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节能 专利正文
一种立式多功能发酵废液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立式多功能发酵废液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污染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式多功能发酵废液沉淀池。


背景技术:

2.沉淀池是除去废液中悬浮物的一种被广为使用的净化废水的构筑物,其主要是利用重力作用使悬浮物自然沉淀或通过混凝沉淀的作用使其沉降在池的底部。根据水流方向的不同,沉淀池分为水平沉淀池和垂直沉淀池。沉淀效果决定于沉淀池中水的流速和在水在池中停留的时间。为提高沉淀效果,减少用地面积,现多采用蜂窝斜管异向流沉淀池、加速澄清池、脉冲澄清池等。目前最为常见的沉淀池主要分为平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和辐流式沉淀池。
3.发酵废液是将经过微生物发酵后得到的发酵液进行分离提取目的产物后剩余的富含大量生物质成分的废液。由于此类废液中含有大量的菌体、培养液、细胞液等物质,富含较多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十分容易感染环境中的细菌迅速发生腐败变质。因此,此类废液的处理大多需要进行酶解、灭活、絮凝沉淀等操作。现有的沉淀池的功能较为单一,废液在进入沉淀池之前往往需要经过多个其他设备的预先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目前处理发酵废液的沉淀池存在的结构单一,需要预先用多种设备预先处理,废水处理成本过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式多功能发酵废液沉淀池,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立式多功能发酵废液沉淀池,包括壳体1、进液管组件2、搅拌组件3、加料斗4、刮板驱动组件5、溢流池6、刮板7和加热组件;壳体1的底部设有污泥斗17,内部侧壁固定连接加热组件;所述进液管组件2固定于壳体1的顶部,并从壳体1顶部延伸至底部;两所述加料斗4固定安装于进液管组件两侧,两所述搅拌组件3固定安装于加料斗4外侧;在壳体 1相对侧面上部设有两个溢流孔,溢流池6固定安装于壳体1设有溢流孔侧面的外壁上;壳体1的底部设有吸泥管13,壳体1底面倾斜设置,设有吸泥管13的一端为低端;所述刮板驱动组件5安装于壳体1内壁上部,并通过连接杆与底部的刮板7固定连接;所述刮板驱动组件5带动底部的刮板7将污泥斗内的污泥挂入到吸泥管13一侧。
6.优选地,所述壳体1的主体由位于上部的长方体和位于底部的两长边侧面相对内收的污泥斗17构成;在壳体1上部沿长度方向侧壁对应设有三对缺口16;在缺口16上安装有两个t型板15和一个中板14;所述进液管组件2与位于中间的中板14固定连接,所述加料斗 4和搅拌组件3与t型板15连接;在两宽度方向的内壁上部各设有一个轴孔18,所述刮板驱动组件5的动力轴穿过轴孔18与沿长度方向设置的驱动部件连接,驱动部件通过连接杆与刮板7固定连接。
7.优选地,所述刮板驱动组件5包括驱动电机51、减速机52、螺杆组件53和连接杆54;
所述驱动电机51和减速机52连接安装于壳体1外壁上部,动力轴通过轴孔18与螺杆组件 53中的螺杆连接,并带动螺杆转动;螺杆组件53还包括活动安装在螺杆上的转子,转子通过轴承与连接杆54连接,驱动电机51驱动螺杆转动,转子在螺杆的带动下沿螺纹线转动前进并带动轴承和连接杆沿螺杆轴向运动。
8.优选地,进液管组件2包括设有弯头的进液段21、垂直伸入壳体1内部的注入段22,所述进液段21的弯管端面和注入段22上端面与中板14固定连接为一体。
9.更优选地,所述注入段22末端设有直径渐增的喇叭口23;在喇叭口23正下方设有通过连接杆与喇叭口23上部连接的分散锥24。
10.优选地,所述搅拌组件3包括搅拌电机31和搅拌桨32;所述搅拌电机31固定于t型板15上,其动力轴穿过t型板15与伸入到壳体1中下部的搅拌桨32固定连接。
11.优选地,所述刮板7包括板体71和位于板体71底部并固定连接的刮除面72;所述板体71的顶部两端设有倾斜向上延伸的延伸部,延伸部端面与刮板驱动组件5的连接杆54的底部端面固定连接。
1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获得的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的沉淀池采用立式壳体中心向下注水的方式将废水注入到沉淀池中,在沉淀池顶部设有添加酶解剂和絮凝剂的进料斗,从而可在沉淀池内完成酶解和絮凝的过程。在壳体侧壁上设有加热装置可对池内废液进行加热,既可促使酶失去活性,又可使废液中的蛋白质因受热变性,降低溶解性。
14.同时,在沉淀池内设有搅拌组件,能够促使酶解液、絮凝剂等于废液充分混合,大大促进废液中絮凝物等不溶性沉淀物的出现。在沉淀池的底部设有被顶部电机、螺杆等驱动的刮板,可将沉淀在底部的污泥刮送到污泥斗一端的吸泥管中,从而排出沉淀的污泥。在壳体的两侧还设有溢流孔,沉淀后的清液可在向池底部注入新废液时排出到两侧的溢流池中。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废液池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废液池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废液池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废液池废液进料处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废液池刮板及驱动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壳体;2,进液管组件;3,搅拌组件;4,加料斗;5,刮板驱动组件;6,溢流池;7,刮板;11,主体;12,溢流孔;13,吸泥管;14,中板;15,t型板;16,缺口; 17,污泥斗;18,轴孔;21,进液段;22,注入段;23,喇叭口;24,分散锥;31,搅拌电机;32,搅拌桨;51,驱动电机;52,减速机;53,螺杆组件;54,连接杆;71,板体;72,刮除面。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实施例所用材料、方法和仪器,未经特殊说明,均为本领域常规材料、方法和
仪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均可通过商业渠道获得。
22.在本实用新型以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和“竖着”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在本实用新型以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介质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是具体情况理解上书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4.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以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多组”、“多根”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5.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电机、螺杆、管道、加热部件等均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通过商业渠道获得满足本技术要求的相关部件。
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以下详细说明不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废液池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从图1可知,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该废液池包括壳体1、进液管组件2、搅拌组件3、加料斗4、刮板驱动组件5、溢流池6、刮板7和加热组件(未显示)。其中,壳体1为上部开口内部设有空腔的壳式结构,上部为长方体结构,底部为长度侧面相对内收的污泥斗17。在壳体1上部中间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壳体1内部的进液管组件2,在进液管组件2的两侧设两个进料斗4,在两进料斗4的外侧为搅拌组件3。在壳体1短边的两侧壁上部设有锯齿状的溢流孔12,在溢流孔12 的侧壁外部设有两个溢流池6。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废液池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从图2可知,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在壳体1的上部设有一个条形的中板14和两个t型板15,三个连接板组成王字形。其中,进液管组件2固定并穿过中板14,两个加料斗4和两个搅拌组件3固定在 t型板15上。刮板驱动组件5设有两个驱动电机51、两减速减机52、两螺杆组件53以及两个连接杆54。其中,驱动电机51和减速机52固定连接在壳体1外壁上端,动力轴穿过侧壁与螺杆组件53连接,并驱动螺杆组件53转动。螺杆组件53包括一螺杆和安装在螺杆上的转子,转子外部与轴承连接,轴承外侧与连接杆54上端固定连接(未示出)。动力轴驱动螺杆转动,螺杆带动转子沿螺杆上螺旋线转动并前进,转子带动轴承和连接杆向前运动。搅拌部件3包括一搅拌电机31和位于壳体1底部与搅拌电机31连接的搅拌桨32。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废液池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从图3可知,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在壳体1的上部相对设有三对缺口16,用于安装中板14和t型板15。同时,在壳体1长方体的短边侧面上各设有一锯齿形的溢流孔12。同时,在一侧侧壁的溢流孔12上部还是用于连接驱动电机51的轴孔18。壳体1的污泥斗17底部为倾斜面,设有吸泥管13的一段为低端。另外,在壳体1内侧沿长度方向内壁上固定安装加热装置,从而实现对废液的加热。安装位置紧贴内壁,以防止其阻碍刮板驱动组件5上的连接杆54的运动。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废液池废液进料处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从图4可知,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进液管组件2包括进液段21和注入段22,在注入段22的底部设有直径逐渐增加的喇叭口23。在正对喇叭口23的下方设有与注入段22向喇叭口23 过渡处连接分散锥24。废液从喇叭口处流出后撞击到分散锥24上使废液向四方分散,从而使废液分散到壳体内部。进液段21的前段为直管,后端为弯管,弯管末端通过与中板14固定连接。注入段22为竖直伸入到壳体1内部的直管,上部通过中板14与进液段21连接为一体。
3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废液池刮板及驱动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从图5可知,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该刮板的驱动机构是由两个驱动电机51、两个减速机52、两个螺杆组件53、两个连接杆54构成。其中,驱动电机51和减速机52安装于壳体1外部,动力轴穿过壳体1的轴孔18后与螺杆组件53连接。螺杆组件53包括与动力轴连接的螺杆,活动套装在螺杆上可以沿螺杆轴向运动转子,转子外部通过轴承与连接杆54连接。动力轴带动螺杆转动,螺杆上转子沿螺杆上的螺纹运动,发生旋转的同时带动轴承和连接杆54向前或向后运动。连接杆54的底部与刮板7的上部两侧固定连接,从而可以使连接杆54带动刮板 7运动。刮板7包括呈类等腰梯形的板体71,在板体71下部安装有用于刮除污泥的刮除面 72。刮板7的上部两侧向上延伸与连接杆54固定连接,从而实现在连接杆54的带动下运动。
32.该废液沉淀池的原理和使用过程如下:
33.在首次使用时,通过进液管组件向壳体内部注入废液,废液在从喇叭口出来时撞击在分散锥上分散。操作人员可通过壳体上部的进料斗加入酶解用酶制剂。加入时可同时启动搅拌组件的电机,使其带动搅拌桨转动,从而使废液与酶制剂混合的更加均匀。在酶解结束后可启动加热装置给酶解废液加热,使废液中酶失活,同时促进废液中的蛋白质变性形成沉淀。加热冷却后可加入絮凝剂进行絮凝(如果工艺允许也可在加入时加入絮凝剂),加入絮凝剂时可启动搅拌组件进行搅拌。当絮凝剂加入完并充分混合后,停止搅拌组件运转。静置沉淀使絮凝物逐渐沉淀到污泥斗内。当到达沉淀时间后,启动刮板驱动组件,使其推动刮板将污泥推入到吸泥管端,使其抽出污泥。翻转驱动电机使刮板复位后可再加入废水,随着池内水面逐渐上升,上部的清水可从壳体两侧的溢流孔流出到溢流池内。但清水进本流出完毕后,可再次加入酶制剂,重新开始处理过程。该废液沉淀池可实现对废液的酶解、加热灭活、絮凝沉淀以及排出污泥和收集清水等多个功能,可大大减少对其他废除处理设备的投入,有效降低废液处理的成本。
34.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的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各种改动和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