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钢筋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筋连接及弯曲设备。
背景技术:2.现有技术的钢筋连接工艺大部分为人工焊接或者套筒连接,同时也缺少一种将连接好的钢筋与下一弯曲工艺设备进行一个连线的自动化设备,面对超过12m长钢筋的连接以及弯曲加工现有人工操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钢筋连接及弯曲设备。
4.该钢筋连接及弯曲设备包括:
5.钢筋对焊输送线,其包括第一钢筋输送线和第二钢筋输送线;第一钢筋输送线和第二钢筋输送线共线设置使钢筋能够自第一钢筋输送线进入第二钢筋输送线;
6.设置在第一钢筋输送线侧方以存放原料钢筋的第一钢筋原料架,所述第一钢筋原料架能够将其上存放的原料钢筋移送到第一钢筋输送线上;
7.设置在第一钢筋输送线与第二钢筋输送线之间的自动对焊机;所述自动对焊机用于对焊连接所述钢筋对焊输送线上所输送的原料钢筋以获得由若干原料钢筋首尾对焊连接而成的焊接钢筋;
8.设置在第二钢筋输送线第一侧的钢筋弯曲组件,所述钢筋弯曲组件用于对所述焊接钢筋弯曲加工。
9.在一些改进方案中,第一钢筋输送线和第二钢筋输送线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焊接钢筋进行定尺剪切的剪切机头。
10.在一些改进方案中,第一钢筋输送线和第二钢筋输送线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刮除焊渣的焊渣刮除机。
11.在一些改进方案中,还包括:
12.设置在第二钢筋输送线第二侧的第一钢筋套筒连接线和第二钢筋套筒连接线;其中,第二钢筋套筒连接线位于第一钢筋套筒连接线与第二钢筋输送线之间;所述第一钢筋套筒连接线包括共线设置的第三钢筋输送线和第四钢筋输送线;第三钢筋输送线和第四钢筋输送线之间设置有第一套筒连接机;所述第一套筒连接机用于套筒连接第三钢筋输送线上的原料钢筋和第四钢筋输送线上的原料钢筋以获得第一套接钢筋;所述第二钢筋套筒连接线包括共线设置的第五钢筋输送线和第六钢筋输送线;第五钢筋输送线和第六钢筋输送线之间设置有第二套筒连接机;所述第二套筒连接机用于套筒连接第五钢筋输送线上的第一套接钢筋和第六钢筋输送线上的原料钢筋以获得第二套接钢筋;
13.用于将第一套接钢筋从第一钢筋套筒连接线转移到第五钢筋输送线的第一翻转机构;
14.用于将第二套接钢筋从第二钢筋套筒连接线转移到第二钢筋输送线上的第二翻转机构;
15.设置在第三钢筋输送线侧方以存放原料钢筋的第二钢筋原料架,所述第二钢筋原料架能够将其上存放的原料钢筋移送到第三钢筋输送线上;
16.设置在第四钢筋输送线侧方以存放原料钢筋的第三钢筋原料架,所述第三钢筋原料架能够将其上存放的原料钢筋移送到第四钢筋输送线上;
17.设置在第六钢筋输送线侧方以存放原料钢筋的第四钢筋原料架,所述第四钢筋原料架能够将其上存放的原料钢筋移送到第六钢筋输送线上;
18.所述钢筋弯曲组件还用于对第二套接钢筋弯曲加工。
19.在一些改进方案中,所述钢筋弯曲组件与第二钢筋输送线之间还设置有用于放置钢筋的转料架;
20.所述钢筋连接及弯曲设备还包括:用于将第二钢筋输送线上的第二套接钢筋或焊接钢筋转移到转料架的第三翻转机构。
21.在一些改进方案中,第一钢筋输送线、第二钢筋输送线、第三钢筋输送线、第四钢筋输送线、第五钢筋输送线和第六钢筋输送线均包含以下结构:
22.支架;
23.安装在所述支架上且成线性排列以共同承载钢筋的多个v型滚轮;
24.驱动所述v型滚轮转动以输送钢筋的动力源。
25.在一些改进方案中,动力源为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到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通过链传动驱动v型滚轮。
26.在一些改进方案中,第一翻转机构、第二翻转机构、第三翻转机构均包括以下结构:
27.可转动安装的转轴,所述转轴的轴向与所述v型滚轮排列方向一致;
28.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轴上的若干板状翻转构件;
29.驱动所述板状翻转构件动作的动力元件。
30.在一些改进方案中,第一钢筋原料架、第二钢筋原料架、第三钢筋原料架、第四钢筋原料架上均布置有用于移送原料钢筋的链条机构。
31.在一些改进方案中,钢筋弯曲组件包括:固定弯曲机头和能够沿轨道移动的移动弯曲机头。
32.在本技术中,储存在第一钢筋原料架上的钢筋能够落到第一钢筋输送线上,在钢筋自第一钢筋输送线向第二钢筋输送线输送时,自动对焊机用于对焊连接所述钢筋对焊输送线上所输送的原料钢筋以获得由若干原料钢筋首尾对焊连接而成的焊接钢筋。焊接钢筋由钢筋弯曲组件进行弯曲加工。本技术所提出的钢筋连接及弯曲设备能够依次将原料钢筋连接成长钢筋,并对连接而成的长钢筋进行弯曲加工,在面对超过12m长钢筋的连接以及弯曲加工时具有较高的加工效率,且所需要的人力较少。
附图说明
3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钢筋连接及弯曲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3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钢筋连接及弯曲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35.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钢筋输送线的结构示意图。
36.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钢筋连接及弯曲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37.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钢筋连接及弯曲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8.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技术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3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40.参考图1至图5,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钢筋连接及弯曲设备,其包括:钢筋对焊输送线10、第一钢筋原料架20a、自动对焊机30、钢筋弯曲组件40。
41.钢筋对焊输送线10用于输送原料钢筋。钢筋对焊输送线10包括第一钢筋输送线11和第二钢筋输送线12;第一钢筋输送线11和第二钢筋输送线12共线设置使钢筋能够自第一钢筋输送线11进入第二钢筋输送线12。第一钢筋原料架20a设置在第一钢筋输送线11侧方以存放原料钢筋,所述第一钢筋原料架20a能够将其上存放的原料钢筋移送到第一钢筋输送线11上。第一钢筋原料架20a上设置有用于推动原料钢筋前进的链条机构,原料钢筋在链条机构的驱动下逐个落到第一钢筋输送线11上,原料钢筋沿着钢筋对焊输送线10前进,自第一钢筋输送线11进入第二钢筋输送线12。
42.自动对焊机30设置在第一钢筋输送线11与第二钢筋输送线12之间;所述自动对焊机30用于对焊连接所述钢筋对焊输送线10上所输送的原料钢筋以获得由若干原料钢筋首尾对焊连接而成的焊接钢筋;在原料钢筋沿着钢筋对焊输送线10前进过程中,自动对焊机30用于依次对焊连接相邻位置的原料钢筋,从而获得由若干原料钢筋首尾对焊连接而成的焊接钢筋。此处,焊接钢筋的长度可超过12m,需要进行多次对焊连接,此处自动对焊机30能够自动对焊连接原料钢筋,所需要的人力较少,加工效率较高。
43.第一钢筋输送线11和第二钢筋输送线12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刮除焊渣的焊渣刮除机60。在自动对焊机30焊接完成之后,焊渣刮除机60用于刮除焊接过程形成的焊渣。
44.第一钢筋输送线11和第二钢筋输送线12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焊接钢筋进行定尺剪切的剪切机头50。焊接钢筋被输送到第二钢筋输送线12上时进行长度定尺,并由剪切机头50对焊接钢筋进行定尺剪切,从而获得预定长度的钢筋。
45.钢筋弯曲组件40设置在第二钢筋输送线12第一侧,所述钢筋弯曲组件40用于对所述焊接钢筋弯曲加工。此处,钢筋弯曲组件40包括:固定弯曲机头41和能够沿轨道移动的移动弯曲机头42。
46.参考图1至图5,钢筋连接及弯曲设备还包括:第一钢筋套筒连接线80和第二钢筋套筒连接线90。第一钢筋套筒连接线80和第二钢筋套筒连接线90设置在第二钢筋输送线12第二侧。第二钢筋套筒连接线90位于第一钢筋套筒连接线80与第二钢筋输送线12之间;所述第一钢筋套筒连接线80包括共线设置的第三钢筋输送线81和第四钢筋输送线82;第三钢
筋输送线81和第四钢筋输送线82之间设置有第一套筒连接机83;所述第一套筒连接机83用于套筒连接第三钢筋输送线81上的原料钢筋和第四钢筋输送线82上的原料钢筋以获得第一套接钢筋;所述第二钢筋套筒连接线90包括共线设置的第五钢筋输送线91和第六钢筋输送线92;第五钢筋输送线91和第六钢筋输送线92之间设置有第二套筒连接机93;所述第二套筒连接机93用于套筒连接第五钢筋输送线91上的第一套接钢筋和第六钢筋输送线92上的原料钢筋以获得第二套接钢筋。
47.翻转机构用于横向转移钢筋,其包括:第一翻转机构100a、第二翻转机构100b。其中,第一翻转机构100a用于将第一套接钢筋从第一钢筋套筒连接线80转移到第五钢筋输送线91。第二翻转机构100b用于将第二套接钢筋从第二钢筋套筒连接线90转移到第二钢筋输送线12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钢筋弯曲组件40与第二钢筋输送线12之间还设置有用于放置焊接钢筋的转料架70;钢筋连接及弯曲设备还包括:用于将第二钢筋输送线12上的第二套接钢筋或焊接钢筋转移到转料架70的第三翻转机构100c。
48.钢筋原料架可用于存放原料钢筋,其包括:第一钢筋原料架20a、第二钢筋原料架20b、第三钢筋原料架20c、第四钢筋原料架20d。其中,第二钢筋原料架20b设置在第三钢筋输送线81侧方以存放原料钢筋,所述第二钢筋原料架20b能够将其上存放的原料钢筋移送到第三钢筋输送线81上。第三钢筋原料架20c设置在第四钢筋输送线82侧方以存放原料钢筋,所述第三钢筋原料架20c能够将其上存放的原料钢筋移送到第四钢筋输送线82上。第四钢筋原料架20d设置在第六钢筋输送线92侧方以存放原料钢筋,所述第四钢筋原料架20d能够将其上存放的原料钢筋移送到第六钢筋输送线92上。所述钢筋弯曲组件40还用于对第二套接钢筋弯曲加工。
49.钢筋套筒连接过程如下:第二钢筋原料架20b上的原料钢筋被移送到第三钢筋输送线81上,第三钢筋原料架20c上的原料钢筋被移送到第四钢筋输送线82上,第四钢筋输送线82上的原料钢筋被移送到第六钢筋输送线92上。第三钢筋输送线81和第四钢筋输送线82共线,第一套筒连接机83套筒连接第三钢筋输送线81上的原料钢筋和第四钢筋输送线82上的原料钢筋以获得第一套接钢筋。在第一次套接完成之后,第一翻转机构100a将第一套接钢筋从第一钢筋套筒连接线80转移到第五钢筋输送线91上。第五钢筋输送线91和第六钢筋输送线92共线,第二套筒连接机93套筒连接第五钢筋输送线91上的第一套接钢筋和第六钢筋输送线92上的原料钢筋以获得第二套接钢筋,在第二次套筒连接之后,第二翻转机构100b将第二套接钢筋从第二钢筋套筒连接线90转移到第二钢筋输送线12上。
50.转料架70设置在钢筋弯曲组件40与第二钢筋输送线12之间以用于放置待弯曲加工的钢筋。钢筋连接及弯曲设备还包括第三翻转机构100c;第三翻转机构100c用于将第二钢筋输送线12上的第二套接钢筋或焊接钢筋转移到转料架70。钢筋弯曲组件40用于对转料架70上的第二套接钢筋或焊接钢筋进行弯曲加工。
51.本技术实施例中,钢筋连接及弯曲设备能够对钢筋原料进行自动化焊接连接和套筒连接,并对连接而成的长钢筋进行弯曲加工,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工人劳动强度。
52.参考图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钢筋输送线11、第二钢筋输送线12、第三钢筋输送线81、第四钢筋输送线82、第五钢筋输送线91和第六钢筋输送线92均包含以下结构:支架1101、安装在所述支架1101上且成线性排列以共同承载钢筋的多个v型滚轮1102、驱动所述v型滚轮1102转动以输送钢筋的动力源1103。v型滚轮1102能够对钢筋形成支撑,在动力源
1103的驱动下,v型滚轮1102滚动带动钢筋前进。
5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动力源1103为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到减速机1104;所述减速机1104的输出轴通过链传动驱动v型滚轮1102。
54.参考图4和图5,第一翻转机构100a、第二翻转机构100b、第三翻转机构100c均包括以下结构:可转动安装的转轴101、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轴101上的若干板状翻转构件102、驱动所述板状翻转构件102动作的动力元件103。其中,所述转轴101的轴向与所述v型滚轮1102排列方向一致。所有的板状翻转构件102均固定安装在转轴101上,使得所有的板状翻转构件102能够同步动作。
5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钢筋原料架20a、第二钢筋原料架20b、第三钢筋原料架20c、第四钢筋原料架20d上均布置有用于移送原料钢筋的链条机构。
5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储存在第一钢筋原料架20a上的钢筋能够落到第一钢筋输送线11上,在钢筋自第一钢筋输送线11向第二钢筋输送线12输送时,自动对焊机30用于对焊连接所述钢筋对焊输送线10上所输送的原料钢筋以获得由若干原料钢筋首尾对焊连接而成的焊接钢筋。第一套筒连接机83、第二套筒连接机93用于套筒连接钢筋。钢筋连接及弯曲设备能够对钢筋原料进行自动化焊接连接和套筒连接,并对连接而成的长钢筋进行弯曲加工,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工人劳动强度。本技术实施例所提出的钢筋连接及弯曲设备能够依次将原料钢筋连接成长钢筋,并对连接而成的长钢筋进行弯曲加工,在面对超过12m长钢筋的连接以及弯曲加工时具有较高的加工效率,且所需要的人力较少。
57.在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58.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59.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60.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