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河岸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河岸防护板。
背景技术:2.现有技术中,对于河岸防护板,都是采用板状护板首尾连接形成。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造成河岸泥土内部的水分无法及时排出,越积越多,容易对河岸防护板产生多大压力造成河岸防护板被压垮。另外,河岸被护板完全隔断,河水与河岸完全分离,不利于河岸上的生物的生长,易破坏生态。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河岸防护板,能确保河岸与河流之间不完全隔断,提升使用稳定性。
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岸防护板,包括板体及设置在板体两端的连接部件,两个连接部件分别为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一个板体上的第一连接部与另一个板体上的第二连接部之间配合连接,在板体上阵列有贯通板体厚度方向的通孔。
5.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根据实际的长度需要,将多个板体进行收尾依次连接,形成需要长度的河岸防护板,使用过程更加简单方便,同时也方便生产和运输。另外,在板体上阵列有通孔,且通孔贯通板体的厚度方向,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实现河水与河岸通过通孔进行连通。遇到下雨等情况,河岸泥土中的水分可以从通孔渗出,避免河岸内部水分过多而增加对防护板的压力,从而使得防护板的作用更加稳定。另外河水与河岸通过通孔连通,能实现河岸内部的水分与外部连通,实现生物可以通过通孔进行生长,从而生态更加平衡,河岸更加稳固。通孔的形状可以为规则形状,如:矩形、圆形、椭圆形、菱形、多边形等,也可以为不规则形状。
6.所述第一连接部为:位于板体端部且沿板体宽度方向布置的卡槽;所述第二连接部为:位于板体端部且沿板体宽度方向布置的卡条,所述卡条的形状与卡槽内部中空形状一致。该结构的设计,在使用过程中,仅需要将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进行插接即可,简单方便,极大提升施工效率,且牢固性好。
7.所述板体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依次首尾连接形成板体,所述第一部分与第三部分平行设置,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第三部分之间均形成钝角。该结构的设计,使用相同的河岸防护板进行组装,实现多种形式的延伸。
8.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一种河岸防护板,在板体上阵列通孔,以确保河岸防护板的使用稳定性,同时可以使河岸内部与河道连通,确保生态稳定。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两个河岸防护板的连接示意图;
1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两个河岸防护板连接后的侧视图;
1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两个河岸防护板连接后的结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14.实施例1:
15.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岸防护板,包括板体1及设置在板体1两端的连接部件,两个连接部件分别为第一连接部2和第二连接部3,一个板体1上的第一连接部2与另一个板体1上的第二连接部3之间配合连接,在板体1上阵列有贯通板体1厚度方向的通孔4;所述通孔4的截面为矩形。
16.所述第一连接部2为:位于板体1端部且沿板体1宽度方向布置的卡槽;所述第二连接部3为:位于板体1端部且沿板体1宽度方向布置的卡条,所述卡条的形状与卡槽内部中空形状一致。
17.所述板体1包括第一部分1-1、第二部分1-2、第三部分1-3,所述第一部分1-1、第二部分1-2、第三部分1-3依次首尾连接形成板体1,所述第一部分1-1与第三部分1-3平行设置,第二部分1-2与第一部分1-1、第三部分1-3之间均形成钝角。
18.实施例2:
19.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岸防护板,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通孔4的截面为圆形。
2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化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1.一种河岸防护板,其特征是:包括板体及设置在板体两端的连接部件,两个连接部件分别为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一个板体上的第一连接部与另一个板体上的第二连接部之间配合连接,在板体上阵列有贯通板体厚度方向的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岸防护板,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连接部为:位于板体端部且沿板体宽度方向布置的卡槽;所述第二连接部为:位于板体端部且沿板体宽度方向布置的卡条,所述卡条的形状与卡槽内部中空形状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河岸防护板,其特征是:所述板体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依次首尾连接形成板体,所述第一部分与第三部分平行设置,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第三部分之间均形成钝角。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涉及河岸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河岸防护板,包括板体及设置在板体两端的连接部件,两个连接部件分别为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一个板体上的第一连接部与另一个板体上的第二连接部之间配合连接,在板体上阵列有贯通板体厚度方向的通孔。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一种河岸防护板,在板体上阵列通孔,以确保河岸防护板的使用稳定性,同时可以使河岸内部与河道连通,确保生态稳定。确保生态稳定。确保生态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沈建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桐乡市小老板特种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24
技术公布日:202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