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木材加工 专利正文
小型劈柴机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小型劈柴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小型劈柴机。


背景技术:

2.木柴,指用来做柴火的木头,在木柴的使用过程中,通常需要将整体的木柴进行劈砍,形成小端的木柴结构,从而便于木柴的生火和使用。
3.随着科技的发展,劈柴机可实现对木柴的自动劈砍,如中国专利号cn201910267979.1公开了一种长度可调节的劈柴装置,具有长度和高度方便调节的特点,在具体的使用中,与传统的劈柴装置相比较而言,本长度可调节的劈柴装置对柴木放置结构进行高度和长度的调节,方便劈柴机构能够高效准确的进行劈柴作业,进而提高劈柴效率,在劈柴机构下端安装有车轮方便移动,同时在四个车轮的侧上方安装有车轮定位结构,方便对车轮进行定位避免劈柴装置在使用时滑动。
4.上述公开的这种劈柴装置整体具有较大的尺寸,生产成本较大,且固定设置于一个位置,不便于家庭式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小巧,便于移动,安全可靠的小型劈柴机。
6.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小型劈柴机,包括机架和架空设置于机架内的锥形电钻,锥形电钻朝上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支撑板、第一支撑杆组和第二支撑杆组,锥形电钻固定连接于支撑板中部;所述第一支撑杆组包括第一上部杆件和第一下部杆件,同理第二支撑杆组包括第二上部杆件和第二下部杆件;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与第一连接套筒,第一连接套筒位于第一上部杆件和第一下部杆件之间;同理所述支撑板上还设有与第二连接套筒,第二连接套筒位于第二上部杆件和第二下部杆件之间。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套筒和第二连接套筒固定连接于支撑板底部,且第一连接套筒和第二连接套筒平行设置。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套筒相对设置于支撑板底部两侧,且第二连接套筒也相对设置于支撑板底部两侧,相对设置的第二连接套筒位于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套筒之间。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套筒上形成有与第一上部杆件和第一下部杆件相适配的装配孔,且第二连接套筒上形成有与第二上部杆件和第二下部杆件相适配的装配孔。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上部杆件、第二上部杆件和第二下部杆件均为u型结构,第一下部杆件为柱体结构,且第一下部杆件底部设有转动轮。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上部杆件和第二上部杆件位于支撑板
的相对两侧,第一下部杆件和第二下部杆件位于支撑板的相对两侧,第一上部杆件和第二下部杆件位于支撑板同侧,第二上部杆件和第一下部杆件位于支撑板同侧。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上部杆件竖直设置,且第一上部杆件底部形成有与第一连接套筒相连接的弯曲段,该弯曲段内嵌于第一连接套筒内。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下部杆件竖直设置,且第一下部杆件顶部形成有与第一连接套筒相连接的弯曲段,该弯曲段内嵌于第一连接套筒内。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上部杆件竖直设置,且第二上部杆件底部形成有与第二连接套筒相连接的弯曲段,该弯曲段内嵌于第二连接套筒内,第二上部杆件顶部形成有向外弯曲的扶手结构。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下部杆件竖直设置,且第二下部杆件顶部形成有与第二连接套筒相连接的弯曲段,该弯曲段内嵌于第二连接套筒内。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劈柴过程中,锥形电钻会对木柴产生一个转向力,通过设置相互平行的第一上部杆件和第二上部杆件,第一上部杆件和第二上部杆件可与木柴相抵,从而使得劈柴过程中的木柴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同时第一下部杆件和第二下部杆件可对锥形电钻进行支撑,并根据实际需要可对机架进行推动,移动至所需位置。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20.图中附图标记:机架1,锥形电钻2,支撑板3,第一支撑杆组4,第二支撑杆组5,第一上部杆件6,第一下部杆件7,转动轮7

1,第二上部杆件8,扶手结构8

1,第二下部杆件9,第一连接套筒10,第二连接套筒11,装配孔12。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22.如图1

3所示,小型劈柴机,包括机架1和架空设置于机架1内的锥形电钻2,锥形电钻2朝上设置;所述机架1包括支撑板3、第一支撑杆组4和第二支撑杆组5,锥形电钻2固定连接于支撑板3中部;所述第一支撑杆组4包括第一上部杆件6和第一下部杆件7,同理第二支撑杆组5包括第二上部杆件8和第二下部杆件9;所述支撑板3上设有与第一连接套筒10,第一连接套筒10位于第一上部杆件6和第一下部杆件7之间;同理所述支撑板3上还设有与第二连接套筒11,第二连接套筒11位于第二上部杆件8和第二下部杆件9之间。
23.支撑板3水平设置与机架1内,锥形电钻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支撑板3上,第一连接套筒10和第二连接套筒11固定连接于支撑板3底部,且第一连接套筒10和第二连接套筒11平行设置,在第一连接套筒10和第二连接套筒11的支撑作用下使得支撑板3架空设置,从而使得锥形电钻2架空设置。
24.第一连接套筒10相对设置于支撑板3底部两侧,且第二连接套筒11也相对设置于支撑板3底部两侧,相对设置的第二连接套筒11位于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套筒10之间,第一
连接套筒10和第二连接套筒1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支撑板3上,且第一连接套筒10位于锥形电钻2两侧,同理第二连接套筒11也位于锥形电钻2两侧。
25.第一连接套筒10上形成有与第一上部杆件6和第一下部杆件7相适配的装配孔12,且第二连接套筒11上形成有与第二上部杆件8和第二下部杆件9相适配的装配孔12,在装配孔12的作用下,使得第一上部杆件6和第一下部杆件7与第一连接套筒10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同理第二上部杆件8和第二下部杆件9与第二连接套筒11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26.第一上部杆件6、第二上部杆件8和第二下部杆件9均为u型结构,第一下部杆件7为柱体结构,且第一下部杆件7底部设有转动轮7

1,第一下部杆件7的长度与第二下部杆件9的长度平齐,当转动轮7

1和第二下部杆件9同时对地面相接触时,支撑板3处于水平状态,通过翘起第二下部杆件9,推动第二上部杆件8可带动机架1的移动。
27.第一上部杆件6和第二上部杆件8为开口朝下设置的u型结构,第二下部杆件9为开口朝上设置的u型结构,第一上部杆件6和第二上部杆件8平行设置,且木柴放置于第一上部杆件6和第二上部杆件8之间,在劈柴过程中,锥形电钻2会对木柴产生一个转向力,第一上部杆件6和第二上部杆件8可与木柴相抵,从而使得劈柴过程中的木柴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28.第一上部杆件6和第二上部杆件8位于支撑板3的相对两侧,第一下部杆件7和第二下部杆件9位于支撑板3的相对两侧,第一上部杆件6和第二下部杆件9位于支撑板3同侧,第二上部杆件8和第一下部杆件7位于支撑板3同侧。
29.第一上部杆件6竖直设置,且第一上部杆件6底部形成有与第一连接套筒10相连接的弯曲段,该弯曲段内嵌于第一连接套筒10内。
30.第一下部杆件7竖直设置,且第一下部杆件7顶部形成有与第一连接套筒10相连接的弯曲段,该弯曲段内嵌于第一连接套筒10内。
31.第二上部杆件8竖直设置,且第二上部杆件8底部形成有与第二连接套筒11相连接的弯曲段,该弯曲段内嵌于第二连接套筒11内,第二上部杆件8顶部形成有向外弯曲的扶手结构8

1。
32.第二下部杆件9竖直设置,且第二下部杆件9顶部形成有与第二连接套筒11相连接的弯曲段,该弯曲段内嵌于第二连接套筒11内。
33.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34.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图中附图标记:机架1,锥形电钻2,支撑板3,第一支撑杆组4,第二支撑杆组5,第一上部杆件6,第一下部杆件7,转动轮7

1,第二上部杆件8,扶手结构8

1,第二下部杆件9,第一连接套筒10,第二连接套筒11,装配孔1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