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摄影电影 专利正文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液晶显示屏的背光模组包括胶框、光学膜材和遮光胶,其中,光学膜材在温度冲击实验中,容易出现褶皱问题,引起显示屏出现波浪形状的阴影不良现象。经对显示屏不良现象的研究分析得知,不良现象基本上都是出现在光学膜材最上一层的增光膜。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光学膜材的材料的热收缩率不一样,而最上一层的增光膜被遮光胶粘住,导致遮光胶与增光膜在温度试验的收缩中产生应力相互拉扯,从而出现光学膜材的变形。相关技术中的解决方案主要是在最上一层增光膜的尺寸和各层膜材的间隙上改进,由于组装偏差和整机结构间隙小的影响,出现阴影不良现象的问题没有彻底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旨在防止阴影不良现象的出现。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胶框,所述胶框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面,并形成有贯穿两所述端面的安装空间;
5.光学膜材,所述光学膜材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定义所述安装空间贯穿两所述端面的方向为贯穿方向,所述光学膜材具有沿贯穿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表面;以及
6.遮光胶,所述遮光胶连接于所述胶框的一所述端面,并向所述安装空间方向延伸,以覆盖所述光学膜材朝向所述遮光胶一侧的部分表面,所述光学膜材朝向所述遮光胶一侧的表面与所述遮光胶之间设有离型层。
7.在本技术的一例实施例中,所述离型层为离型膜层,所述离型膜层贴附于所述遮光胶覆盖所述光学膜材的部分表面;
8.或者,所述离型层为离型涂层,所述离型涂层涂覆于所述遮光胶覆盖所述光学膜材的部分表面。
9.在本技术的一例实施例中,当所述离型层为离型膜层时,所述离型膜层为pet膜层;
10.当所述离型层为离型涂层时,所述离型涂层为硅油涂层。
11.在本技术的一例实施例中,所述离型膜层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侧,所述离型膜层的其中一侧与所述胶框朝向所述安装空间的表面抵接,另一侧与所述遮光胶背离所述胶框的侧面齐平。
12.在本技术的一例实施例中,所述离型层为离型涂层,所述离型涂层涂覆于所述光学膜材朝向所述遮光胶一侧的部分表面。
13.在本技术的一例实施例中,定义所述离型涂层涂覆于所述光学膜材的面积为s1,所述遮光胶覆盖所述光学膜材的表面的面积为s2,s1≥s2。
14.在本技术的一例实施例中,所述光学膜材包括反射膜、导光板、扩散膜、下增光膜
以及上增光膜,导光板设于所述反射膜与所述扩散膜之间,所述扩散膜设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下增光膜之间,所述下增光膜设于所述扩散膜与所述上增光膜之间,所述离型层设于所述上增光层与所述遮光胶之间。
15.在本技术的一例实施例中,所述胶框相对的两侧分别形成有限位槽,所述上增光膜包括膜主体和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设有至少两个,其中的两所述限位凸起设于所述膜主体相对的两侧,并分别设于一所述限位槽内。
16.在本技术的一例实施例中,定义所述膜主体具有长度方向和垂直于所述长度方向的宽度方向,所述限位凸起设有两个,两所述限位凸起设于所述膜主体于宽度方向上相对的两侧,且设于所述膜主体于长度方向上的同一侧。
17.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液晶显示装置,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
18.胶框,所述胶框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面,并形成有贯穿两所述端面的安装空间;
19.光学膜材,所述光学膜材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定义所述安装空间贯穿两所述端面的方向为贯穿方向,所述光学膜材具有沿贯穿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表面;以及
20.遮光胶,所述遮光胶连接于所述胶框的一所述端面,并向所述安装空间方向延伸,以覆盖所述光学膜材朝向所述遮光胶一侧的部分表面,所述光学膜材朝向所述遮光胶一侧的表面与所述遮光胶之间设有离型层。
2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的背光模组包括胶框、光学膜材和遮光胶。贯穿胶框的安装空间便于光学膜材的安装,从而方便背光模组的组装。遮光胶与胶框的一端面连接可以保证遮光胶与胶框连接的稳固性,遮光胶朝安装空间方向延伸的部分结构能够覆盖光学膜材与胶框安装的缝隙,从而避免背光模组侧面漏光。设在遮光胶与光学膜材之间的离型层可以避免遮光胶粘接光学膜材朝向遮光胶一侧的表面,从而防止在温度冲击实验中,光学膜材由于被遮光胶粘住而与遮光胶拉扯变形,从而可以避免出现由于光学膜材出现褶皱而引起的阴影不良现象,提高采用本技术提出的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光学膜材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图1所示的背光模组中离型层为贴附于遮光胶的隔离材料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图2所示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26.图4为图1所示的背光模组中离型层为涂覆于于遮光胶的隔离涂层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图4所示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28.图6为图1所示的背光模组中离型层为涂覆于光学膜材的隔离涂层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9.图7为图6所示的c处的局部放大图。
30.附图标号说明:
31.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背光模组53导光板10胶框55扩散膜10a安装空间57下增光膜10b限位槽59上增光膜30遮光胶591膜主体31基材593限位凸起33粘黏物70离型层50光学膜材90背板51反光膜
ꢀꢀ
32.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4.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5.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6.参照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背光模组100,背光模组100可以适用在液晶显示装置中,以保证液晶显示装置的成像效果。该液晶显示装置可以适用于电视、电脑或者手机等各种电子设备中。
37.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背光模组100包括胶框10、光学膜材50和遮光胶30,胶框10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面,并形成有贯穿两端面的安装空间10a,光学膜材50设于安装空间10a内,定义安装空间10a贯穿两端面的方向为贯穿方向,光学膜材50具有沿贯穿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表面,遮光胶30连接于连接于胶框10的其中一个端面,并向安装空间10a方向延伸,以覆盖光学膜材50朝向遮光胶30一侧的部分表面,光学膜材50朝向遮光胶30的表面与遮光胶30之间设有离型层70。
38.其中,安装空间10a为胶框10围合形成的空间。贯穿方向可以理解为光学膜材的安
装方向,也即光学膜材50的各个膜层层叠设置的方向。遮光胶30向安装空间方向延伸可以理解为,遮光胶30在胶框10与其连接的端面上,自胶框10与其连接位置向胶框10形成安装空间10a的方向延伸,以使遮光胶30的部分结构凸显于胶框10形成安装空间10a的侧面,从而可以覆盖光学膜材50设于安装空间10a内的部分结构。
39.离型层70可以设置在遮光胶30朝向安装空间10a的部分表面上,或者也可以设于光学膜材50朝向遮光胶30的部分表面上等,可以保证离型层70能够隔离遮光胶30和光学膜材50即可。本技术提供的背光模组100还可以包括背板90,背板90形成有安装槽,胶框设于安装槽内。
4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的背光模组100包括胶框10、光学膜材50和遮光胶30。贯穿胶框10的安装空间10a便于光学膜材50的安装,从而方便背光模组100的组装。遮光胶30与胶框10的一端面连接可以保证遮光胶30与胶框10连接的稳固性,遮光胶30朝安装空间10a方向延伸的部分结构能够覆盖光学膜材50与胶框10安装的缝隙,从而避免背光模组100侧面漏光。设在遮光胶30与光学膜材50之间的离型层70可以避免遮光胶30粘接光学膜材50,从而防止在温度冲击实验中,光学膜材50由于被遮光胶30粘住而与遮光胶30拉扯变形,从而可以避免出现由于光学膜材50出现褶皱而引起的阴影不良现象,提高采用本技术提出的背光模组100的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41.背光模组100可以设置为圆形、矩形或者其他形状。在本实施例中,背光模组100为矩形,将背光模组100设为矩形便于背光模组100与信号源输入的图像适配,以能够完全呈现图像画面。并且将背光模组100呈矩形设置,更符合人的视野范围,方便用户观看,能够提高用户的观影体验。同时,将背光模组100设置为矩形也便于背光模组100各结构的制作和安装。
42.定义光学膜材50具有环绕两个表面设置的侧面,侧面环绕的方向为周向。为了提高背光模组100的显示效果,可以在胶框10的各个方向朝向安装空间的一侧都贴附有遮光胶30,以使遮光胶30能够覆盖光学膜材50的周向各侧,从而覆盖胶框10与光学膜材50周向各侧的安装缝隙,以避免在显示区域外出现漏光,从而保证遮光胶30的遮光效果。显示区域是指采用本技术背光模组100制作而成的显示装置用于显示画面的区域,即光学膜材50朝向遮光胶30未被遮光胶30覆盖的区域。
43.参见图2和图3,在本技术的一例实施例中,离型层70为离型膜层,离型膜层贴附于遮光胶30覆盖光学膜材50的部分表面。
44.可以理解,遮光胶30覆盖光学膜材50的部分结构为遮光胶30向安装空间10a方向延伸的部分结构,离型膜层贴附的表面为遮光胶30朝向光学膜材50的表面。遮光胶30一般包括基材31和附于遮光主体表面的粘黏物33,遮光胶30可以为单面胶或者双面胶等。离型膜层可以为工程材料,例如离型膜层可以为pet材料(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俗称涤纶树脂),其可以直接贴附于遮光胶30朝向光学膜材50的一侧,以使离型膜层可以利用遮光胶30自身结构的粘性将离型膜层直接粘接在遮光胶30上。采用离型膜层分隔遮光胶30和光学膜材50而避免遮光胶30粘覆光学膜材50的方式既不会影响遮光胶30的遮光效果,又不会影响背光模组100的透光效果,可靠性高。并且,离型膜层制作成型方式简单、生产安装成本低。可以理解的是,离型膜层背离遮光胶30一侧的表面并没有胶装物质。
45.参见图4和图5,在本技术的一例实施例中,离型层70为离型涂层,离型涂层涂覆于
遮光胶30覆盖光学膜材50的部分表面。
46.可以理解,为了方便大规模自动化生产,离型层70也可以为离型涂层,如硅油涂层。将离型涂层涂覆于遮光胶30朝向安装空间10a的一侧,可以使遮光胶30的粘黏物33不再具备粘覆功能,从而隔离遮光胶30和光学模组,防止遮光胶30与光学模组粘接。此外,采用涂覆离型涂层的方式可以减小离型层70的厚度,从而使成型的背光模组100更轻薄。
47.参见图3和图5,在本技术的一例实施例中,离型层70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侧,离型层70的其中一侧与胶框10朝向安装空间10a的表面抵接,另一侧与遮光胶30背离胶框10的侧面齐平。
48.可以理解,当离型层70为离型膜层时,可以理解为离型膜层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其中一侧面与胶框10朝向安装空间10a的表面抵接,另一侧面与遮光胶30背离胶框10的侧面齐平,参见图3。如此设置可使离型膜层的贴附面积等于遮光胶30向安装空间10a方向延伸的部分结构朝向光学膜材50一侧的表面积,从而使离型膜层能够完全覆盖遮光胶30朝安装空间10a延伸的结构,进而防止光学膜材50在位置发生偏移时被遮光胶30未贴附离型膜层的其他部分结构粘住,进而可以提高离型层70的隔离效果,杜绝遮光胶30粘接光学膜材50的可能性。
49.当离型层70位离型涂层时,可以理解为离型涂层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侧便,其中一侧边与胶框10朝向安装空间10a的表面抵接,另一侧边与遮光胶30背离胶框10的侧面齐平,参见图5。如此,离型涂层的涂覆面积可以等于遮光胶30向安装空间10a方向延伸的部分结构朝向光学膜材50一侧的表面积。从而可以防止光学膜材50在位置发生偏移时被遮光胶30未涂覆离型涂层的其他部分结构粘住。
50.参见图6和图7,在本技术的一例实施例中,离型层70为离型涂层,离型涂层涂覆于光学膜材50朝向遮光胶30一侧的部分表面。
51.可以理解,将离型涂层涂覆于光学膜材50朝向遮光胶30一侧的部分表面,能够使遮光胶30朝向光学膜材50一侧设置的粘黏物33无法粘覆光学膜材50,从而隔离遮光胶30和光学膜材50,防止遮光胶30与光学膜材50粘接。并且,将离型涂层涂覆在光学膜材50上时,可以在在光学膜材50安装在安装空间10a之前将离型涂层涂覆在光学膜材50上,以方便离型涂层的涂覆操作,提高背光模组100的成型效率。
52.在本技术的一例实施例中,定义离型涂层涂覆于光学膜材50的面积为s1,遮光胶30覆盖光学膜材50的表面的面积为s2,s1≥s2。如此可以保证光学膜材50不会在位置发生偏移时被遮光胶30粘住,以提高离型涂层的分隔效果。
53.当然,除了贴附隔离材料和涂覆离型涂层两种方式外,在其他实施例中,离型层70也可以直接为遮光胶的部分结构,此时遮光胶30向安装空间10a方向延伸且朝向光学膜材50的表面没有设置设有粘黏物33,这样可以使遮光胶30朝向光学膜材50的部分结构的表面不具有粘黏功能,从而使得遮光胶30向安装空间10a方向延伸的部分结构不能够与光学膜材50粘接。这样的离型层70可以是遮光胶30在制作生产时未涂覆粘黏物33而形成的,也可以是利用除胶油等物质将粘黏物33去除后形成的,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54.在本技术的一例实施例中,光学膜材50包括反射膜51、导光板53、扩散膜55、下增光膜57以及上增光膜59,导光板53设于所述反射膜51与所述扩散膜55之间,扩散膜55设于导光板53与下增光膜57之间,下增光膜57设于扩散膜55与上增光膜59之间,离型层70设于
上增光层与遮光胶30之间。
55.可以理解,反射膜51可以反射透过导光板53的光,从而减少光的损失,提高亮度。导光板53可以提高面板的亮度,并确保面板亮度的均匀性。扩散膜55贴近导光板53设置,可用于将导光板53中射出的不均匀光源转换成均匀分布的面光源,同时起到遮蔽光学缺陷的作用。上增光膜59和下增光膜57将光向显示区域聚集,从而提高显示区域的亮度。如此设置的光学膜材50可以为采用本技术提供的背光模组100制成的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均匀的面光源,从而保证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将离型层70设于上增光层和遮光胶30之间,可以避免上增光层由于被遮光胶30粘住而与遮光胶30在温度实验的收缩中产生应力相互拉扯,从而避免上增光膜59发生变形而出现褶皱。从而可以保证背光模组100在长期使用发热等高温环境下的可靠性。
56.在本技术的一例实施例中,胶框10相对的两侧分别形成有限位槽10b,上增光膜59包括膜主体591和限位凸起593,限位凸起593设有至少两个,其中的两限位凸起593设于膜主体591相对的两侧,并分别设于一限位槽10b内。
57.可以理解,设于上增光膜59的限位凸起593可以在上增光膜59安装在安装空间10a内时插设在限位槽10b内,以通过胶框10限位上增光膜59的位置,从而防止上增光膜59发生移动。限位凸起593可以设有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或者更多个。将其中两个限位凸起593设于膜主体591相对的两侧是为了进一步提高限位固定上增光膜59的可靠性,防止上增光膜59的位置发生偏移。
58.参见图1,在本技术的一例实施例中,定义膜主体591具有长度方向和垂直于长度方向的宽度方向,限位凸起593设有两个,两限位凸起593设于膜主体591于宽度方向上相对的两侧,且设于膜主体591于长度方向上的同一侧。
59.可以理解,如此设置时,两个限位凸起593可以位于膜主体591的一侧边缘,此时限位凸起593不仅可以配合胶框10限位上增光膜59的位置,以防止上增光膜59位置发生便宜,还可以在上增光膜59安装时为其定位,从而将将上增光膜59安装到合适的位置,从而保证上增光膜59安装位置的精准度。
60.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100,该背光模组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液晶显示装置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6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