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打捞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是涉及一种水面浮台捞渣系统。
背景技术:2.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国家对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库区及河流水面浮渣打捞成为一个重要工作。
3.在现有技术中,进行水面浮渣的打捞通常采用的是捞渣船、捞渣机器人以及悬浮式打捞装置,针对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打捞设备其分别存在如下问题:
4.1)捞渣船、捞渣机器人:只在主汛期后浮渣较多时一次性租用,由于装置比较复杂,所以租赁费用较高,损坏维修时间较长,且体积和重量较大,有时需用两辆吊车协同吊至水面上,吊装作业安全风险较高,对捞渣人员技能水平要求较高,人员安全风险和隐患较大;
5.2)悬浮式打捞装置,采用网兜的方式收集浮渣,需要通过人工的方式将网兜内的浮渣转移;存在打捞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的缺陷。
6.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7.针对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面浮台捞渣系统,通过结构设计,能够实现水面浮渣的自动打捞,达到提高浮渣的打捞效率,降低打捞成本的目的。
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9.一种水面浮台捞渣系统,包括,浮台本体、打捞组件以及输送组件;所述打捞组件用于实现水面浮渣向所述浮台本体的转移;所述输送组件的一端用于与所述打捞组件相互配合,实现水面浮渣从所述打捞组件向所述输送组件的转移,所述输送组件的另一端用于与岸边连接,实现浮渣从所述浮台本体向岸边的转移。
10.在本方案中,所述捞渣系统包括浮台本体,在使用所述捞渣系统进行水面浮渣打捞时,所述浮台本体可漂浮在水面上,从而实现所述打捞组件在水面上相对位置的固定,由于所述打捞组件的用于实现水面浮渣向所述浮台本体的转移,所述打捞组件的一端用于与水面配合,另一端用于与浮台本体配合,实现水面浮渣从水面想浮台本体上的转移,且所述输送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打捞组件相配合,另一端与岸边连接,从而实现了水面浮渣从浮台本体上向岸边的转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捞渣系统结构简单,可一直设置在水面上,并通过输送系统实现了水面浮渣的转移,避免了采用人工转移的方式造成的成本问题,且所述打捞系统能够通过打捞组件实现水面浮渣的自动打捞,提升了打捞效率。
11.进一步的,所述打捞组件包括输送带以及旋转电机,所述输送带的一端为入水端,所述入水端用于与水面浮渣相互配合,实现水面浮渣从水面向所述输送带的转移,所述输
送带的另一端为出料端,所述旋转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输送带运动,从而实现水面浮渣从所述入水端到所述出料端的运动。
12.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带还设置打捞齿,所述打捞齿设置于所述输送带的表面,用于辅助实现水面浮渣的打捞,通过打捞齿的结构设计,保证了水面浮渣在输送带表面的稳定性,保证了打捞效果。
13.进一步的,还包括拦污浮漂,所述拦污浮漂设置于水面上用于实现水面浮渣的拦截,所述拦污浮漂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段,所述输送带设置于所述开口段处,所述开口段两端的所述拦污浮漂分别与所述输送带的两侧连接,两个连接位置分别位于所述输送带输送方向的两侧,通过拦污浮漂的结构设计,在水面上设置拦污浮漂可有效的拦截水面浮渣,使得水面浮渣在拦污浮漂处距离,且通过打捞组件的位置设定,进一步提升了打捞效率。
14.进一步的,所述拦污浮漂与所述输送带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入水端的两侧,通过两者的位置设计,避免了水面浮渣堆积在输送带的侧面位置,造成堆积,影响打捞效率。
15.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组件包括入料端以及上岸端,所述入料端用于与所述打捞组件相互配合,实现水面浮渣从所述打捞组件向所述输送组件的转移,所述上岸端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具有第一连接端以及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上岸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用于与岸边固定连接,通过所述固定组件的结构设计,有效的保证了输送组件与岸边连接的稳定性,从而实现了捞渣系统在水面上相对位置的固定。
16.进一步的,所述上岸端设置有沿所述输送组件输送方向延伸的浮动槽,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浮动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可在所述浮动槽中滑动,实现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岸端连接位置的变化,通过所述浮动槽的结构设计,实现所述固定组件与输送组件的相互配合,从而实现在水面上升或下降时,能够更好的适应水面的升降,提高捞渣系统的适用性。
17.进一步的,所述入料端设置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用于与所述打捞组件相互配合,用于实现水面浮渣从打捞组件向所述输送组件转移中的导向。
18.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柜,所述输送组件还包括输送电机,所述控制柜分别与所述旋转电机、所述输送电机信号连接,用于实现所述旋转电机、所述输送电机的控制。
1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20.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水面浮台捞渣系统,通过结构设计,能够实现水面浮渣的自动打捞,达到提高浮渣的打捞效率,降低打捞成本的目的;
21.2、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水面浮台捞渣系统,通过打捞齿的结构设计,保证了水面浮渣在输送带表面的稳定性,保证了打捞效果;
22.3、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水面浮台捞渣系统,通过拦污浮漂的结构设计,在水面上设置拦污浮漂可有效的拦截水面浮渣,使得水面浮渣在拦污浮漂处距离,且通过打捞组件的位置设定,进一步提升了打捞效率;
23.4、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水面浮台捞渣系统,通过所述固定组件的结构设计,有效的保证了输送组件与岸边连接的稳定性,从而实现了捞渣系统在水面上相对位置的固定,且通过所述浮动槽的结构设计,实现所述固定组件与输送组件的相互配合,从而实现在水面上升或下降时,能够更好的适应水面的升降,提高捞渣系统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2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面浮台捞渣系统的正视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面浮台捞渣系统的侧视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面浮台捞渣系统的俯视图。
28.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29.100-浮台本体、200-打捞组件、210-输送带、213-打捞齿、220-旋转电机、300-输送组件、321-固定组件、321a-第一连接端、321b-第二连接端、322-浮动槽、400-拦污浮漂、500-控制柜、600-水面、700-岸边。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31.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实用新型。在其他实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结构、电路、材料或方法。
32.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的提及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含在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可以以任何适当的组合和、或子组合将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组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示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示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出的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高”、“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34.实施例
35.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面浮台捞渣系统,包括,浮台本体100、打捞组件200以及输送组件300;所述打捞组件200用于实现水面600浮渣向所述浮台本体100的转移;所述输送组件300的一端用于与所述打捞组件200相互配合,实现水面600浮渣从所述打捞组件200向所述输送组件300的转移,所述输送组件300的另一端用于与岸边700连接,实现浮渣从所述浮台本体100向岸边700的转移。
36.具体的,所述浮台本体100具有用于与水平配合的配合面,其相对于配合面的另一面为安装面,所述安装面用于实现所述打捞组件200以及输送组件300的安装,所述打捞组件200以及所述输送组件300可通过具体的连接结构实现与所述浮台本体100的连接。
37.其中,所述输送组件300的一端用于与所述打捞组件200相互配合,实现水面600浮
渣从所述打捞组件200向所述输送组件300的转移,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的是,所述输送组件300与所述打捞组件200相互配合的一端应当在垂直与水平面的方向上存在高度差,通过所述打捞组件200运输的水面600浮渣在向所述输送组件300的转移过程中,水面600浮渣可基于所述打捞组件200的惯性以及自身的重力作用掉落在输送组件300的表面,从而实现转移。
38.在本方案中,所述捞渣系统包括浮台本体100,在使用所述捞渣系统进行水面600浮渣打捞时,所述浮台本体100可漂浮在水面600上,从而实现所述打捞组件200在水面600上相对位置的固定,由于所述打捞组件200的用于实现水面600浮渣向所述浮台本体100的转移,所述打捞组件200的一端用于与水面600配合,另一端用于与浮台本体100配合,实现水面600浮渣从水面600想浮台本体100上的转移,且所述输送组件300的一端与所述打捞组件200相配合,另一端与岸边700连接,从而实现了水面600浮渣从浮台本体100上向岸边700的转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捞渣系统结构简单,可一直设置在水面600上,并通过输送系统实现了水面600浮渣的转移,避免了采用人工转移的方式造成的成本问题,且所述打捞系统能够通过打捞组件200实现水面600浮渣的自动打捞,提升了打捞效率。
39.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打捞组件200包括输送带210以及旋转电机220,所述输送带210的一端为入水端,所述入水端用于与水面600浮渣相互配合,实现水面600浮渣从水面600向所述输送带210的转移,所述输送带210的另一端为出料端,所述旋转电机220用于驱动所述输送带210运动,从而实现水面600浮渣从所述入水端到所述出料端的运动。
40.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送带210还设置打捞齿213,所述打捞齿213设置于所述输送带210的表面,用于辅助实现水面600浮渣的打捞,通过打捞齿213的结构设计,保证了水面600浮渣在输送带210表面的稳定性,保证了打捞效果。
41.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拦污浮漂400,所述拦污浮漂400设置于水面600上用于实现水面600浮渣的拦截,所述拦污浮漂400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段,所述输送带210设置于所述开口段处,所述开口段两端的所述拦污浮漂400分别与所述输送带210的两侧连接,两个连接位置分别位于所述输送带210输送方向的两侧,通过拦污浮漂400的结构设计,在水面600上设置拦污浮漂400可有效的拦截水面600浮渣,使得水面600浮渣在拦污浮漂400处距离,且通过打捞组件200的位置设定,进一步提升了打捞效率。
42.其中,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所述拦污浮漂400的作用是在水面600上拦截水面600浮渣,故其漂浮在水面600上,通过两段与岸边700的固定连接,实现相对位置的保持,由于针对于流道而言,其靠近岸边700的流速通常比中心的流速慢,故在所述拦污浮漂400的长度满足的情况下,其会形成一种v型形状。
43.具体的,所述输送带210的入水端位于所述v型形状的交点位置,由于水流的作用,水面600浮渣会在该处聚集,可有效的实现水面600浮渣的打捞
4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拦污浮漂400与所述输送带210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入水端的两侧,通过两者的位置设计,避免了水面600浮渣堆积在输送带210的侧面位置,造成堆积,影响打捞效率。
45.具体的,所述输送带210的输送方向应当与河流的水流方向平行,通过位置设置,进一步保证打捞效率。
46.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送组件300包括入料端以及上岸端,所述入料端用于与所述打捞组件200相互配合,实现水面600浮渣从所述打捞组件200向所述输送组件300的转移,所述上岸端设置有固定组件321,所述固定组件321具有第一连接端321a以及第二连接端321b;所述第一连接端321a与所述上岸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321b用于与岸边700固定连接,通过所述固定组件321的结构设计,有效的保证了输送组件300与岸边700连接的稳定性,从而实现了捞渣系统在水面600上相对位置的固定。
47.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岸端设置有沿所述输送组件300输送方向延伸的浮动槽322,所述第一连接端321a与所述浮动槽322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321a可在所述浮动槽322中滑动,实现所述固定组件321与所述岸端连接位置的变化,通过所述浮动槽322的结构设计,实现所述固定组件321与输送组件300的相互配合,从而实现在水面600上升或下降时,能够更好的适应水面600的升降,提高捞渣系统的适用性。
4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入料端设置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用于与所述打捞组件200相互配合,用于实现水面600浮渣从打捞组件200向所述输送组件300转移中的导向。
49.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柜500,所述输送组件300还包括输送电机,所述控制柜500分别与所述旋转电机220、所述输送电机信号连接,用于实现所述旋转电机220、所述输送电机的控制。
50.其中,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电机可正反转,所述控制柜500实现电机控制,包括但不限于,启动、停止、正转与反转。
51.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