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属材料 专利正文
一种模具的水雾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模具的水雾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冷却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模具的水雾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2.低压铸造工艺是生产铝合金车轮最普遍的生产工艺之一,现有的低压铸造模具基本采用风冷、水冷和水雾混合冷却的工艺方式。风冷工艺一般采用压缩空气进行冷却的方法,由于生产压缩空气将消耗大量的电能,且压缩空气热交换慢,风冷工艺主要存在生产成本高,不能满足快速冷却的缺点;水冷工艺是一种快速冷却的办法,但水冷工艺不易控制,对模具损害也大;水雾混合冷却的方式兼具风冷和水冷的优点,具有冷却效果好,便于控制的优点,逐渐成为低压铸造工艺中优选冷却方式。
3.现有水雾冷却工艺中,经常出现多处冷却点的水雾混合不均匀,导致模具降温不均匀,进而影响到铸件的质量。主要原因在于:水雾混合体主要由低压铸造机控制柜内生成,通过电子定量泵向压缩空气的输出管内直接注入冷却水,冷却水与压缩空气混合形成水雾混合体,然后将水雾混合体接入模具冷却系统对模具进行冷却,此种混合方式冷却水和压缩空气不能充分混合,又由于冷却水流量不稳定,进而导致模具中的多处冷却点输出的水雾混合体不均匀,影响模具整体均匀降温。
4.因此,如何在水雾冷却工艺中实现水雾混合均匀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现有水雾冷却工艺中水雾混合不均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具的水雾冷却装置,本工艺中水雾混合均匀,有利于模具均匀降温。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具的水雾冷却装置,包括水冷环、风冷环和多个出风小管,所述水冷环和风冷环为中空环形管,所述出风小管一端和所述风冷环内部连通,所述出风小管另一端呈开口状,所述出风小管的管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水冷环内部连通。
7.进一步的,所述水冷环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多个所述出风小管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水冷环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水冷环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上盖板下端设置有水槽,所述下盖板上端设置有水槽,所述上盖板与所述下盖板固定连接,所述上盖板的水槽与所述下盖板水槽对接形成冷却水道,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冷却水道连通。
9.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小管的直径小于所述冷却水道的宽度。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冷却水道的中部。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通孔的截面积均相等。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为两个,所述第一通孔为圆形。
13.进一步的,还包括水管接头,所述水管接头一端与所述水冷环内部连通,所述水管
接头另一端与低压铸造机控制柜连通,所述低压铸造机控制柜用来供给冷却水。
14.进一步的,还包括风管接头,所述风管接头一端与所述风冷环内部连通,所述风管接头另一端与所述低压铸造机控制柜连通,所述低压铸造机控制柜用来供给压缩空气。
15.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6.水雾冷却工艺中,冷却水和压缩空气混合均匀,有利于铸造过程中模具均匀降温。
17.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模具的水雾冷却装置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21.图3为应用本实用新型低压铸造模具的冷却装置的模具图。
22.其中,1为水冷环,2为风冷环,3为出风小管,4为水管接头,5为风管接头,11为上盖板,12为下盖板,13为第二通孔,14为冷却水道,31为第一通孔,100为模具的水雾冷却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5.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压铸造模具的冷却装置100,包括水冷环1、风冷环2和多个出风小管3,风冷环2为圆形中空环形管,内部设置有压缩空气,出风小管3一端与风冷环2内部连通,出风小管3另一端呈开口状,压缩空气可以通过出风小管3另一端排出,出风小管3的管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31,水冷环1为方形中空环形管,内部充满冷却水,第一通孔31与水冷环内部连通,冷却水可以通过第一通孔31进入到出风小管3内部,进而和压缩空气混合,形成水雾混合体。由于风冷环2内压缩空气处处压强相等,水冷环1内的冷却水的压强也处处相等,此时进入出风小管3中的压缩空气流量和冷却水的流量是固定的,压缩空气和冷却水等比例混合后,每处出风小管3内形成的水雾混合体都是均匀的。
26.使用此种设计方式,通过控制压缩空气和冷却水供给可实现不同的冷却工艺,例如,当仅供给压缩空气或冷却水时,可实现风冷和水冷直接冷却的方式,当同时供给压缩空气或冷却水时,可实现水雾混合的冷却工艺,进而实现一套装置同时实现风冷、水冷和水雾混合冷却的工艺,方便转换,通用性强。
27.进一步优化方案,水冷环1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13,多个出风小管3穿过第二通
孔13与水冷环1固定连接,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焊接等工艺,此时水冷环1、风冷环2和多个出风小管3设置为一体,增加了装置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28.进一步优化方案,水冷环1包括上盖板11和下盖板12,上盖板11下端设置有水槽,下盖板12上端设置有水槽,上盖板11与下盖板12固定连接,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焊接等工艺,上盖板11的水槽与下盖板12水槽对接形成冷却水道14,冷却水设置在冷却水道14内,第一通孔31与冷却水道14连通,冷却水道14内的冷却水通过第一通孔31进入到出风小管3内。
29.进一步优化方案,出风小管3的直径小于所述冷却水道14的宽度,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冷却水道14内的冷却水通过第一通孔31进入到出风小管3内。
30.进一步优化方案,第一通孔31位于所述冷却水道14的中部。
31.进一步优化方案,第一通孔31为多个,每个出风小管3侧壁上第一通孔5的截面积均相等,保证进入每个出风小管3内的冷却水的流量是相等的。
32.进一步优化方案,第一通孔31为两个,第一通孔31通常设置为圆形,两个第一通孔31的圆心连线通过出风小管3的轴线,第一通孔31直径根据水雾混合体流量的工艺要求选定,第一通孔31的直径优选为0.5mm-1mm。
33.进一步优化方案,冷却装置还包括水管接头4,水管接头4一端与水冷环1内部连通,所述水管接头4另一端与低压铸造机控制柜连通,低压铸造机控制柜内设置有水泵,水泵用来供给冷却水。
34.进一步优化方案,冷却装置还包括风管接头5,风管接头5一端与风冷环2连通,风管接头5另一端与低压铸造机控制柜连通,低压铸造机控制柜内设置有电子定量泵,电子定量泵用来供给压缩空气。
35.图3为应用本实用新型低模具的水雾冷却装置100的模具,通过风冷、水冷或水雾混合冷却工艺对模具进行冷却。
36.具体实施过程:
37.1.风冷工艺:此时低压铸造机控制柜仅供给压缩空气,压缩空气通过风管接头4进入到风冷环2,通过出风小管3另一端排出,对模具进行冷却。
38.2.水冷工艺:此时低压铸造机控制柜仅供给冷却水,冷却水通过水管接头5进入到水冷环1,进而进入到出风小管3内部,一部分冷却水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由于风冷环2内部填充有空气,所以此部分冷却水中少量进入到风冷环2内部,另一部分冷却水由出风小管3另一端排出,对模具进行冷却。
39.3.水雾混合冷却工艺,此时低压铸造机控制柜同时供给压缩空气和冷却水,压缩空气通过风管接头5进入到风冷环2,进而进入到出风小管3内部,冷却水通过水管接头4进入到水冷环1,进而进入到出风小管3内部,压缩空气和冷却水在出风小管3内充分混合,最终通过出风小管3另一端排出,对模具进行水雾混合冷却。
40.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4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
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