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喷涂装置 专利正文
一种经济高效的L型双面粘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经济高效的L型双面粘的制作方法
一种经济高效的l型双面粘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配件粘合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经济高效的l型双面粘。


背景技术:

2.传统的用于触控模组的双面粘一般采用由多条单条双面粘首尾相接拼接而成的框型双面粘,其虽然可以节省更多原材料,使得材料成本大幅度降低,但是其在粘贴时需要粘贴四次,导致生产效率大幅降低,且其防尘能力较差,双面粘粘贴后容易导致灰尘进入产品内部,导致产品mura,从而出现不良品;而如果直接采用框型来料虽然可以一次性粘贴,但是内框的材料会全部浪费掉,使得产品成本大幅度提高,其竞争力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经济高效的l型双面粘,由于双面粘的形状采用“l型”,其在生产过程中经过排版后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材料浪费,使得大部分材料都可被利用,从而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当需要拼接成框型时只需粘贴两次即可,可大幅度提高粘贴效率;且由于第一双面粘远离连接处的一端设置有凹槽,第二双面粘远离连接处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相对应的凸起,当l型双面粘连接成框型后,其连接处多了一层凸起阻挡灰尘,从而大幅提高了产品的防尘能力,使其可以更适用于触控模组,避免产生mura。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经济高效的l型双面粘,其用于触控模组,其包括双面粘本体,所述双面粘本体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双面粘和第二双面粘,所述第一双面粘和第二双面粘相互连接且相互垂直成“l型”,所述第一双面粘远离连接处的一端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二双面粘远离连接处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相对应的凸起。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双面粘和第二双面粘的上表面设置有形状与其完全相同的离型膜。
7.进一步地,所述离型膜的端部设置有撕膜手柄。
8.进一步地,所述双面粘本体有两个,其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相互头尾拼接成框型,所述离型膜有两个,其包括覆盖于所述第一本体上的第一离型膜和覆盖于所述第二本体上的第二离型膜。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离型膜的撕膜手柄设于所述第一双面粘远离连接处的一端的对应处,所述第二离型膜的撕膜手柄设于所述第二双面粘远离连接处的一端的对应处。
10.进一步地,所述凹槽设于所述第一双面粘的一端的外缘。
11.进一步地,所述凹槽设于所述第一双面粘的一端的中间。
12.进一步地,所述双面粘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弱粘性胶水和强粘性胶水。
13.进一步地,所述强粘性胶水与所述弱粘性胶水的初粘力比值为2:1至50:1。
14.进一步地,所述双面粘本体的下表面还设有pet基材层,所述强粘性胶水设于所述pet基材层的下表面。
15.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由于双面粘的形状采用“l型”,其在生产过程中经过排版后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材料浪费,使得大部分材料都可被利用,从而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当需要拼接成框型时只需粘贴两次即可,可大幅度提高粘贴效率;且由于第一双面粘远离连接处的一端设置有凹槽,第二双面粘远离连接处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相对应的凸起,当l型双面粘连接成框型后,其连接处多了一层凸起阻挡灰尘,从而大幅提高了产品的防尘能力,使其可以更适用于触控模组,避免产生mura。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经济高效的l型双面粘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离型膜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双面粘本体拼接成框型后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双面粘本体拼接成框型后的离型膜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两个l型双面粘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两个l型双面粘的另一种配合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经济高效的l型双面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5.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经济高效的l型双面粘,其用于触控模组,其包括双面粘本体100,所述双面粘本体100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双面粘1和第二双面粘2,所述第一双面粘1和第二双面粘2相互连接且相互垂直成“l型”,所述第一双面粘1远离连接处的一端设置有凹槽3,所述第二双面粘2远离连接处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凹槽3相对应的凸起4。由于双面粘的形状采用“l型”,其在生产过程中经过排版后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材料浪费,使得大部分材料都可被利用,从而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当需要拼接成框型时只需粘贴两次即可,可大幅度提高粘贴效率;且由于第一双面粘1远离连接处的一端设置有凹槽3,第二双面粘2远离连接处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凹槽3相对应的凸起4,当l型双面粘连接成框型后,其连接处多了一层凸起4阻挡灰尘,从而大幅提高了产品的防尘能力,使其可以更适用于触控模组,避免产生mura。
26.请参阅图1和图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双面粘1和第二双面粘2的上表面设置有形状与其完全相同的离型膜5。
27.进一步地,所述离型膜5的端部设置有撕膜手柄6,以方便撕去离型膜5。
28.请结合图1至图4,进一步地,所述双面粘本体100有两个,其包括第一本体101和第二本体102,所述第一本体101和第二本体102相互头尾拼接成框型,所述离型膜5有两个,其包括覆盖于所述第一本体101上的第一离型膜51和覆盖于所述第二本体102上的第二离型
膜52。
2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离型膜51的撕膜手柄6设于所述第一双面粘1远离连接处的一端的对应处,所述第二离型膜52的撕膜手柄6设于所述第二双面粘2远离连接处的一端的对应处。以使得撕去两个离型膜5时可一次性去除,提高作业效率。
30.请参阅图1至图5,进一步地,所述凹槽3设于所述第一双面粘1的一端的外缘,其生产制造较为简单,对称性高,可节省模具成本,但是防尘能力相对较差。
31.请参阅图1至图6,进一步地,所述凹槽3设于所述第一双面粘1的一端的中间,其防尘能力最强。
32.请参阅图7,进一步地,所述双面粘本体10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弱粘性胶水1001和强粘性胶水1002。以适应于需要贴附膜片等触控模组部件,利用弱粘性胶水1001的一面粘贴膜片,强粘性胶水1002的一面粘贴胶框,从而防止膜片变形。
33.进一步地,所述强粘性胶水1002与所述弱粘性胶水1001的初粘力比值为2:1至50:1,其通过控制胶水粘力来对膜片造成拉扯避免mura,进而防止膜片变形。
34.进一步地,所述双面粘本体100的下表面还设有pet基材层1003,所述强粘性胶水1002设于所述pet基材层1003的下表面,由于设有pet基材层1003作为识别,可以起到防呆的作用。
35.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