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材料 专利正文
吸声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吸声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吸声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建筑领域的发展,人们要求灵活、有品位的环境、以及期待运用最新技术改善生活质量。屏蔽空间中的噪音干扰尤为重要。回声时间和噪音在一个没有进行声学处理的房间中容易被延长和放大,建筑师、室内设计师和空间规划师在寻求优化空间质量的过程中面临着两大关键挑战。首先,现今使用的建筑用钢材、混凝土和玻璃通常对于优化声学环境没有帮助。其次,员工们在日益拥挤的办公室内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工作压力。今天,同时,不论是安装在墙面、天花板、地板或房间隔断,人们也开始关注吸音版的可移动性以及便利性,如针对需求更换位置或安装角度。尤其是针对大型宴会厅、酒店之类的装饰板,上述需求显得尤为迫切。
3.吸音板是一种常用的建筑装饰材料,具有吸音降噪功能,随着科技的进步,对于吸音板的要求也大大提升,除了必须具备高标准的噪音屏蔽性能,外观还需与室内设计达到完美结合。然而,现有技术中,吸音板常常不能满足同时良好的吸声效果和装饰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吸声结构,能够有效提高噪声的吸收效率,同时具备良好的装饰效果,有利于美化建筑室内空间。
5.一种吸声结构,包括:框体;吸音件,所述吸音件设置于所述框体上,所述吸音件用于吸收噪声;第一声学布,所述第一声学布设置于所述框体上,且与所述吸音件连接;复合声学布,所述复合声学布设置于所述框体上,且叠设于所述第一声学布上,所述复合声学布用于打印图案。
6.上述吸声结构,在安装过程中,首先,将吸音件设置在框体上;然后,将第一声学布设置在框体上,并使得第一声学布与吸音件连接;接着,再将复合声学布与第一声学布连接。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所需的图案打印在复合声学布上;然后,将吸声结构安装在室内的安装位置。如此吸声结构,由于吸音件与第一声学布的作用,有效吸收全频声段的室内噪声,降低室内混响,提高噪声的吸收效率,进而提高声音的纯净度。同时,复合声学布在吸声作用的同时,材料的间隙较小,能够提高图案和色彩的印刷效果,提升印刷的分辨率,有利于提高吸声结构的装饰效果,进而美化建筑室内空间。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体设有安装槽,所述吸音件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壁抵触配合。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体包括两个以上边框,两个以上所述边框首尾连接,以形成所述框体,所述安装槽设置于所述边框上。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边框为四个,四个所述边框首尾依次连接,以形成所述框体。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体为矩形。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边框通过卡扣连接。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复合声学布叠设于所述吸音件上,所述第一声学布设置于所述吸音件与所述复合声学布之间。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声学布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第一声学布均叠设于所述吸音件与所述复合声学布之间。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音件由椰棕丝材料制成。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复合声学布为3200针织双密度复合声学布。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声结构还包括第二声学布,所述第二声学布与所述第一声学布相对设置于所述吸音件的两侧面上。
附图说明
17.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吸声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吸声结构的爆炸视图。
21.附图标记说明:
22.100、吸声结构;110、框体;111、安装槽;112、边框;120、吸音件;130、第一声学布;140、复合声学布;150、第二声学布。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
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6.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7.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8.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29.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与图2,一种吸声结构100,包括:框体110、吸音件120、第一声学布130及复合声学布140。吸音件120设置于框体110上,吸音件120用于吸收噪声。第一声学布130设置于框体110上,且与吸音件120连接。复合声学布140设置于框体110上,且叠设于第一声学布130上,复合声学布140用于打印图案。
30.上述吸声结构100,在安装过程中,首先,将吸音件设置在框体110上;然后,将第一声学布130设置在框体110上,并使得第一声学布130与吸音件连接;接着,再将复合声学布140与第一声学布130连接。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所需的图案打印在复合声学布140上;然后,将吸声结构100安装在室内的安装位置。如此吸声结构100,由于吸音件与第一声学布130的作用,有效吸收全频声段的室内噪声,降低室内混响,提高噪声的吸收效率,进而提高声音的纯净度。同时,复合声学布140在吸声作用的同时,材料的间隙较小,能够提高图案和色彩的印刷效果,提升印刷的分辨率,有利于提高吸声结构100的装饰效果,进而美化建筑室内空间。
31.可选地,吸音件120在框体110上的设置方式可为粘接、卡接、螺纹连接、螺栓连接、焊接或其它连接方式。
32.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与图2,框体110设有安装槽111。吸音件120与安装槽111的槽壁抵触配合。如此,吸音件120卡在安装槽111内,通过吸音件120自身结构的弹性和变形进行固定,有利于提高吸声结构100安装的便利性和使用的便捷性,同时拆卸简单,进而提高吸声结构100的使用体验。
33.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与图2,框体110包括两个以上边框112。两个以上边框112首尾连接,以形成框体110,安装槽111设置于边框112上。如此,通过边框112组合成框体110,有利于提高框体110的安装便利性,降低框体110的制造成本和运输成本,进而提高吸声结构100的经济效益。
34.可选地,框体110的形状可为矩形、圆形、三角形、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或其他规
则形状和不规则形状。
35.具体地,请参阅图1与图2,边框112为四个,四个边框112首尾依次连接,以形成框体110。进一步地,框体110为矩形。如此,有利于提高框体110的安装便利性,降低框体110的制造成本和运输成本,进而提高吸声结构100的经济效益。本实施例仅提供一种框体110的形状选择,但并不以此为限,用户和生产者能够通过实际需要,设置框体110的形状,以满足安装、吸声和装饰要求。
36.需要说明的是,吸声体的形状与框体110的形状一致,吸声体的周围设置在框体110上。
37.可选地,两个以上边框112的连接方式可为焊接、卡扣连接、螺栓连接、螺纹连接、粘接、铆接、绑接或其它连接方式。
38.具体地,请参阅图1与图2,相邻两个边框112通过卡扣连接。如此,有利于减少安装过程中配件的使用,提高边框112的安装便利性,降低边框112的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且运输方便。同时,有利于保证边框112的连接稳定性,进而提高框体110的结构稳定性和整体品质。本实施例仅提供一种边框112的连接方式,但并不以此为限。
39.可选地,边框112的材质可为木材、玻璃、钢材、陶瓷、塑料、高分子、碳纤维、复合板、铝材、金、银、铜合金、铝合金或其它材质。
40.具体地,请参阅图1与图2,边框112的材质为航空铝材。如此,硬度高,具有较强的力学和加工性能,有利于加工成各种形状,进而有利于提高框体110的结构稳定性和边框112的连接稳定性,进而提高吸声结构100的整体品质和使用体验。本实施例仅提供一种边框112的材质选择,但并不以此为限。
41.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与图2,复合声学布140叠设于吸音件120上。所述第一声学布130设置于吸音件120与复合声学布140之间。如此,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吸声结构100的吸声效果,同时,复合声学布140设置在最外层有利于提高打印图案的显示效果,进而提高吸声结构100的室内装饰效果,美化室内空间。
42.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与图2,第一声学布130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第一声学布130均叠设于吸音件120与复合声学布140之间。如此,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吸声结构100的吸声效果,同时,复合声学布140设置在最外层有利于提高打印图案的显示效果,进而提高吸声结构100的室内装饰效果,美化室内空间。
43.可选地,吸音件120的材质可为海绵、棉花、毛毡、木材、矿渣棉、有机纤维、无机纤维、无机泡沫、泡沫塑料或其它材质。
44.具体地,请参阅图1与图2,吸音件120为环保件。如,有机纤维吸音材料。如此,高频范围吸声性能好,有效降低混响,进而提高吸音件120的吸音效果。同时,有利于降低吸声结构100的生产成本,进而提高吸声结构100的经济效益。
45.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与图2,吸音件120由椰棕丝材料制成。如此,无公害,绿色环保,能够回收利用,有利于提高吸音件120的环保性能。同时,椰棕丝材料有利于降低室内甲醛含量,同时具有防潮、防腐性能,且三维立体网状结构有利于提高吸音件120的吸声效果,进而全方面的提高吸声结构100的整体品质和使用体验。本实施例仅提供一种吸音件120的材质选择,但并不以此为限。
46.可选地,复合声学布140的材质选择可为单层复合面料、二层复合面料、三层复合
面料或其它复合材质。
47.具体地,请参阅图1与图2,复合声学布140为3200针织双密度复合声学布140。如此,声音经过上千微米小孔,能够更好的吸收全频声段,有效降低噪音,实现了降噪效果好的优点,进而提高吸声结构100的吸声效果和整体品质。同时,3200针织双密度复合声学布140的纹路细密,有利于提高图案打印的效果,复合声学布140的显示效果,进而提高吸声结构100的装饰作用和整体品质。本实施例仅提供一种复合声学布140的材料选择,但并不以此为限。
48.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与图2,吸声结构100还包括第二声学布150。第二声学布150与第一声学布130相对设置于吸音件120的两侧面上。如此,通过设置第一声学布130与第二声学布150,有利于从多个方向吸收室内空间的噪声,提高吸声结构100的吸声效率;同时,第二声学布150与第一声学布130相对设置在吸音件120的两侧面上,有利于保护吸音件120,避免吸音件120掉落或部分掉落,提高吸音件120的整体品质,进而提高吸声结构100的整体品质和使用体验。
49.可选地,第一声学布130与吸音件120的连接方式可为粘接、缝合连接、卡接或其它连接方式。
50.具体地,第一声学布130与吸音件120的连接方式为粘接。如此,有利于提高第一声学布130与吸音件120的连接便利性,进而提高吸声结构100的安装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吸声结构100的经济效益。本实施例仅提供一种第一声学布130与吸音件120的具体连接方式,但并不以此为限。
51.可选地,第二声学布150与吸音件120的连接方式可为粘接、缝合连接、卡接或其它连接方式。
52.具体地,第二声学布150与吸音件120的连接方式为粘接。如此,有利于提高第一声学布130与吸音件120的连接便利性,进而提高吸声结构100的安装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吸声结构100的经济效益。本实施例仅提供一种第二声学布150与吸音件120的具体连接方式,但并不以此为限。
53.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5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