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给排水工程 专利正文
一种手动式翻板活动防汛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2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手动式翻板活动防汛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汛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动式翻板活动防汛墙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城市水务工程建设理念的不断提高,防汛墙设计越来越讲求景观性和亲水性,以期在保证防汛安全的情况下给市民提供可以休闲、娱乐的开放滨水空间。但是,由于汛期防汛高程的限制,很多岸段的防汛墙的墙顶高程明显高于地面,影响防汛墙的通透性和亲水性,同时由于汛期占全年时间的比重较小,若防汛墙长期以这样的姿态设置在河岸处,无疑极大地影响河岸的景观性和亲水性。
3.为此,本技术人经过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找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的防汛墙在汛期防汛时高程较高,导致墙顶高程过高,影响河岸的景观性和亲水性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提高河岸的景观性和亲水性的手动式翻板活动防汛墙结构。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6.一种手动式翻板活动防汛墙结构,包括:
7.打设在地基内的防汛墙桩基;
8.构筑在所述防汛墙桩基上的防汛墙底板;
9.构筑在所述防汛墙底板上且位于临水侧的防汛墙墙体;以及
10.回填在所述防汛墙底板上且位于所述防汛墙墙体后侧的回填土体;其特征在于,
11.在所述防汛墙墙体的墙顶处安装有可在直立防汛模式和卧倒模式之间进行转换的手动式翻板机构,当进入汛期时,所述手动式翻板机构转换至直立防汛模式进行防汛,当进入非汛期时,所述手动式翻板机构转换至卧倒模式并可作为亲水步道。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手动式翻板机构包括:
13.安装在所述防汛墙墙体的墙顶上的防汛限位栏杆;
14.若干沿防汛墙长度方向并排布置的防汛翻板,每一防汛翻板的一侧铰接在所述防汛墙墙体的墙顶上;
15.铰接在每一防汛翻板的下板面上的支撑杆;以及
16.若干沿防汛墙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回填土体上且与所述支撑杆呈一一对应关系的撑杆基座。
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每一防汛翻板的下板面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支撑杆的容置槽。
1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每一防汛翻板的上板面上涂布有道路涂层。
1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道路涂层为沥青层。
2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相邻的两块防汛翻板之间通过企口结构进行拼合,在相邻的两块防汛翻板之间形成的企口结构内设置有侧向止水条。
2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侧向止水条由第一型钢框条以及包覆在所述第一型钢框条外周上的第一止水橡胶构成。
2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防汛墙墙体的墙顶面上设置有沿防汛墙墙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底部止水条。
2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底部止水条由第二型钢框条以及包覆在所述第二型钢框条外周上的第二止水橡胶构成。
2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防汛翻板采用轻质铝合金制成,所述防汛限位栏杆、支撑杆和撑杆基座采用不锈钢制成。
2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回填土体的顶面上位于所述手动式翻板机构的后侧构筑有永久亲水步道。
26.由于采用了如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现状的防汛墙上安装手动式翻板机构,可以根据防汛要求进行形态变化,在非汛期时,将手动式翻板机构变形成为亲水步道,提高河岸景观性和亲水性,在汛期时变形为直立防汛墙,具有良好的密闭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8.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汛期时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非汛期时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30.图3是本实用新型由直立防汛模式转换成卧倒模式的过程示意图。
31.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相邻两块防汛翻板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32.图5是图1的a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34.参见图1至图3,图中给出的是一种手动式翻板活动防汛墙结构,包括防汛墙桩基100、防汛墙底板200、防汛墙墙体300、回填土体400、手动式翻板机构500以及永久亲水步道600。
35.防汛墙桩基100打设在地基内,作为防汛墙的基础结构。防汛墙底板200构筑在防汛墙桩基100上。防汛墙墙体300构筑在防汛墙底板200上且位于防汛墙底板200的临水侧,防汛墙墙体300与防汛墙底板200构成一个l型结构。回填土体400回填在防汛墙底板200上且位于防汛墙墙体300的后侧,回填土体400的顶面高程与防汛墙墙体300的墙顶高程基本
保持一致。
36.手动式翻板机构500安装在防汛墙墙体300的墙顶处,其可在直立防汛模式和卧倒模式之间进行转换。当进入汛期时,手动式翻板机构500转换至直立防汛模式进行防汛,如图1所示;当进入非汛期时,手动式翻板机构500转换至卧倒模式并可作为亲水步道,如图2所示。
37.具体地,手动式翻板机构500包括防汛限位栏杆510、若干防汛翻板520、若干支撑杆530以及若干撑杆基座540。
38.防汛限位栏杆510竖直安装在防汛墙墙体300的墙顶上,其一方面可作为栏杆使用,保护行人,另一方面对防汛翻板520进行限位,使得防汛翻板520保持竖直状态。防汛限位栏杆510采用不锈钢制成,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能。
39.若干防汛翻板520沿防汛墙长度方向并排布置,每一防汛翻板520的一侧通过转轴和轴承等部件铰接在防汛墙墙体399的墙顶上。在每一防汛翻板520的上板面上涂布有道路涂层521,道路涂层521可采用沥青等材料。当若干防汛翻板520处于卧倒状态时,若干防汛翻板520可拼接形成亲水步道,其顶面高程与永久亲水步道600的顶面基本齐平。防汛翻板520采用轻质铝合金制成,在保证足够强度的同时重量更轻,便于对防汛翻板520进行翻动。
40.每一支撑杆530对应地通过转轴和轴承等部件铰接在对应的防汛翻板520的下板面上。在每一防汛翻板520的下板面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支撑杆530的容置槽(图中未示出),当防汛翻板520处于卧倒状态时,支撑杆530进入防汛翻板520的容置槽中,从而将支撑杆530隐藏起来,同时也避免对支撑杆530造成损坏。支撑杆530采用不锈钢制成,具备足够的强度,同时也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能。
41.若干撑杆基座540沿防汛墙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回填土体400上且与若干支撑杆530呈一一对应关系。撑杆基座540采用不锈钢制成,具备足够的强度,同时也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能。当防汛翻板520翻转至竖直状态时,支撑杆530的一端支承在撑杆基座540上,使得防汛翻板520始终保持竖直状态。
42.为了提高手动式翻板机构500的防水性能,参见图4,相邻的两块防汛翻板520之间通过企口结构进行拼合,在相邻的两块防汛翻板520之间形成的企口结构内设置有侧向止水条550。侧向止水条550由第一型钢框条以及包覆在所述第一型钢框条外周上的第一止水橡胶构成。
43.为了进一步地提高手动式翻板机构500的防水性能,参见图5,在防汛墙墙体300的墙顶面上设置有沿防汛墙墙体30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底部止水条560。底部止水条560由第二型钢框条以及包覆在所述第二型钢框条外周上的第二止水橡胶构成。当防汛翻板520翻转至竖直状态时,防汛翻板520的上板面的底部与底部止水条560之间形成密封接触。
44.永久亲水步道600构筑在回填土体400的顶面上位于手动式翻板机构500的若干防汛翻板520的后侧。
4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