单元14的同步带轮153与第三传动单元的一端同步带轮153传动连接,以驱使第三传动单元的同步带152回转,从而带动第三传动单元的另一端同步带轮153上的同步齿轮154转动,以带动与同步齿轮154啮合的对应第三固定单元的偏心轴150偏转。
110.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通过同步带轮153、同步带152以及固定齿轮传动,结合钢结构建筑施工的实际出发,同步带轮153、同步带152以及固定齿轮传动仅在修筑和拆除两个工序使用,故其使用频率不高,采用上述结构,可保证驱动单元15在具有需求的强度下,节省成本。
111.本公开中,建筑钢结构支撑梁10包括两个固定组件11,两个固定组件11分别用以固定支撑梁体12的两端。
112.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