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喷涂装置 专利正文
一种水性可移胶胶带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时间:2022-02-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水性可移胶胶带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胶带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水性可移胶胶带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2.可移胶是指预成型胶贴,其能够实现反复粘贴,且将可移胶从物体表面撕下后,不会在物体表面残留胶体。但现有的可移胶一般采用油性压敏胶制成,油性压敏胶虽然生产成本较低,但这类胶水通常使用了大量的有机溶剂,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因此,目前出现部分通过水性压敏胶制作的可移胶,但现有的水性可移胶所需的剥离力过大,当其从物体表面被撕下时,容易存在残留,导致可移胶无法实现下一次粘贴。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性可移胶胶带及其制作方法,在确保初粘力的前提下,降低胶残留率。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水性可移胶胶带,包括基材和水性压敏胶;
6.所述水性压敏胶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配比配制而成:
[0007][0008][0009]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为:
[0010]
一种水性可移胶胶带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
s1:将烯丙氧基壬基苯氧基丙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与去离子水搅拌,得到预乳液ⅰ;
[0012]
s2:将烯丙氧基壬基苯氧基丙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和离子水按照重量份配比进行一次搅拌,以进行反应,得到反应液;
[0013]
将邻苯二甲酸酯、n-羟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消泡剂和润湿剂按照重量份配比依次缓慢加入所述反应液内,进行二次搅拌后形成预乳液ⅱ;
[0014]
s3:将碳酸氢钠和去离子水按照重量份配比在60℃的条件中与步骤s1得到的预乳液ⅰ搅拌,得到待反应液;
[0015]
s4:反应过程中持续升温,当反应温度达到82℃-95℃时,将过硫酸钠和去离子水形成的混合液与所述s2中得到的预乳液ⅱ同时滴定所述步骤s3所得的待反应液;
[0016]
s5:反应过程进行五段式降温,并在五个降温阶段按照重量份配比分别加入叔丁基、吊白块、消泡剂、氨水和防腐剂,通过搅拌进行充分反应,将上述反应后的胶体经过过滤放胶得到水性压敏胶;
[0017]
s6:水性压敏胶按照厚度为5-20μmm涂布于基材上烘干后得到可移胶半成品。
[001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为了达到重复黏贴效果,在配方上设计低剥离力,使其在使用时保证能够贴住而不残胶,故软硬单体搭配使用,通过硬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内聚反应,降低剥离力,达到使用范围要求。由于硬单体的使用使剥离力下降,持粘力上升,为了避免剥离力下降过多和持粘力太好,适当添加软单体丙烯酸丁酯进行调节,进而满足对使用效果的要求。本发明通过改变水性压敏胶的组分,能够提高乳化反应过程中乳液的内聚强度,进而提升水性压敏胶的一体性,并采用烘干的方式,使通过该水性压敏胶所制成的可移胶胶带,具有良好的初粘力和持粘力,并降低剥离力,以当该可移胶胶带从物体上撕下时,不易产生残留。本发明相比于传统的油性压敏胶而言,更加环保,且所制成的可移胶胶带具有良好的粘性,撕下时不会产生残留可反复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予以说明。
[0020]
一种水性可移胶胶带,包括基材和水性压敏胶;
[0021]
所述水性压敏胶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配比配制而成:
[0022][0023]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在于:
[0024]
通过硬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内聚反应,降低剥离力,并添加软单体丙烯酸丁酯进行调节,使剥离力和持粘力达到平衡状态,进而满足对使用效果的要求,以使所制成的可移胶胶带具有良好的初粘力和持粘力,在保证粘性的前提下,降低了可移胶被撕下时的残留率。
[0025]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为了达到重复黏贴效果,在配方上设计低剥离力,使其在使用时保证能够贴住而不残胶,故软硬单体搭配使用,通过硬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内聚反应,降低剥离力,达到使用范围要求。由于硬单体的使用使剥离力下降,持粘力上升,为了避免剥离力下降过多和持粘力太好,适当添加软单体丙烯酸丁酯进行调节,进而满足对使用效果的要求。本发明通过改变水性压敏胶的组分,能够提高乳化反应过程中乳液的内聚强度,进而提升水性压敏胶的一体性,并采用烘干的方式,使通过该水性压敏胶所制成的可移胶胶带,具有良好的初粘力和持粘力,并降低剥离力,以当该可移胶胶带从物体上撕下时,不易产生残留。本发明相比于传统的油性压敏胶而言,更加环保,且所制成的可移胶胶带具有良好的粘性,撕下时不会产生残留可反复使用。
[0026]
进一步地,所述基材为pet膜或opp膜。
[0027]
一种水性可移胶胶带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
s1:将烯丙氧基壬基苯氧基丙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与去离子水搅拌,得到预乳液ⅰ;
[0029]
s2:将烯丙氧基壬基苯氧基丙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和离子水按照重量份配比进行一次搅拌,以进行反应,得到反应液;
[0030]
将邻苯二甲酸酯、n-羟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消泡剂和润湿剂按照重量份配比依次缓慢加入所述反应液内,进行二次搅拌后形成预乳液ⅱ;
[0031]
s3:将碳酸氢钠和去离子水按照重量份配比在60℃的条件中与步骤s1得到的预乳液ⅰ搅拌,得到待反应液;
[0032]
s4:反应过程中持续升温,当反应温度达到82℃-95℃时,将过硫酸钠和去离子水形成的混合液与所述s2中得到的预乳液ⅱ同时滴定所述步骤s3所得的待反应液;
[0033]
s5:反应过程进行五段式降温,并在五个降温阶段按照重量份配比分别加入叔丁基、吊白块、消泡剂、氨水和防腐剂,通过搅拌进行充分反应,将上述反应后的胶体经过过滤放胶得到水性压敏胶;
[0034]
s6:水性压敏胶按照厚度为5-20μmm涂布于基材上烘干后得到可移胶半成品。
[0035]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的具体过程为:
[0036]
当反应温度达到第一温度区间时,将叔丁基与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投入反应釜内;
[0037]
当反应温度达到第二温度区间时,将吊白块与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投入反应釜内;
[0038]
当反应温度达到第三温度区间时,将消泡剂与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投入反应釜内;
[0039]
当反应温度达到第四温度区间时,将氨水与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投入反应釜内;
[0040]
当反应温度达到第五温度区间时,将防腐剂与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投入反应釜内。
[0041]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温度区间为65℃-70℃,所述第二温度区间为60℃-65℃,所述第三温度区间为55℃-60℃,所述第四温度区间为50℃-55℃,所述第五温度区间为45℃-50℃。
[0042]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一次搅拌在转速为800rpm-1600rpm的条件下搅拌15分钟-30分钟。
[0043]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二次搅拌在转速800rpm-1600rpm的条件下搅拌10分钟-20分钟。
[0044]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碳酸氢钠和去离子水在转速为800rpm-1600rpm的条件中,搅拌10分钟-20分钟。
[0045]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滴定时间为2小时-6小时,滴定完成后继续保温反应1小时-4小时。
[0046]
实施例一
[0047]
一种水性可移胶胶带,包括基材和水性压敏胶;
[0048]
水性压敏胶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配比配制而成:
[0049]
[0050][0051]
可选的,基材为pet膜或opp膜。
[0052]
实施例二
[0053]
一种水性可移胶胶带的制作方法,采用实施例一中的水性压敏胶的组分制成,包括以下步骤:
[0054]
s1:将烯丙氧基壬基苯氧基丙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0.4重量份与去离子水100重量份充分在反应釜内搅拌,得到预乳液ⅰ;
[0055]
s2:将烯丙氧基壬基苯氧基丙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0.8重量份、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0.2重量份和去离子水280重量份加入乳化槽中在转速为800rpm-1600rpm的条件下搅拌15分钟-30分钟,以进行反应;
[0056]
将邻苯二甲酸酯0.7重量份、n-羟甲基丙烯酰胺0.3重量份、丙烯酸丁酯380重量份、丙烯酸5重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8重量份、消泡剂0.2重量份和润湿剂0.3重量份依次缓慢加入到乳化槽,在转速800rpm-1600rpm的条件下搅拌10分钟-20分钟进行二次搅拌后形成预乳液ⅱ;
[0057]
s3:将碳酸氢钠0.6重量份和去离子水25重量份加入60℃的反应釜中与步骤s1得到的预乳液ⅰ以转速为800rpm-1600rpm的条件,搅拌10分钟-20分钟;
[0058]
s4:反应釜持续升温,当反应釜温度达到82℃-95℃时,将过硫酸钠2重量份和去离子水50重量份形成的混合液与s2中得到的预乳液ⅱ同时滴定反应釜内的反应物,滴定时间为2小时-6小时,滴定完成后继续保温反应1小时-4小时;
[0059]
s5:反应釜进行五段式降温,并在五个降温阶段按照重量份配比分别加入叔丁基、吊白块、消泡剂、氨水和防腐剂,通过搅拌进行充分反应,将上述反应后的胶体经过过滤放胶得到水性压敏胶;
[0060]
具体的,当反应温度达到第一温度区间时,将叔丁基0.4重量份与去离子水5重量份搅拌均匀后投入反应釜内;
[0061]
当反应温度达到第二温度区间时,将吊白块0.4重量份与去离子水10重量份搅拌
均匀后投入反应釜内;
[0062]
当反应温度达到第三温度区间时,将消泡剂0.4重量份与去离子水5重量份搅拌均匀后投入反应釜内;
[0063]
当反应温度达到第四温度区间时,将氨水5重量份与去离子水10重量份搅拌均匀后投入反应釜内;
[0064]
当反应温度达到第五温度区间时,将防腐剂0.5重量份与去离子水5重量份搅拌均匀后投入反应釜内;
[0065]
其中,第一温度区间为65℃-70℃,第二温度区间为60℃-65℃,第三温度区间为55℃-60℃,第四温度区间为50℃-55℃,第五温度区间为45℃-50℃;
[0066]
s6:水性压敏胶通过涂布机厚度为5-20μmm涂布于基材上并在100℃条件下烘干得到可移胶半成品。
[0067]
实施例三
[0068]
一种水性可移胶胶带的制作方法,采用实施例一中的水性压敏胶的组分制成,包括以下步骤:
[0069]
s1:将烯丙氧基壬基苯氧基丙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0.6重量份与去离子水100重量份充分在反应釜内搅拌,得到预乳液ⅰ;
[0070]
s2:将烯丙氧基壬基苯氧基丙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1.2重量份、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0.4重量份和去离子水120重量份加入乳化槽中在转速为800rpm-1600rpm的条件下搅拌15分钟-30分钟,以进行反应;
[0071]
将邻苯二甲酸酯0.8重量份、n-羟甲基丙烯酰胺0.5重量份、丙烯酸丁酯300重量份、丙烯酸6重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4重量份、消泡剂0.2重量份和润湿剂0.3重量份依次缓慢加入到乳化槽,在转速800rpm-1600rpm的条件下搅拌10分钟-20分钟进行二次搅拌后形成预乳液ⅱ;
[0072]
s3:将碳酸氢钠0.6重量份和去离子水25重量份加入60℃的反应釜中与步骤s1得到的预乳液ⅰ以转速为800rpm-1600rpm的条件,搅拌10分钟-20分钟;
[0073]
s4:反应釜持续升温,当反应釜温度达到82℃-95℃时,将过硫酸钠2重量份和去离子水50重量份形成的混合液与s2中得到的预乳液ⅱ同时滴定反应釜内的反应物,滴定时间为2小时-6小时,滴定完成后继续保温反应1小时-4小时;
[0074]
s5:反应釜进行五段式降温,并在五个降温阶段按照重量份配比分别加入叔丁基、吊白块、消泡剂、氨水和防腐剂,通过搅拌进行充分反应,将上述反应后的胶体经过过滤放胶得到水性压敏胶;
[0075]
具体的,当反应釜达到第一温度区间时,将叔丁基0.4重量份与去离子水5重量份搅拌均匀后投入反应釜内;
[0076]
当反应釜达到第二温度区间时,将吊白块0.4重量份与去离子水10重量份搅拌均匀后投入反应釜内;
[0077]
当反应釜达到第三温度区间时,将消泡剂0.4重量份与去离子水5重量份搅拌均匀后投入反应釜内;
[0078]
当反应釜达到第四温度区间时,将氨水5重量份与去离子水10重量份搅拌均匀后投入反应釜内;
[0079]
当反应釜达到第五温度区间时,将防腐剂0.5重量份与去离子水5重量份搅拌均匀后投入反应釜内;
[0080]
其中,第一温度区间为65℃-70℃,第二温度区间为60℃-65℃,第三温度区间为55℃-60℃,第四温度区间为50℃-55℃,第五温度区间为45℃-50℃;
[0081]
s6:水性压敏胶通过涂布机厚度为5-20μmm涂布于基材上并在100℃条件下烘干得到可移胶半成品。
[0082]
实施例四
[0083]
一种水性可移胶胶带的制作方法,采用实施例一中的水性压敏胶的组分制成,包括以下步骤:
[0084]
s1:将烯丙氧基壬基苯氧基丙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0.4重量份与去离子水100重量份充分在反应釜内搅拌,得到预乳液ⅰ;
[0085]
s2:将烯丙氧基壬基苯氧基丙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0.6重量份、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0.3重量份和去离子水280重量份加入乳化槽中在转速为800rpm-1600rpm的条件下搅拌15分钟-30分钟,以进行反应;
[0086]
将邻苯二甲酸酯0.5重量份、n-羟甲基丙烯酰胺0.4重量份、丙烯酸丁酯450重量份、丙烯酸4重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0重量份、消泡剂0.2重量份和润湿剂0.3重量份依次缓慢加入到乳化槽,在转速800rpm-1600rpm的条件下搅拌10分钟-20分钟进行二次搅拌后形成预乳液ⅱ;
[0087]
s3:将碳酸氢钠0.6重量份和去离子水25重量份加入60℃的反应釜中与步骤s1得到的预乳液ⅰ以转速为800rpm-1600rpm的条件,搅拌10分钟-20分钟;
[0088]
s4:反应釜持续升温,当反应釜温度达到82℃-95℃时,将过硫酸钠2重量份和去离子水50重量份形成的混合液与s2中得到的预乳液ⅱ同时滴定反应釜内的反应物,滴定时间为2小时-6小时,滴定完成后继续保温反应1小时-4小时;
[0089]
s5:反应釜进行五段式降温,并在五个降温阶段按照重量份配比分别加入叔丁基、吊白块、消泡剂、氨水和防腐剂,通过搅拌进行充分反应,将上述反应后的胶体经过过滤放胶得到水性压敏胶;
[0090]
具体的,当反应釜达到第一温度区间时,将叔丁基0.4重量份与去离子水5重量份搅拌均匀后投入反应釜内;
[0091]
当反应釜达到第二温度区间时,将吊白块0.4重量份与去离子水10重量份搅拌均匀后投入反应釜内;
[0092]
当反应釜达到第三温度区间时,将消泡剂0.4重量份与去离子水5重量份搅拌均匀后投入反应釜内;
[0093]
当反应釜达到第四温度区间时,将氨水5重量份与去离子水10重量份搅拌均匀后投入反应釜内;
[0094]
当反应釜达到第五温度区间时,将防腐剂0.5重量份与去离子水5重量份搅拌均匀后投入反应釜内;
[0095]
其中,第一温度区间为65℃-70℃,第二温度区间为60℃-65℃,第三温度区间为55℃-60℃,第四温度区间为50℃-55℃,第五温度区间为45℃-50℃;
[0096]
s6:水性压敏胶通过涂布机厚度为5-20μmm涂布于基材上并在100℃条件下烘干得
到可移胶半成品。
[0097]
将实施例二~实施例四所制成的可移胶胶带分别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如表一所示:
[0098]
表一
[0099]
实施例初粘力(#)剥离力(n/25

)持粘力(h)外观实施例二122.220乳白色实施例三101.822乳白色实施例四132.324乳白色
[0100]
其中,初粘力按gb/t4852-2002《压敏胶粘带初粘性试验方法(滚球法)》进行测试;持粘力按gb/t4851-1998《压敏胶粘带持粘性试验方法》进行测试,剥离力按gb/t2792-1998《压敏胶粘带180
°
剥离强度试验方法》进行测试。
[0101]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性可移胶胶带,通过制成水性亚敏胶,并使水性亚敏胶在基材表面进行涂布并烘干,提高水性压敏胶与基材之间的粘附力,进一步降低所制成的胶带从物体表面被撕下时产生残留的几率,同时该水性压敏胶具有良好的初粘力、剥离力以及持粘力,能够保证所制成的胶带的粘附性能。
[010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