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节能 专利正文
一种适用卤水脱盐淡化处理的增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适用卤水脱盐淡化处理的增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卤水淡化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卤水脱盐淡化处理的增湿装置。


背景技术:

2.传统蒸馏技术:机械蒸汽再压缩(mvc)等蒸馏技术相关的资本投资和运营成本极高,并且在高盐工业废水处理领域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处理方案成本高昂的原因如下:材料成本较高,由于高盐水具有腐蚀性,蒸发表面与冷凝表面都要用价格高昂的耐蚀金属制造;热效率较低,由于在溶液盐度较高的情况下,相应的沸点升高较高,常规处理技术(即mvc)在此工况下的能效不高;预处理要求高,由于蒸发表面与冷凝表面极其重要,若换热表面形成结垢,则系统性能将大幅度减低。
3.现有的卤水淡化处理过程中,对于增湿装置在使用中存在增湿时间不足的问题,用增加装置内鼓泡塔层数来解决问题会带来成本的大幅提高,因而提出一种具有增加增湿时间功能的适用卤水脱盐淡化处理的增湿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适用卤水脱盐淡化处理的增湿装置。
5.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适用卤水脱盐淡化处理的增湿装置,包括增湿箱,所述增湿箱的顶部设置有进料管,增湿箱的顶部和底部还分别设置有加湿空气出口和废水出口,进料管和增湿箱之间还设有加热箱,所述增湿箱的内部等间距设置有鼓泡层,每个所述鼓泡层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鼓泡接口,相邻的两个鼓泡层之间的鼓泡接口分别设置于增湿箱的两侧,所述增湿箱的底部设有空气入口,所述空气入口的顶部伸入最底部鼓泡层上的鼓泡接口的内部,位于中部的所述鼓泡层上的鼓泡接口的顶部均设有滞留组件,滞留组件的底部设有套杆组件与其所在的鼓泡层的表面固定相连。
6.进一步的,所述滞留组件包括浮板,所述浮板位于鼓泡接口的顶部位置,且浮板的形状契合于增湿箱的内壁,所述浮板的长度在靠近上一个鼓泡层的鼓泡接口的范围内。
7.进一步的,所述浮板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截面为等腰梯形状,且支撑板的中上部倾斜的开有滞留孔。
8.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于加湿空气出口的循环组件。
9.进一步的,所述循环组件包括与加湿空气出口相通的去湿箱,去湿箱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有回收管和冷凝水入口,回收管的顶部设有换热室,所述换热室作用于进料管,且换热室的顶部设有回流管与换热室中的回收管相接,所述回流管和冷凝水入口设有连接管进行连通。
10.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适用卤水脱盐淡化处理的增湿装置,通过多层的鼓泡层后原始空气被加湿,带走卤水中的水份,而在每一个鼓泡层中,位于鼓泡层上积攒的卤水中
通过滞留组件的作用,空气增加在卤水中作用的时间,从而使得空气与加热的卤水更久地接触,从而能够带走更多水份;
11.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适用卤水脱盐淡化处理的增湿装置,通过设置的滞留组件作用时,由于相应的鼓泡层上积攒的卤水作用飘起,阻挡通入的空气混入增湿箱内部空气中,在空气遇到滞留组件时,由于液体中气泡向上移动,此时气泡通过截面为等腰梯形的支撑板的导向作用在经过滞留孔的滞留后再进行排出,增加了空气在增湿箱内部的滞留时间,倾斜的开有滞留孔也有效地增加滞留孔的滞留作用。
附图说明
12.图1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实施例1的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14.图中:进料管1、换热室2、加热箱3、增湿箱4、空气入口5、废水出口6、加湿空气出口7、冷凝水入口8、去湿箱9、回收管10、连接管11、回流管12、浮板13、鼓泡接口14、入口延长管15、支撑板16、滞留孔17、套杆组件18、鼓泡层19。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6.实施例1:
17.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一种适用卤水脱盐淡化处理的增湿装置,包括增湿箱4,增湿箱4的顶部设置有进料管1,增湿箱4的底部设有空气入口5,增湿箱4的顶部和底部还分别设置有加湿空气出口7和废水出口6,进料管1和增湿箱4之间还设有加热箱3,卤水由进料管1加入,由加热箱3的加热后进入增湿箱4,此时由空气入口5打入空气由下而上从加热后的卤水中向上溢出,带出加热后的卤水中的部分水汽由加湿空气出口7排出;
18.具体的,增湿箱4的内部等间距设置有鼓泡层19,每个鼓泡层19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鼓泡接口14,相邻的两个鼓泡层19之间的鼓泡接口14分别设置于增湿箱4的两侧,空气入口5的顶部伸入最底部鼓泡层19上的鼓泡接口14的内部,位于中部的鼓泡层19上的鼓泡接口14的顶部均设有滞留组件,滞留组件的底部设有套杆组件18与其所在的鼓泡层19的表面固定相连,空气由空气入口5打入后,由最底部鼓泡层19上的鼓泡接口14进入,通过多层的鼓泡层19后原始空气被加湿,带走卤水中的水份,而在每一个鼓泡层19中,位于鼓泡层19上积攒的卤水中通过滞留组件的作用,空气增加在卤水中作用的时间,从而使得空气与加热的卤水更久地接触,从而能够带走更多水份。
19.本实用新型中,滞留组件包括浮板13,浮板13位于鼓泡接口14的顶部位置,且浮板13的形状契合于增湿箱4的内壁,浮板13的长度在靠近上一个鼓泡层19的鼓泡接口14的范围内;浮板13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撑板16,支撑板16的截面为等腰梯形状,且支撑板16的中上部倾斜的开有滞留孔17,滞留组件作用时,由于相应的鼓泡层19上积攒的卤水作用飘起,阻挡通入的空气混入增湿箱4内部空气中,在空气遇到滞留组件时,由于液体中气泡向上移
动,此时气泡通过截面为等腰梯形的支撑板16的导向作用在经过滞留孔17的滞留后再进行排出,增加了空气在增湿箱4内部的滞留时间,倾斜的开有滞留孔17也有效地增加滞留孔17的滞留作用。
20.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连接于加湿空气出口7的循环组件;循环组件包括与加湿空气出口7相通的去湿箱9,去湿箱9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有回收管10和冷凝水入口8,回收管9的顶部设有换热室2,换热室2作用于进料管1,且换热室2的顶部设有回流管12与换热室2中的回收管10相接,回流管12和冷凝水入口8设有连接管11进行连通,在循环组件的使用中,由上述的加湿空气出口7通出带有水蒸气的热空气流进入去湿箱9的内部冷却,携带的水蒸气冷却成液态,去湿箱9内部水温上升,水温上升后经过回收管10到达换热室2处与进料管1中的卤水进行热交换,从而充分利用余热,冷却后的冷凝水经过连接管11和回流管12再通过冷凝水入口8回到去湿箱9的内部回用,从而节省冷凝水。
21.本实施例在实施时,卤水由进料管1加入,由加热箱3的加热后进入增湿箱4,此时由空气入口5打入空气由下而上从加热后的卤水中向上溢出,带出加热后的卤水中的部分水汽由加湿空气出口7排出;空气由空气入口5打入后,由最底部鼓泡层19上的鼓泡接口14进入,通过多层的鼓泡层19后原始空气被加湿,带走卤水中的水份,而在每一个鼓泡层19中,位于鼓泡层19上积攒的卤水中通过滞留组件的作用,空气增加在卤水中作用的时间,从而使得空气与加热的卤水更久地接触,从而能够带走更多水份;滞留组件作用时,由于相应的鼓泡层19上积攒的卤水作用飘起,阻挡通入的空气混入增湿箱4内部空气中,在空气遇到滞留组件时,由于液体中气泡向上移动,此时气泡通过截面为等腰梯形的支撑板16的导向作用在经过滞留孔17的滞留后再进行排出,增加了空气在增湿箱4内部的滞留时间,倾斜的开有滞留孔17也有效地增加滞留孔17的滞留作用;在循环组件的使用中,由上述的加湿空气出口7通出带有水蒸气的热空气流进入去湿箱9的内部冷却,携带的水蒸气冷却成液态,去湿箱9内部水温上升,水温上升后经过回收管10到达换热室2处与进料管1中的卤水进行热交换,从而充分利用余热,冷却后的冷凝水经过连接管11和回流管12再通过冷凝水入口8回到去湿箱9的内部回用,从而节省冷凝水。
22.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技术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