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井下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预制水沟及由预制水沟拼接成的煤矿井下固定式大巷水沟。
背景技术:2.煤矿开拓大巷施工成巷期间,需煤矿底板上施工水沟,用于后期排水。
3.煤矿井下巷道底板易变形,实际工作中为了降低施工难度,水沟多采用素混凝土,浇筑的素混凝土水沟在巷道底板变形时极易破坏,破坏后需重新整修,将会增加施工成本和工作量;为了施工方便,现有水沟的底部一般为直角,而水沟是用于排放污水的,排放期间,污水中的杂质将会沉积到水沟底部的直角内,不易清理,长期使用将会产生堵塞的情况,严重影响排水效率;此外,煤矿底板赋存有部分积水,而现有的水沟设置于底板内,只能按照排水沟的方向排放污水,水沟周围底板内的水无法排出,长此以往,将会影响底板围岩的强度,进而影响整个巷道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抗变形能力强且易于清理的预制水沟及由预制水沟拼接成的煤矿井下固定式大巷水沟。
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6.一种预制水沟,所述预制水沟(1)的竖截面为u形;所述预制水沟(1)的后端开设有外接口(11),所述预制水沟(1)的前端开设有与外接口(11)相配套的内接口(13);所述预制水沟(1)的主体内部固定有与预制水沟相同形状的第一支撑网片(15)。
7.有益效果:通过将预制水沟设置成u形,可以使得预制水沟的底部采取“圆角-平底-圆角”的结构模式,便于后期清理沉积到水沟底部的杂质;通过在预制水沟的主体内部固定第一支撑网片,便于提高预制水沟的抗变形能力;通过相配套的内外接口设置,便于将预制水沟拼接组装成为具有一定长度的大巷水沟。
8.进一步的,所述预制水沟(1)在u形的两侧边顶端均一体固定有限位座。
9.有益效果:通过限位座的设置,便于更好的对盖板起到支撑和限位的作用。
10.进一步的,所述预制水沟(1)的一侧壁上开设有泄水孔(17)。
11.有益效果:通过泄水孔的设置,可以使水沟周围底板内的水排入到水沟内,然后连同污水一起排出去,从而可以保障整个巷道结构的稳定性。
12.进一步的,所述内接口(13)的形状为u形,所述外接口(11)的形状与预制水沟(1)竖截面的形状相同。
13.进一步的,所述外接口(11)为预制水沟(1)内部去掉一个内接口(13),所述内接口(13)为预制水沟(1)外部去掉一个外接口(11),所述外接口(11)厚度与内接口(13)厚度相加为预制水沟(1)的厚度。
14.有益效果:通过内外接口形状和厚度的设置,能够保持两块预制水沟衔接时,之间
没有缝隙,从而可以更好的起到排放污水的作用。
15.进一步的,所述外接口(11)上u形的两侧壁和底壁的中间位置均开设有第一固定孔(111),所述内接口(13)上u形两侧壁和底壁上与第一固定孔(111)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二固定孔(131)。
16.有益效果:通过相对应的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的设置,便于将两块预制水沟衔接固定起来。
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网片(15)包括1#圆钢(151)和2#圆钢(153);所述1#圆钢(151)的形状与预制水沟(1)竖截面的形状相同,且沿着所述预制水沟(1)的宽度方向平齐布设有多个1#圆钢(151);所述2#圆钢(153)的杆身垂直固定于1#圆钢(151)的内侧,且沿着所述1#圆钢(151)的形状轨迹方向平齐布设有多个2#圆钢(153)。
18.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使用上述任方案所述的预制水沟的煤矿井下固定式大巷水沟,包括盖板(2)、多个预制水沟(1);多个所述预制水沟(1)之间通过内接口(13)衔接外接口(11)的方式固定于巷道底板内;所述外接口(11)上u形的两侧壁和底壁的中间位置均开设有第一固定孔(111),所述内接口(13)上u形两侧壁和底壁上与第一固定孔(111)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二固定孔(131),多个所述第一固定孔(111)和第二固定孔(131)的内部均贯穿设置有固定销(14);所述盖板(2)设置于拼接后的预制水沟(1)的上方。
19.有益效果:使用时,在巷道底板上挖出与预制水沟竖截面形状相同的具有一定长度的凹槽,然后将一个预制水沟放置到凹槽内,然后将下一个预制水沟上的内接口衔接到该预制水沟上的外接口内,并通过固定销贯穿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将两块预制水沟固定起来,接缝处采用水泥抹面,以此类推,将多个预制水沟依次拼接到开设的凹槽内形成大巷水沟,用于巷道后期排水;通过用固定销将两块预制水沟固定起来,当巷道受力变形时,可以有效防止预制水沟之间发生错位,从而可以避免大巷水沟受到破坏。
20.进一步的,所述盖板(2)的前后壁均开设有凹槽(21)。
21.有益效果:通过盖板前后壁凹槽的设置,便于后期抬起盖板清理水沟内的污水杂质。
22.进一步的,所述盖板(2)的本体内部固定有第二支撑网片(23)。
23.有益效果:通过第二支撑网片的设置,可以有效保证盖板的强度,防止其受力变形。
24.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25.本实用新型在预制水沟中设置有外接口、内接口、第一支撑网片、竖截面为u形;通过将预制水沟设置成u形,可以使得预制水沟的底部采取“圆角-平底-圆角”的结构模式,便于后期清理沉积到水沟底部的杂质;通过在预制水沟的主体内部固定第一支撑网片,便于提高预制水沟的抗变形能力;通过相配套的内外接口设置,便于将预制水沟拼接组装成为具有一定长度的大巷水沟。
26.本实用新型在煤矿井下固定式大巷水沟中设置有盖板、多个预制水沟;使用时,在巷道底板上挖出与预制水沟竖截面形状相同的具有一定长度的凹槽,然后将一个预制水沟放置到凹槽内,然后将下一个预制水沟上的内接口衔接到该预制水沟上的外接口内,并通过固定销贯穿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将两块预制水沟固定起来,接缝处采用水泥抹面,以此类推,将多个预制水沟依次拼接到开设的凹槽内形成大巷水沟,用于巷道后期排水;通
过用固定销将两块预制水沟固定起来,当巷道受力变形时,可以有效防止预制水沟之间发生错位,从而可以避免大巷水沟受到破坏。
27.本实用新型通过泄水孔的设置,可以使水沟周围底板内的水排入到水沟内,然后连同污水一起排出去,从而可以保障整个巷道结构的稳定性。
28.本实用新型通过内外接口形状和厚度的设置,能够保持两块预制水沟衔接时,之间没有缝隙,从而可以更好的起到排放污水的作用。
29.本实用新型通过盖板前后壁凹槽的设置,便于后期抬起盖板清理水沟内的污水杂质。
30.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支撑网片的设置,可以有效保证盖板的强度,防止其受力变形。
附图说明
3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固定式大巷水沟的正视图;
3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固定式大巷水沟中预制水沟的正视图;
3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固定式大巷水沟的断面图;
3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固定式大巷水沟中预制水沟的左侧视图;
3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固定式大巷水沟中预制水沟的俯视图;
3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固定式大巷水沟中第一支撑网片的正视图;
37.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固定式大巷水沟中外接口的正视图;
38.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固定式大巷水沟中内接口的正视图;
39.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固定式大巷水沟中内外接口的拼接图;
40.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固定式大巷水沟中预制水沟的左侧视拼接图;
41.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固定式大巷水沟中预制水沟的俯视拼接图;
42.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固定式大巷水沟中盖板的俯剖视图;
43.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固定式大巷水沟中第二支撑网片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44.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5.实施例一
46.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煤矿井下固定式大巷水沟,包括盖板2、多个预制水沟1。
47.如图3所示,多个预制水沟1之间通过拼接固定于巷道底板内,大巷水沟采用地面模具加工得到预制水沟1,将得到的预制水沟1在井下拼接固定的方式施工,省去了井下拌料、立模所需人工,该人工可用于其他作业环节,不仅减少了井下操作环节,而且提高了施工效率,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多个预制水沟1之间拼接固定完成后将盖板2布置于预制水
沟1的上方。
48.如图2、图4、图5所示,预制水沟1为立方体形;如图2、图5所示,预制水沟1的竖截面为u形,预制水沟1底部采取“圆角-平底-圆角”的结构模式,便于后期清理沉积到水沟底部的杂质;并且在u形的左侧边顶端一体固定有l形限位座,在u形的右侧边顶端一体固定有与左边相镜像的l形限位座,用于支撑盖板2。
49.如图2所示,预制水沟1的主体内部固定有与预制水沟相同形状的第一支撑网片15,便于提高预制水沟1的抗变形能力;如图6所示,第一支撑网片15包括1#圆钢151和2#圆钢153,1#圆钢151通过工艺制成与预制水沟1竖截面相同的形状,2#圆钢153位于1#圆钢151内侧,并通过焊接的方式将2#圆钢153的杆身与1#圆钢151垂直固定;1#圆钢151为hrb400钢筋,直径为φ6mm,长度为1850mm,数量为5根,每根间距为100mm,且相互平行设置;2#圆钢153为hrb400钢筋,直径为φ6mm,长度为450mm,数量为21根,每根间距为100mm,均匀间隔的布置于1#圆钢151内侧;1#圆钢151之间、2#圆钢153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但调整后间距不得大于100mm。
50.如图5所示,预制水沟1的后端开设有外接口11,预制水沟1的前端开设有与外接口11相配套的内接口13;如图7所示,外接口11的形状与预制水沟1竖截面的形状相同,外接口11上u形的两侧壁和底壁的中间位置均开设有第一固定孔111;如图8所示,内接口13的形状为u形,如图9、图10、图11所示,u形两侧壁和底壁上与第一固定孔111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二固定孔131;如图1、图9所示,第一固定孔111和第二固定孔131之间通过固定销14连接固定,本实施例示例为固定销14为hrb400钢筋,直径为φ16mm,长度为80mm。
51.如图4、图10所示,外接口11为预制水沟1内部去掉一个内接口13,内接口13为预制水沟1外部去掉一个外接口11,且外接口11厚度与内接口13厚度相加为预制水沟1的厚度;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实现将一个预制水沟1的内接口13与另一个预制水沟1的外接口11固定起来,进而将两个预制水沟1固定起来。
52.本实施例示例为外接口11的宽度为75mm;限位座厚度为50mm,宽度为105mm,高度为150mm,两侧对称组成盖板限位槽,限位槽深度为100mm;外接口11底部为“圆角-平底-圆角”结构,厚度为25mm,两侧圆角内圆半径均为175mm,与平底相切连接,平底长度为200mm;外接口11两侧的第一固定孔111为直径15mm的圆孔,圆心距离外接口11外端37.5mm,距离外接口11限位座下端212.5mm;外接口11底部的第一固定孔111为直径15mm的圆孔,圆心距离外接口11外端37.5mm,距离圆角平底相交处100mm。
53.本实施例示例为内接口13宽度为75mm;内接口13两侧圆角内圆半径均为150mm,其余尺寸设置与前述外接口11相同;内接口13侧向第二固定孔131为直径15mm的圆孔,圆心距离内接口13外端37.5mm,距离内接口13上端270mm;内接口13底部第二固定孔131为直径15mm的圆孔,圆心距离内接口13外端37.5mm,距离圆角平底相交处100mm。
54.本实施例示例为预制水沟1主体的宽度为500mm;限位座与前述相同;预制水沟1厚度为50mm,两侧圆角内圆半径均为150mm,其余与前述相同。
55.如图10、图11所示,预制水沟1的一侧壁上开设有泄水孔17,本实施例示例为预制水沟1左侧壁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泄水孔17,可以使水沟周围底板内的水排入到水沟内,然后连同污水一起排出去。
56.本实施例示例为泄水孔17的直径为50mm,圆心距离限位座下端45mm,距离外接口
11与预制水沟1交界面250mm。
57.如图12所示,盖板2的前后壁均开设有凹槽21,便于抬起盖板2清理水沟内的污水杂质;如图1所示,盖板2的本体内部中心位置固定有第二支撑网片23;如图13所示,第二支撑网片23为方形孔钢筋网,第二支撑网片23由3#圆钢231和4#圆钢233焊接组成;3#圆钢231和4#圆钢233均为hrb400钢筋,直径为φ6mm,3#圆钢231长度为500mm,数量为7根,4#圆钢233长度为600mm,数量为6根,两者垂直间隔焊接固定构成第二支撑网片23。
58.预制水沟1的材料为c20混凝土,盖板2的材料为c30混凝土。
59.使用时,在巷道底板上挖出与预制水沟1竖截面形状相同的具有一定长度的凹槽,然后将一个预制水沟1放置到凹槽内,然后将下一个预制水沟1上的内接口13衔接到该预制水沟1上的外接口11内,并通过固定销14贯穿第一固定孔111和第二固定孔131将两块预制水沟1固定起来,接缝处采用水泥抹面,以此类推,将多个预制水沟1依次拼接到开设的凹槽内形成大巷水沟,用于巷道后期排水;拼接好大巷水沟后,通过人工将盖板2放置到预制水沟1的限位座内,不仅可以防止污水喷溅出来,而且方便巷道内的人员行走。
60.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