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地下综合管廊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下用预制综合管廊。
背景技术:2.地下综合管廊是建造在地下,用于对电力、通信、燃气、给水等市政工程用线进行集约布置的公用隧道,实现了统一规划设计,对地下空间进行综合利用,方便建设管理,减缓了市政工程敷设用线的腐蚀,保障城市基础建设的正常运行。
3.目前常用的地下综合管廊均采用预制的方法,当有施工需求时,将预制好的综合管廊运输至施工的地面挖开槽,在综合管廊的拼接处涂上密封胶进行拼接,以完成综合管廊的搭建。
4.申请人发现预先涂在待安装的地下综合管廊连接处的密封胶,由于在拼接过程中长时间接触空气和粉尘,综合管廊拼接完成后容易出现渗水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5.为了改善安装前涂在地下综合管廊连接处的密封胶,在拼接过程中长时间接触空气和粉尘,使得密封胶的密封效果下降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地下用预制综合管廊。
6.本技术提供一种地下用预制综合管廊,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地下用预制综合管廊,包括管廊本体,所述管廊本体的两端分别为插接端和承接端,插接端和承接端之间咬合连接构成相邻管廊本体的连接处,相邻所述管廊本体之间用于连接的端部上安装有环状密封胶袋,密封胶袋中填充有能填充相邻管廊本体之间缝隙的密封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管廊本体之间通过插接端和承接端进行对位抵接,再抵接的过程中将环状的密封胶袋挤破,使得密封胶流出,从而将插接端和承接端之间的空隙进行填充。密封胶在挤破之前一直保持密封状态,有效减小了空气中的粉尘等对密封胶的污染,使得密封胶更好地在插接端和承接端之间的空隙内流动填充。
8.可选的,所述插接端的端部上有交错分布的两个凹陷部和两个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管廊本体的轴线的距离由近及远分为第一支撑环和第二支撑环;所述凹陷部与所述管廊本体的轴线的距离由近及远分为内插接槽和外插接槽。
9.可选的,所述承接端上有能与所述插接端完全嵌合的两个凹陷部和两个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管廊本体的轴线的距离由近及远分为内承插环和外承插环;所述凹陷部与所述管廊本体的轴线的距离由近及远分为第一容纳环和第二容纳环。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两组凹陷部和凸起部的相互嵌合,将相邻的管廊本体进行卡接,使连接更稳定。
11.可选的,相邻所述管廊本体连接处的一侧端部上设置有尖刺,另一侧端部上开设有能容纳所述尖刺的容纳槽;所述密封胶袋在所述容纳槽的开口处。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相邻的管廊本体的连接端相互靠近时尖刺可以将密封胶袋扎破,使得密封胶流出进入连接处的空隙中进行填充,然后让相邻的管廊本体继续靠
近,尖刺穿过密封胶袋进入容纳槽中,进一步稳定响铃管廊之间的连接。
13.可选的,所述密封胶袋为若干段独立分装的结构。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胶袋无分装时,密封胶在重力的作用下向地的那一侧堆积更多,导致戳破密封胶袋时密封胶不能在连接处的空隙中均匀分布;将密封胶进行分装后,使得密封胶尽可能地均匀分布填充在连接处的空隙处。
15.可选的,在相邻所述管廊本体的连接处紧靠内侧和/或外侧的端部上设置有遇水膨胀橡胶圈。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相邻管廊本体的连接处安装遇水膨胀橡胶圈,当有水渗入时,遇水膨胀橡胶圈膨胀至将连接处靠近内侧和/或外侧的端部进行填充,从而将水隔离在管廊本体外侧。
17.可选的,在所述管廊本体端部中间的凹陷部底端设置弹性橡胶。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相邻管廊本体进行拼接时,弹性橡胶相对的凸起部先和弹性橡胶进行抵接,将相邻管廊本体之间的作用力进行缓冲后,相邻管廊本体的其他端面再进行连接,减小了对各个端面的损伤。
19.可选的,所述遇水膨胀橡胶圈上延伸出凸块,在对应的所述管廊本体的端部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凸块嵌合在固定槽中。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块卡接在固定槽中,使得遇水膨胀橡胶圈能稳定固定在管廊本体的端部上。
2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2.1.管廊本体的两端分别为插接端和承接端,在插接端和/或承接端安装有分装的密封胶袋,相邻的管廊本体的插接端和承接端相互咬合完成拼接,在拼接过程中密封胶袋被挤破,使得密封胶流出填充在插接端和承接端之间的空隙中进行密封。
23.2.在管廊本体的一端端部上安装有与密封胶袋对应的尖刺,相连接的另一端开设有能容纳尖刺的固定槽,在相邻管体拼接过程中,尖刺将密封胶袋戳破,密封胶流出,然后尖刺继续穿进固定槽中,进一步稳定了相邻管廊本体之间的连接。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地下用预制综合管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地下用预制综合管廊的局部剖面图。
26.图3是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7.附图标记说明:
28.1、管廊本体;2、插接端;21、第一支撑环;211、第二遇水膨胀橡胶圈;22、第二支撑环;221、第一密封胶袋;222、尖刺;223、容纳槽;23、外插接槽;231、第一遇水膨胀橡胶圈;24、内插接槽;3、承接端;31、第一容纳环;311、第二密封胶袋;32、第二容纳环;33、外承插环;34、内承插环;4、弹性橡胶。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地下用预制综合管廊。
3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地下用预制综合管廊包括管廊本体1,管廊本体1的两端分别为插接端2和承接端3,相邻的管廊本体1通过首尾的插接端2和承接端3完全咬合完成综合管廊的拼接。
32.如图3所示,插接端2和承接端3均间隔设置有两个凹陷部和两个凸起部,凹陷部和凸起部交错分布。插接端2的其中一个凸起部为第一支撑环21,设置在靠近轴线的位置,与管廊本体1的内壁平滑连接;另一凸起部为第二支撑环22,设置在第一支撑环21与管廊本体1外壁之间。插接端2的其中一个凹陷部为外插接槽23,外插接槽23开设在管廊本体1外壁一侧;另一个凹陷部为内插接槽24,开设在第一支撑环21和第二支撑环22之间。
33.相邻管廊本体1的承接端3与插接端2完全咬合,因此承接端3上的一个凹陷部与第一支撑环21相匹配,该凹陷部为第一容纳环31;另一个凹陷部与第二支撑环22相匹配,该凹陷部为第二容纳环32。在承接端3上的一个凸起部能完全嵌合在外插接槽23,该凸起部为外承插环33;另一个能完全嵌合在内插接槽24中的凸起部为内承插环34。相邻的管廊本体1进行首尾相连的过程中,位于连接处的承接端3与插接端2咬合,两个端部的凸起部均嵌合在相对应的凹陷部的空间内,使相邻的预制综合管廊紧密地拼接在一起。
34.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使相邻的管廊本体1之间的连接更稳定,在第二支撑环22靠近外插接槽23的一端套设有一个环状的第一密封胶袋221,第一密封胶袋221中装填有能有效填充外插接槽23与外承插环33之间空隙的密封胶。在相邻管廊本体1进行拼接的过程中,为了能快速有效地扎破第一密封胶袋221使密封胶流出对连接处进行密封,在外承插环33对应第一密封胶袋221的位置设置有若干尖刺222,同时在外插接槽23底部的管廊本体1上开设能容纳尖刺222的容纳槽223,第一密封胶袋221在容纳槽223开口侧。同样的在第一容纳环31上粘接一个第二密封胶袋311,第一支撑环21的端部安装若干的尖刺222,与尖刺222相对应的第一容纳环31的端部开设有与尖刺222匹配的容纳槽223。当两个管廊本体1的首尾相连时,尖刺222先扎破密封胶袋,使得密封胶流出进入连接处的空隙中,管廊本体1继续相互靠近时,尖刺222进入容纳槽223内,从而使得两个管廊本体1之间的连接更稳定,同时能防止水从连接处渗入。
35.为了使密封胶尽可能均匀地分布在相邻管廊本体1连接处的空隙中,根据尖刺222的位置将密封胶袋设置成若干独立封装的区域,每个区域中均填充有密封胶。在管廊本体1拼装的过程中,密封胶袋被尖刺222扎破后,使密封胶不在重力作用下都集中于向地一侧,而是尽可能多的分布在连接处的各个空隙区域内,使得相邻管廊本体1之间的连接更稳定。
36.如图3所示,为了使相邻的管廊本体1之间的连接处能防水渗入,在外插接槽23的空间底部安装第一遇水膨胀橡胶圈231,当连接处有水接触时,第一遇水膨胀橡胶圈231膨胀至将外插接槽23和外承插环33之间的空间充满,然后将管廊本体1外侧的水隔离在管廊本体1外。
37.为了进一步确保管廊本体1的防渗水效果,在第一支撑环21端部固定连接一个与第一遇水膨胀橡胶圈231等高的第二遇水膨胀橡胶圈211,第二遇水膨胀橡胶圈211上有环状的凸块,在第一支撑环21的端面开设一个环状的固定槽,固定槽的大小与凸块的大小相适应,使得第二遇水膨胀橡胶圈211能稳定固定在第一支撑环21的端面上;第一遇水膨胀橡胶圈231也可用这种方式进行固定。第一遇水膨胀橡胶圈231和第二遇水膨胀橡胶圈211分别位于管廊本体1的内外两侧,配合在一起对相邻的管廊本体1连接处进行防渗水处理。
38.当施工工人将相邻的管廊本体1进行拼接时,为了缓冲相邻的管廊本体1之间的作用力,在第二容纳环32和内插接环的底部设置有弹性橡胶4。沿着管廊本体1拼接的方向,当相邻的管廊本体1抵接时,承插端的第二容纳腔和内承插环34的端部,先与相邻管廊本体1上的第二容纳环32和内插接环上的弹性橡胶4进行接触,弹性橡胶4对两个管廊本体1之间的作用力进行缓冲后,相邻管廊本体1之间连接处的其余接触面再抵接,有效减小了相邻管廊本体1之间拼接的作用力对连接处结构的损伤。
39.在施工现场进行拼接时,当两个管廊本体1的首尾相互靠近,将插接端2与承接端3相匹配后,尖刺222穿破密封胶袋使得密封胶流出将插接端2与承接端3之间黏连固定,同时,第一遇水膨胀橡胶圈231、第二遇水膨胀橡胶圈211和弹性橡胶4将相应连接位置的空间进行封堵,使得管廊本体1的连接处稳定连接且能达到防渗水的效果。
40.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