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摄影电影 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散射测量的微距目镜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用于散射测量的微距目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散射测量的微距目镜,属于光学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2.通过散射光的测量可以了解到散射粒子的浓度、大小、形状及取向等,在物理、化学、气象等许多方面的研究中得到应用。在散射测量时,需要使用目镜观察散射光线的成像情况,通过目镜对所得的散射光成像进行再次放大,以方便观察物体的散射情况。散射测量时,有时需要使用微距目镜进行观测。但是现有的微距目镜一般是使用6至8组镜片组成,其长度较长,体积较大,而且有时还难以达到微距观测的效果,给散射测量的成像观测带来较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散射测量的微距目镜,使用较少的镜片组合达到微距观测的效果,体积小,重量轻,方便使用。
4.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用于散射测量的微距目镜,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由物侧向像侧依次排列;所述第一透镜为非球面透镜,第二透镜为单透镜且第二透镜为球面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主轴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上包括一位于光轴附近区域的凸面部,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上包括一位于光轴附近区域的凸面部;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上包括一位于光轴附近区域的凸面部,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上包括一位于光轴附近区域的凸面部;所述物侧的物面至第一透镜的距离为a,第一透镜的焦距为b,a与b的比值范围为(0.41,0.48);所述像侧的像面至第一透镜的距离为c,第一透镜的焦距为d,c与d的比值范围为(3.2,3.6);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和系统焦距的比值范围为(-0.88,-0.72)。
6.优化的,上述用于散射测量的微距目镜,所述第一透镜的折射率范围为(1.72,1.88),第一透镜的阿贝数范围为(38.6,45.2)。
7.优化的,上述用于散射测量的微距目镜,所述第二透镜的折射率范围为(1.48,1.56);所述第二透镜朝向物侧的面的曲率半径为55.49mm,第二透镜朝向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为-598.20mm。
8.优化的,上述用于散射测量的微距目镜,所述第一透镜朝向物侧的面的曲率半径为9.1mm,第一透镜朝向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为8.9mm。
9.优化的,上述用于散射测量的微距目镜,所述a与b的比值为0.45;所述像侧的像面至第一透镜的距离为c,第一透镜的焦距为d,c与d的比值为3.33;第二透镜的焦距和系统焦距的比值为-0.78。
10.优化的,上述用于散射测量的微距目镜,所述第一透镜的折射率为1.81,第一透镜的阿贝数为40.9。
11.优化的,上述用于散射测量的微距目镜,所述第二透镜的折射率为1.52。
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3.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使用第一透镜、第二透镜两片镜片组成微距目镜,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使用多片镜片的微距目镜方案,本技术的微距目镜大大的缩短了目镜的长度,有效的减小了体积,且生产成本降低,使用方便。
1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由于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组成的透镜组使用了经过焦距、曲率配合光学设计方案,能够保证在散射测量的观测中有较好的成像质量,并且能够在0.5mm的距离内进行观测,具有很好的使用效果。
1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第一透镜可以采用塑料制的非球面透镜,生成成本低且重量较轻,配合球面透镜的第二透镜,光学性能稳定性高,在低成本的同时能达到较好的成像质量。
附图说明
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18.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9.1-第一透镜、2-第二透镜、3-物侧、4-像侧。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1.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实用新型。在其他实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结构、电路、材料或方法。
22.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的提及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含在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可以以任何适当的组合和、或子组合将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组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示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示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出的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高”、“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24.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散射测量的微距目镜,包括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所述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由物侧向像侧依次排列;所述第一透镜1为非球面透镜,第
二透镜2为单透镜且第二透镜2为球面透镜;所述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主轴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透镜1的物侧面上包括一位于光轴附近区域的凸面部,第一透镜1的像侧面上包括一位于光轴附近区域的凸面部;所述第二透镜2的物侧面上包括一位于光轴附近区域的凸面部,第二透镜2的像侧面上包括一位于光轴附近区域的凸面部;所述物侧的物面至第一透镜1的距离为a,第一透镜1的焦距为b,a与b的比值为0.41;所述像侧的像面至第一透镜1的距离为c,第一透镜1的焦距为d,c与d的比值为3.2;所述第二透镜2的焦距和系统焦距的比值为-0.88,-0.72。
25.使用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两片镜片组成微距目镜,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使用多片镜片的微距目镜方案,本技术的微距目镜大大的缩短了目镜的长度,有效的减小了体积,且生产成本降低,使用方便。第一透镜1可以采用塑料制的非球面透镜,生成成本低且重量较轻,配合球面透镜的第二透镜2,光学性能稳定性高,在低成本的同时能达到较好的成像质量。
26.所述第一透镜1的折射率为1.72,1.88,第一透镜1的阿贝数为38.6。所述第二透镜2的折射率为1.48;所述第二透镜2朝向物侧的面的曲率半径为55.49mm,第二透镜2朝向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为-598.20mm。所述第一透镜1朝向物侧的面的曲率半径为9.1mm,第一透镜1朝向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为8.9mm。
27.实施例2
28.此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a与b的比值为0.48;c与d的比值为3.6;所述第二透镜2的焦距和系统焦距的比值为-0.72。所述第一透镜1的折射率为1.88,第一透镜1的阿贝数为45.2。所述第二透镜2的折射率为1.56;
29.实施例3
30.此实施例与实施例1、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优所述a与b的比值为0.45;所述像侧的像面至第一透镜1的距离为c,第一透镜1的焦距为d,c与d的比值为3.33;第二透镜2的焦距和系统焦距的比值为-0.78。所述第一透镜1的折射率为1.81,第一透镜1的阿贝数为40.9。所述第二透镜2的折射率为1.52。
31.此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由于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组成的透镜组使用了经过焦距、曲率配合光学设计方案,能够保证在散射测量的观测中有较好的成像质量,并且能够在0.5mm的距离内进行观测,具有很好的使用效果。此实施例为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
32.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