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木材加工 专利正文
一种竹吸管加工用软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竹吸管加工用软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吸管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竹吸管加工用软化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将竹带缠绕加工成吸管前,需要对竹带进行软化,软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竹带的韧性,避免其断裂。为了提高竹带的软化效果,现有的做法是通过提高软化箱的加热温度来实现的,但这种方式存在能耗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能降耗的竹吸管加工用软化装置。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竹吸管加工用软化装置,包括软化箱箱体、立式竹带筒和软化设备;
5.所述软化箱箱体为圆柱形,所述软化箱箱体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所述软化箱箱体的内部中空,所述软化箱箱体在靠近底部的外壁设有贯通至所述软化箱箱体的内腔的进风口和竹带进料口,所述软化箱箱体在靠近顶部的外壁设有贯通至所述软化箱箱体的内腔的出风口和竹带出料口;
6.所述立式竹带筒设立在所述软化箱箱体的内腔中,所述立式竹带筒的表面设有螺旋形的竹带绕卷槽;
7.所述软化设备的热风出口与所述进风口连接。
8.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的进风方向、竹带进料口的进料方向、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以及竹带出料口的出料方向均与所述软化箱箱体的内壁相切。
9.在可选实施例中,还包括伺服电机,所述软化箱箱体的底部设有安装槽,所述伺服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软化箱箱体的底板后与所述立式竹带筒同轴连接。
10.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软化箱箱体的内腔底部设有环形轨道,所述立式竹带筒与所述环形轨道滑动配合。
11.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软化设备为热风风机。
12.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软化箱箱体的侧壁设有舱门。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竹吸管加工用软化装置,包括软化箱箱体、立式竹带筒和软化设备,使用时,竹带自竹带进料口进入软化箱箱体的内腔后,缠绕在立式竹带筒的表面的竹带绕卷槽内并持续输送,最后从竹带出料口送出,在竹带送料的同时,软化设备从进风口通入热风,热风对竹带进行加热软化后从出风口排出软化箱箱体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竹吸管加工用软化装置采用螺旋形送料以及同步烘干的方式,一方面延长了软化设备对竹带的加热时长,另一方面提升了竹带软化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14.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竹吸管加工用软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5.标号说明:
16.1、软化箱箱体;11、进风口;12、竹带进料口;13、出风口;14、竹带出料口;15、安装槽;16、环形轨道;
17.2、立式竹带筒;21、竹带绕卷槽;
18.3、软化设备;
19.4、伺服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21.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竹吸管加工用软化装置,包括软化箱箱体、立式竹带筒和软化设备;
22.所述软化箱箱体为圆柱形,所述软化箱箱体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所述软化箱箱体的内部中空,所述软化箱箱体在靠近底部的外壁设有贯通至所述软化箱箱体的内腔的进风口和竹带进料口,所述软化箱箱体在靠近顶部的外壁设有贯通至所述软化箱箱体的内腔的出风口和竹带出料口;
23.所述立式竹带筒设立在所述软化箱箱体的内腔中,所述立式竹带筒的表面设有螺旋形的竹带绕卷槽;
24.所述软化设备的热风出口与所述进风口连接。
25.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竹吸管加工用软化装置,包括软化箱箱体、立式竹带筒和软化设备,使用时,竹带自竹带进料口进入软化箱箱体的内腔后,缠绕在立式竹带筒的表面的竹带绕卷槽内并持续输送,最后从竹带出料口送出,在竹带送料的同时,软化设备从进风口通入热风,热风对竹带进行加热软化后从出风口排出软化箱箱体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竹吸管加工用软化装置采用螺旋形送料以及同步烘干的方式,一方面延长了软化设备对竹带的加热时长,另一方面提升了竹带软化的均匀性。
26.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口的进风方向、竹带进料口的进料方向、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以及竹带出料口的出料方向均与所述软化箱箱体的内壁相切。
27.进一步的,还包括伺服电机,所述软化箱箱体的底部设有安装槽,所述伺服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软化箱箱体的底板后与所述立式竹带筒同轴连接。
28.进一步的,所述软化箱箱体的内腔底部设有环形轨道,所述立式竹带筒与所述环形轨道滑动配合。
29.进一步的,所述软化设备为热风风机。
30.进一步的,所述软化箱箱体的侧壁设有舱门。
31.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一种竹吸管加工用软化装置,包括软化箱箱体1、立式竹带筒2和软化设备3;
32.所述软化箱箱体1为圆柱形,所述软化箱箱体1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所述软化箱
箱体1的内部中空,所述软化箱箱体1在靠近底部的外壁设有贯通至所述软化箱箱体1的内腔的进风口11和竹带进料口12,所述软化箱箱体1在靠近顶部的外壁设有贯通至所述软化箱箱体1的内腔的出风口13和竹带出料口14,进风口11和出风口13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竹带进料口12和竹带出料口14的截面形状为方形;
33.所述立式竹带筒2设立在所述软化箱箱体1的内腔中,所述立式竹带筒2的表面设有螺旋形的竹带绕卷槽21;
34.所述软化设备3的热风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进风口11连接。
35.所述进风口11的进风方向、竹带进料口12的进料方向、出风口13的出风方向以及竹带出料口14的出料方向均与所述软化箱箱体1的内壁相切。还包括伺服电机4,所述软化箱箱体1的底部设有安装槽15,所述伺服电机4设置在所述安装槽15内,所述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穿过所述软化箱箱体1的底板后与所述立式竹带筒2同轴连接。所述软化箱箱体1的内腔底部设有环形轨道16,所述立式竹带筒2与所述环形轨道16滑动配合。所述软化设备3为热风风机。所述软化箱箱体1的侧壁设有舱门。
3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竹吸管加工用软化装置,包括软化箱箱体、立式竹带筒和软化设备,使用时,竹带自竹带进料口进入软化箱箱体的内腔后,缠绕在立式竹带筒的表面的竹带绕卷槽内并持续输送,最后从竹带出料口送出,在竹带送料的同时,软化设备从进风口通入热风,热风对竹带进行加热软化后从出风口排出软化箱箱体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竹吸管加工用软化装置采用螺旋形送料以及同步烘干的方式,一方面延长了软化设备对竹带的加热时长,另一方面提升了竹带软化的均匀性。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竹吸管加工用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软化箱箱体、立式竹带筒和软化设备;所述软化箱箱体为圆柱形,所述软化箱箱体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所述软化箱箱体的内部中空,所述软化箱箱体在靠近底部的外壁设有贯通至所述软化箱箱体的内腔的进风口和竹带进料口,所述软化箱箱体在靠近顶部的外壁设有贯通至所述软化箱箱体的内腔的出风口和竹带出料口;所述立式竹带筒设立在所述软化箱箱体的内腔中,所述立式竹带筒的表面设有螺旋形的竹带绕卷槽;所述软化设备的热风出口与所述进风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吸管加工用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的进风方向、竹带进料口的进料方向、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以及竹带出料口的出料方向均与所述软化箱箱体的内壁相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吸管加工用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伺服电机,所述软化箱箱体的底部设有安装槽,所述伺服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软化箱箱体的底板后与所述立式竹带筒同轴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吸管加工用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化箱箱体的内腔底部设有环形轨道,所述立式竹带筒与所述环形轨道滑动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吸管加工用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化设备为热风风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吸管加工用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化箱箱体的侧壁设有舱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管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竹吸管加工用软化装置,包括软化箱箱体、立式竹带筒和软化设备;所述软化箱箱体为圆柱形,所述软化箱箱体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所述软化箱箱体的内部中空,所述软化箱箱体在靠近底部的外壁设有贯通至所述软化箱箱体的内腔的进风口和竹带进料口,所述软化箱箱体在靠近顶部的外壁设有贯通至所述软化箱箱体的内腔的出风口和竹带出料口;所述立式竹带筒设立在所述软化箱箱体的内腔中,所述立式竹带筒的表面设有螺旋形的竹带绕卷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竹吸管加工用软化装置采用螺旋形送料以及同步烘干的方式,一方面延长了软化设备对竹带的加热时长,另一方面提升了竹带软化的均匀性。均匀性。均匀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学财 冯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龙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25
技术公布日:20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