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木材加工 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竹篓生产的竹篾软化方法与流程

时间:2022-01-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用于竹篓生产的竹篾软化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竹制品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竹篓生产的竹篾软化方法。


背景技术:

2.竹篓是指由竹篾编成的圆柱形盛器,竹篾是指剖削成一定规格的竹皮或成条的薄竹片,由于竹篾较薄,具有可编制的韧性,所以常常用于编制竹篓等竹制品,但是若直接使用编制,其具有一定的脆性,导致编制制品容易断裂,出现破损,且由于其来源天然,容易受到微生物以及虫蛀,导致其使用寿命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竹篓生产的竹篾软化方法,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用于竹篓生产的竹篾软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步骤一:将裁剪好的竹篾洗干净放入工业微波炉中,进行微波软化处理;
7.步骤二:将微波软化处理后的竹篾加入抗菌防虫液中浸泡8-10min,然后取出沥干,在35-45℃条件下烘15-21h,再升温至60℃,烘48-60h;然后降温至45℃保温10h,然后冷却至室温,完成处理。
8.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竹篾选自粉单竹竹皮,裁剪宽度为4.6mm,厚度为0.5mm,长度为90cm。
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一中微波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10.首先使用功率为10-20kw的微波前处理5-10min,然后将微波功率提高至100kw,加热处理4-6min,再使用功率为20-40kw的微波后处理3-5min。
1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抗菌防虫液由如下重量份原料混合而成:
12.四硼酸钾1.2-3.2份、氯化钠0.5-1.5份、植物提取物10-20份、抗菌增效剂3.8-5.8份、无水乙醇50-60份、去离子水15-25份。
13.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植物提取物由如下步骤制成:
14.将白屈菜、白头翁、藜芦、白藓、走马芹切割烘干后粉碎,过80目滤网,混合后置于搅拌釜中,然后加入20倍质量的蒸馏水中,搅拌并施加超声波辅助,在温度80℃下提取2h,过滤、离心后取上清液,制得植物提取物;
15.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白屈菜、白头翁、藜芦、白藓、走马芹的质量比为1:0.8:1:0.9:1.2。
16.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抗菌增效剂由如下步骤制成:
17.步骤s1:将1-(4-氯苯基)-2-环丙基-1-丙酮、盐酸羟胺、乙酸钠以及无水乙醇加入烧瓶中,加热回流反应7h,抽滤旋蒸除去乙醇,再使用二氯甲烷萃取,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制得中间物1;其中,1-(4-氯苯基)-2-环丙基-1-丙酮、盐酸羟胺、乙酸钠、无水乙醇的用
量比为0.1mol:0.15mol:0.2mol:200ml;
18.在本步骤中,1-(4-氯苯基)-2-环丙基-1-丙酮与盐酸羟胺发生肟化反应,形成带有c=n-oh基的酮肟化合物中间物1,反应过程如下所示:
[0019][0020]
步骤s2:在冰浴条件下,将中间物1与对氨基苯甲酰氯加入装有四氢呋喃的烧瓶,然后加入吡啶,反应6-7h,制得中间物2;其中,中间物1、对氨基苯甲酰氯、四氢呋喃、吡啶的用量比为0.1mol:0.12mol:150ml:0.1mol;
[0021]
此步骤中,中间物1上c=n-oh基中的羟基与对氨基苯甲酰氯的酰氯发生酯化反应,吡啶作为缚酸剂,反应过程如下所示:
[0022][0023]
步骤s3:将三聚氯氰加入装有丙酮的烧瓶,然后在冰浴条件下搅拌15min,将中间物2加入烧瓶,在0-5℃下,反应4-6h,制得中间物3;其中,三聚氯氰、丙酮、中间物2的用量比为0.01mol:20ml:0.01mol;
[0024]
本步骤中利用中间物2的氨基与三聚氯氰的一个活性氯发生取代反应,将中间物2连接到三聚氯氰分子上,反应过程如下所示:
[0025][0026]
步骤s4:冰浴条件下将中间物3加入装有丙酮的烧瓶,然后将三甲胺盐酸盐加入烧瓶中,保持冰浴,搅拌反应3h,制得抗菌增效剂;其中,中间物3、丙酮、三甲胺盐酸盐的用量比为0.012mol:25ml:0.01mol;
[0027]
利用中间物3的一个活性氯与三甲胺中的仲胺发生季铵化反应,使制得的抗菌增效剂带有一个具有正电荷的季铵盐基团,可以与带负电的微生物表面结合,起到抗菌抑菌的作用,同时还使三聚氯氰分子剩余一个活性氯,用于与竹篾内部的羟基发生反应,将抗菌增效剂分子与其更充分的结合在一起,反应过程如下所示:
[0028][0029]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竹篓生产的竹篾软化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30]
(1)本发明在对竹篾进行软化时,首先使用微波对竹篾进行加热,且采用预升温,再加大功率升高温度,降温时也使用较低功率的微波先处理一段时间,使其加热以及降温存在一个准备的时间,避免快速的升温与降温对其性能造成影响;
[0031]
(2)本发明使用了一种抗菌防虫液对微波处理后的竹篾进浸泡,其中四硼酸钾、氯化钠等成分不仅能够有效软化竹条,增加软化效果,而且能促进浸泡液渗透,该浸泡液中加入了具有高效抗虫作用的植物提取液,加强竹篾的防虫效果,且制备添加了一种抗菌增效剂,该抗菌增效剂分子带有一个酮肟结构的基团,具有良好的杀虫效果,同时该抗菌增效剂分子还带有抗菌活性的季铵盐基团,同时该分子具有一个活性氯基团可以与竹篾内部竹纤维的羟基进行反应,从而更彻底的进行抗虫抗菌,进一步地延长其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3]
实施例1
[0034]
制备抗菌增效,该抗菌增效剂由如下步骤制成:
[0035]
步骤s1:将0.1mol1-(4-氯苯基)-2-环丙基-1-丙酮、0.15mol盐酸羟胺、0.2mol乙酸钠以及200ml无水乙醇加入烧瓶中,加热回流反应7h,抽滤旋蒸除去乙醇,再使用二氯甲烷萃取,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制得中间物1;
[0036]
步骤s2:在冰浴条件下,将0.1mol中间物1与0.12mol对氨基苯甲酰氯加入装有150ml四氢呋喃的烧瓶,然后加入0.1mol吡啶,反应6h,制得中间物2;
[0037]
步骤s3:将0.1mol三聚氯氰加入装有200ml丙酮的烧瓶,然后在冰浴条件下搅拌15min,将0.1中间物2加入烧瓶,在0℃下,反应4h,制得中间物3;
[0038]
步骤s4:冰浴条件下将0.12中间物3加入装有250ml丙酮的烧瓶,然后将0.1mol三甲胺盐酸盐加入烧瓶中,保持冰浴,搅拌反应3h,制得抗菌增效剂。
[0039]
实施例2
[0040]
制备抗菌增效,该抗菌增效剂由如下步骤制成:
[0041]
步骤s1:将0.1mol1-(4-氯苯基)-2-环丙基-1-丙酮、0.15mol盐酸羟胺、0.2mol乙酸钠以及200ml无水乙醇加入烧瓶中,加热回流反应7h,抽滤旋蒸除去乙醇,再使用二氯甲烷萃取,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制得中间物1;
[0042]
步骤s2:在冰浴条件下,将0.1mol中间物1与0.12mol对氨基苯甲酰氯加入装有150ml四氢呋喃的烧瓶,然后加入0.1mol吡啶,反应6.5h,制得中间物2;
[0043]
步骤s3:将0.1mol三聚氯氰加入装有200ml丙酮的烧瓶,然后在冰浴条件下搅拌15min,将0.1中间物2加入烧瓶,在3℃下,反应5h,制得中间物3;
[0044]
步骤s4:冰浴条件下将0.12中间物3加入装有250ml丙酮的烧瓶,然后将0.1mol三甲胺盐酸盐加入烧瓶中,保持冰浴,搅拌反应3h,制得抗菌增效剂。
[0045]
实施例3
[0046]
制备抗菌增效,该抗菌增效剂由如下步骤制成:
[0047]
步骤s1:将0.1mol1-(4-氯苯基)-2-环丙基-1-丙酮、0.15mol盐酸羟胺、0.2mol乙酸钠以及200ml无水乙醇加入烧瓶中,加热回流反应7h,抽滤旋蒸除去乙醇,再使用二氯甲烷萃取,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制得中间物1;
[0048]
步骤s2:在冰浴条件下,将0.1mol中间物1与0.12mol对氨基苯甲酰氯加入装有150ml四氢呋喃的烧瓶,然后加入0.1mol吡啶,反应7h,制得中间物2;
[0049]
步骤s3:将0.1mol三聚氯氰加入装有200ml丙酮的烧瓶,然后在冰浴条件下搅拌15min,将0.1中间物2加入烧瓶,在5℃下,反应6h,制得中间物3;
[0050]
步骤s4:冰浴条件下将0.12中间物3加入装有250ml丙酮的烧瓶,然后将0.1mol三甲胺盐酸盐加入烧瓶中,保持冰浴,搅拌反应3h,制得抗菌增效剂。
[0051]
实施例4
[0052]
制备抗菌防虫液,该抗菌防虫液由如下步骤制成:
[0053]
将1kg白屈菜、0.8kg白头翁、1kg藜芦、0.9kg白藓、1.2kg走马芹切割烘干后粉碎,过80目滤网,混合,然后置于搅拌釜中,然后加入49kg蒸馏水,搅拌并施加超声波辅助,在温度80℃下提取2h,过滤、离心后取上清液,制得植物提取物;
[0054]
称取四硼酸钾1.2kg、氯化钠0.5kg、植物提取物10kg、实施例2制备的抗菌增效剂3.8kg、无水乙醇50kg、去离子水15kg进行混合,混合后制得抗菌防虫液。
[0055]
实施例5
[0056]
制备抗菌防虫液,该抗菌防虫液由如下步骤制成:
[0057]
将1kg白屈菜、0.8kg白头翁、1kg藜芦、0.9kg白藓、1.2kg走马芹切割烘干后粉碎,过80目滤网,混合,然后置于搅拌釜中,然后加入49kg蒸馏水,搅拌并施加超声波辅助,在温度80℃下提取2h,过滤、离心后取上清液,制得植物提取物;
[0058]
称取四硼酸钾2.2kg、氯化钠1kg、植物提取物15kg、实施例2制备的抗菌增效剂4.8kg、无水乙醇55kg、去离子水20kg进行混合,混合后制得抗菌防虫液。
[0059]
实施例6
[0060]
制备抗菌防虫液,该抗菌防虫液由如下步骤制成:
[0061]
将1kg白屈菜、0.8kg白头翁、1kg藜芦、0.9kg白藓、1.2kg走马芹切割烘干后粉碎,过80目滤网,混合,然后置于搅拌釜中,然后加入49kg蒸馏水,搅拌并施加超声波辅助,在温度80℃下提取2h,过滤、离心后取上清液,制得植物提取物;
[0062]
称取四硼酸钾3.2kg、氯化钠1.5kg、植物提取物20kg、实施例2制备的抗菌增效剂5.8kg、无水乙醇60kg、去离子水25kg进行混合,混合后制得抗菌防虫液。
[0063]
实施例7
[0064]
一种用于竹篓生产的竹篾软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65]
步骤一:将单竹竹皮,裁剪成宽度为4.6mm,厚度为0.5mm的竹篾,洗干净放入工业微波炉中,首先使用功率为10kw的微波前处理10min,然后将微波功率提高至100kw,加热处理4min,再使用功率为20kw的微波后处理5min;
[0066]
步骤二:将微波软化处理后的竹篾加入实施例5制备的抗菌防虫液中浸泡8min,然后取出沥干,在35℃条件下烘21h,再升温至60℃,烘48h;然后降温至45℃保温10h,然后冷却至室温,完成处理。
[0067]
实施例8
[0068]
一种用于竹篓生产的竹篾软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69]
步骤一:将单竹竹皮,裁剪成宽度为4.6mm,厚度为0.5mm,长度为90cm的竹篾,洗干净放入工业微波炉中,首先使用功率为15kw的微波前处理7.5min,然后将微波功率提高至100kw,加热处理5min,再使用功率为30kw的微波后处理4min;
[0070]
步骤二:将微波软化处理后的竹篾加入实施例5制备的抗菌防虫液中浸泡9min,然后取出沥干,在40℃条件下烘17.5h,再升温至60℃,烘54h;然后降温至45℃保温10h,然后冷却至室温,完成处理。
[0071]
实施例9
[0072]
一种用于竹篓生产的竹篾软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73]
步骤一:将单竹竹皮,裁剪成宽度为4.6mm,厚度为0.5mm的竹篾,洗干净放入工业微波炉中,首先使用功率为20kw的微波前处理5min,然后将微波功率提高至100kw,加热处理6min,再使用功率为40kw的微波后处理3min;
[0074]
步骤二:将微波软化处理后的竹篾加入实施例5制备的抗菌防虫液中浸泡10min,然后取出沥干,在45℃条件下烘15h,再升温至60℃,烘60h;然后降温至45℃保温10h,然后冷却至室温,完成处理。
[0075]
对比例1:与实施例8相比,使用沸水煮代替步骤一的微波软化处理,步骤二不变。
[0076]
对比例2:与实施例8相比使用未添加实施例2制备的抗菌增效剂的抗菌防虫液浸泡处理,其余不变。
[0077]
对比例3:与实施例8相比不使用抗菌防虫液浸泡处理。
[0078]
对实施例7-9和对比例1-3处理后的竹篾进行性能测试;采用拉力测试仪进行拉力测试,再切割成直径为0.5cm的小圆片,采用抑菌圈法测试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得到结果如下表所示:
[0079][0080]
由上表可以看出实施例7-9处理后的竹篾机械性能较强,且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
[0081]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82]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