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木工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四面刨木工机械的上料加载机构。
背景技术:2.木工机械是指木材加工工艺中,将木材半成品加工成为木制品的一类机床。在当前社会生活中,家具是木材最主要的应用方向之一,因此家具机械是木工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功能层面可以将家具机械分为锯机、刨床、车床、铣床及开榫机、钻孔及榫槽机、磨光机、刃具修磨机等类别。
3.四面刨木工机械,是对方形木料的四个端面同时进行刨削加工的成套设备,在家具加工中应用非常广泛。在设备运行过程中,首先要将木料稳定输送至加工位,再进行刨削,这一输送、定位过程可称为物料的上料或加载。虽然上料过程并非对物料的直接加工,但其速度和精准性对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具有直接影响。现有技术中,常规设备采用辊道进行上料,在物料进入加工位时定位不够准确,且上料间隔不易掌握,因此很难自动化完成,必须匹配人力辅助。在这种情况,如何提高上料的稳定性和定位精度是能否实现自动化上料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四面刨木工机械的上料加载机构,以解决常规上料机构的稳定性和精度相对较低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用于四面刨木工机械的上料加载机构,包括基座,槽体,双向螺纹杆,等径间隔部,螺纹部,手轮,抱槽,凸出块,被动辊,轮体,外端面,底板,电动推杆,导向杆,顶压板,其中,在基座的上端开设有槽体,双向螺纹杆通过轴承连接在槽体中,在双向螺纹杆的中部具有等径间隔部,在双向螺纹杆上、位于等径间隔部两侧的位置具有螺纹方向相反的两段螺纹部,在双向螺纹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手轮,抱槽有2个,在抱槽的下端具有凸出块,抱槽位于基座顶面上,2个凸出块伸入至槽体中并分别丝接在两段螺纹部上,在被动辊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轮体,轮体嵌入至抱槽内部的凹槽中,被动辊的外端面凸出至抱槽内侧,在底板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和导向杆,顶压板与电动推杆的自由端相连接,且顶压板套接在导向杆上。
7.作为优选,以电机替代手轮。
8.作为优选,抱槽的前后端面分别与基座的前后端面平齐,顶压板所在平面平行于基座的前后端面。
9.作为优选,导向杆至少有两条,导向杆固定连接在底板与基座之间,导向杆的轴线与电动推杆的轴线相互平行。
10.在以上技术方案中,基座用于开设槽体,同时用于安装双向螺纹杆,且用于承载抱
槽;槽体用于容纳双向螺纹杆和凸出块;双向螺纹杆用于构建两段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部;等径间隔部用于在两段螺纹部起到分隔作用;两段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部分别与两个抱槽的凸出块丝接,因此当双向螺纹杆旋转时可驱动两个抱槽对夹或远离,从而实现对木料的夹持或释放动作;手轮用于驱动双向螺纹杆旋转;抱槽用于夹持木料;凸出块用于同双向螺纹杆的螺纹部丝接,同时,凸出块的形状与槽体相配合,基于二者的配合关系,可对凸出块的平移起到导向、稳定作用;当木料被抱槽夹持时,顶压板用于将木料推送至加工位上,此时,为避免木料与抱槽内壁发生滑动摩擦,因而在抱槽内侧设置了被动辊,被动辊端部的轮体嵌入至抱槽内的凹槽中,因此被动辊可在抱槽上旋转,但无法脱离抱槽;被动辊的外端面应凸出至抱槽内侧,用于同木料直接接触;底板用于承载电动推杆和导向杆;电动推杆用于驱动顶压板平移,从而为木料的推送提供动力;导向杆为顶压板的平移运动起到导向、稳定作用。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四面刨木工机械的上料加载机构。该技术方案采用夹持加推送的模式完成上料动作。具体来看,本实用新型利用带有槽体的基座承载抱槽,抱槽下端具有凸出块,两个抱槽的凸出块分别伸入至槽体中与双向螺纹杆的两段螺纹部丝接,因此当转动双向螺纹杆时,可完成木料的夹持或释放。在以上夹持结构的基础上,在抱槽内侧增设了被动辊,利用被动辊的端面与木料直接接触,可降低推料时的摩擦阻力。此外,本实用新型在两个抱槽的侧端设置了顶压板,利用电动推杆驱动顶压板平移,完成推料动作。本实用新型在夹持状态下进料,稳定性更好,而且推料动作依托于电动推杆完成,进给量能够控制,具有突出的技术优势。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双向螺纹杆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被动辊在抱槽上安装位置的剖视图;
15.图中:
16.1、基座
ꢀꢀꢀꢀꢀꢀꢀꢀꢀꢀ
2、槽体
ꢀꢀꢀꢀꢀꢀꢀꢀꢀꢀ
3、双向螺纹杆
ꢀꢀꢀꢀ
4、等径间隔部
17.5、螺纹部
ꢀꢀꢀꢀꢀꢀꢀꢀ
6、手轮
ꢀꢀꢀꢀꢀꢀꢀꢀꢀꢀ
7、抱槽
ꢀꢀꢀꢀꢀꢀꢀꢀꢀꢀ
8、凸出块
18.9、被动辊
ꢀꢀꢀꢀꢀꢀꢀꢀ
10、轮体
ꢀꢀꢀꢀꢀꢀꢀꢀꢀ
11、外端面
ꢀꢀꢀꢀꢀꢀꢀ
12、底板
19.13、电动推杆
ꢀꢀꢀꢀꢀ
14、导向杆
ꢀꢀꢀꢀꢀꢀꢀ
15、顶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将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近似性语言可用于定量表述,表明在不改变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可允许数量有一定的变动。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
21.实施例1
22.用于四面刨木工机械的上料加载机构,如图1~3所示,包括基座1,槽体2,双向螺纹杆3,等径间隔部4,螺纹部5,手轮6,抱槽7,凸出块8,被动辊9,轮体10,外端面11,底板12,
电动推杆13,导向杆14,顶压板15,其中,在基座1的上端开设有槽体2,双向螺纹杆3通过轴承连接在槽体2中,在双向螺纹杆3的中部具有等径间隔部4,在双向螺纹杆3上、位于等径间隔部4两侧的位置具有螺纹方向相反的两段螺纹部5,在双向螺纹杆3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手轮6,抱槽7有2个,在抱槽7的下端具有凸出块8,抱槽7位于基座1顶面上,2个凸出块8伸入至槽体2中并分别丝接在两段螺纹部5上,在被动辊9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轮体10,轮体10嵌入至抱槽7内部的凹槽中,被动辊9的外端面11凸出至抱槽7内侧,在底板12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13和导向杆14,顶压板15与电动推杆13的自由端相连接,且顶压板15套接在导向杆14上。
23.该机构的结构特点如下:基座1用于开设槽体2,同时用于安装双向螺纹杆3,且用于承载抱槽7;槽体2用于容纳双向螺纹杆3和凸出块8;双向螺纹杆3用于构建两段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部5;等径间隔部4用于在两段螺纹部5起到分隔作用;两段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部5分别与两个抱槽7的凸出块8丝接,因此当双向螺纹杆3旋转时可驱动两个抱槽7对夹或远离,从而实现对木料的夹持或释放动作;手轮6用于驱动双向螺纹杆3旋转;抱槽7用于夹持木料;凸出块8用于同双向螺纹杆3的螺纹部5丝接,同时,凸出块8的形状与槽体2相配合,基于二者的配合关系,可对凸出块8的平移起到导向、稳定作用;当木料被抱槽7夹持时,顶压板15用于将木料推送至加工位上,此时,为避免木料与抱槽7内壁发生滑动摩擦,因而在抱槽7内侧设置了被动辊9,被动辊9端部的轮体10嵌入至抱槽7内的凹槽中,因此被动辊9可在抱槽7上旋转,但无法脱离抱槽7;被动辊9的外端面11应凸出至抱槽7内侧,用于同木料直接接触;底板12用于承载电动推杆13和导向杆14;电动推杆13用于驱动顶压板15平移,从而为木料的推送提供动力;导向杆14为顶压板15的平移运动起到导向、稳定作用。
24.实施例2
25.用于四面刨木工机械的上料加载机构,如图1~3所示,包括基座1,槽体2,双向螺纹杆3,等径间隔部4,螺纹部5,手轮6,抱槽7,凸出块8,被动辊9,轮体10,外端面11,底板12,电动推杆13,导向杆14,顶压板15,其中,在基座1的上端开设有槽体2,双向螺纹杆3通过轴承连接在槽体2中,在双向螺纹杆3的中部具有等径间隔部4,在双向螺纹杆3上、位于等径间隔部4两侧的位置具有螺纹方向相反的两段螺纹部5,在双向螺纹杆3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手轮6,抱槽7有2个,在抱槽7的下端具有凸出块8,抱槽7位于基座1顶面上,2个凸出块8伸入至槽体2中并分别丝接在两段螺纹部5上,在被动辊9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轮体10,轮体10嵌入至抱槽7内部的凹槽中,被动辊9的外端面11凸出至抱槽7内侧,在底板12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13和导向杆14,顶压板15与电动推杆13的自由端相连接,且顶压板15套接在导向杆14上。其中,以电机替代手轮6。抱槽7的前后端面分别与基座1的前后端面平齐,顶压板15所在平面平行于基座1的前后端面。导向杆14至少有两条,导向杆14固定连接在底板12与基座1之间,导向杆14的轴线与电动推杆13的轴线相互平行。
26.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申请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