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节能 专利正文
一种船舶油水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船舶油水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水分离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船舶油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2.船舶的油水分离器是海上船舶防止含油污水污染海洋的重要设备,油水分离器在预防船舶排油污水对海洋大气造成的污染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航行更安全,海洋更清洁”是航运界所一直追求的目标,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石油产品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油类污染对海洋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目前,众多的国际、国内防油污法规都对保护海洋环境免受油类污染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为了追逐航运利益的最大化,许多航运公司和船员都存在重安全、轻环保的思想,导致了船舶油污染事故的频发,对海洋环境也造成了严重伤害。对此,国际社会制定了大量的规则和制度,比如,在经营过程中船舶在进入国外任何港口时都必须要通过该港口的审查,包括外观审查、操作审查、测试审查、运行审查及深度审查等有关影响船舶排放含油污水品质的审查,所以油水分离器在船舶对海上环境防污染以及船舶的常规经营进程中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将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油水分离器需要进一步改进,使其更具备实用性,才能符合实际使用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船舶油水分离装置,包括本体、压力表、空气阀、舱底废水泵、油面检测器、聚凝器、取样旋塞,本体内部设有第一分离室和第二分离室,第一分离室设在第二分离室上部,第一分离室和第二分离室内均安装有压力表、油面检测器、感应器和自动排油阀,第一分离室和舱底废水泵相连,第一分离室和舱底废水泵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入口阀和舱底废水入口,本体顶部安装有空气阀,本体底部和舱底废水柜相连,本体和舱底废水柜之间安装有止回阀,聚凝器设置在第二分离室内,第二分离室下部安装有清水入口阀,第二分离室上部安装有排空空气旋塞,第一分离室上部相连的管道上安装有电磁阀一,第二分离室上部相连的管道上安装有电磁阀二,第二分离室下部相连的管道上安装有取样旋塞、处理水出口和压力调整阀,第一分离室和第二分离室连接的管道上安装有过滤器、球阀、安全阀和排出口,过滤器为了防止聚凝器堵塞,安全阀的设置避免了分离器本体及附近的压力过高。
4.油面检测器、电磁阀一和电磁阀二均和信号转换器电连接,信号转换器和电源电连接。
5.工作流程为:首先确认油水分离器装置各部分的配管是否合理,确认各部分的电器配线是否按规定施工,电动机、自动排油装置、油份浓度计等各自的供给电源是否适当,从舱底通过油水分离器,再到船外阀的所有废水排水管路的阀全部打开,油水分离器的排出管、废水排出管以外的阀全部关闭;打开第二分离室下部的清水入口阀,使容器内充满清水,注入清水时,打开油水分离器电源,并打开第二分离室上部的排空空气旋塞,帮助容器
内空气排出,扭松本体顶部的空气阀,舱底废水泵的吸入管切换为清水,同时启动舱底废水泵,确认有无泄漏,并对油水分离器试运行;安装有15ppm报警装置时,根据使用说明书,确认15ppm报警装置的运行及各种动作是否正常;油水分离器在停止状态下也要保持容器在满水状态,若装置的某部位有漏水现象应立即维修;油水分离器处理水装配了自动停止装置,在15ppm报警装置通电后,进行适当操作,确认自动停止装置的动作。
6.将油水分离器的自动排油装置通电后,使其处于动作状态,将装有15ppmd报警装置的情况,使其通电,处于动作状态,15ppmd报警装置通电后,即可测定油份浓度;舱底废水排出管路中关闭的阀门打开,启动舱底废水泵;若长时间(一周以上)停止使用,容器内废水中的油、悬浮物、沉淀物及细菌等变质,初期运行排出处理水的油份浓度高,所以在运行前,启动舱底废水泵,注入清水5-10分钟,舱底废水中浮于水面上的油,不能注入油水分离器,直接注入废油柜。
7.废水排出结束时,为了防止停止运行后油水分离器内部的滞留物变质,所以要注入清水10分钟以上,油水分离器的分离油槽中的分离油,滞留不排除会引起淤渣沉积,所以在注入清水后,手动打开排油阀,尽可能将分离油排出容器外,再将舱底废水泵的电源切断;安装有15ppmd报警装置,要切断15ppmd的电源,根据15ppmd报警装置的不同,使用后有的报警装置需要清洗;另外为了下次运行,部分电源不能切断,所以根据15ppmd报警装置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切断舱底废水泵的电源,停止泵运行,为了安全,要在最后切断油水分离器电源;最后关闭舱底废水的排水管路中的停止阀。
8.有益效果:
9.1.本实用新型利用油与水的比重差将比重轻的油,采用重力分离使其分离的原理,使含油污的舱底水达到了imo mepc.107(49)决议排放标准。
10.2.本实用新型油水分离器可安装在使用高比重、高粘度的燃料油的船上;用于舱底废水处理,且为自动装置,减少了人工干预造成的误差,提高了分离效率。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2.如图所示:信号转换器1、电磁阀一2、压力表3、空气阀4、第一分离室5、油面检测器6、入口阀7、舱底废水入口8、清水入口阀9、第二分离室10、聚凝器11、止回阀12、取样旋塞13、处理水出口14、压力调整阀15、排出口16、过滤器17、球阀18、电磁阀二19、排空空气旋塞20、安全阀21。
具体实施方式
1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4.一种船舶油水分离装置,包括本体、压力表3、空气阀4、舱底废水泵、油面检测器6、聚凝器11、取样旋塞13,本体内部设有第一分离室5和第二分离室10,第一分离室5设在第二分离室10上部,第一分离室5和第二分离室10内均安装有压力表3、油面检测器6、感应器和自动排油阀,第一分离室5和舱底废水泵相连,第一分离室5和舱底废水泵之间的管道上安
装有入口阀7和舱底废水入口8,本体顶部安装有空气阀4,本体底部和舱底废水柜相连,本体和舱底废水柜之间安装有止回阀12,聚凝器11设置在第二分离室10内,第二分离室10下部安装有清水入口阀9,第二分离室10上部安装有排空空气旋塞20,第一分离室5上部相连的管道上安装有电磁阀一2,第二分离室10上部相连的管道上安装有电磁阀二19,第二分离室10下部相连的管道上安装有取样旋塞13、处理水出口14和压力调整阀15,第一分离室5和第二分离室10连接的管道上安装有过滤器17、球阀18、安全阀21和排出口16,过滤器17为了防止聚凝器11堵塞,安全阀21的设置避免了分离器本体及附近的压力过高。
15.油面检测器6、电磁阀一2和电磁阀二19均和信号转换器1电连接,信号转换器1和电源电连接。
16.工作流程为:首先确认油水分离器装置各部分的配管是否合理,确认各部分的电器配线是否按规定施工,电动机、自动排油装置、油份浓度计等各自的供给电源是否适当,从舱底通过油水分离器,再到船外阀的所有废水排水管路的阀全部打开,油水分离器的排出管、废水排出管以外的阀全部关闭;打开第二分离室10下部的清水入口阀9,使容器内充满清水,注入清水时,打开油水分离器电源,并打开第二分离室10上部的排空空气旋塞20,帮助容器内空气排出,扭松本体顶部的空气阀4,舱底废水泵的吸入管切换为清水,同时启动舱底废水泵,确认有无泄漏,并对油水分离器试运行;安装有15ppm报警装置时,根据使用说明书,确认15ppm报警装置的运行及各种动作是否正常;油水分离器在停止状态下也要保持容器在满水状态,若装置的某部位有漏水现象应立即维修;油水分离器处理水装配了自动停止装置,在15ppm报警装置通电后,进行适当操作,确认自动停止装置的动作。
17.将油水分离器的自动排油装置通电后,使其处于动作状态,将装有15ppmd报警装置的情况,使其通电,处于动作状态,15ppmd报警装置通电后,即可测定油份浓度;舱底废水排出管路中关闭的阀门打开,启动舱底废水泵;若长时间(一周以上)停止使用,容器内废水中的油、悬浮物、沉淀物及细菌等变质,初期运行排出处理水的油份浓度高,所以在运行前,启动舱底废水泵,注入清水5-10分钟,舱底废水中浮于水面上的油,不能注入油水分离器,直接注入废油柜。
18.废水排出结束时,为了防止停止运行后油水分离器内部的滞留物变质,所以要注入清水10分钟以上,油水分离器的分离油槽中的分离油,滞留不排除会引起淤渣沉积,所以在注入清水后,手动打开排油阀,尽可能将分离油排出容器外,再将舱底废水泵的电源切断;安装有15ppmd报警装置,要切断15ppmd的电源,根据15ppmd报警装置的不同,使用后有的报警装置需要清洗;另外为了下次运行,部分电源不能切断,所以根据15ppmd报警装置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切断舱底废水泵的电源,停止泵运行,为了安全,要在最后切断油水分离器电源;最后关闭舱底废水的排水管路中的停止阀。
19.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20.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2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