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给排水工程 专利正文
河道治理生态护坡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河道治理生态护坡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生态护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河道治理生态护坡结构。


背景技术:

2.生态护坡,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开挖边坡形成以后,通过种植植物,利用植物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根系锚固作用)对边坡表层进行防护、加固,使之既能满足对边坡表层稳定的要求,又能恢复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护坡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护坡、固坡手段。
3.现有的生态护坡一般呈倾斜状,雨天时,雨水直接沿着生态护坡的倾斜面流入下水道中,生态护坡上的植物无法有效的对水分进行吸收,导致生态护坡上种植的植物存活率较低,基于此,有必要开发河道治理生态护坡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雨水直接沿着生态护坡的倾斜面流入下水道中,生态护坡上的植物无法有效的对水分进行吸收,导致生态护坡上种植的植物存活率较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河道治理生态护坡结构。
5.本技术提供的河道治理生态护坡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河道治理生态护坡结构,包括阶梯生态坡,所述阶梯生态坡右侧的外壁上设置有雨水收集组件,所述雨水收集组件包括与阶梯生态坡相抵的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可拆卸地安装有箱盖,所述箱盖上贯穿开设有若干个便于对雨水中杂质进行过滤的滤孔,所述阶梯生态坡的内部设置有雨水排放组件,所述雨水排放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阶梯生态坡内的水泵、与水泵输入端固定连接的进水管道以及与水泵输出端固定连接的出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穿设箱体左侧外壁至其内部,所述出水管道穿设阶梯生态坡上侧外壁至其外部。
7.进一步的,所述阶梯生态坡上侧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喷洒雨水的喷头。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喷头,便于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喷洒。
9.进一步的,所述水泵的顶部抵紧设置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顶部开设有矩形槽口,所述矩形槽口内嵌入式地安装有与阶梯生态坡相抵的密封圈。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密封板和密封圈,避免雨水直接进入水泵内部。
11.进一步的,所述阶梯生态坡的每层阶梯平面上均开设有凹槽,每个所述凹槽内均设置有多个隔板。
12.进一步的,所述阶梯生态坡的每层阶梯斜面上均固定安装有多个加固板,每两个所述加固板之间均设置有一个穿设阶梯生态坡的出水孔。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出水孔,利于形成阶梯生态坡的水循环。
14.进一步的,所述箱盖的底部设置有一体成型的限位框架,所述限位框架与箱体内
壁之间相互抵触。
1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6.(1)水泵通过进水管道将箱体内的雨水抽取至出水管道,出水管道将雨水输送至壳体内部,通过壳体上设置的多个喷头,雨水被喷洒在阶梯生态坡的斜面上,实现了阶梯生态坡的水循环,提高了生态护坡上植物的存活率;
17.(2)雨水沿着阶梯生态坡的斜面,进入阶梯生态坡平面上开设的凹槽内,通过出水孔流至阶梯生态坡的斜面,往复循环,直至雨水通过箱盖上开设的滤孔进入箱体内。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
21.图中标号说明:
22.1、阶梯生态坡;101、凹槽;102、出水孔;2、箱体;3、箱盖;4、水泵;5、进水管道;6、出水管道;7、壳体;8、喷头;9、密封板;10、密封圈;11、隔板;12、加固板;13、限位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6.实施例:
27.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8.本技术实施例公开河道治理生态护坡结构,包括阶梯生态坡1,阶梯生态坡1右侧的外壁上设置有雨水收集组件,雨水收集组件包括与阶梯生态坡1相抵的箱体2,箱体2的顶部可拆卸地安装有箱盖3,箱盖3上贯穿开设有若干个便于对雨水中杂质进行过滤的滤孔,阶梯生态坡1的内部设置有雨水排放组件,雨水排放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阶梯生态坡1内的水泵4、与水泵4输入端固定连接的进水管道5以及与水泵4输出端固定连接的出水管道6,进水管道5穿设箱体2左侧外壁至其内部,出水管道6穿设阶梯生态坡1上侧外壁至其外部。
29.阶梯生态坡1上侧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壳体7,壳体7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喷洒雨水的喷头8,水泵4的顶部抵紧设置有密封板9,密封板9的顶部开设有矩形槽口,矩形槽口内嵌入式地安装有与阶梯生态坡1相抵的密封圈10。更为具体的来讲,水泵4通过进水管道5将箱体2内的雨水抽取至出水管道6,出水管道6将雨水输送至壳体7内部,通过壳体7上设置的多个喷头8,雨水被喷洒在阶梯生态坡1的斜面上。
30.阶梯生态坡1的每层阶梯平面上均开设有凹槽101,每个凹槽101内均设置有多个隔板11,阶梯生态坡1的每层阶梯斜面上均固定安装有多个加固板12,每两个加固板12之间均设置有一个穿设阶梯生态坡1的出水孔102,箱盖3的底部设置有一体成型的限位框架13,限位框架13与箱体2内壁之间相互抵触。更为具体的来讲,凹槽101下侧的底壁上装填有土壤,土壤内种植有较多的绿色植物,增强了生态坡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31.本技术实施例河道治理生态护坡结构的实施原理为:雨天时,雨水沿着阶梯生态坡1的斜面,进入阶梯生态坡1平面上开设的凹槽101内,凹槽101下侧的底壁上装填有土壤,土壤内种植有较多的绿色植物,通过出水孔102流至阶梯生态坡1的斜面,往复循环,直至雨水通过箱盖3上开设的滤孔进入箱体2内,启动水泵4,在水泵4、进水管道5、出水管道6、壳体7和喷头8的相互配合下,水泵4通过进水管道5将箱体2内的雨水抽取至出水管道6,出水管道6将雨水输送至壳体7内部,通过壳体7上设置的多个喷头8,雨水被喷洒在阶梯生态坡1的斜面上,实现了阶梯生态坡1的水循环,提高了生态护坡上植物的存活率。
3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