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节能 专利正文
一种电镀污泥酸洗及压滤自动化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电镀污泥酸洗及压滤自动化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镀污泥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电镀污泥酸洗及压滤自动化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工业技术的发展,电镀工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电镀作业时,会含有多种重金属及污染物的电镀污泥,这种危险废弃物一旦进入水体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必须进行回收处理。现有的电镀污泥处理工艺常采用湿法回收技术,包括洗料、酸浸、固液分离、萃取、结晶等步骤,得到多种经过分离的金属及金属化合物产品,为确保电镀污泥浆料的充分回收,会采取酸浸与固液分离的二道工序的重复实施,经多次酸浸出、固液分离的循环操作,逐步除去尾渣中的钙、铬、镁等金属成分。然而,现有技术在针对电镀污泥的酸浸、压滤作业时,需将物料在酸浸反应槽与板式压滤机之间反复转移,每次物料的转运均以人工操作完成,由于其操作量巨大、步骤繁琐、劳动负荷高,极大地限制了电镀污泥回收利用的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镀污泥酸洗及压滤自动化循环系统,以便实现电镀污泥酸浸、固液分离操作的连续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
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电镀污泥酸洗及压滤自动化循环系统,包括反应槽、压滤机、离心泵、运输机。其中,所述反应槽呈一放置于地面或平台之上的中空容器结构,并具有搅拌、加温的功能,其罐体上部设有加料口、罐体下部设有排液口与循环出口;所述压滤机设置于反应槽一侧,并能通过设置于机架上的板式压滤机构实施其压滤功能,同时,在所述板式压滤机构的二端端面分别设有循环入口与液相出口;所述离心泵具有流体输送功能,并设置于反应槽与压滤机之间,同时通过管路分别与反应槽的所述循环出口、压滤机的所述循环入口连接;所述运输机呈多段结构并具有物料输送功能,其水平段身设置于压滤机的板式压滤机构正下方,运输机输送物料的终端端头以一定间距设置于反应槽的所述加料口的上方。
5.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二个导管,所述离心泵的入料端通过所述导管连接于所述反应槽的所述循环出口,离心泵的出料端通过另一个导管连接于压滤机的所述循环入口。
6.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一端端口安装于所述反应槽的所述加料口处,三通管的另二个端口均朝向上方并装有承料漏斗。
7.进一步的,所述运输机包括运输架、多个辊筒、皮带、运输电机,所述运输架的架身先后以水平、倾斜、水平的方式布置,其上以轴孔配合方式装有多个辊筒,所述皮带套合于多个辊筒的外表面,所述运输电机连接于其中一个辊筒,从而带动皮带沿滚筒布置方向运转。
8.进一步的,所述反应槽上设有电机搅拌机构,用以对其盛放于罐内的物料实施搅拌操作。
9.进一步的,所述承料漏斗与所述皮带的贴合间隙处设有刮刀。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离心泵、运输机及相关机构将反应槽与压滤机连接为一个闭环整体,使反应槽电镀污泥酸浸作业的中间产物经离心泵直接输送至压滤机,再通过板式压滤机构实施固液分离作业,随机通过运输机将压滤固态物料重新输送至反应槽,并连续实施循环操作,使电镀污泥的多次酸浸、压滤动作均在循环系统内自动化运行,极大地节省了电镀污泥回收工艺的繁琐操作步骤,使生产效率大为提升,同时可有效解放工人劳动负荷,具有较好的经济与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物料输送方向示意图。
13.图中:1-反应槽,1a-加料口,1b-排液口,1c-循环出口,1d-电机搅拌机构,2-压滤机,2a-机架, 2b-板式压滤机构,2c-循环入口,2d-液相出口,3-离心泵,3a-入料端,3b-出料端,4-运输机,2a-运输架,2b-辊筒,2c-皮带,2d-运输电机,5-导管,6-三通管,6a-承料漏斗,6b-刮刀。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15.如图1所示,一种电镀污泥酸洗及压滤自动化循环系统,包括反应槽1、压滤机2、离心泵3、运输机 4、二个导管5、三通管6。其中,所述反应槽1呈一放置于地面或平台之上的中空容器结构,并具有搅拌、加温的功能,其罐体上部设有加料口1a、罐体下部设有排液口1b与循环出口1c,反应槽上端还设有电机搅拌机构1d,用以对其盛放于罐内的物料实施搅拌操作;所述压滤机2设置于反应槽1一侧,并能通过设置于机架2a上的板式压滤机构2实施其压滤功能,同时,在所述板式压滤机构2b的二端端面分别设有循环入口2c与液相出口2d2d;所述离心泵3具有流体输送功能,并设置于反应槽1与压滤机2之间,离心泵3的入料端3a通过所述导管5连接于反应槽1的所述循环出口1c,离心泵3的出料端3b通过另一个导管5连接于压滤机2的所述循环入口2c;所述运输机4呈多段结构并具有物料输送功能,包括运输架4a、多个辊筒4b、皮带4c、运输电机4d,所述运输架4a的架身先后以水平、倾斜、水平的方式布置,其上以轴孔配合方式装有多个辊筒4b,所述皮带4c套合于多个辊筒4b的外表面,所述运输电机4d连接于其中一个辊筒4b,从而带动皮带4c沿滚筒布置方向运转,同时,运输架4a的水平段身设置于压滤机2的板式压滤机构2b正下方,在运输架4a右上方(方向按图1)输送物料的终端端头以一定间距设置于反应槽1 的所述加料口1a的上方;所述三通管6的一端端口安装于反应槽1的加料口1a处,三通管6的另二个端口均朝向上方并装有承料漏斗6a,所述承料漏斗6a与所述皮带4c的贴合间隙处设有刮刀6b。
16.本实用新型实施具体功能的步骤如下:
17.步骤一:先对对反应槽1内的异物进行清洗,经排液口1b将清洗液排出。干燥后,打开反应槽1的加料口1a阀门,通过三通管6正上方(方向按图1)的承料漏斗6a加入电镀污泥
物料,而后启动电机搅拌机构1d对反应槽1内电镀污泥进行搅拌,期间加入定量的硫酸溶液,关闭加料口1a,控制槽内温度并保持搅拌状态,使电镀污泥中的部分金属成分与硫酸进行反应,以此实施酸浸作业。
18.步骤二:待酸浸出作业实施完毕,停止电机搅拌机构1d并开启循环出口1c与循环入口2c,而后启动离心泵3,如图2所示,利用离心泵3的流体输送功能,先将反应槽1内电镀污泥与酸液的混合浆料经循环出口1c、导管5、入料端3a吸入泵内,在其离心力的作用下,混合浆料经出料端3b、导管5、循环入口2c被输送至压滤机2的板式压滤机构2b之内,而后启动板式压滤机构2b并利用其滤板阵列的压滤功能,对混合浆料施加机械压力使其固、液成分得到初步分离,其中液态成分经液相出口2d排出,并进入到下一步萃取、结晶等工艺,得到经过分离的金属或金属化合物产品;混合浆料中的固态成分则预留在板式压滤机构2b的滤板阵列之内,待压滤作业实施完毕,关停板式压滤机构2b的压紧力,打开其滤板阵列使固态成分掉落于下方运输机4的皮带4c之上。
19.步骤三:启动运输电机4d使皮带4c运转,从而将压滤分离收集得到的固态成分物料运送至右上方(方向按图2),而后掉入三通管6一侧的承料漏斗6a,其中粘附于皮带4c之上的固态成分被刮刀6b刮下,并再次收集至承料漏斗6a内,此时开启反应槽1的加料口1a,使固体成分物料落入槽内,与步骤一相同,先后实施搅拌、加酸、控温等操作,对电镀污泥中的分离固体成分进行二次酸浸作业,再经过与步骤二相同的操作,分离得到其他金属成分。以此循环作业模式重复实施多次,完成多次酸浸、压滤作业的连续自动化,提高电镀污泥回收工艺的生产效率。
2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