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给排水工程 专利正文
用于溜塌路段的抗滑桩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用于溜塌路段的抗滑桩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1.一种用于溜塌路段的抗滑桩支护结构,用于溜塌路段支护,属于抗滑桩支护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抗滑桩(anti-slide pile)是穿过滑坡体深入于滑床的桩柱,用以支挡滑体的滑动力,起稳定边坡的作用,适用于浅层和中厚层的滑坡,是一种抗滑处理的主要措施。
3.抗滑桩对滑坡体的作用是利用抗滑桩插入滑动面(即指滑面)以下的稳定地层对桩的抗力(锚固力)平衡滑动体的推力,增加其稳定性。当滑坡体下滑时受到抗滑桩的阻抗,使桩前滑体达到稳定状态。根据滑体的厚薄、推力大小、防水要求及施工条件等选用木桩、钢桩、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桩。
4.在溜塌路段,通过抗滑桩对其进行抗滑处理,实践中,是不知晓溜塌路段中滑动面的具体位置的,虽然会采用一定的方式去确定一个最危险的滑动面,但所确定的滑动面却不准确,将抗滑桩插入滑动面以下的稳定地层后,会出现如下技术问题:
5.1.抗滑桩的桩后推力和桩前抗力等力无法准确的计算,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抗滑桩在受力不均的情况下,易出现抗滑桩倾倒或平移等,使得抗滑桩稳定性差,维护难度加大;
6.2.设置抗滑桩后,溜塌路段的排水效果变差,更易造成溜塌路段溜塌。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溜塌路段的抗滑桩支护结构,解决现有抗滑桩在受力不均的情况下,易出现抗滑桩倾倒或平移等,使得抗滑桩稳定性差,维护难度加大。
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9.一种用于溜塌路段的抗滑桩支护结构,包括插入滑动面、且位于高端的前排桩,位于前排桩的桩后一侧的后排桩,后排桩的顶部低于前排桩;
10.两两前排桩之间设置有第一挡土板;
11.前排桩与后排桩的顶部一端,前排桩与后排桩之间设置有斜抗梁;
12.位于地面位置处,前排桩与后排桩之间设置有横梁。
13.进一步,所述横梁上设置有锚杆孔,通过锚杆孔向前排桩与后排桩之间的溜塌路段钻入锚杆,通过锚杆向前排桩与后排桩之间的溜塌路段注入浆液形成注浆层。
14.进一步,位于横梁之上的后排桩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梁。
15.进一步,所述第一挡土板为网状结构;
16.两两后排桩之间设置有第二挡土板,第二挡土板与地面之间存在空隙。
17.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梁设置在横梁以上,后排桩的中部位置上;
18.所述第二挡土板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梁上的上挡土板和设置在第一连接梁下部的下挡土板。
19.进一步,所述下挡土板与地面间的距离为10cm-20cm。
20.进一步,所述下挡土板与地面间等间距设置有竖挡板。
21.进一步,两两横梁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梁。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23.一、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前排桩和后排桩,并通过前排桩和后排桩之间形成的高度差倾斜设置斜抗梁,斜抗梁通过后排桩向前排桩的顶部施加一个斜撑力,可防止前排桩倾斜,而通过设置横梁,使后排桩、横梁和斜抗梁向前排桩施加一个水平力,可防止前排桩平移,从而使得抗滑桩稳定性好,以便减少维护等;
24.二、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横梁上设置锚杆孔,并通过在锚杆孔上设置锚杆注浆形成注浆层,注浆层可加固前排桩与后排桩之间的溜塌路段,并可对横梁起到纵向支撑作用,以便可使抗滑桩支护结构稳定性更强;
25.三、本实用新型的后排桩之间设置第一连接梁是为了便于使后排桩相互作用,使后排桩的抗力能力提高;
26.四、本实用新型将第一挡土板设置为网状结构,并在后排桩之间设置了第二挡土板,并且第二挡土板与地面之间有间隙的存在,为了便于通过网状结构和第二挡土板与地面形成的空隙排水,防止桩前(即前排桩)一侧集水过多,更容易溜塌,同时,采用此方式,经过第一挡土板的泥土,可通过第一挡土板和第二挡土板之间的横梁和注浆层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从而可降低第一挡土板和第二挡土板受力,由于泥土具有自身的重力,此重力的增加可进一步防止第一挡土板和第二挡土板受力倾斜和平移等。
27.五、本实用新型将第一连接梁设置横梁以上,后排桩的中部位置,目的是便于将第二挡土板分为上下结构来设置,便于分段安装第二挡土板;
28.六、本实用新型限定了下挡土板与地面间的距离,是为了防止距离过大,溜塌的泥土过多,从而造成阻挡效果差的问题;
29.七、本实用新型设置竖挡板是为了防止过多的泥土从空隙出溢出等问题;
30.八、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第二连接梁是为了便于加固横梁,使抗滑桩的支撑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该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3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33.图2为图1的剖视图;
34.图中:1-前排桩、2-后排桩、3-第一挡土板、4-斜抗梁、5-横梁、6-锚杆孔、7-锚杆、8-注浆层、9-第一连接梁、10-第二挡土板、11-上挡土板、12-下挡土板、13-竖挡板、14-第二连接梁。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6.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8.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9.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4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42.实施例1
43.为了解决现有抗滑桩在受力不均的情况下,易出现抗滑桩倾倒或平移等,使得抗滑桩稳定性差,维护难度加大。如图1、2所示,提供了一种用于溜塌路段的抗滑桩支护结构,包括插入滑动面、且位于高端的前排桩1,位于前排桩1的桩后一侧的后排桩2,后排桩2的顶部低于前排桩1;前排桩1与后排桩2之间的高度差以及间距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如高度差为0.5m-1m,间距为2m。两两前排桩1之间设置有第一挡土板3;前排桩1与后排桩2的顶部一端,前排桩1与后排桩2之间设置有斜抗梁4,斜抗梁4的倾斜角度也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如倾斜角度为30
°
;位于地面位置处,前排桩1与后排桩2之间设置有横梁5。
44.实施中,先向滑动面插入前排桩1,再插入后排桩2,并依次设置第一挡土板3、横梁5和斜抗梁4,设置好后,通过前排桩和后排桩之间形成的高度差倾斜设置斜抗梁,斜抗梁通过后排桩向前排桩的顶部施加一个斜撑力,可防止前排桩倾斜,而通过设置横梁,使后排桩、横梁和斜抗梁向前排桩施加一个水平力,可防止前排桩平移,从而使得抗滑桩稳定性好,以便减少维护等。
45.实施例2
46.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横梁5上设置有锚杆孔6,通过锚杆孔6向前排桩1与后排
桩2之间的溜塌路段钻入锚杆7,通过锚杆7向前排桩1与后排桩2之间的溜塌路段注入浆液形成注浆层8,图中所示的注浆层8只是表示下部有对应的注浆层。通过在横梁上设置锚杆孔,并通过在锚杆孔上设置锚杆注浆形成注浆层,注浆层可加固前排桩与后排桩之间的溜塌路段,并可对横梁起到纵向支撑作用,以便可使抗滑桩支护结构稳定性更强。
47.实施例3
48.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位于横梁5之上的后排桩2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梁9,设置第一连接梁是为了便于使后排桩相互作用,使后排桩的抗力能力提高。
49.实施例4
50.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挡土板3为网状结构;两两后排桩2之间设置有第二挡土板10,第二挡土板10与地面之间存在空隙。采用上述结构是为了便于通过网状结构和第二挡土板与地面形成的空隙排水,防止桩前(即前排桩)一侧集水过多,更容易溜塌,同时,采用此方式,经过第一挡土板的泥土,可通过第一挡土板和第二挡土板之间的横梁和注浆层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从而可降低第一挡土板和第二挡土板受力,由于泥土具有自身的重力,此重力的增加可进一步防止第一挡土板和第二挡土板受力倾斜和平移等,
51.实施例5
52.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所述第一连接梁9设置在横梁9与后排桩2的顶部之间的中部位置上;所述第二挡土板10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梁9上的上挡土板11和设置在第一连接梁9下部的下挡土板12,目的是便于将第二挡土板分为上下结构来设置,便于分段安装第二挡土板。
53.实施例6
54.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所述下挡土板12与地面间的距离为10cm-20cm,如11cm、12cm、13cm、14cm、15cm、16cm、17cm、18cm或19cm,限定了下挡土板与地面间的距离,是为了防止距离过大,溜塌的泥土过多,从而造成阻挡效果差的问题。
55.实施例7
56.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所述下挡土板12与地面间等间距设置有竖挡板13,竖挡板是为了防止过多的泥土从空隙出溢出等问题。两两横梁5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梁14,是为了便于加固横梁,使抗滑桩的支撑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