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木材加工 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加工板材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用于加工板材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竹制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加工板材的装置。


背景技术:

2.竹制品是日常生活当中十分常见的材料,其具有取材方便,吸音、隔音等效果,已被广泛的应用于日用品中,与此同时,在家具制作等过程中,也会使用到竹制品,随着审美的不断提升,很多家具或者屋内的修饰墙板等需要制作成异形板,使其具有曲线美,因此异形板的需求量也在逐年递增,由此用来制备异形板的成型装置的需求也在不断递增。
3.现有的异形板的装置在进行板材压制成型的过程中易出现断裂的情况,另一方面,现有的加工异形板的装置不能进行多块板材的分段式压制,这极大的限制了异形板的选材、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板材压制过程易断裂,不能进行多块板材拼接式的加工等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加工异形板材的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用于加工板材的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若干根滑轨,所述滑轨在所述底座上间隔设置;还包括若干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与所述滑轨可拆卸连接,所述定位组件能够在所述滑轨上移动,所述定位组件用于将板材固定。
7.本实用新型可根据所需异形板材的弧度将定位组件固定于滑轨的不同位点,通过定位组件将待加工的板材在该底座上按照计算的弧度信息进行固定,使得浸胶的板材进行目标形状的固化成型;通过多位点的固定控制,增加了板材固化的牢固程度,使板材在进行弯曲过程中,受力均匀,不易发生局部因受力过大导致的裂痕,针对于复杂的异形板要求,还可以进行分次压制,实现多弧度的异形板材的制作。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a组件和b组件,所述a组件和所述b组件相向设置,所述a组件和所述b组件中至少一个能够在所述滑轨上移动实现所述板材的夹持固定。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a组件和/或所述b组件上设置有锁止件,所述锁止件用于将所述a组件、所述b 组件与所述滑轨(11)锁止。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a组件与所述b组件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所述第一支座上设置有夹紧件,所述夹紧件具有弧形压紧面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a组件与所述b组件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二支座;所述滑轨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若干个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支座上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二定位孔,所述锁止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座上,所述锁止件用于将所述a组件、所述b组件分别与所述滑轨固定。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a组件、所述b组件还包括顶杆,所述第二支座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顶杆贯穿所述通孔后与所述第一支座固定。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通孔为螺纹孔,所述顶杆为螺杆,所述顶杆与所述通孔螺纹连接,所述顶杆与所述第一支座活动连接。
13.优选地,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滑轨滑动配合。通过所述顶杆对第一支座施加作用力,使得第一支座夹紧件对板材(如竹板)形成抵紧/压力。所述顶杆和所述第二支座相互螺纹配合,当转动所述顶杆的时候,所述顶杆伸长或缩短,进而使得第一支座对板材的抵紧/压力板材。如此设计,第一支座和滑轨滑动配合,具有更好的滑动活动空间,第一支座受到的反作用力通过顶杆传递给第二支座,再由第二支座和滑轨之间锁止配合结构传递到滑轨。由于第二支座距离夹紧件距离相比第一支座更远,使得反作用力和锁止位置之间的力矩更小,更能够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还包括至少一个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驱动装置用于推动或转动所述顶杆,使得所述夹紧件相互配合夹紧板材。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和所述驱动装置电性连接,用于控制驱动装置工作。
16.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根滑轨并在滑轨上设置定位组件,提供了更多的控制点位,能够更好的控制板材在底座上的位置,进行异形板材的压制过程中,能够使得板材受力均匀,不会造成板材因局部受力过大导致的断裂。
18.2、本实用新型的多组定位组件设计使得板材的弧形调节范围增大,可针对不同需求弧度的异形板件进行定制。
19.3、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多块板材的沿长度方向的拼接制作。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
23.图4是定位组件的局部放大图;
24.图中标记:1

底座,11

滑轨,111

第一定位孔,2

定位组件,21

a组件,22

b组件,3

板材,4

锁止件, 5

第一支座, 6

第二支座,7

夹紧件,8

第二定位孔,9

顶杆,10

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2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7.实施例1
28.一种用于加工板材的装置,如图1

图4所示,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为相对设置的两条h型钢,所述底座1上设有若干根滑轨11,所述滑轨11沿着所述底座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相邻的两根滑轨11间隔相同,该滑轨11为工字钢,每根滑轨11两端与底座1通过螺杆固定或焊接。然后,包括定位组件2,所述定位组件2与所述滑轨11可拆卸连接,所述定位组件2
能够在所述滑轨11上任意移动其位置,所述定位组件2用于将板材3直立固定于所述底座1上。
29.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组件2包括相互配合的a组件21和b组件22,所述a组件21和所述b组件22相向设置,所述a组件21和所述b组件22中至少一个能够在所述滑轨11上移动实现所述板材3的夹持固定。具体的,所述a组件21和所述b组件22上设置有锁止件4,所述锁止件4用于将所述a组件21和/或所述b 组件22与所述滑轨11固定。所述a组件与所述b组件结构相同,所述a组件21或所述b组件22包括第一支座5和第二支座6,所述第一支座5上设置有夹紧件7,所述夹紧件7具有弧形压紧面,且所述a组件21的弧形压紧面和所述b组件22的弧形压紧面相对设置。
30.更具体的,所述滑轨11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若干个第一定位孔111,所述第二支座6上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二定位孔8,所述锁止件4设置于所述第二支座6上,所述锁止件4用于将所述a组件21和/或所述b组件22分别与所述滑轨11固定。其中,所述a组件21和所述b组件22还包括顶杆9,所述第二支座6上设置有通孔10,所述顶杆9贯穿所述通孔10后与所述第一支座5固定。本实施例中,第一支座5和顶杆9可以通过螺纹连接,通过推动顶杆或拉顶杆实现对第一支座5的控制,当采用驱动装置进行对第一支座5的控制时,该驱动装置为直线电机,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通过推动顶杆9使得所述夹紧件7相互配合夹紧板材3,第二支座6可以通过锁止件4固定在滑轨11上,仅调节第一支座5位置,如此进一步扩大待夹板材3之间的活动范围,进行角度或位置的微调。
31.工作原理:提前计算好待压制的板材3的半径,然后预先在底座1的滑轨11上标记好定位组件2的位置,将每个a组件21位置调整好,并通过锁止件4进行和对应滑轨11的固定,将板材3表面均匀的进行浸胶后,将待压制板材3进行厚度方向上拼接,然后根据一个方向依次进行b组件22的移动,进行板材3的固化成型。
32.实施例2
33.实施例2的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区别仅在于,将第二支座6上的通孔设置为螺纹孔,所述顶杆9为螺杆,所述顶杆9与所述通孔10螺纹连接,所述顶杆与所述第一支座5活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为转动电机,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顶杆10固定连接,顶杆10转动,和第二支座6发生相对位移,顶推第一支座5向前移动,使得a组件21和b组件22的夹紧件7相互配合夹紧板材3。通过提前在控制器上设定预压制的异形板的半径等信息,然后通过驱动装置实现第一支座5的移动限位。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