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给排水工程 专利正文
市政道路工程海绵城市生物滞留沟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市政道路工程海绵城市生物滞留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市政道路工程海绵城市生物滞留沟。


背景技术:

2.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3.现有的用于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的生物净化滞留带的最上层通常为土壤,并在土壤上种植植被,从而对雨水进行初步滞留和渗滤;但是,由于植被往往会产生落叶,同时雨量较大时,城市中的垃圾往往会随着水流流入排水口内,如果落叶和垃圾等得不到有效的清理,往往会对排水口造成堵塞,影响城市的排水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市政道路工程海绵城市生物滞留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市政道路工程海绵城市生物滞留沟,包括净化总成以及设置于净化总成两侧的导流箱,所述净化总成的内部从下向上依次设有蓄水层、净化层、防渗膜、砾石层、人工填料层、土壤层和植被种植框,所述净化总成内纵向设置有多个加固钢筋,且纵向设置的加固钢筋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横向设置的加固钢筋,所述导流箱的表面开设有矩形安装槽,且矩形安装槽内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箱内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上方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切割刀片,所述过滤网的下方设有清洁刷。
6.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箱的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水箱一,所述防水箱一内安装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旋转轴固定连接。
7.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箱的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水箱二,所述防水箱二内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导向螺杆,所述导向螺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与清洁刷固定连接的连接杆。
8.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箱内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连接杆在限位柱的外部滑动,所述导流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与净化总成相连通的导流管。
9.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箱的两侧内壁均安装有支撑块,所述导流板放置于支撑块的表面,所述导流板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导流槽。
10.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植被种植框上开设有多个导流孔,所述净化总成的两侧外壁对称安装有多个排水管。
1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市政道路工程海绵城市生物滞留沟,通过净化层、防渗膜和砾石层的设置,能够对水流中的杂质进行有效的过滤,在雨量较大时,配合过
滤网能够对水流进行进一步的过滤;通过旋转电机带动切割刀片转动,能够对导流箱内的杂质进行破碎,避免较大的杂质将过滤网堵塞,同时驱动电机带动清洁刷在过滤网的底部来回移动,能够对过滤网进行清理,避免过滤网堵塞;通过将植被种植在植被种植框内,能够更加方便的完成植被的移栽和更换,使用更加方便,该市政道路工程海绵城市生物滞留沟,不仅具有较好的过滤效果,而且具有防堵功能。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净化总成的剖视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导流箱的剖视图。
15.图中:1净化总成、2蓄水层、3净化层、4防渗膜、5砾石层、6人工填料层、7土壤层、8植被种植框、9加固钢筋、10排水管、11导流箱、12导流板、13防水箱一、14旋转电机、15旋转轴、16切割刀片、17过滤网、18防水箱二、19驱动电机、20导向螺杆、21连接杆、22清洁刷、23限位柱、24导流管、25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16.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17.为了能够对水流中的杂质进行有效的过滤,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净化总成1的内部从下向上依次设有蓄水层2、净化层3、防渗膜4、砾石层5、人工填料层6、土壤层7和植被种植框8,植被种植框8上开设有多个导流孔,更加方便水流通过,净化总成1内纵向设置有多个加固钢筋9,且纵向设置的加固钢筋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横向设置的加固钢筋9,植被种植框8位于横向设置的加固钢筋9的表面,加固钢筋9能够在对植被种植框8支撑的同时,提高该生物滞留沟的强度,净化总成1的两侧均安装有导流箱11,导流箱11的表面开设有矩形安装槽,且矩形安装槽内设有导流板12,导流板12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导流槽,导流箱11的两侧内壁均安装有支撑块25,导流板12放置于支撑块25的表面,支撑块25能够对导流板12进行支撑,导流箱11内通过螺栓固定有过滤网17,净化总成1的两侧外壁对称安装有多个排水管10。
18.为了能够对过滤网17进行清理,避免过滤网17堵塞,如图1和图3所示,导流箱11的右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防水箱一13,防水箱一13位于过滤板的上下方,防水箱一13内通过螺栓固定有旋转电机14,旋转电机1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旋转轴15,旋转轴15远离旋转电机14的一端通过焊接的轴承与导流箱11的内壁转动连接,旋转轴15的外部焊接固定有多个切割刀片16,导流箱11的右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防水箱二18,防水箱二18位于过滤板的下方,防水箱二18内通过螺栓固定有驱动电机19,驱动电机19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导向螺杆20,导向螺杆20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连接杆21,连接杆21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清洁刷22,清洁刷22与过滤板相贴合,导流箱11内焊接固定有限位柱23,连接杆21在限位柱23的外部滑动,能够在导向螺杆20转动时,对连接杆21的位置进行限制,保
证连接杆21在导流箱11内水平移动,导流箱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与净化总成1相连通的导流管24。
19.工作原理,该市政道路工程海绵城市生物滞留沟,当雨水较小时,水流通过植被种植框8上的导流孔流入净化总成1内,并通过土壤层7、砾石层5和净化层3,对水流中的杂质进行有效的过滤,当雨水较大时,水流漫过导流箱11,并通过导流板12上的导流槽流入导流箱11内,通过过滤板对水流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同时启动旋转电机14和驱动电机19,旋转电机14带动旋转轴15和切割刀片16转动,对过滤网17表面的杂质进行破碎,避免杂质过大对,使过滤网17堵塞,同时,驱动电机19带动导向螺杆20转动,导向螺杆20通过连接杆21带动清洁刷22在过滤网17的底部来回移动,对过滤网17进行清理,避免杂质堵塞在过滤网17的网孔内,过滤后的水流通过导流管24流入净化总成1内,并通过排水管10排出。
2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内容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技术特征:
1.市政道路工程海绵城市生物滞留沟,包括净化总成(1)以及设置于净化总成(1)两侧的导流箱(11),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总成(1)的内部从下向上依次设有蓄水层(2)、净化层(3)、防渗膜(4)、砾石层(5)、人工填料层(6)、土壤层(7)和植被种植框(8),所述净化总成(1)内纵向设置有多个加固钢筋(9),且纵向设置的加固钢筋(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横向设置的加固钢筋(9),所述导流箱(11)的表面开设有矩形安装槽,且矩形安装槽内设有导流板(12),所述导流箱(11)内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7),所述过滤网(17)的上方设有旋转轴(15),所述旋转轴(1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切割刀片(16),所述过滤网(17)的下方设有清洁刷(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道路工程海绵城市生物滞留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箱(11)的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水箱一(13),所述防水箱一(13)内安装有旋转电机(14),所述旋转电机(1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旋转轴(15)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市政道路工程海绵城市生物滞留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箱(11)的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水箱二(18),所述防水箱二(18)内安装有驱动电机(19),所述驱动电机(19)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导向螺杆(20),所述导向螺杆(20)的外壁螺纹连接有与清洁刷(22)固定连接的连接杆(2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市政道路工程海绵城市生物滞留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箱(11)内固定连接有限位柱(23),所述连接杆(21)在限位柱(23)的外部滑动,所述导流箱(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与净化总成(1)相连通的导流管(2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道路工程海绵城市生物滞留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箱(11)的两侧内壁均安装有支撑块(25),所述导流板(12)放置于支撑块(25)的表面,所述导流板(12)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导流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道路工程海绵城市生物滞留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被种植框(8)上开设有多个导流孔,所述净化总成(1)的两侧外壁对称安装有多个排水管(1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市政道路工程海绵城市生物滞留沟,包括净化总成以及设置于净化总成两侧的导流箱,所述净化总成的内部从下向上依次设有蓄水层、净化层、防渗膜、砾石层、人工填料层、土壤层和植被种植框,所述净化总成内纵向设置有多个加固钢筋,且纵向设置的加固钢筋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横向设置的加固钢筋,所述导流箱的表面开设有矩形安装槽,且矩形安装槽内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箱内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上方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切割刀片,所述过滤网的下方设有清洁刷。该市政道路工程海绵城市生物滞留沟,不仅具有较好的过滤效果,而且具有防堵功能。堵功能。堵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贾家银 郭孝均 陈治家 曾庆伟 周世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中环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3
技术公布日:20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