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属材料 专利正文
一种超重型筒体内壁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超重型筒体内壁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筒体打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重型筒体内壁抛光机。


背景技术:

2.抛光机也称为研磨机,常常用作机械式研磨、抛光及打蜡。其工作原理是:电动机带动安装在抛光机上的海绵或羊毛抛光盘高速旋转,由于抛光盘和抛光剂共同作用并与待抛表面进行摩擦,进而可达到去除漆面污染、氧化层、浅痕的目的。抛光盘的转速一般在1500-3000r/min,多为无级变速,施工时可根据需要随时调整,针对市场上一些不易放倒,只能立抛的筒体类工件,抛光机在进行内壁抛光作业时较为不便,而且内壁边缘由于高度位置不能够进行有效均匀打磨,同时人为打磨工作也较为不便,而且机器在进行长时间打磨时,砂带会出现松开显现,进而影响到打磨质量和效果,不利于装置应用性的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进行涨紧调节、对物体内壁进行均匀打磨、打磨效果好以及无需跟换磨头的超重型筒体内壁抛光机,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
4.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超重型筒体内壁抛光机,包括与框架相连接的爬梯,所述框架中心设有通孔并安装有与回转支承相连接的底座平台,所述回转支承上的转齿啮合传动有第一电机上的传动齿轮,且所述回转支承顶端安装有与工件相连接的安装法兰,所述底座平台顶端一侧固定安装有立柱,所述立柱上的齿条板设有与第二电机相连接的环形齿轮,所述环形齿轮沿立柱高度方向连接有与其相适配的直线导轨,且所述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均固定安装在横梁上,所述第三电机一端传动连接有换向轮,所述换向轮和涨紧轮之间通过皮带实现传动连接,且涨紧轮一端固定安装有接触轮,所述接触轮上通过砂带安装有与气缸相连接的固定轮,所述固定轮中心处通过弹簧上的导向套连接有气缸上的活塞杆。
5.进一步的,所述框架外壁两端均安装有侧门,且其中之一侧门安装有与风机相连接吸尘口,且爬梯两侧均焊接固定有扶梯。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机上的传动轴固定安装有竖向齿轮,所述竖向齿轮底端通过横向齿轮安装有与传动齿轮相连接的固定轴。
7.进一步的,所述立柱顶端靠近接触轮上固定安装有防尘护罩。
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上均通过电缆电连接有置于立柱上的防爆接线盒。
9.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该机器有底座平台,平台上有回转支承和工件安装法兰,筒体首先放置在平台上再通过法兰实现固定,立柱是贯穿底座平台的,框架内部为检修磨头和跟换砂带区域,四周带有门板密封,两侧面带有门,一端带有吸尘口,上端工件转动部件上带有工件安装法兰,主要用于固定工件,上端带有通孔或压板根据工件的尺寸进行设计安装部件,行走机构主要有直线导轨为运动导向机构,第二电机带动环形齿轮进行
转动从而在立柱上的齿条板进行升降,磨头机构有第三电机,过渡皮带机构,小磨头,接触轮,张紧轮组成,打磨时通过摄像头观察设置打磨路径,通过各个电机的互相配合从而改变打磨轨道进行相应的各个打磨面工作,能够进行涨紧调节、对物体内壁进行均匀打磨、打磨效果好以及无需跟换磨头。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放大图;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13.附图标记:1-框架;2-爬梯;3-通孔;4-回转支承;5-转齿;6-第一电机;7-传动齿轮;8-安装法兰;9-立柱;10-第二电机;11-直线导轨;12-第三电机;13-横梁;14-换向轮;15-涨紧轮;16-皮带;17-接触轮;18-砂带;19-固定轮。
具体实施方式
14.参照附图1-3,一种超重型筒体内壁抛光机,包括与框架1相连接的爬梯2,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中心设有通孔3并安装有与回转支承4相连接的底座平台,所述回转支承4上的转齿5啮合传动有第一电机6上的传动齿轮7,且所述回转支承4顶端安装有与工件相连接的安装法兰8,所述底座平台顶端一侧固定安装有立柱9,所述立柱9上的齿条板设有与第二电机10相连接的环形齿轮,所述环形齿轮沿立柱9高度方向连接有与其相适配的直线导轨11,且所述第二电机10和第三电机12均固定安装在横梁13上,所述第三电机12一端传动连接有换向轮14,所述换向轮14和涨紧轮15之间通过皮带16实现传动连接,且涨紧轮15一端固定安装有接触轮17,所述接触轮17上通过砂带18安装有与气缸相连接的固定轮18,所述固定轮18中心处通过弹簧上的导向套连接有气缸上的活塞杆。
15.本方案的具体实施例为,所述框架1外壁两端均安装有侧门,且其中之一侧门安装有与风机相连接吸尘口,且爬梯2两侧均焊接固定有扶梯,扶梯的设置有利于人员进入到框架1上并进行相应的安装维修工作。
16.本方案的具体实施例为,所述第一电机6上的传动轴固定安装有竖向齿轮,所述竖向齿轮底端通过横向齿轮安装有与传动齿轮7相连接的固定轴,竖向齿轮配合横向齿轮可以将动力有效的的进行换向并传递到传动齿轮7上,从而使得转齿5上的回转支承4进行旋转,回转支承4上的安装法兰8在与工件固定好后,可以通过底座平台带动工件一起旋转运动,从而对工件进行旋转打磨工作。
17.本方案的具体实施例为,所述立柱9顶端靠近接触轮17上固定安装有防尘护罩,所述第二电机10和第三电机12上均通过电缆电连接有置于立柱9上的防爆接线盒,使用安全,危险系数大大降低。
18.本方案的具体实施例为,所述立柱9上的齿条板设有与第二电机10相连接的环形齿轮,所述环形齿轮沿立柱9高度方向连接有与其相适配的直线导轨11,第二电机10启动时,可以通过齿轮和齿轮板之间的啮合传动带动电机在直线导轨11上进行升降运动,所述第三电机12一端传动连接有换向轮14,所述换向轮14和涨紧轮15之间通过皮带16实现传动连接,且涨紧轮15一端固定安装有接触轮17,同时第三电机12通过换向轮14将动力通过涨
紧轮15传递到接触轮17上,固定轮18外壁是通过固定轴承连接在立柱9上,而且接触轮17上的砂带18能够对筒体内壁进行有效的打磨工作,固定轮19中心处通过弹簧上的导向套连接有气缸上的活塞杆能够对固定轮19和接触轮17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进而对砂带18的松紧度进行调节,以便调节对工件进行不同应用力的的作用效果,实现更加的打磨质量。
19.本方案的具体实施例为,本方案的实质技术方案就是通过工件的旋转运动,打磨机构进行直接的打磨旋转加工,同时磨头上附有升降机构,以便对工件的各个面进行均匀打磨,并且磨头上带有松紧机构,能够对砂带18进行松紧调节,从而能够具有不同的应用力大小作用于工件。
2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超重型筒体内壁抛光机,包括与框架(1)相连接的爬梯(2),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中心设有通孔(3)并安装有与回转支承(4)相连接的底座平台,所述回转支承(4)上的转齿(5)啮合传动有第一电机(6)上的传动齿轮(7),且所述回转支承(4)顶端安装有与工件相连接的安装法兰(8),所述底座平台顶端一侧固定安装有立柱(9),所述立柱(9)上的齿条板设有与第二电机(10)相连接的环形齿轮,所述环形齿轮沿立柱(9)高度方向连接有与其相适配的直线导轨(11),且所述第二电机(10)和第三电机(12)均固定安装在横梁(13)上,所述第三电机(12)一端传动连接有换向轮(14),所述换向轮(14)和涨紧轮(15)之间通过皮带(16)实现传动连接,且涨紧轮(15)一端固定安装有接触轮(17),所述接触轮(17)上通过砂带(18)安装有与气缸相连接的固定轮(18),所述固定轮(18)中心处通过弹簧上的导向套连接有气缸上的活塞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重型筒体内壁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外壁两端均安装有侧门,且其中之一侧门安装有与风机相连接吸尘口,且爬梯(2)两侧均焊接固定有扶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重型筒体内壁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6)上的传动轴固定安装有竖向齿轮,所述竖向齿轮底端通过横向齿轮安装有与传动齿轮(7)相连接的固定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重型筒体内壁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9)顶端靠近接触轮(17)上固定安装有防尘护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重型筒体内壁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10)和第三电机(12)上均通过电缆电连接有置于立柱(9)上的防爆接线盒。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重型筒体内壁抛光机,包括与框架相连接的爬梯,所述框架中心设有通孔并安装有与回转支承相连接的底座平台,所述回转支承上的转齿啮合传动有第一电机上的传动齿轮,且所述回转支承顶端安装有与工件相连接的安装法兰,所述底座平台顶端一侧固定安装有立柱,所述立柱上的齿条板设有与第二电机相连接的环形齿轮,所述环形齿轮沿立柱高度方向连接有与其相适配的直线导轨,且所述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均固定安装在横梁上,所述第三电机一端传动连接有换向轮,所述换向轮和涨紧轮之间通过皮带实现传动连接。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进行涨紧调节、对物体内壁进行均匀打磨、打磨效果好以及无需跟换磨头。打磨效果好以及无需跟换磨头。打磨效果好以及无需跟换磨头。


技术研发人员:丁根生 杜海勇 刘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中通抛光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17
技术公布日:202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