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给排水工程 专利正文
一种竖直格构式生态挡墙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2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竖直格构式生态挡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挡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竖直格构式生态挡墙。


背景技术:

2.生态挡土墙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既能起到生态环保的作用、又兼具景观功能、且能防止水土流失,生态挡土墙拥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4.1、现有挡土墙在施工时,工序繁多,工序穿插施工过程中,反复需要人工及机械配合,工期较长,且挡土墙的自身重量较大,稳定性不良,不利于节约成本以及挡墙的长期使用;
5.2、现有生态挡墙,往往直接在墙体压顶层的上方种植植物,以满足景观观赏的需求,未设置隔水层,对挡墙的墙顶造成侵蚀,不利于维持挡土墙的整体稳定性,挡土墙未设置雨水的排泄、过滤、收集和回收利用的结构,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竖直格构式生态挡墙,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重量轻、刚度大、便于装配式施工,简化挡土墙施工的工序,节约成本且提质增效的能力,解决现有挡墙施工的优缺点明显,工序繁琐且挡墙稳定性不良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生态挡墙,在对墙顶种植的植物灌溉时,对墙顶造成侵蚀,影响强度以及未对雨水进行过滤回收的问题,以达到节约水资源,以及在维持良好的生态景观的同时,保持挡墙的刚度和强度的效果。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8.一种竖直格构式生态挡墙,包括挡墙主体,所述挡墙主体的上侧设置有混凝土压顶板,所述混凝土压顶板的上侧设置有防水板,所述防水板的上侧设置有种植土壤板,所述挡墙主体的底部设置有条形基础,所述挡墙主体包括有格构式装配机构,所述挡墙主体的外侧设置有雨水收集机构。
9.所述格构式装配机构包括有墙体装配装置和墙体扶壁装置,所述墙体装配装置包括有预制混凝土墙和实腹钢立柱,所述墙体扶壁装置包括有扶壁斜板。
10.所述雨水收集机构包括有散水砼斜板和引水槽,所述引水槽的一端设置有过滤收集箱。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实腹钢立柱的外表面与预制混凝土墙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实腹钢立柱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装配插座和装配插头,所述装配插座的一端与实腹钢立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装配插头的一端与实腹钢立柱的另一侧固定连接。
1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实腹钢立柱的中间设置有肢间缀
条,所述肢间缀条的端部与实腹钢立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墙体装配装置的内部固定设置有锚杆和排水管。
1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锚杆贯穿墙体装配装置设置,且所述锚杆的一端延伸至墙后土体的内部,所述排水管贯穿墙体装配装置设置,且所述排水管的内部设置有反滤包,所述扶壁斜板的一侧与实腹钢立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扶壁斜板的中部设置有水平连杆。
1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散水砼斜板的一端与格构式装配机构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引水槽的一侧与散水砼斜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收集箱包括有过滤收集箱套壳,所述过滤收集箱套壳的一侧开设有进水口。
1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过滤收集箱套壳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两端与过滤收集箱套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收集箱套壳的外侧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底部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水泵的进水管延伸至过滤收集箱套壳的内部且与过滤收集箱套壳的内外表面固定连接。
1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条形基础的顶部与挡墙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挡墙主体的顶部与混凝土压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混凝土压顶板的顶部与防水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种植土壤板的底部与防水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且所述种植土壤板的顶部开设有雨水细槽。
1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8.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竖直格构式生态挡墙,采用预制混凝土墙、实腹钢立柱、装配插座、装配插头、锚杆、排水管、反滤包和墙体扶壁装置之间的配合,每块预制混凝土墙均设置有实腹钢立柱,利用实腹钢立柱两侧设置的装配插座和装配插头可以快速地对每块预制混凝土墙进行拼接,加快施工的速度,利用锚杆对挡墙进行加固,墙背填土中的水通过埋设的排水管排出,防止墙背后的静水压力过大,再利用排水管内部设置的反滤包使水通过的同时,保持受渗透压力作用的土粒不流失,再配合墙体扶壁装置提高挡墙的整体稳定性。
19.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竖直格构式生态挡墙,采用防水板、雨水细槽、散水砼斜板、引水槽、过滤收集箱、进水口、过滤板和水泵之间的配合,利用防水板对挡墙的墙顶进行隔水处理,防止灌溉植物影响墙体的稳定性,降雨时,水通过雨水细槽流出,防止挡墙顶部积水,利用散水砼斜板防止挡墙底部积水,影响墙体的强度,通过引水槽将雨水从进水口排进过滤收集箱的内部,利用过滤收集箱内部设置的过滤板对收集的雨水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可以利用水泵抽出,从水泵外接水管对生态挡墙种植的植物进行灌溉。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格构式装配机构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墙体装配装置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墙体扶壁装置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雨水收集机构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25.图中:1、挡墙主体;2、混凝土压顶板;3、防水板;4、种植土壤板;41、雨水细槽;5、条形基础;6、格构式装配机构;61、墙体装配装置;611、预制混凝土墙;612、实腹钢立柱;6121、
装配插座;6122、装配插头;613、肢间缀条;614、锚杆;615、排水管;6151、反滤包;62、墙体扶壁装置;621、扶壁斜板;622、水平连杆;7、雨水收集机构;71、散水砼斜板;72、引水槽;73、过滤收集箱;731、过滤收集箱套壳;7311、进水口;732、过滤板;733、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7.实施例1
28.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竖直格构式生态挡墙,包括挡墙主体1,挡墙主体1的上侧设置有混凝土压顶板2,混凝土压顶板2的上侧设置有防水板3,防水板3的上侧设置有种植土壤板4,挡墙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条形基础5,挡墙主体1包括有格构式装配机构6,挡墙主体1的外侧设置有雨水收集机构7,格构式装配机构6包括有墙体装配装置61和墙体扶壁装置62,墙体装配装置61包括有预制混凝土墙611和实腹钢立柱612,墙体扶壁装置62包括有扶壁斜板621,雨水收集机构7包括有散水砼斜板71和引水槽72,引水槽72的一端设置有过滤收集箱73,实腹钢立柱612的外表面与预制混凝土墙611的一侧固定连接,实腹钢立柱61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装配插座6121和装配插头6122,装配插座6121的一端与实腹钢立柱612的一侧固定连接,装配插头6122的一端与实腹钢立柱61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实腹钢立柱612的中间设置有肢间缀条613,肢间缀条613的端部与实腹钢立柱6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墙体装配装置6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锚杆614和排水管615。
29.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实腹钢立柱612两侧设置的装配插座6121和装配插头6122可以快速地对每块预制混凝土墙611进行拼接,加快施工的速度,再配合肢间缀条613的斜向支撑作用,提高挡墙主体1的强度。
30.实施例2
31.如图1-5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锚杆614贯穿墙体装配装置61设置,且锚杆614的一端延伸至墙后土体的内部,排水管615贯穿墙体装配装置61设置,且排水管615的内部设置有反滤包6151,扶壁斜板621的一侧与实腹钢立柱6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扶壁斜板621的中部设置有水平连杆622。
32.在本实施例中,利用锚杆614对挡墙进行加固,墙背填土中的水通过埋设的排水管615排出,防止墙背后的静水压力过大,再利用排水管615内部设置的反滤包6151使水通过的同时,保持受渗透压力作用的土粒不流失,再配合墙体扶壁装置62提高挡墙的整体稳定性,通过扶壁斜板621和水平连杆622进一步增强挡墙主体1抵抗墙后土压力的能力。
33.实施例3
34.如图1-5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散水砼斜板71的一端与格构式装配机构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引水槽72的一侧与散水砼斜板7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过滤收集箱73包括有过滤收集箱套壳731,过滤收集箱套壳731的一侧开设有进水口7311,过滤收集箱套壳731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板732,过滤板732的两端与过滤收集箱套壳731的内壁固定连接,过滤收集箱套壳731的外侧设置有水泵733,水泵733的底部与地面固定连接,水泵733的进水管延伸至过滤收集箱套壳731的内部且与过滤收集箱套壳731的内外表面固定连接,条形基础5的顶部与挡墙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挡墙主体1的顶部与混凝土压顶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混凝土压顶板2的顶部与防水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
种植土壤板4的底部与防水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且种植土壤板4的顶部开设有雨水细槽41。
35.在本实施例中,利用防水板3对挡墙的墙顶进行隔水处理,防止灌溉植物影响墙体的稳定性,降雨时,水通过雨水细槽41流出,防止挡墙顶部积水,利用散水砼斜板71防止挡墙底部积水,影响墙体的强度,通过引水槽72将雨水从进水口7311排进过滤收集箱73的内部,利用过滤收集箱73内部设置的过滤板732对收集的雨水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可以利用水泵733抽出,从水泵733外接水管对生态挡墙种植的植物进行灌溉,对雨水进行排泄、过滤、收集和回收利用,避免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36.下面具体说一下该竖直格构式生态挡墙的工作原理。
37.如图1-5所示,在挡土墙施工时,首先浇筑完条形基础5的混凝土,其次,在条形基础5上侧预定的挡墙位置,利用实腹钢立柱612两侧设置的装配插座6121和装配插头6122可以快速地对每块预制混凝土墙611进行拼接,加快施工的速度,配合肢间缀条613的斜向支撑作用,提高挡墙主体1的强度,再利用锚杆614对挡墙进行加固,墙背填土中的水通过埋设的排水管615排出,防止墙背后的静水压力过大,再利用排水管615内部设置的反滤包6151使水通过的同时,保持受渗透压力作用的土粒不流失,再配合墙体扶壁装置62提高挡墙的整体稳定性,通过扶壁斜板621和水平连杆622进一步增强挡墙主体1抵抗墙后土压力的能力,通过混凝土压顶板2对墙体进行压顶处理,利用防水板3对挡墙的墙顶进行隔水处理,防止灌溉植物影响墙体的稳定性,降雨时,水通过雨水细槽41流出,防止挡墙顶部积水,利用散水砼斜板71防止挡墙底部积水,影响墙体的强度,通过引水槽72将雨水从进水口7311排进过滤收集箱73的内部,利用过滤收集箱73内部设置的过滤板732对收集的雨水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可以利用水泵733抽出,从水泵733外接水管对生态挡墙种植的植物进行灌溉,通过雨水收集机构7对雨水进行排泄、过滤、收集和回收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38.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