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摄影电影 专利正文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属于显示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液晶显示装置通常由液晶面板和背光模组组成,液晶面板本身不发光,背光模组向液晶面板提供光源,以供液晶面板显示画面,所以背光源的亮度决定了液晶面板的显示亮度。
3.背光模组依照光源入射位置的不同分成侧入式背光模组与直下式背光模组两种,侧入式的光源设在液晶面板的四周,由导光板来实现混光过程;直下式的光源分布在整个背板上,通过一定的混光区域实现混光。
4.高动态范围(high-dynamic range,简称hdr)图像,相比普通的图像,可以提供更多的动态范围和图像细节,根据不同的曝光时间的低动态范围(low-dynamic range,简称ldr)图像,利用每个曝光时间相对应最佳细节的ldr图像来合成最终hdr图像,能够更好的反映人真实环境中的视觉效果。
5.液晶显示装置想要呈现完美的hdr图像,需要提高其对比度,而想要提高对比度,则需要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亮度,直下式的光源能够满足显示hdr图像的要求,但这势必会导致液晶显示装置的功耗增大,削弱液晶显示装置的续航能力。然而,用户在使用液晶显示装置时,并不是所有时间都需要hdr模式,一般在观看视频或玩游戏时才需要开启hdr模式,而在办公或阅读时是不需要开启hdr模式的。由于目前直下式的背光模组无法实现亮度的调节,因此难以满足液晶显示装置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亮度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包括但不限于解决直下式的背光模组无法实现亮度调节的技术问题。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直下式光源和导光板,所述导光板设于所述直下式光源的出光侧;
8.所述直下式光源包括第一发光区域和第二发光区域,所述第一发光区域和所述第二发光区域设置为通过驱动电路分离控制;
9.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包括第一入光区域和第二入光区域,所述第一发光区域正对所述第一入光区域设置,所述第二发光区域正对所述第二入光区域设置。
10.本技术提供的背光模组采用了具有第一发光区域和第二发光区域的直下式光源与具有第一入光区域和第二入光区域的导光板配合,第一发光区域和第二发光区域通过驱动电路分离控制,并且第一发光区域发出的光线和第二发光区域发出的光线分别通过导光板均匀导出,使得背光模组的亮度可以根据多种应用场景的要求进行调节,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直下式的背光模组无法实现亮度调节的技术问题,有利于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效果。
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入光区域上设有导光网点;所述导光板还包括出光面和反光面,所述出光面与所述入光面相对并平行设置,所述反光面与所述出光面相交形钝角,并朝向所述第一入光区域,以将从所述第一入光区域进入所述导光板内部的光线反射至所述导光网点上。
12.从而使得无论是第一发光区域发出的光线还是第二发光区域发出的光线都能够通过导光板向显示面板的所在侧均匀地导出。
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入光区域位于所述入光面的至少一侧边缘上,所述第二入光区域位于所述入光面的中部,且所述第二入光区域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入光区域的面积;所述第二发光区域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发光区域的面积。
14.从而使得背光模组的亮度能够满足显示装置在多种应用场景下的使用需求,有利于电量的合理利用,有助于提升显示装置的续航能力。
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入光面的至少一侧边缘设有凸台,所述第一入光区域位于所述凸台的顶面上。
16.凸台可以使得第一入光区域与第一发光区域的出光面贴近,有利于减少第一发光区域发出的光线不通过第一入光区域进入导光板的情况发生,有效地提升第一发光区域发出的光线的利用率。
1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光区域包括多个第一发光元件,多个第一发光元件沿直线轨迹依次排列。
18.该排列方式便于第一入光区域覆盖第一发光区域。
1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发光区域包括多个第二发光元件,多个第二发光元件沿纵向和横向依次排列。
20.该排列方式使得第二发光区域的形状与第二入光区域的形状相匹配,便于第二入光区域覆盖第二发光区域。
2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背板,所述背板包括:
22.底板,所述直下式光源设于所述底板的内表面上;以及
23.侧板,自所述底板的周缘向所述导光板的所在侧延伸,所述导光板设于所述侧板的内表面上,所述侧板的内表面和/或所述底板的内表面设有反光层。
24.背光模组通过背板可以将直下式光源和导光板结合在一起,而反光层有利于提升直下式光源发出的光线的利用率。
2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板的内表面上设有台阶,所述导光板的至少部分边缘搭接于所述台阶上。
26.从而确保导光板与直下式光源之间保持间隙,有利于直下式光源散热和免受导光板挤压。
2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
28.第一扩散片,设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上;
29.第一棱镜片,设于所述第一扩散片的远离所述导光板的表面上;
30.第二棱镜片,设于所述第一棱镜片的远离所述第一扩散片的表面上;以及
31.第二扩散片,设于所述第二棱镜片的远离所述第一棱镜片的表面上。
32.第一扩散片用于遮盖导光板上瑕疵造成的暗影,使得从导光板射出的光线通过第
一扩散片更加均匀地向第一棱镜片传播;第一棱镜片和第二棱镜片可以增强背光模组的轴向亮度,第二扩散片可以使透过第二棱镜片的光线更加均匀地向显示面板的所在侧射出。
33.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上述的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设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入光侧。
34.本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采用了背光模组,通过背光模组的亮度可调节性,使得显示装置可以在多种应用场景下的使用,有利于电量的合理利用,有助于提升显示装置的续航能力。
附图说明
3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36.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37.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的剖面示意图;
38.图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39.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40.1—显示装置、10—背光模组、20—显示面板、11—背板、12—光源、13—导光板、14—第一扩散片、15—第一棱镜片、16—第二扩散、17—第二棱镜片、111—底板、112—侧板、1120—台阶、121—第一发光区域、122—第二发光区域、132—出光面、133—导光网点、134—反射面、135—凸台、1311—第一入光区域、1312—第二入光区域、a—钝角。
具体实施方式
41.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42.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与另一个部件“电连接”,它可以是导体电连接,或者是无线电连接,还可以是其它各种能够传输电信号的连接方式。
43.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44.术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5.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10,背光模组10包括直下式光源12和导光板13,其中,直下式光源12包括第一发光区域121和第二发光区域122,第一发光区域121和第二发光区域122设置为通过驱动电路分离控制;导光板13设置在直下式光源12的出光侧,并且导光板13的入光面包括第一入光区域1311和第二入光区域1312,第一发光区域121
正对第一入光区域1311设置,第二发光区域122正对第二入光区域1312设置。可以理解的是,所谓驱动电路在附图中没有展示,其和背光模组10都是显示装置1的组成部分,并且驱动电路与直下式光源12电连接;第一发光区域121点亮后的亮度与第二发光区域122点亮后的亮度可以相同或不相同。
46.具体地,第一发光区域121和第二发光区域122位于同一电源板上,并且分别与显示装置1的驱动电路电连接,在实际应用中,驱动电路可以驱使第一发光区域121单独点亮,或者驱使第二发光区域122单独点亮,也可以驱使第一发光区域121和第二发光区域122同步点亮;第一发光区域121发出的光线通过第一入光区域1311进入导光板13内,再经过导光板13将光线向显示面板20的所在侧均匀地导出,而第二发光区域122发出的光线通过第二入光区域1312进入导光板13内,再经过导光板13将光线向显示面板20的所在侧均匀地导出。
47.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10,采用了具有第一发光区域121和第二发光区域122的直下式光源12与具有第一入光区域1311和第二入光区域1312的导光板13配合,第一发光区域121和第二发光区域122通过驱动电路分离控制,并且第一发光区域121发出的光线和第二发光区域122发出的光线分别通过导光板13均匀导出,使得背光模组10的亮度可以根据多种应用场景的要求进行调节,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直下式的背光模组无法实现亮度调节的技术问题,有利于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效果。
48.请参阅图1和图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二入光区域1312上设置有导光网点133;并且导光板13还包括出光面132和反光面134,其中,导光板13的出光面132与导光板13的入光面相对并且平行设置,导光板13的反光面134与导光板13的出光面132相交形钝角a,并且反光面134朝向第一入光区域1311,用于将从第一入光区域1311进入导光板13内部的光线反射至导光网点133上。具体地,第一发光区域121和第二发光区域122是相互分离并且没有重叠的两个区域,第一入光区域1311的位置与第一发光区域121的位置对应,第二入光区域1312的位置与第二发光区域122的位置对应,在第二入光区域1312内均匀地布置有导光网点133,导光网点133为本领域常用的导光板网点,其具体的形状和结构可以根据具体的导光要求设计,此处不作唯一限定;反光面134设置在导光板13的正对第一入光区域1311的角部上,并且反光面134的一条长边与出光面132的一条边沿连接,反光面134的另一条长边直接或间接地与第一入光区域1311的远离第二入光区域1312的边沿连接,使得反光面134呈倾斜布置,并且与出光面132相交形成钝角a,第一发光区域121发出的光线从第一入光区域1311进入导光板13内部后会先照射至反光面134上,然后经过反光面134反射至导光网点133上,导光网点133既能够将第二发光区域122发出的光线均匀地折射至出光面132,又能够将从反光面134反射过来的光线均匀地折射至出光面132,从而使得无论是第一发光区域121发出的光线还是第二发光区域122发出的光线都能够通过导光板13向显示面板20的所在侧均匀地导出。
49.请参阅图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钝角a优选为135度。在此倾斜角度下,反光面134能够将从第一入光区域1311进入导光板13内部的绝大部分光线反射至导光网点133上,从而有利于提升第一发光区域121发出的光线的利用率。
50.请参阅图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入光区域1311位于导光板13的入光面的至少一侧边缘上,第二入光区域1312位于导光板13的入光面的中部,并且第二入光区域
1312的面积大于第一入光区域1311的面积;同时,第二发光区域122的面积大于第一发光区域121的面积。具体地,导光板13呈矩形,导光板13的入光面可以包括一个、两个、三个或四个第一入光区域1311,其中,一个第一入光区域1311设置在导光板13的入光面的其中一侧边缘上,两个第一入光区域1311设置在导光板13的入光面的相对或相邻的两侧边缘上,三个第一入光区域1311设置在导光板13的入光面的其中三侧边缘上,或者四个第一入光区域1311设置在导光板13的入光面的四周边缘上,并且第一入光区域1311位于第二入光区域1312的旁侧,第一入光区域1311的面积与第一发光区域121的面积相匹配,第二入光区域1312的面积与第二发光区域122的面积相匹配;由于第一发光区域121的面积小于第二发光区域122的面积,使得第一发光区域121点亮后的亮度小于第二发光区域122点亮后的亮度;当单独点亮第一发光区域121时,背光模组10的亮度能够满足显示装置1在办公或阅读等模式下使用,当单独点亮第二发光区域122时,背光模组10的亮度能够满足显示装置1在视频或游戏等hdr模式下使用,当同时点亮第一发光区域121和第二发光区域122时,背光模组10的亮度能够满足显示装置1在强光的环境中使用,如:在户外使用;使得背光模组10的亮度能够满足显示装置1在多种应用场景下的使用需求,有利于电量的合理利用,有助于提升显示装置1的续航能力。
51.请参阅图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导光板13的入光面的至少一侧边缘上设置有凸台135,第一入光区域1311位于凸台135的顶面上。具体地,凸台135的底面的一条长边与第二入光区域1312的一条边沿连接,凸台135的底面的远离第二入光区域1312的另一条长边与反光面134的远离出光面132的长边连接,凸台135自导光板13的入光面的边缘向第一发光区域121延伸,并且凸台135的顶面贴近第一发光区域121的出光面,从而使得第一入光区域1311与第一发光区域121的出光面贴近,有利于减少第一发光区域121发出的光线不通过第一入光区域1311进入导光板13的情况发生,有效地提升第一发光区域121发出的光线的利用率。
52.请参阅图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区域121包括多个第一发光元件,多个第一发光元件沿直线轨迹依次排列。具体地,第一发光元件可以是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或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多个第一发光元件沿第一入光区域1311的正投影逐一地排列,从而便于第一入光区域1311覆盖第一发光区域121。
53.请参阅图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发光区域122包括多个第二发光元件,多个第二发光元件沿纵向和横向依次排列。具体地,第二发光元件可以是led或oled等,多个第二发光元件在第二入光区域1312的正投影内沿横向和纵向逐一地排列形成方阵,从而使得第二发光区域122的形状与第二入光区域1312的形状相匹配,便于第二入光区域1312覆盖第二发光区域122。
54.请参阅图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背光模组10还包括背板11,背板11包括底板111和侧板112,其中,侧板112自底板111的四周边缘向导光板13的所在侧延伸,在底板111的内表面和/或侧板112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反光层;直下式光源12设置在底板111的内表面上;导光板13设置在侧板112的内表面上。即背光模组10通过背板11可以将直下式光源12和导光板13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在底板111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反光层,或者在侧板112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反光层,又或者在底板111的内表面和侧板112的内表面上都设置有
反光层,可以将从导光板13折射回来的光线反射后向显示面板20的所在侧射出,从而有利于提升直下式光源12发出的光线的利用率。
55.请参阅图1和图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侧板112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台阶1120,导光板13的至少部分边缘搭接在台阶1120上。具体地,在侧板112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台阶1120,台阶1120的顶面与直下式光源12的出光面之间的间距等于导光板13的第一入光区域1311与直下式光源12的出光面之间的间距、或者第一入光区域1311与直下式光源12的出光面之间的间距和凸台135的高度之和;导光板13的第二入光区域1312的与第一入光区域1311相对和相邻的至少两条边缘搭接在台阶1120的顶面上,从而确保导光板13与直下式光源12之间保持间隙,有利于直下式光源12散热和免受导光板13挤压。
56.请参阅图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背光模组10还包括第一扩散片14、第一棱镜片15、第二棱镜片16和第二扩散片17,其中,第一扩散片14设置在导光板13的出光面132上,第一棱镜片15设置在第一扩散片14的远离导光板13的表面上,第二棱镜片16设置在第一棱镜片15的远离第一扩散片14的表面上,第二扩散片17设置在第二棱镜片16的远离第一棱镜片15的表面上。即第一扩散片14、第一棱镜片15、第二棱镜片16和第二扩散片17沿远离导光板13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直下式光源12发出的光线进入导光板13并经过导光板13折射后,依次经过第一扩散片14、第一棱镜片15、第二棱镜片16和第二扩散片17向显示面板20的所在侧射出;其中第一扩散片14用于遮盖导光板13上瑕疵造成的暗影,使得从导光板13射出的光线通过第一扩散片14后更加均匀地朝第一棱镜片15传播;当透过第一扩散片14的光线在通过第一棱镜片15和第二棱镜片16时,只有在某一角度范围之内的光线才可以通过折射作用射出,其余的光因不满足折射条件而被第一棱镜片15和第二棱镜片16的边缘反射回底板111的所在侧,再由反光层重新射出,这样透过第一扩散片14的光线在第一棱镜片15和第二棱镜片16的作用下,可以不断地被循环利用,原本向各个方向发散的光线在通过第一棱镜片15和第二棱镜片16后,被控制到与光轴成70度角的范围内,从而达到增强背光模组10的轴向亮度,有利于提高背光模组10的照度,而第二扩散片17可以使透过第二棱镜片16的光线更加均匀地向显示面板20的所在侧射出。
57.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1,包括背光模组10和显示面板20,其中,背光模组10设置在显示面板20的入光侧,用于给显示面板20提供照明。
58.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采用了背光模组10,通过背光模组10的亮度可调节性,使得显示装置1可以在多种应用场景下的使用,有利于电量的合理利用,有助于提升显示装置1的续航能力。
59.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