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械加工 专利正文
用于使工件相对于机床部件定位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用于使工件相对于机床部件定位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使工件相对于机床部件定位/定向的系统。


背景技术:

2.众所周知,在加工机械中夹持工件时必须使工件定向到规定位置中。因此,工件在此可相对于旋转轴线定向,工件可绕该旋转轴线旋转地布置。


技术实现要素:

3.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一种包括工件和机床的机床部件的系统,其中能够简单地实施定向。
4.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根据在权利要求1中说明的特征的系统来实现。
5.在用于使工件相对于机床部件、特别是相对于加工机械定位的系统中,本发明的重要特征是,所述系统包括工件、机床部件、夹持部件和适配部件,其中,所述适配部件具有栓形区域,该栓形区域至少部分地插入到工件的孔中、特别是插入到居中地布置在工件中的孔中,其中,适配部件借助拧入到夹持部件的径向定向的螺纹孔中的螺纹销力锁合地相对于所述夹持部件保持、特别是和/或定心地保持,其中,机床部件、特别是机床部件的芯轴区域至少部分地插入到夹持部件的凹口中。
6.在此有利的是,适配部件能拧入到工件中,因此能精确地相对于工件定向。适配部件能借助于螺纹销相对于夹持部件定向和定心。在夹持部件上构造有凹口,机床部件的芯轴区域可被夹持在该凹口中。
7.通过两件式的实施方案可使用不同的适配部件,这些适配部件在其栓形区域的实施方案方面不同,因此可与不同的工件连接。朝向夹持部件,这些适配部件则始终实施为相同形式,从而全部的适配部件都能与夹持部件连接。此外,工件只需具有居中布置的孔、特别是螺纹孔,以便能够与适配部件适配。夹持部件具有凹口,该凹口被设计为与加工机械的待夹持的机床部件相匹配。因此,凹口能适配于机床部件。
8.在一个有利的实施形式中,工件的孔构成为螺纹孔,而栓形区域构成为螺纹区域,特别是其中,适配部件以其栓形区域拧入螺纹孔中。在此有利的是,能够实现稳定的、可精确定向的连接。
9.在一个有利的实施形式中,拧入到夹持部件的径向定向的螺纹孔中的螺纹销在周向方向上特别是均匀地彼此间隔开。在此有利的是,能够简单地实现定向和定心。
10.在一个有利的实施形式中,夹持部件的径向定向的螺纹孔布置在夹持部件的环形区域中,该环形区域在其背向工件的一侧与夹持部件的盘状区域邻接,其中,该盘状区域包括由环形区域覆盖的径向距离区域/径向间隔区域(radialabstandsbereich),特别是其中,盘状区域和环形区域一体地、特别是一件式地成型。在此优点是,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实现适配部件的定向并由此实现工件的定向。
11.在一个有利的实施形式中,适配部件布置在、特别是夹持在夹持部件的凹口中,特
别是其中,适配部件借助螺纹销与夹持部件间隔开。在此有利的是,适配部件至少形状锁合地受限地布置。
12.在一个有利的实施形式中,适配部件由适配部件的栓形区域和适配部件的与该栓形区域邻接的盘状区域一体地构成,特别是一件式地构成。在此有利的是,可实现稳定的结构并且因此允许高的负荷。
13.在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在适配部件的外周部上、特别是在适配部件的盘状区域上具有柱形的面,螺纹销支撑在该面上。在此有利的是,在对面进行相应精细且精确地加工时可实现工件的精确定向。
14.在一个有利的实施形式中,在适配部件中布置有轴向贯穿适配部件、特别是贯穿适配部件的盘状区域的螺纹孔,螺纹销被拧入到所述螺纹孔中,所述螺纹销支撑在工件上、特别是支撑在工件的面向适配部件的平坦端面上。在此有利的是,螺纹孔可布置在稳定的区域中。
15.在一个有利的实施形式中,特别是在与轴向穿过适配部件的螺纹孔的相同径向距离处,在适配部件上布置两个在周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特别是彼此间隔最远的孔,在杆件上固定或成型的销可插入到这些孔中,从而借助该杆件可将适配部件、特别是以高转矩拧入到工件中。在此有利的是,在完成安装之后也能实现简单的操作。
16.在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中,杆件具有粗糙的和/或带槽纹的区域,该区域与杆件的销间隔开。在此有利的是,通过改善的抓握性能导致可靠地施加高转矩。
17.在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在夹持部件上构造有轴向贯通的孔,特别是可利用工具穿过这些孔操纵、特别是旋拧被拧入适配部件的轴向定向的螺纹孔中的螺纹销,特别是其中,在夹持部件上在与拧入到适配部件的轴向定向的螺纹孔中的螺纹销相同的径向距离处布置轴向贯穿的孔。在此有利的是,即使在将适配部件夹持在夹持部件中之后也能够实现校准或再校准,并且实现了简单的可操作性。
18.在一个有利的实施形式中,杆件在其面向适配部件的一侧上具有两个彼此以第一间距间隔开的、朝向适配部件突出的销,所述销伸入到相应的轴向定向的孔眼中、特别是穿过贯穿适配部件的孔眼。在此有利的是,能施加高的转矩。
19.在一个有利的实施形式中,杆件在其背离适配部件的一侧上具有两个另外的、彼此以第二间距间隔开的、轴向突出的销,其中,第一间距大于第二间距。在此有利的是,可操纵不同大小的适配部件。因此,杆件能够用于不同的结构尺寸。
20.在一个有利的实施形式中,轴向方向与夹持部件的对称轴线和/或与适配部件的对称轴线一致,特别是其中,径向方向和周向方向基于该对称轴线。在此有利的是,工件可绕转动轴线转动并且可被夹持在机床部件的芯轴区域上,其中,转动轴线穿过芯轴区域的尖端。
21.在一个有利的实施形式中,夹持部件和/或适配部件具有至少离散的旋转对称性,特别是在其制造时在形成孔之前具有连续的旋转对称性。在此有利的是,力在周部上尽可能均匀地分布。
22.其它优点由从属权利要求得出。本发明不限于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组合。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特别是从目的提出和/或通过与现有技术比较而提出的目的中,得到权利要求和/或单个权利要求特征和/或说明书特征和/ 或附图特征的其他有意义的组合可能性。
附图说明
23.现在借助于示意图详细解释本发明:
24.在图1中示出用于将工件1在机床中定向的定向系统的分解和示意性斜视图。
25.在图2中以斜视图示出通过夹持部件9和夹持该夹持部件的机床部件 13的夹持的工件1。
26.在图3中示出对应的侧视图。
27.在图4中示出对应的剖面图,该剖面图在图3中相应标出的剖面a-a。
28.在图5中示出了图4的放大的局部。
29.在图6中示出了另一个所属的截面图,该截面图在图3中相应地标出的截面b-b中实施。
30.在图7中示出了夹持部件9的斜视图。
31.在图8中示出了适配部件4的斜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如在附图中所示,利用根据本发明的系统能在加工机械、特别是在机床中将工件1、特别是轴、例如工业传动装置的输出轴夹持在机床部件13 的芯轴区域12上。
33.在此,工件1相对于机床部件13的相对定心可高精度地实施。
34.在此重要的是,工件1具有居中和/或在中心形成的孔,适配部件4的栓形区域3可插入到该孔中。优选地,工件1的孔被构造为螺纹孔并且栓形区域3被构造为螺纹区域,从而使得适配部件4能够拧入到工件1的孔中。
35.为了使用工具以进行操纵,也就是拧入适配部件4,该工具具有杆件8,该杆件在其面向适配部件4的一侧上具有两个彼此间隔开的、朝向适配部件4突出的销7,这些销伸入相应的轴向定向的孔眼6中,特别是穿过贯穿适配部件4的孔6。
36.轴向方向平行于工件1、特别是轴的旋转轴线。
37.适配部件4具有其它贯穿适配部件4的孔眼,其中,这些孔眼设计成螺纹孔。将轴向定向的螺纹销5拧入到这些螺纹孔中,从而借助于拧入深度和进而螺纹销5的相应伸出能够在轴向方向上固定适配部件4与工件1 的轴向间距。因为多个、特别是四个彼此间隔开的螺纹销5在周向方向上布置在适配部件4上,所以不仅实现了适配部件4与工件1的轴向间隔,而且也实现了适配部件4相对于工件1的定向,就此提供了适配部件4与工件1的螺纹连接的间隙。然而,特别是在微米范围内,也存在弹性可变形性,并且尽管如此也实现了小的自由度。
38.杆件8具有构造有槽纹的和/或粗糙化的抓握区域14,该抓握区域14 特别是沿径向方向、即沿杆件8的最长延伸的方向与销7间隔开。因此,提高了在操作杆部分8时的抓握性和/或防止操作者的手滑脱。
39.适配部件4在其外周部上具有一个圆柱形面,其中,属于该圆柱形面的圆柱轴线与工件1的旋转轴线相同。
40.夹持部件9对准该圆柱形的面。
41.夹持部件9具有凹陷部,在该凹陷部中夹持适配部件4,其中,径向定向的、在周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特别是在周向方向上彼此均匀间隔开的螺纹销10被拧入夹持部件的
径向贯穿夹持部件9的螺纹孔中。在此,这些螺纹销10不仅相对于适配部件4径向向内伸出,而且也从夹持部件9 径向向外伸出。因此能实现螺纹销10的简单操作。因为夹持部件9的为这些螺纹销10设置的螺纹孔贯穿夹持部件9的环形区域构成。
42.在忽略所述孔的情况下,夹持部件9具有连续的旋转对称性,其中,旋转对称轴线与环形区域的环轴线相同。螺纹销10这样地设置在夹持部件 9中,使得螺纹销10与夹持部件9一起具有八重旋转对称性。
43.但是,被环形区域覆盖的径向距离区域小于被螺纹销10覆盖的径向距离区域。因此实现了螺纹销10的径向两侧的突出。因此,从径向外部开始,螺纹销10的操纵可简单地实施,并且径向从夹持部件9中向内伸出的螺纹销10实现了在夹持部件9和适配部件4之间的间隔。
44.以这种方式能够实现适配部件4朝向夹持部件9的定向,从而工件1 的旋转轴线同轴地定向,即特别是与夹持部件9的旋转对称轴线重合。
45.在夹持部件9中形成有轴向贯通的孔眼11,穿过这些孔眼能操纵轴向定向的、拧入适配部件4中的螺纹销5。以这种方式能够调节工件1和适配部件4之间的间距。
46.以相同的径向间距在夹持部件9中形成另外的轴向贯穿夹持部件9的孔,穿过这些孔,借助于另外的轴向定向的、拧入到适配部件4的螺纹孔中的螺纹销,能调节适配部件4与夹持部件9之间的间距。在此,这些另外的螺纹销以其轴向端面压在形成于夹持部件9上的优选平坦的面上,该面被环形区域径向包围。
47.相反,螺纹销5以其面向工件1的端面压到构造在工件1上的优选同样平坦的面上。
48.在制造时,适配部件4在第一方法步骤中借助于工具被拧入到工件的中心孔2中。
49.为此使用杆件8,在该杆件面向适配部件的一侧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销 7,这些销可被插入适配部件4的孔6中,特别是其中两个孔6彼此直径相对地布置在适配部件4上,特别是在周向方向上彼此具有180
°
的夹角。以这种方式实现了用于将适配部件4拧入到工件1的螺纹孔中的尽可能大的转矩。
50.与销7间隔开的抓握区域14在杆件8上粗糙地或具有槽纹地构造,从而能防止操作人员的手滑脱。
51.抓握区域14离销相距越远,由杆件8的操作者可输入的转矩就越高。
52.在背离工件1的一侧,杆件8同样具有两个销,但这两个销彼此具有不同的间距。因此,另外的适配部件4可利用杆件8的这一侧来操纵,该另外的适配部件4可使例如较小的工件1与另外的适配部件4连接。
53.在夹持部件的中间,在夹持部件9的背离凹陷部的一侧上构造有凹口,机床部件13的芯轴区域12能够至少部分地插入该凹口中,以便在芯轴区域12上夹持夹持部件9,进而也夹持通过在夹持部件9上夹持的适配部件 4连接的工件1。优选地,凹口构造为圆柱形的孔眼,并且芯轴区域12锥形地成型,从而形成线接触。
54.优选地,加工机械是磨床。工件1实施为轴并且在加工时,即在夹持工件1之后在机床进行外圆磨削。
55.杆件8仅设置为用于将适配部件4拧入到工件1的螺纹孔中的工具并且可在此之后移除。
56.如图2和图3所示,在组装之后仍允许操纵螺纹销10,并且因此使适配部件4相对于
夹持部件9定心并定向。
57.如图4所示,芯轴区域12至少部分地伸入到圆柱形的凹口中,从而使得锥形的芯轴区域12与凹口的边缘线接触。
58.如图7所示,在夹持部件9的面向工件1的一侧上构造有轴向突出的连接条区域70,所述连接条区域被精细加工并且贴靠在工件1的精细加工的端面上。因此,使夹持部件9相对于工件1定向。
59.连接条区域70分别在周向方向上延伸得比在径向方向上多。优选地,该连接条区域被构造为圆环段。特别是连接条区域70在径向方向上的延伸小于在周向方向上的延伸。连接条区域70在轴向方向上的延伸小于在周向方向和径向方向上的延伸。连接条区域70在周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特别是均匀地间隔开。
60.在根据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工件被实施为用于传动装置的有齿部件,其中,在工件1被夹持到芯轴上之后,实施齿部的磨削加工。
61.附图标记列表:
62.1 工件
63.2 孔、特别是螺纹孔
64.3 栓形区域、特别是螺纹区域
65.4 适配部件
66.5 轴向定向的螺纹销
67.6 孔眼、特别是贯通的孔眼
68.7 销
69.8 杆件
70.9 夹持部件
71.10 径向定向的螺纹销
72.11 孔眼
73.12 芯轴区域
74.13 机床部件
75.14 抓握区域
76.70 连接条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