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节能 专利正文
一种应用于光伏电站的光伏组件表面自动清洗系统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应用于光伏电站的光伏组件表面自动清洗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光伏电站的光伏组件表面自动清洗系统。


背景技术:

2.pid效应作为影响电站发电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pid效应全称电势诱导衰减,造成组件性能衰减的现象,可影响整个系统的发电能力和总输出功率,严重影响光伏电站投资收益率,是光伏电站发电量的“恐怖杀手”。
3.面板表面的灰尘具有反射、散射和吸收太阳辐射的作用,可降低太阳的透过率,造成面板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减少,输出功率也随之减小,其作用与灰尘累积厚度成正比,光伏组件的清洗费用越来越成为光伏电站运维的主要成本,迫切需要一种监测方式能在发电效率和清洗成本之间找到平衡,有效地提高电站的收益,若采用水清洗的方法,水由于没有及时风干,可能会诱发电池板焊接短路,诱发电路系统短路等次生问题,同时在残留的水迹还完全干燥之前,又蒙上灰尘,会导致形成局部尘垢,产生热斑效应,为此,提出一种应用于光伏电站的光伏组件表面自动清洗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水由于没有及时风干可能会诱发电池板焊接短路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应用于光伏电站的光伏组件表面自动清洗系统。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应用于光伏电站的光伏组件表面自动清洗系统,包括光伏组件和安装件,所述安装件的内部设有水槽,所述水槽的开口位置螺纹连接有密封塞,所述安装件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风干室和工作室,所述安装件远离风干室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穿过水槽的内部并延伸至工作室中,所述转动杆与水槽的内侧壁和工作室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上连接有离心机构,所述工作室中连接有传动机构,所述风干室中连接有风干机构。
7.优选地,所述离心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转动杆外侧壁上的多个第二弹簧杆,多个所述第二弹簧杆等距设置,所述第二弹簧杆远离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接触板,所述弧形接触板呈圆弧型设置,所述水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阻挡板,所述阻挡板的一端位于弧形接触板的侧面,所述阻挡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杆,所述第一弹簧杆的端部与水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阻挡板上设有多个出水口。
8.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工作室内部的多个导水管,所述导水管的数量与出水口的数量一致,所述出水口位于对应导水管位置的侧面,所述导水管的外侧壁固定套接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端部穿过工作室并与工作室转动连接,所述固定件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清理球,位于工作室内部的所述转动杆的外侧壁固定套接有主动轮,多个所述导水管的外侧壁固定套接有第一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
连接。
9.优选地,所述风干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风干室内部的多个风扇杆,所述风扇杆的外侧壁固定套接有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二从动轮和第一从动轮之间也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位于风干室外部的所述风扇杆的外侧壁固定套接有扇叶。
10.优选地,所述风干室和工作室上设有与传动带对应的传动口,所述传动带与传动口滑动连接。
11.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2.1、通过风干机构之间的配合工作,在传动带带动清理球转动的同时,带动了风扇杆转动,使扇叶转动的对安装件的侧面进行吹风,实现了在水洗擦拭安装件后,紧接着吹风,避免了传统的清洗水由于没有及时风干,可能会诱发电池板焊接短路,诱发电路系统短路的情况,同时解决了残留的水迹还完全干燥之前,又蒙上灰尘的弊端,显著的提升了光伏组件表面自动清洗的效率。
13.2、通过离心机构和传动机构之间的配合工作,转动的转动杆带动多个弧形接触板离心运动,使弧形接触板挤压阻挡板整体移动,完成出水口和导水管连通,这样水槽中的水就进入到导水管和光伏组件中,实现了清理球一边擦拭一边喷水的情况,使光伏组件表面自动清洗效果更好,需要说明的是,转动杆可带动传动带转动,带动导水管转动,使清理球转动擦拭安装件,进一步的提升了擦拭的效果。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应用于光伏电站的光伏组件表面自动清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应用于光伏电站的光伏组件表面自动清洗系统a处的放大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应用于光伏电站的光伏组件表面自动清洗系统b处的放大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应用于光伏电站的光伏组件表面自动清洗系统弧形接触板的拉伸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应用于光伏电站的光伏组件表面自动清洗系统弧形接触板的收缩示意图。
19.图中:1光伏组件、2安装件、3水槽、4风干室、5工作室、6驱动电机、7转动杆、8弧形接触板、9传动带、10导水管、11阻挡板、12出水口、13固定件、14清理球、15第一弹簧杆、16风扇杆、17扇叶、18第二弹簧杆。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1.参照图1-5,一种应用于光伏电站的光伏组件表面自动清洗系统,包括光伏组件1和安装件2,安装件2的内部设有水槽3,水槽3的开口位置螺纹连接有密封塞,安装件2的侧
面固定连接有风干室4和工作室5,安装件2远离风干室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7,转动杆7穿过水槽3的内部并延伸至工作室5中,转动杆7与水槽3的内侧壁和工作室5的内部均转动连接。
22.转动杆7上连接有离心机构,离心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转动杆7外侧壁上的多个第二弹簧杆18,多个第二弹簧杆18等距设置,第二弹簧杆18远离转动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接触板8,弧形接触板8呈圆弧型设置,水槽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阻挡板11,阻挡板11的一端位于弧形接触板8的侧面,阻挡板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杆15,第一弹簧杆15的端部与水槽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阻挡板11上设有多个出水口12。
23.工作室5中连接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工作室5内部的多个导水管10,导水管10的数量与出水口12的数量一致,出水口12位于对应导水管10位置的侧面,导水管10的外侧壁固定套接有固定件13,固定件13的端部穿过工作室5并与工作室5转动连接,固定件13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清理球14,位于工作室5内部的转动杆7的外侧壁固定套接有主动轮,多个导水管10的外侧壁固定套接有第一从动轮,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之间通过传动带9传动连接,通过离心机构和传动机构之间的配合工作,转动的转动杆7带动多个弧形接触板8离心运动,使弧形接触板8挤压阻挡板11整体移动,完成出水口12和导水管10连通,这样水槽3中的水就进入到导水管10和光伏组件1中,实现了清理球14一边擦拭一边喷水的情况,使光伏组件表面自动清洗效果更好,需要说明的是,转动杆7可带动传动带9转动,带动导水管10转动,使清理球14转动擦拭安装件2,进一步的提升了擦拭的效果。
24.风干室4中连接有风干机构,风干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风干室4内部的多个风扇杆16,风扇杆16的外侧壁固定套接有第二从动轮,第二从动轮和第一从动轮之间也通过传动带9传动连接,位于风干室4外部的风扇杆16的外侧壁固定套接有扇叶17,风干室4和工作室5上设有与传动带9对应的传动口,传动带传动带9与传动口滑动连接,通过风干机构之间的配合工作,在传动带9带动清理球14转动的同时,带动了风扇杆16转动,使扇叶17转动的对安装件2的侧面进行吹风,实现了在水洗擦拭安装件2后,紧接着吹风,避免了传统的清洗水由于没有及时风干,可能会诱发电池板焊接短路,诱发电路系统短路的情况,同时解决了残留的水迹还完全干燥之前,又蒙上灰尘的弊端,显著的提升了光伏组件表面自动清洗的效率。
25.本实用新型中,将安装件2整体放置到光伏组件1的侧面,可在水槽3中注入水以供使用,通过外在驱动机构驱动安装件2整体移动,此时使多个清理球14贴合在光伏组件1需要清洗的侧面上。
26.打开驱动电机6电源的开关,驱动电机6的输出端带动转动杆7转动,转动的转动杆7带动多个第二弹簧杆18向外离心运动,使位于第二弹簧杆18端部的弧形接触板8甩出,这样多个弧形接触板8即可不断的与阻挡板11接触,挤压阻挡板11整体移动,使阻挡板11上的多个出水口12与对应的导水管10连通,此时水槽3中的水经过出水口12进入到导水管10中,再有清理球14喷出,即实现了导水管10喷水在清理球14上,使清理球14蘸水擦拭光伏组件1,在转动杆7转动的同时,转动杆7通过传动带9带动固定件13转动,使固定件13带动内部的导水管10转动,这样清理球14随着固定件13一起转动,实现清理球14一边转动一边擦拭。
27.传动带9转动的同时,传动带9可带动风扇杆16转动,使风扇杆16端部的扇叶17转动,扇叶17对光伏组件1的表面进行吹风,随着安装件2整体的移动,可对光伏组件1表面整
体擦拭后,在整体吹风。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