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节能 专利正文
一种连续生产的双泵钢帘线脱脂槽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连续生产的双泵钢帘线脱脂槽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帘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续生产的双泵钢帘线脱脂槽。


背景技术:

2.钢帘线的生产工艺中需要进行表面处理,涉及到钢帘线的表面处理包括去氧化皮处理、盐酸洗和涂硼润滑等流程,在进行涂硼润滑后,需要在脱脂槽内将钢帘线表面的物质进行清洗。
3.目前使用的脱脂槽,仅靠一个提升泵将储液槽体内的清洗液提升到设置在储液槽体上部的上液槽内,上液槽内的清洗液对经过上液槽的钢帘线进行清洗,但是提升泵一旦发生故障,使得上液槽内的液位下降,脱脂槽无法对钢帘线进行清洗,不能保证脱脂槽的连续使用,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脱脂槽上的提升泵发生故障后难以保证上液槽内的液位高度,进而难以保证脱脂槽持续对钢帘线进行清洗的问题,提供一种连续生产的双泵钢帘线脱脂槽,能够在脱脂槽上的一个提升泵产生故障后、另一个仍能保证脱脂槽的正常使用,保证脱脂槽的连续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连续生产的双泵钢帘线脱脂槽,包括脱脂槽、提升泵和控制机构;
7.所述脱脂槽包括储液槽和上液槽,所述储液槽包括储液槽体和连接槽体,所述储液槽体为上端开口的中空长方体,储液槽体的左右侧板的上端平齐且均低于储液槽体前后侧板的上端,所述连接槽体设置于储液槽体的上部,所述连接槽体包括横板、承载板和竖板,所述横板为水平设置于储液槽体上部内的长方形板体,所述横板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于储液槽体的前后内侧面,横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到储液槽体的左右内侧面之间有间距且间距相等,所述横板的顶面到储液槽体的左右侧板的上端之间有间距,所述储液槽体的后侧板上端中部水平设置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后端和储液槽体的后侧面上下对齐,承载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和横板的左右两端上下对齐,所述承载板的宽度小于横板宽度的1/2,所述承载板的底面左端和横板顶面左端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承载板的底面右端和横板顶面右端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竖板包括左竖板和右竖板,所述左竖板和右竖板分别竖直设置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前侧的横板顶面上,所述左竖板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于储液槽体内前侧面左部和第一连接板前端,左竖板的下端连接于横板顶面左端,左竖板的上端低于第一连接板的上端,右竖板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于储液槽体内前侧面右部和第二连接板前端,右竖板的下端连接于横板顶面右端,右竖板的上端与左竖板的上端平齐,所述上液槽包括隔板、上液板和挡板,所述上液板为水平设置在左竖板和右竖板上端之间的长方形板体,上液板上均布有多个贯穿上液板上下面的上液孔,上液板的底面左右两端分别
连接于左竖板和右竖板的上端,上液板的前端连接于储液槽体的内部前侧面、后端和承载板的前端上下对齐,所述隔板为竖直设置于上液板顶面后端的长方形板体,隔板的后侧面左右两端分别连接左竖板和右竖板上侧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前端,隔板的后侧面上端连接于承载板前端,隔板的上端和承载板的顶面平齐,所述挡板包括左右对称的、形状大小均相同的左挡板和右挡板,所述左挡板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于储液槽体前内侧面左部和隔板前侧面左端,左挡板的下端连接上液板、上端和储液槽体的左侧板上端平齐;
8.所述提升泵包括结构大小均相同的左泵体和右泵体,所述左泵体和右泵体分别设置于承载板的左部和右部、且呈左右对称状态,所述左泵体包括管体和电机,所述管体包括内径相等的下管体和上管体,所述下管体上端位于承载板左部上侧、下端贯穿承载板和横板位于储液槽体内,所述下管体下端设置有内径和下管体内径相等的承载环,所述承载环的底面左部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是前后两边为直边、左右两边为弧形边、弧形凸起朝左的弧形板体,所述限位板的左右两侧边所在圆环为同心圆,所述限位板的左侧边所在圆环的直径与承载环的外环直径相等,限位板右侧边所在圆环的直径小于承载环的内环直径,承载板和横板之间的下管体沿下管体的高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呈环形阵列状的、贯穿下管体内外壁的出液孔,每个所述出液孔均为条形通孔,每个所述出液孔的上端和承载板的底面平齐、下端和横板的顶面平齐,上管体连接于下管体的上侧,所述上管体的上端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朝下,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端连接电机、下端位于下管体的下部内,驱动轴的下端连接有叶轮;
9.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止回板、开关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止回板包括结构大小均相同的左止回板和右止回板,所述左止回板设置于左泵体上的承载环内,所述左止回板为圆板体,所述左止回板倾斜设置,左止回板的左端高于右端,左止回板的右部内设置有左驱动杆,所述左驱动杆前端穿过左止回板前侧右部连接于承载环的内环面上,左驱动杆后端向后依次穿过左止回板的后侧右部、承载环右部和储液槽体后侧板位于储液槽体后侧,左驱动杆的后端同轴连接有左齿轮,左齿轮和储液槽体后侧面之间的左驱动杆上套设有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一端连接储液槽体后侧面、另一端连接左齿轮前侧面,第一扭簧处于扭转状态,所述右止回板设置于右泵体上的承载环内,所述右止回板水平设置,右止回板的底面右部和限位板的顶面接触,右止回板的左部内设置有右驱动杆,所述右驱动杆前端穿过右止回板前侧左部连接于承载环的内环面上,右驱动杆后端向后依次穿过右止回板的后侧左部、承载环左部和储液槽体后侧板位于储液槽体后侧,所述左驱动杆和右驱动杆左右对应,右驱动杆的后端同轴连接有右齿轮,右齿轮和左齿轮直径相等且左右对应,右齿轮和储液槽体后侧面之间的右驱动杆上套设有第二扭簧,所述第二扭簧一端连接储液槽体后侧面、另一端连接右齿轮前侧面,第二扭簧处于自然状态;
10.所述开关组件包括支撑板、立板、转盘和供电设备,所述支撑板为水平设置在承载板后端中部的长方形板体,所述立板包括左立板和右立板,所述左立板和右立板分别竖直设置于支撑板的顶面左右两端,所述左立板的右侧面上水平设置有左导电柱,左导电柱和左泵体的电机之间连接有第一导线,所述右立板的左侧面上水平设置有右导电柱,右导电柱和右泵体上的电机之间连接有第二导线,左导电柱和右导电柱左右对称,左导电柱和右导电柱之间水平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为圆板体,转盘的圆周面左部沿转盘的圆周方向设置有弧形的导电板,所述导电板的左侧面中部和左导电柱右端接触,导电板的顶面连接有
第三导线,第三导线连接到供电设备的正极,所述左泵体上的电机和右泵体上的电机分别经第四导线和第五导线连接到供电设备的负极,所述转盘的底面圆心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下端贯穿支撑板位于支撑板下侧,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和转杆相配应的安装孔,所述转杆和安装孔之间经轴承连接,所述转杆下端同轴连接有驱动齿轮;
11.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板、连板、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所述固定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分别为设置于转杆的中轴线左右两侧的储液槽体后侧面上的长条形板体,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均垂直于储液槽体后侧面,所述连板位于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相对侧面后部之间,连板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连接有左活动杆和右活动杆,左活动杆左端贯穿第一板体位于第一板体左侧,连板和第一板体相对的侧面接触,右活动杆右端贯穿第二板体位于第二板体右侧,连板和第二板体相对的侧面有间距,连板前侧面上端连接有第一齿条,第一齿条上的齿牙位于第一齿条前侧面,所述第一导向板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板分别对称设置于转杆下方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导向板为水平设置的u型板体,第一导向板的前端、左端和右端均开口,第一导向板的内部上下面之间的距离和第一齿条的宽度相配应,第一齿条的左部位于转杆左侧的第一导向板内,第一齿条的后侧面左部和转杆左侧的第一导向板内部后侧面滑动接触,第一齿条的右部位于转杆右侧的第一导向板内,第一齿条的后侧面右部和转杆右侧的第一导向板内部后侧面滑动接触,两个第一导向板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齿条的长度大于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的距离,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板之间的第一齿条上的齿牙和驱动齿轮后端齿牙相啮合,第一导向板的前端开口连接于储液槽体的后侧面,连板前侧面下端连接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的齿牙设置于第二齿条的顶面上,所述第二齿条左部和右部的齿牙分别啮合左齿轮和右齿轮下端的齿牙,所述第二导向板为水平设置于第二齿条下方的长方形板体,第二导向板的前端连接于储液槽体的后侧面,第二导向板的顶面后端和第二齿条的底面滑动接触。
12.进一步地,所述上液槽的左部和右部内对称设置有左滚轴和右滚轴,左滚轴前后两端活动连接储液槽体内部前侧面和隔板前侧面,左滚轴上端高于左挡板上端、低于隔板上端,左滚轴周壁左端和左挡板右侧面滑动接触。
13.进一步地,所述左挡板的左侧面和右挡板的右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对称的左导流板和右导流板,所述左导流板为右端高于左端的、倾斜设置的长方形板体,左导流板右端连接于左挡板左侧面,左导流板前后两端连接储液槽体前后内侧面,左导流板左端和储液槽体内部左侧面之间有间距。
14.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齿轮和转盘的直径相等,所述导电板的弧长等于转盘周长的1/2,导电板的前后两端呈前后对应状态。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的间距与连板的宽度之差等于转盘周长的1/2,所述连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的距离相等时,右导电柱和导电板的外侧面后端接触。
16.进一步地,所述左齿轮的直径等于驱动齿轮直径的2倍。
17.进一步地,所述下管体上端设置有下法兰盘,上管体下端设置有上法兰盘,上管体经穿过上法兰盘和下法兰盘的螺栓与下管体连接。
18.进一步地,所述左止回板上的左驱动杆的中轴线到左止回板左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左泵体上的叶轮的下端到左泵体上的承载环上端之间的距离,左止回板的直径小于承载环
的内径、大于左泵体上的限位板右侧边所在圆环直径,左止回板的圆周面上设置有弹性环,弹性环为弹性橡胶制成的、外径和承载环内径相配应的圆环体。
19.进一步地,所述储液槽体后侧板的左部、右部分别设置有和左驱动杆、右驱动杆相配应的左通孔、右通孔,所述左通孔和左驱动杆之间设置有左密封圈,右通孔和右驱动杆之间设置有右密封圈。
20.进一步地,所述左活动杆和右活动杆均为方形杆体,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上分别设置有与左活动杆和右活动杆外壁滑动接触的穿装孔。
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在储液槽体内注入清洗液,使清洗液的液位高度高于左泵体和右泵体的下端高度,多根钢帘线自左向右从上液槽的上方经过,左滚轴和右滚轴的上端均与钢帘线的周壁下端接触,左泵体上的电机经第一导线和左导电柱连接,左导电柱和导电板接触,左泵体将储液槽体内的清洗液自下管体的下端经出液孔进入横板上方,横板上方的清洗液水位升高经上液板上的上液孔进入上液槽上方,上液槽内清洗液液位升高的过程中将多根钢帘线淹没,钢帘线在运动的过程中被清洗,上液槽内的清洗液经上液槽左右两侧再次溢流至储液槽体内,在左泵体工作的过程中,清洗液自下向上进入下管体内,左止回板受到清洗液向上的压力保持倾斜状态,第一扭簧保持扭转状态,导电板保持和左导电柱接触;
23.在左泵体发生故障后,左泵体上的电机不再驱动驱动轴转动,连接在左泵体上的左止回板不再受到清洗液向上的压力,在第一扭簧的作用下驱动左驱动杆做逆时针运动,左驱动杆带动左止回板和左齿轮同时做逆时针运动,左齿轮驱动第二齿条向右,第二齿条驱动右齿轮逆时针运动,连板和第一齿条随着第二齿条向右运动,连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的距离相等时,右导电柱和导电板的外侧面后端接触,右泵体工作,右止回板受到清洗液向上的压力,右止回板逆时针转动,右止回板驱动右驱动杆和右齿轮逆时针转动,右齿轮驱动第二齿条继续向右运动,连板和第一齿条继续随着第二齿条向右运动,当右止回板不再发生转动时,导电板的外侧面中部和右导电柱端部接触,第二扭簧处于扭转状态,第一扭簧处于自然状态,左止回板处于水平状态将左泵体的下管体下端开口封闭,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左泵体和右泵体中的一个发生故障,另一个立刻启动继续工作,在左泵体和右泵体中的一个启动后、另一个的下管体下端开口封闭,能够保证上液槽内的液位高度,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脱脂槽上的提升泵发生故障后难以保证上液槽内的液位高度,进而难以保证脱脂槽持续对钢帘线进行清洗的问题。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剖视图;
25.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止回板和承载环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左泵体上的承载环的俯视图;
28.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后侧视图;
29.图6是图5中b-b处的剖视放大图;
30.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左泵体上的左止回板呈水平状态时的纵剖视图;
31.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32.附图中标号为:1为储液槽体,2为承载环,3为下管体,4为左导流板,5为左竖板,6为出液孔,7为左挡板,8为左滚轴,9为承载板,10为下法兰盘,11为上法兰盘,12为螺栓,13为电机,14为第一导线,15为左立板,16为左导电柱,17为第三导线,18为导电板,19为第二导线,20为转盘,21为右导电柱,22为右立板,23为转杆,24为隔板,25为右滚轴,26为右挡板,27为右导流板,28为上液孔,29为上液板,30为横板,31为左止回板,32为限位板,33为左驱动杆,34为第二齿条,35为第一扭簧,36为左齿轮,37为第一板体,38为连板,39为第一齿条,40为驱动齿轮,41为支撑板,42为第一连接板,43为右齿轮,44为右活动杆,45为上管体,46为左活动杆,48为驱动轴,49为叶轮,50为供电设备,51为第四导线,52为第五导线,53为第一导向板,54为第二导向板,55为弹性环。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34.如图1~图8所示,一种连续生产的双泵钢帘线脱脂槽,包括脱脂槽、提升泵和控制机构;
35.所述脱脂槽包括储液槽和上液槽,所述储液槽包括储液槽体1和连接槽体,所述储液槽体1为上端开口的中空长方体,储液槽体1的左右侧板的上端平齐且均低于储液槽体1前后侧板的上端,所述连接槽体设置于储液槽体1的上部,所述连接槽体包括横板30、承载板9和竖板,所述横板30为水平设置于储液槽体1上部内的长方形板体,所述横板30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于储液槽体1的前后内侧面,横板30的左右两端分别到储液槽体1的左右内侧面之间有间距且间距相等,所述横板30的顶面到储液槽体1的左右侧板的上端之间有间距,所述储液槽体1的后侧板上端中部水平设置有承载板9,所述承载板9的后端和储液槽体1的后侧面上下对齐,承载板9的左右两端分别和横板的左右两端上下对齐,所述承载板9的宽度小于横板30宽度的1/2,所述承载板9的底面左端和横板30顶面左端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板42,承载板9的底面右端和横板30顶面右端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竖板包括左竖板5和右竖板,所述左竖板5和右竖板分别竖直设置于第一连接板42和第二连接板前侧的横板30顶面上,所述左竖板5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于储液槽体1内前侧面左部和第一连接板42前端,左竖板5的下端连接于横板30顶面左端,左竖板5的上端低于第一连接板42的上端,右竖板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于储液槽体1内前侧面右部和第二连接板前端,右竖板的下端连接于横板30顶面右端,右竖板的上端与左竖板5的上端平齐,所述上液槽包括隔板24、上液板29和挡板,所述上液板29为水平设置在左竖板5和右竖板上端之间的长方形板体,上液板29上均布有多个贯穿上液板29上下面的上液孔28,上液板29的底面左右两端分别连接于左竖板5和右竖板的上端,上液板29的前端连接于储液槽体1的内部前侧面、后端和承载板9的前端上下对齐,所述隔板24为竖直设置于上液板29顶面后端的长方形板体,隔板24的后侧面左右两端分别连接左竖板5和右竖板上侧的第一连接板42和第二连接板前端,隔板24的后侧面上端连接于承载板9前端,隔板24的上端和承载板9的顶面平齐,所述挡板包括左右对称的、形状大小均相同的左挡板7和右挡板26,所述左挡板7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于储液槽体1前内侧面左部和隔板24前侧面左端,左挡板7的下端连接上液板29、上端和储液槽体1的左侧板上端平齐;
36.所述提升泵包括结构大小均相同的左泵体和右泵体,所述左泵体和右泵体分别设置于承载板9的左部和右部、且呈左右对称状态,所述左泵体包括管体和电机13,所述管体包括内径相等的下管体3和上管体45,所述下管体3上端位于承载板9左部上侧、下端贯穿承载板9和横板30位于储液槽体1内,所述下管体3下端设置有内径和下管体3内径相等的承载环2,所述承载环2的底面左部设置有限位板32,所述限位板32是前后两边为直边、左右两边为弧形边、弧形凸起朝左的弧形板体,所述限位板32的左右两侧边所在圆环为同心圆,所述限位板32的左侧边所在圆环的直径与承载环2的外环直径相等,限位板32右侧边所在圆环的直径小于承载环2的内环直径,承载板9和横板30之间的下管体3沿下管体3的高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呈环形阵列状的、贯穿下管体3内外壁的出液孔6,每个所述出液孔6均为条形通孔,每个所述出液孔6的上端和承载板9的底面平齐、下端和横板30的顶面平齐,上管体45连接于下管体3的上侧,所述上管体45的上端设置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的输出端朝下,所述电机13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轴48,所述驱动轴48上端连接电机13、下端位于下管体3的下部内,驱动轴48的下端连接有叶轮49;
37.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止回板、开关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止回板包括结构大小均相同的左止回板31和右止回板,所述左止回板31设置于左泵体上的承载环2内,所述左止回板31为圆板体,所述左止回板31倾斜设置,左止回板31的左端高于右端,左止回板31的右部内设置有左驱动杆33,所述左驱动杆33前端穿过左止回板31前侧右部连接于承载环2的内环面上,左驱动杆33后端向后依次穿过左止回板31的后侧右部、承载环2右部和储液槽体1后侧板位于储液槽体1后侧,左驱动杆33的后端同轴连接有左齿轮36,左齿轮36和储液槽体1后侧面之间的左驱动杆33上套设有第一扭簧35,所述第一扭簧35一端连接储液槽体1后侧面、另一端连接左齿轮36前侧面,第一扭簧35处于扭转状态,所述右止回板设置于右泵体上的承载环2内,所述右止回板水平设置,右止回板的底面右部和限位板32的顶面接触,右止回板的左部内设置有右驱动杆,所述右驱动杆前端穿过右止回板前侧左部连接于承载环2的内环面上,右驱动杆后端向后依次穿过右止回板的后侧左部、承载环2左部和储液槽体1后侧板位于储液槽体1后侧,所述左驱动杆33和右驱动杆左右对应,右驱动杆的后端同轴连接有右齿轮43,右齿轮43和左齿轮36直径相等且左右对应,右齿轮43和储液槽体1后侧面之间的右驱动杆上套设有第二扭簧,所述第二扭簧一端连接储液槽体1后侧面、另一端连接右齿轮43前侧面,第二扭簧处于自然状态;
38.所述开关组件包括支撑板41、立板、转盘20和供电设备50,所述支撑板41为水平设置在承载板9后端中部的长方形板体,所述立板包括左立板15和右立板22,所述左立板15和右立板22分别竖直设置于支撑板41的顶面左右两端,所述左立板15的右侧面上水平设置有左导电柱16,左导电柱16和左泵体的电机13之间连接有第一导线14,所述右立板22的左侧面上水平设置有右导电柱21,右导电柱21和右泵体上的电机13之间连接有第二导线19,左导电柱16和右导电柱21左右对称,左导电柱16和右导电柱21之间水平设置有转盘20,所述转盘20为圆板体,转盘20的圆周面左部沿转盘20的圆周方向设置有弧形的导电板18,所述导电板18的左侧面中部和左导电柱16右端接触,导电板18的顶面连接有第三导线17,第三导线连接到供电设备50的正极,所述左泵体上的电机和右泵体上的电机分别经第四导线51和第五导线52连接到供电设备50的负极,所述转盘20的底面圆心设置有转杆23,所述转杆23下端贯穿支撑板41位于支撑板41下侧,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和转杆相配应的安装孔,所
述转杆和安装孔之间经轴承连接,所述转杆23下端同轴连接有驱动齿轮40,本实用新型所选用的供电设备50为scb11-630kva型变压器;
39.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板、连板38、第一导向板53和第二导向板54,所述固定板包括第一板体37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37和第二板体分别为设置于转杆的中轴线左右两侧的储液槽体1后侧面上的长条形板体,第一板体37和第二板体均垂直于储液槽体1后侧面,所述连板38位于第一板体37和第二板体相对侧面后部之间,连板38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连接有左活动杆46和右活动杆44,左活动杆46左端贯穿第一板体37位于第一板体37左侧,连板38和第一板体37相对的侧面接触,右活动杆44右端贯穿第二板体位于第二板体右侧,连板38和第二板体相对的侧面有间距,连板38前侧面上端连接有第一齿条39,第一齿条39上的齿牙位于第一齿条39前侧面,所述第一导向板53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板53分别对称设置于转杆下方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导向板53为水平设置的u型板体,第一导向板的前端、左端和右端均开口,第一导向板的内部上下面之间的距离和第一齿条的宽度相配应,第一齿条39的左部位于转杆左侧的第一导向板53内,第一齿条39的后侧面左部和转杆左侧的第一导向板53内部后侧面滑动接触,第一齿条39的右部位于转杆右侧的第一导向板53内,第一齿条39的后侧面右部和转杆右侧的第一导向板53内部后侧面滑动接触,两个第一导向板53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齿条39的长度大于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的距离,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板53之间的第一齿条39上的齿牙和驱动齿轮40后端齿牙相啮合,第一导向板的前端开口连接于储液槽体的后侧面,连板38前侧面下端连接有第二齿条34,所述第二齿条34的齿牙设置于第二齿条34的顶面上,所述第二齿条34左部和右部的齿牙分别啮合左齿轮36和右齿轮43下端的齿牙,所述第二导向板54为水平设置于第二齿条下方的长方形板体,第二导向板54的前端连接于储液槽体的后侧面,第二导向板54的顶面后端和第二齿条的底面滑动接触。
40.所述上液槽的左部和右部内对称设置有左滚轴8和右滚轴25,左滚轴8前后两端活动连接储液槽体1内部前侧面和隔板24前侧面,左滚轴8上端高于左挡板7上端、低于隔板24上端,左滚轴8周壁左端和左挡板7右侧面滑动接触。
41.所述左挡板7的左侧面和右挡板26的右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对称的左导流板4和右导流板27,所述左导流板4为右端高于左端的、倾斜设置的长方形板体,左导流板4右端连接于左挡板7左侧面,左导流板4前后两端连接储液槽体1前后内侧面,左导流板4左端和储液槽体1内部左侧面之间有间距。
42.所述驱动齿轮40和转盘20的直径相等,所述导电板18的弧长等于转盘20周长的1/2,导电板18的前后两端呈前后对应状态。
43.所述第一板体37和第二板体之间的间距与连板的宽度之差等于转盘20周长的1/2,所述连板38的左右两侧分别到第一板体37和第二板体之间的距离相等时,右导电柱21和导电板18的外侧面后端接触。
44.所述左齿轮36的直径等于驱动齿轮40直径的2倍。
45.所述下管体3上端设置有下法兰盘10,上管体45下端设置有上法兰盘11,上管体45经穿过上法兰盘11和下法兰盘10的螺栓12与下管体3连接。
46.所述左止回板31上的左驱动杆33的中轴线到左止回板左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左泵体上的叶轮的下端到左泵体上的承载环上端之间的距离,左止回板的直径小于承载环2的
内径、大于左泵体上的限位板右侧边所在圆环直径,左止回板的圆周面上设置有弹性环55,弹性环55为弹性橡胶制成的、外径和承载环内径相配应的圆环体。
47.所述储液槽体1后侧板的左部、右部分别设置有和左驱动杆33、右驱动杆相配应的左通孔、右通孔,所述左通孔和左驱动杆33之间设置有左密封圈,右通孔和右驱动杆之间设置有右密封圈。
48.所述左活动杆和右活动杆均为方形杆体,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上分别设置有与左活动杆和右活动杆外壁滑动接触的穿装孔。
49.使用时,在储液槽体内注入清洗液,使清洗液的液位高度高于左泵体和右泵体的下端高度,多根钢帘线自左向右从上液槽的上方经过,左滚轴和右滚轴的上端均与钢帘线的周壁下端接触,左泵体上的电机经第一导线和左导电柱连接,左导电柱和导电板接触,左泵体将储液槽体内的清洗液自下管体的下端经出液孔进入横板上方,横板上方的清洗液水位升高经上液板上的上液孔进入上液槽上方,上液槽内清洗液液位升高的过程中将多根钢帘线淹没,钢帘线在运动的过程中被清洗,上液槽内的清洗液经上液槽左右两侧再次溢流至储液槽体内,在左泵体工作的过程中,清洗液自下向上进入下管体内,左止回板受到清洗液向上的压力保持倾斜状态,第一扭簧保持扭转状态,导电板保持和左导电柱接触;
50.在左泵体发生故障后,左泵体上的电机不再驱动驱动轴转动,连接在左泵体上的左止回板不再受到清洗液向上的压力,在第一扭簧的作用下驱动左驱动杆做逆时针运动,左驱动杆带动左止回板和左齿轮同时做逆时针运动,左齿轮驱动第二齿条向右,第二齿条驱动右齿轮逆时针运动,连板和第一齿条随着第二齿条向右运动,连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的距离相等时,右导电柱和导电板的外侧面后端接触,右泵体工作,右止回板受到清洗液向上的压力,右止回板逆时针转动,右止回板驱动右驱动杆和右齿轮逆时针转动,右齿轮驱动第二齿条继续向右运动,连板和第一齿条继续随着第二齿条向右运动,当右止回板不再发生转动时,导电板的外侧面中部和右导电柱端部接触,第二扭簧处于扭转状态,第一扭簧处于自然状态,左止回板处于水平状态将左泵体的下管体下端开口封闭,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左泵体和右泵体中的一个发生故障,另一个立刻启动继续工作,在左泵体和右泵体中的一个启动后、另一个的下管体下端开口封闭,能够保证上液槽内的液位高度,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脱脂槽上的提升泵发生故障后难以保证上液槽内的液位高度,进而难以保证脱脂槽持续对钢帘线进行清洗的问题。
51.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即公开范围内,凡是对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或等效的变形或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