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摄影电影 专利正文
一种光纤收发器用快速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光纤收发器用快速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光纤收发器用快速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光纤收发器,是一种将短距离的双绞线电信号和长距离的光信号进行互换的以太网传输媒体转换单元,在很多地方也被称之为光电转换器。产品一般应用在以太网电缆无法覆盖、必须使用光纤来延长传输距离的实际网络环境中,且通常定位于宽带城域网的接入层应用。
3.光纤收发器通常为长方体,其接口面板位于两端,前面板设有光纤接口、网线接口及相关指示灯,后面板设有电源线接口,现有光纤收发器缺少相关固定装置,随意放置于机柜中,或使用螺钉固定于机柜的层板上,拆卸相对麻烦,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快速拆装光纤收发器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收发器用快速固定装置,其具有操作简便且能够实现光纤收发器快速拆装的优点。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6.一种光纤收发器用快速固定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前侧开口设置,所述壳体内设有若干固定盒,所述固定盒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固定盒前侧开口设置,所述固定盒下部开有槽体,所述槽体内设有固定模块,所述固定模块包括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水平设置,所述第一连杆套设有两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所述固定盒一体设置,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固定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中部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挡块与第二挡块,所述第一挡块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挡块与所述固定盒一体设置,所述固定盒的开口处插设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杆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盒,所述第一卡块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第一卡块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的夹角为锐角。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装置通过在壳体内设置多个固定盒可以对多个光纤收发器进行固定,更方便统一管理,光纤收发器从固定盒的开口处放入,使用者将光纤收发器从固定盒的开口处推入,固定盒推动第一卡块,第一卡块被压入槽体内,同时第一卡块带动第二连杆运动,第二连杆带动第一连杆运动,第一连杆通过第一挡块压缩第一弹簧,当光纤收发器完全越过第一卡块后,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下第一连杆带动第二连杆运动,第二连杆带动第一卡块恢复到初始状态,从而将光纤收发器固定于固定盒内,本装置操作简便且能够实现光纤收发器的快速拆装。
8.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盒内设有取出模块,所述取出模块包括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杆位于所述槽体内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杆靠近所述固定盒开口一端贯穿所述固定盒,所述第一连杆位于所述固定盒外侧
一端固定连接有压块,所述第三连杆平行于所述第二连杆,所述第三连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杆一侧铰接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与所述第一卡块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卡块插设且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盒,所述固定盒内设有挡板,所述挡板沿所述第一连杆的轴线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盒内壁,所述挡板靠近所述第二卡块一侧开有卡槽,所述第二卡块卡接于所述卡槽,所述挡板与所述固定盒内壁之间设有若干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挡板与所述固定盒内壁。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推入光纤收发器时,光纤收发器会推动挡板运动,挡板运动压缩第二弹簧,当挡板运动到第二卡块处,第二卡块通过卡槽将挡板固定,需要取出光纤收发器时,使用者按压压块,压块带动第一连杆运动,第一连杆带动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同步运动,进而将第一卡块与光纤收发器分离,将第二卡块与挡板分离,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挡板将光纤收发器推出固定盒,方便使用者拆除光纤收发器,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10.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盒远离开口处一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所述第一连杆平行设置,所述固定杆插设于所述挡板,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挡板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杆远离弹簧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源端子。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杆可以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一定程度上避免挡板发生歪斜,当光纤收发器推入固定盒时,在固定盒内壁的限位下,电源端子与光纤收发器的相应接口连通,从而省去了光纤收发器安装时电源连接的步骤,提高了效率,同时也减少了外部线缆的使用,使得本装置使用时外部布线更见整洁。
12.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壳体上侧设有散热模块,所述散热模块包括散热塔,所述散热塔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散热塔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管与第二导管,所述第一导管固定连接有泵体,所述泵体连接于所述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贯穿所述壳体,所述第二导管位于所述壳体内的部分绕设有若干导热丝,所述导热丝远离所述第二导管一端固定连接有导热片,若干导热片与若干所述固定盒间隔设置,导热片贴合于与其接触的所述固定盒侧壁。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热片将光纤收发器的产热传递到导热丝,再由导热丝传递到第二导管中的冷却水中,冷却水由泵体带动在散热模块内循环,冷却水的热量流经散热塔,通过散热塔进行散热后流入第一导管中,循环往复将光纤收发器运行时产生的热量散发,从而保证光纤收发器正常运行。
1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5.1.本装置通过在壳体内设置多个固定盒可以对多个光纤收发器进行固定,更方便统一管理,光纤收发器从固定盒的开口处放入,使用者将光纤收发器从固定盒的开口处推入,固定盒推动第一卡块,第一卡块被压入槽体内,同时第一卡块带动第二连杆运动,第二连杆带动第一连杆运动,第一连杆通过第一挡块压缩第一弹簧,当光纤收发器完全越过第一卡块后,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下第一连杆带动第二连杆运动,第二连杆带动第一卡块恢复到初始状态,从而将光纤收发器固定于固定盒内,操作简单,方便实用。
16.2.使用者推入光纤收发器时,光纤收发器会推动挡板运动,挡板运动压缩第二弹簧,当挡板运动到第二卡块处,第二卡块通过卡槽将挡板固定,需要取出光纤收发器时,使用者按压压块,压块带动第一连杆运动,第一连杆带动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同步运动,进而
将第一卡块与光纤收发器分离,将第二卡块与挡板分离,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挡板将光纤收发器推出固定盒,方便使用者拆除光纤收发器,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17.3.固定杆可以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一定程度上避免挡板发生歪斜,当光纤收发器推入固定盒时,在固定盒内壁的限位下,电源端子与光纤收发器的相应接口连通,从而省去了光纤收发器安装时电源连接的步骤,提高了效率,同时也减少了外部线缆的使用,使得本装置使用时外部布线更见整洁。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19.图2是壳体及固定盒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20.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21.图4是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22.图5是散热模块结构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1、壳体;2、固定盒;21、槽体;22、固定块;23、第二挡块;3、固定模块;31、第一连杆;32、压块;33、第一弹簧;34、第一挡块;35、第一卡块;36、第二连杆;4、取出模块;41、第三连杆;42、第二卡块;43、挡板;44、卡槽;45、第二弹簧;5、固定杆;6、电源端子;7、散热模块;71、散热塔;72、第一导管;73、第二导管;74、泵体;75、导热丝;76、导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5.如图1与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一种光纤收发器用快速固定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为长方体形状,可通过螺钉固定于机柜,壳体1前侧开口设置,壳体1内设有若干固定盒2,图示固定盒2的数量为八个,固定盒2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每个固定盒2可以安装一个光纤收发器,本装置可以对多个光纤收发器进行固定,更方便统一管理。
26.如图2与图3所示,固定盒2前侧开口设置,光纤收发器从固定盒2的开口处放入,固定盒2下部开有槽体21,槽体21内设有固定模块3,固定模块3包括第一连杆31,第一连杆31水平设置,第一连杆31套设有两个固定块22,第一连杆31与固定块22滑动连接,第一连杆31沿其轴线方向滑动连接于固定块22,固定块22与固定盒2一体设置,第一连杆31靠近固定盒2开口一端贯穿固定盒2,第一连杆31位于固定盒2外侧一端固定连接有压块32,使用者可以通过按压压块32带动第一连杆31运动。
27.如图2与图3所示,第一连杆31中部套设有第一弹簧33,第一连杆31为第一弹簧33提供导向作用,第一弹簧33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挡块34与第二挡块23,第一挡块34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杆31,第二挡块23与固定盒2一体设置,当第一挡块34未受力时,第一弹簧33处于未伸缩状态,第一连杆31可以带动第一挡块34运动,第一挡块34可以压缩第一弹簧33,当作用于第一连杆31的外力撤销后,第一弹簧33的弹力可以带动第一挡块34运动,第一挡块34带动第一连杆31恢复到初始状态。
28.如图2与图3所示,固定盒2的开口处插设有第一卡块35,第一卡块35沿垂直于第一连杆31方向滑动连接于固定盒2,第一卡块35远离第一弹簧33的一侧倾斜设置,第一卡块35铰接有第二连杆36,第二连杆36远离第一卡块35一端铰接于第一连杆31,第二连杆36与第
一连杆31的夹角为锐角,即第二连杆36与第一连杆31不垂直,使用者将光纤收发器从固定盒2的开口处推入,固定盒2推动第一卡块35,第一卡块35被压入槽体21内,同时第一卡块35带动第二连杆36运动,第二连杆36带动第一连杆31运动,第一连杆31通过第一挡块34压缩第一弹簧33,当光纤收发器完全越过第一卡块35后,在第一弹簧33的弹力下第一连杆31带动第二连杆36运动,第二连杆36带动第一卡块35恢复到初始状态,从而将光纤收发器固定于固定盒2内,操作简单,方便实用。
29.如图2与图4所示,固定盒2内设有取出模块4,取出模块4包括第三连杆41,第三连杆41铰接于第一连杆31位于槽体21内的一端,第三连杆41平行于第二连杆36,第三连杆41远离第一连杆31一侧铰接有第二卡块42,第二卡块42与第一卡块35结构相同,第二卡块42插设且滑动连接于固定盒2,固定盒2内设有挡板43,挡板43沿第一连杆31的轴线方向滑动连接于固定盒2内壁,挡板43靠近第二卡块42一侧开有卡槽44,第二卡块42卡接于卡槽44,挡板43与固定盒2内壁之间设有若干第二弹簧45,第二弹簧45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第二弹簧45分别位于挡板43的四角,设置多个第二弹簧45使得挡板43的受力更加均衡,降低其发生歪斜的可能,第二弹簧45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挡板43与固定盒2内壁,当挡板43未受外力时,第二弹簧45处于自由伸缩状态,使用者推入光纤收发器时,光纤收发器会推动挡板43运动,挡板43运动压缩第二弹簧45,当挡板43运动到第二卡块42处,第二卡块42通过卡槽44将挡板43固定,需要取出光纤收发器时,使用者按压压块32,压块32带动第一连杆31运动,第一连杆31带动第二连杆36与第三连杆41同步运动,进而将第一卡块35与光纤收发器分离,将第二卡块42与挡板43分离,在第二弹簧45的弹力作用下,挡板43将光纤收发器推出固定盒2,方便使用者拆除光纤收发器,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30.如图2所示,固定盒2远离开口处一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5,固定杆5与第一连杆31平行设置,固定杆5插设于挡板43,固定杆5与挡板43滑动连接,固定杆5可以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一定程度上避免挡板43发生歪斜,固定杆5远离弹簧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源端子6,该电源端子6为与光纤收发器配套的直流电源适配器插头,若干固定盒2内的电源端子6接通于壳体1的同一电源中,当光纤收发器推入固定盒2时,在固定盒2内壁的限位下,电源端子6与光纤收发器的相应接口连通,从而省去了光纤收发器安装时电源连接的步骤,提高了效率,同时也减少了外部线缆的使用,使得本装置使用时外部布线更见整洁。
31.如图1与图5所示,壳体1上侧设有散热模块7,散热模块7包括散热塔71,散热塔71固定连接于壳体1,散热塔71用于将热量散发到大气中,从而为光纤收发器将为,散热塔71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管72与第二导管73,第一导管72与第二导管73内流动有冷却水,冷却水将热量带到散热塔71进行散发,第一导管72固定连接有泵体74,泵体74连接于第二导管73,泵体74为冷却水的流动提供动力,使得冷却水能在散热模块7中循环流动,从而不断将光纤收发器的热量带出,第二导管73贯穿壳体1,第二导管73轴线与第一连杆31轴线垂直,第二导管73位于壳体1内的部分绕设有若干导热丝75,导热丝75的数量为七个,导热丝75将热量通过第二导管73传导入冷却水,导热丝75远离第二导管73一端固定连接有导热片76,若干导热片76与若干固定盒2间隔设置,导热片76优选为铜片,导热片76贴合于与其接触的固定盒2侧壁,通过导热片76将固定盒2的热量传导出去,也即将光纤收发器的产热传到出去,从而降低光纤收发器的温度,保证其正常运行。
32.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使用者将光纤收发器推入固定盒2,这一过程中固定盒2
推动第一卡块35,第一卡块35带动第二连杆36运动,第二连杆36带动第一连杆31运动,第一连杆31通过第一挡块34压缩第一弹簧33,随着光纤收发器的不断深入,光纤收发器的电源接口与电源端子6连接,此后光纤收发器与挡板43接触并推动挡板43运动,挡板43压缩第二弹簧45,直到挡板43运动到其卡槽44与第二卡块42相对处,此时光纤收发器也与第一卡块35分离,在第一弹簧33的弹力作用下,第一连杆31带动第一卡块35与第二卡块42恢复到初始状态,第一卡块35将光纤收发器固定,第二卡块42将挡板43固定,从而将光纤收发器固定于固定盒2内,当要取出光纤收发器时,使用者按压压块32,压块32带动第一连杆31运动,第一连杆31带动第二连杆36与第三连杆41运动,进而使第一卡块35与光纤收发器分离,第二卡块42与挡板43分离,在第二弹簧45的弹力作用下,挡板43将光纤收发器推出固定盒2,从而方便使用者拿取。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