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节能 专利正文
一种油污废水处理方法与流程

时间:2022-02-0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油污废水处理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油污废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2.绿色环保是指人类为了保护大自然而采取的一种行为,绿色环保也是现下社会的主旋律,如何回收、再利用成了社会热点之一。
3.在汽车领域中,机油的大量使用会产生许多废弃的机油壶,机油壶多为热塑性塑料材质,对机油壶进经清洗去除油污后,通过热熔再造粒后变可以回收再利用。
4.含油污的废水产量巨大,如果这类废水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将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如果不经处理的油污废水流入自然界水体,会导致水中的溶氧量减少、水生植物大批死亡。如果将油污废水拿来浇灌农田,会造成土壤空隙的堵塞,空气不容易进入土壤从而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因此,油污废水处理是当今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减少废水中的含油量,本技术提供一种油污废水处理方法。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油污废水处理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油污废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往油污废水内加入ph调节剂,调节油污废水的ph在6.5-7.5,静置;步骤2):投入聚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聚合硫酸铁、聚氧乙烯醚,与油污废水混合、静置;其中,聚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的用量为38-65mg/l,聚合硫酸铁的用量为25-40mg/l,聚氧乙烯醚的用量为68-78mg/l;步骤3):将上层液体抽至气浮区;步骤4):释放气泡,将上层漂浮物刮走,其余液体进行后续的生化反应、芬顿反应;步骤5):外排。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聚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聚合硫酸铁、聚氧乙烯醚的共同配合下,使油污废水失稳絮凝,破坏油水的界面性质和界面膜强度,使得油水快速、轻易分离,从而减少废水中的含油量。
8.在聚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与聚氧乙烯醚的共同配合下,进一步增强了聚氧乙烯醚减弱界面膜的能力,同时加强了聚氧乙烯醚通过乳化水珠的表层深入到水珠内,使其保护层变脆弱、变皱达到破坏范围更广的破坏作用。被乳化的水珠互相接近并接触,形成大量水珠的凝结,并从连续相分离。油污废水已经失去稳定性,后续一系列反应更轻易、快速进行。
9.然后在聚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与聚合硫酸铁的相互配合下,进一步压缩破坏油水界面的双电层,使得乳状液滴相互激烈的碰撞、聚结、破乳产生桥联和絮凝作用,形成粒径大的油珠,大量油珠聚集在一块。油珠与水分离后,利用气浮设备去除破乳后的浮油。
10.优选的,所述聚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与聚合硫酸铁的重量比为1:(0.60-0.75)。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与聚合硫酸铁在特定的比例配合
下,同时具备了较强的电中和能力及较强的吸附架桥能力,提高了沉淀速度,进一步提高对油污废水中油滴的絮凝效果。
12.优选的,所述聚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与聚氧乙烯醚的重量比为1:(1.2-1.5)。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特定的比例下,聚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与聚氧乙烯醚具有更好地配合效果,聚氧乙烯醚减弱界面膜的能力得到大大提高,使得后续一系列反应更加快速、容易发生。
14.优选的,所述聚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与聚氧乙烯醚的重量比为1:(1.3-1.5)。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聚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聚氧乙烯醚和聚合硫酸铁的比例进行限定,在该特定限定下,各物质可以更好地配合,从而进一步提高各物质之间协同配合的效果,使得油水分离速度更快、覆盖范围更广。
16.优选的,所述ph调节剂为naoh、na2co3、h2so4中的一种或多种。
17.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还投入有聚合氯化铁,聚合硫酸铁与聚合氯化铁的重量比为1:(0.7-0.9)。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聚合氯化铁与聚合硫酸铁的共同配合下,进一步提高了絮体的密实度、絮体的沉降速度,缩短了油污分离的处理时间。
19.优选的,所述步骤1)前,将油污废水排入至带格栅的集水池,分离砂石混合物和污泥;然后再流入沉砂池内除去重大的无机颗粒。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油污废水中的大块杂物去除,减轻了后续破乳、气浮的工作量,也使得各种原料之间可以更加充分地接触,减少了阻挡物。
21.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在55-65℃的条件下进行混合和静置。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乳化膜在各种原料的处理下变得脆弱,在适当的加热条件下,被包围的水受热快速膨胀,乳化膜破裂,从而进一步缩短破乳时间。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在聚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聚合硫酸铁、聚氧乙烯醚的共同配合下,使油污废水失稳絮凝,破坏油水的界面性质和界面膜强度,使得油水快速、轻易分离,从而减少废水中的含油量。
24.2、在聚合氯化铁与聚合硫酸铁的共同配合下,进一步提高了絮体的密实度、絮体的沉降速度,缩短了油污分离的处理时间。
25.3、乳化膜在各种原料的处理下变得脆弱,在适当的加热条件下,被包围的水受热快速膨胀,乳化膜破裂,从而进一步缩短破乳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7.以下实施例及对比例中所用原料的来源信息详见表1。
28.表1原料型号来源信息聚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dn9026山东登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聚合硫酸铁/巩义市江源净水材料有限公司聚氧乙烯醚68441-17-8南通润丰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步骤1)ph范围7.07.56.5加热温度(℃)556560实施例4一种油污废水处理方法,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聚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与聚合硫酸铁的重量比为1:0.60,即聚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的投入量为53.1g,聚合硫酸铁的投入量为31.9g。
41.实施例5一种油污废水处理方法,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聚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与聚合硫酸铁的重量比为1:0.75,即聚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的投入量为48.6g,聚合硫酸铁的投入量为36.4g。
42.实施例6一种油污废水处理方法,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聚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与聚合硫酸铁的重量比为1:0.85,即聚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的投入量为46g,聚合硫酸铁的投入量为39g。
43.实施例7一种油污废水处理方法,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聚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与聚氧乙烯醚的重量比为1:1.2,即聚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的投入量为59.1g,聚氧乙烯醚的投入量为70.9g。
44.实施例8一种油污废水处理方法,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聚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与聚氧乙烯醚的重量比为1:1.5,即聚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的投入量为52g,聚氧乙烯醚的投入量为78g。
45.实施例9一种油污废水处理方法,与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聚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与聚氧乙烯醚的重量比为1:1.3,即聚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的投入量为52.5g,聚合硫酸铁的投入量为39.3g,聚氧乙烯醚的投入量为68.2g。
46.实施例10一种油污废水处理方法,与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聚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与聚氧乙烯醚的重量比为1:1.5,即聚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的投入量为49.2g,聚合硫酸铁的投入量为36.9g,聚氧乙烯醚的投入量为73.8g。
47.实施例11一种油污废水处理方法,与实施例10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3)中还投入有聚合氯化铁,聚合硫酸铁与聚合氯化铁的重量比为1:0.7,即聚合氯化铁的投入量为34.4g。
48.实施例12一种油污废水处理方法,与实施例10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3)中还投入有聚合氯化铁,聚合硫酸铁与聚合氯化铁的重量比为1:0.9,即聚合氯化铁的投入量为44.2g。
49.对比例对比例1一种油污废水处理方法,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将聚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替
换为等量的聚乙烯醇。
50.对比例2一种油污废水处理方法,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将聚合硫酸铁替换为等量的硫酸铝。
51.对比例3一种油污废水处理方法,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将聚氧乙烯醚替换为等量的四氯化碳。
52.对比例4一种油污废水处理方法,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聚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的投入量为100g,聚合硫酸铁的投入量为10g,聚氧乙烯醚的投入量为40g。
53.对比例5一种油污废水处理方法,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聚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与聚氧乙烯醚的重量比为1:0.5,即聚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的投入量为86g,聚氧乙烯醚的投入量为46g。
54.对比例6一种油污废水处理方法,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聚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与聚氧乙烯醚的重量比为1:2.5,即聚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的投入量为37g,聚氧乙烯醚的投入量为93g。
55.性能检测试验1、含油量检测:按照sy-t5329-1994《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对处理前、步骤3)静置2h时、气浮后实施例1-11和对比例1-4的油污废水进行检测,记录其含油量。
56.2、按照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对实施例1-11、对比例1-4的外排水进行检测。
57.试验1-2的检测数据详见表3。
58.表3
根据表3中实施例1-3与对比例1-4的检测数据对比可知,实施例1-3所处理的油污废水,在经过气浮后,含油量已经大幅度下降,外排时符合排放标准。且在步骤3)静置2h时,已经将含油量降得比较低了,明显要较对比例1-4的处理速度快。说明在聚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聚合硫酸铁、聚氧乙烯醚的共同配合下,使得油水快速分离,覆盖范围广,具有良好的除油效果和效率。
59.根据表3中实施例4-5与对比例1-4的检测数据对比可知,实施例4-5在步骤3)静置2h与气浮后的含油量都远小于对比例1-4的,说明实施例4-5处理油污废水油水分离的速度更快、强度更高,具有更好的除油效果。聚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与聚合硫酸铁在重量比1:(0.60-0.75)下,两者可以有更好的配合,进一步提高了对油污废水油滴的絮凝效果。
60.而在实施例6中,聚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与聚合硫酸铁的重量比不在1:(0.60-0.75)的范围内,实施例6各方面的数据较实施例4-5的差,实施例6各方面数据与实施例1-3的接近,说明聚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与聚合硫酸铁在重量比1:(0.60-0.75)的范围内可以起到更好的配合效果。
61.根据表3中实施例7-8与对比例1-4的检测数据对比可知,实施例7-8在除油率、除油效率都明显优于对比例1-4的,发明人在进一步优化聚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与聚氧乙烯醚的投入比例后,两者的配合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
62.根据表3中实施例7-8与对比例4-5的检测数据对比可知,对比例4-5中聚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与聚氧乙烯醚的重量比并不在1:(1.2-1.5)的范围内,且两者的投入量也不在最优范围内,其对油污废水的处理效果明显下降。
63.根据表3中实施例9-10与对比例1-4的检测数据对比可知,在限定了聚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与聚合硫酸铁的投入比例下,再进一步限定聚氧乙烯醚与上述两者的比例,可以使得除油率、除油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说明三者的配合在特定的比例配合下,可以得到更加充分地发挥,从而提高除油性能。
64.根据表3中实施例11-12与对比例1-4的检测数据对比可知,在加入聚合氯化铁,并限定其余聚合硫酸铁的比例后,从而提高了对油污废水的除油能力和效率。
65.实施例1-12对油污废水的除油能力有大幅度的提高,减轻了对后续生化反应、芬顿反应的要求,使得整个流程的效率得到大大提升。
66.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