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给排水工程 专利正文
一种斜桩与直桩的平联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19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斜桩与直桩的平联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钢管间连接结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斜桩与直桩的平联结构。


背景技术:

2.在水上钢栈桥与平台施工工程中,钢管桩作为基础支撑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钢管桩竖直插入水中作为直桩,为了使钢管桩更加稳定,会对相邻直桩进行平联,并会在直桩之间连接斜桩使其更加稳固。通常斜桩与直桩之间往往采用直接焊接的方式。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由于钢管桩在插打过程中与施工图有一定偏差,加之平台的斜桩较多,斜桩与直桩间的相贯线容易产生偏差,不易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方便控制斜桩和直桩间的相贯线,便于对斜桩和直桩的连接,本技术提供一种斜桩与直桩的平联结构。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斜桩与直桩的平联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斜桩与直桩的平联结构,包括直桩、斜桩和套筒,所述直桩竖直设置,所述斜桩通过所述套筒斜连在两个所述直桩之间,所述斜桩的管端与套筒侧壁连接,所述套筒固定套设在所述直桩上。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斜桩连接在套筒上,因套筒相比竖直插入水中的直桩设置起来更加灵活,套筒可在陆地上与斜桩连接,并且套筒能更好控制斜桩和套筒间的连接位置和二者轴线的关系,从而控制斜桩与套筒间的相贯线,再将套筒套在直桩上,此时套筒与直桩同轴,更方便调节斜桩与直桩间竖直方向的连接位置,从而通过套筒方便控制斜桩与直桩间的相贯线。
8.可选的,所述套筒包括若干圆弧板,所述圆弧板抵接在所述直桩侧壁上,且沿直桩侧壁圆周环绕分布,所述圆弧板之间固定连接并抱紧所述直桩。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套筒分为多个圆弧板,可以根据直桩直径的不同,选用不同弧度的圆弧板,以此将套筒适用不同直径的直桩。
10.可选的,所述圆弧板侧边向外延伸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垂直于板面方向上穿设有第一螺栓,圆弧板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板上的第一螺栓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圆弧板侧边设置连接板,连接板上穿设螺栓,将两片圆弧板通过连接板上的螺栓连接,将圆弧板紧紧固定在直桩侧壁上,方便将圆弧板固定。
12.可选的,所述圆弧板设置为两个,所述直桩在侧壁上沿直径方向贯穿开有通孔,所述通孔内穿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伸出所述直桩侧壁并与圆弧板固定,所述支撑杆连接两个所述圆弧板。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贯穿整个直桩侧壁并将两圆弧板固定连接,使得圆弧板固定套设在直桩上。
14.可选的,所述支撑杆贯穿所述圆弧板侧壁,并连接两个圆弧板,所述支撑杆一端为
固定头,所述固定头与其中一块圆弧板侧壁抵接,所述支撑杆另一端上有螺纹,所述螺纹上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与另一块圆弧板侧壁抵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调节圆弧板与直桩之间的松紧,方便圆弧板与直桩之间的安装,也能使圆弧板抱紧直桩,使得圆弧板更稳定的套设在直桩上。
16.可选的,所述圆弧板侧壁上连接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与斜桩的管端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桩与圆弧板转动连接,方便斜桩的角度调节。
18.可选的,所述转动件包括转动筒和固定板,所述转动筒为空心圆柱体,所述转动筒侧边固定连接在斜桩的管端,所述固定板侧边固定连接在所述圆弧板侧壁上,所述固定板沿垂直于板面方向穿设有第二螺栓,所述转动筒与所述固定板通过第二螺栓连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转动筒和固定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方便调节斜桩的角度,当确定好角度后,转动筒在螺栓和固定板的共同作用下被卡紧,方便在斜桩角度确定后固定住斜桩的位置。
20.可选的,所述斜桩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加长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一端连接套筒侧壁,所述第二连接管一端连接另一个套筒侧壁,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套筒的一端与加长管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套筒的一端与加长管远离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螺纹连接。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斜桩通过螺纹组装,能根据直桩的间距控制加长管的个数,方便控制斜桩长度,还能方便对斜桩的运输。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通过设置套筒连接斜桩与直桩,可以调节斜桩与直桩的位置,方便控制斜桩与直桩的相贯线;
24.套筒分为多个圆弧板,方便安装在不同直径的直桩上;
25.斜桩与套筒之间的角度可以调节,方便斜桩在直桩之间的连接;
26.斜桩通过螺纹连接组装,方便改变长度,也方便运输;
27.整个连接结构在水面上施工过程中只需利用螺栓连接,其余组装部分可在陆地上完成,节省了在水面施工的时间,增加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斜桩的结构示意图。
3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3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套筒和直桩连接方式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说明:1、直桩;10、通孔;2、斜桩;21、第一连接管;211、螺纹孔;22、第二连接管;221、螺纹杆;23、加长管;3、套筒;31、圆弧板;310、穿孔;32、连接板;33、第一螺栓;34、支撑杆;341、固定头;342、螺纹;343、螺母;35、卡接板;36、凹槽;4、转动件;41、固定板;42、第二螺栓;43、连接杆;44、转动筒。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斜桩与直桩的平联结构。
35.实施例1:
36.参照图1,该结构包括竖直设置的直桩1和连接在直桩1之间的斜桩2,本实施例以两根直桩1为例,展示斜桩2与直桩1的平联结构,直桩1上固定套设有套筒3,套筒3上设置有与斜桩2转动连接的转动件4。
37.参照图1,套筒3包括若干个圆弧板31,可以根据直桩1的直径选择不同数量以及不同弧度的圆弧板31,本实施例优选为两个半圆形的圆弧板31,圆弧板31两侧边向外延伸有连接板32,连接板32与圆弧板31一体成型,两圆弧板31相邻的连接板32相互抵接,连接板32沿垂直板面方向上穿设有第一螺栓33,第一螺栓33沿连接板32板面长度方向设置有三个,两圆弧板31通过连接板32上的第一螺栓33连接在一起,使圆弧板31紧紧卡住直桩1。
38.参照图1和图2,转动件4包括转动筒44与两块固定板41,转动筒44为空心圆柱体,转动筒44侧壁上一体成型有连接杆43,连接杆43远离转动筒44的一端焊接在斜桩2的管端,固定板41侧边焊接在圆弧板31侧壁上,两块固定板41之间留有供转动筒44穿入的间隙,且两块固定板41相互平行,两块固定板41沿垂直于板面方向上贯穿有第二螺栓42,转动筒44插入两块固定板41之间,并与两块固定板41板面抵接,两块固定板41在受到对向挤压力时可发生形变,使固定板41板面夹紧转动筒44,第二螺栓42插入转动筒44中,第二螺栓42将转动筒44支撑在两块固定板41间,拧松第二螺栓42时,转动筒44可在两块固定板41之间转动,斜桩2通过转动筒44转动到合适的角度后,拧紧第二螺栓42时,使两块固定板41向中间发生形变并夹紧转动筒44,从而固定住转动筒44,进而将斜桩2固定在圆弧板31侧壁上上。
39.参照图2,斜桩2包括第一连接管21和第二连接管22,第一连接管21远离连接杆43的一端上开设有螺纹孔211,第二连接管22上远离连接杆43的一端一体成型有螺纹杆221,第一连接管21和第二连接管22通过螺纹孔211和螺纹杆221连接,斜桩2还包括加长管23,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加长管23的数量,本实施例选择一根加长管23,加长管23一端开设有螺纹孔211,另一端一体成型有螺纹杆221,加长管23有螺纹孔211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管22有螺纹杆221的一端,加长管23有螺纹杆221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管21有螺纹孔211的一端,这样就能将斜桩2加长,适应有不同间隔的直桩1。
40.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直桩1插打完成后,测量直桩1的间距,计算合适的斜桩2长度,确定斜桩2与直桩1的连接位置,通过控制加长管23个数,让加长管23连接第一连接管21和第二连接管22以达到所需的斜桩2长度。
41.在一个直桩1上所确定的位置通过第一螺栓33连接两个圆弧板31,使两个圆弧板31抱住直桩1外壁,先不将第一螺栓33拧紧,再在另一个直桩1上以同样的方式设置圆弧板31。
42.将斜桩2一端的转动筒44安装在一个直桩1上圆弧板31的固定板41内,插入第二螺栓42,不拧紧第二螺栓42,调整斜桩2的角度和位置,使斜桩2另一端的转动筒44能安装在另一直桩1上圆弧板31的固定板41内,并插入第二螺栓42,然后拧紧全部的第一螺栓33,使圆弧板31抱紧在直桩1侧壁上,拧紧全部第二螺栓42,使固定板41夹紧转动筒44,固定整个连接结构。
43.实施例2:
44.参照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直桩1侧壁上沿径向贯穿开
设有若干通孔10,若干通孔10沿直桩1的轴向间隔分布,便于调节套筒3的连接高度,本实施例优选开设两个通孔10,通孔10内贯穿设置有支撑杆34,每块圆弧板上开有两个对应通孔10的穿孔310,支撑杆34通过穿孔310贯穿圆弧板31,并连接两块圆弧板31,支撑杆34一端有固定头341,另一端有螺纹342,螺纹342连接有螺母343,固定头341与连接有斜桩2的圆弧板31外侧壁抵接,螺母343与远离斜桩2的圆弧板31外侧壁抵接,拧紧支撑杆34上的螺母343能将两片圆弧板31卡紧在直桩1外侧壁上,圆弧板31侧边设置有卡接板35和凹槽36,凹槽36开设于其中一块圆弧板31的侧边,卡接板35由另一圆弧板31朝向凹槽36方向延伸形成,当两圆弧板31抱紧直桩1侧壁时,圆弧板31上的凹槽36会与另一片圆弧板31上的卡接板35抵接,使得圆弧板31能在直桩1上固定更稳定。
45.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直桩1插打完成后,测量直桩1的间距,确定斜桩2与直桩1的连接位置,在直桩1确定的连接位置上开出两个通孔10,将圆弧板31和支撑杆34安装在通孔的位置,然后进行斜桩2的安装。
4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