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摄影电影 专利正文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产品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lcd显示模组在教育、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在追求视觉享受的同时,“护眼”的需求日益强烈,有研究表明:亮度变化会引发人眼的疲劳。亮度较低时易造成视杆细胞过度调节,睫状肌持续处于紧张状态;亮度过高时易造成瞳孔括约肌处于收缩状态,瞳孔缩小,引发视觉视疲劳;常规lcd 显示屏随视角变化,亮度衰减过快(中心角偏移20度时亮度即衰减50%),易造成人眼调节性视觉疲劳;维持固定姿势(视角不变),易造成颈椎疾病和近视。
3.半高宽fwhm视角spec,指的是亮度衰减一半时对应的方位角,视角越大,亮度衰减越缓慢,对视力保护越有益,目前常规4films(依次沿着背光源出光方向叠层设置的下扩散片,下棱镜片,上棱镜片和上扩散片)架构blumdl(采用堆叠结构设置的背光模组)仅能实现各方位半高宽fwhm视角 25
°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解决背光模组随着视角的变大,亮度衰减过快的问题。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源和设置于所述背光源的出光侧的光学结构,所述光学结构包括棱镜层,所述棱镜层包括多个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棱镜,所述棱镜包括底面,以及与所述底面相对一侧设置的棱峰,所述棱峰包括位于所述棱峰的顶点的两侧的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所述棱镜在在沿着垂直于所述底面方向的截面上,所述第一连接面远离所述棱峰的顶点的一端与所述棱峰的顶点之间的连线为第一连线,所述第二连接面远离所述棱峰的顶点的一端与所述棱峰的顶点之间的连线为第二连线,所述第一连线和所述第二连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6.可选的,所述光学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棱镜层的背光侧的第一扩散层,和 /或所述棱镜层的出光侧的第二扩散层,所述第一扩散层的雾度为90%-95%,所述第二扩散层的雾度为第一扩散层的90%-110%。
7.可选的,所述光学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棱镜层的出光侧的增亮膜。
8.可选的,沿着远离所述背光源的方向,所述光学结构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扩散层、棱镜层、第二扩散层和增亮膜。
9.可选的,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平行且与所述背光源的出光方向相平行的平面内,第一视角的亮度为所述背光模组的中心亮度的一半,所述第一视角大于或等于|45
°
|,和/或
10.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且与所述背光源的出光方向相平行的平面内,第二视角的亮度为所述背光模组的中心亮度的一半,所述第二视角大于或等于 |40
°
|。
11.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面为曲面,所述曲面的曲面半径为5-9um。
12.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面为平面,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之间的夹角的大小为110
°‑
130
°

13.可选的,所述棱镜包括位于所述底面和所述棱峰之间的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第一连接面位于所述棱峰的顶点的同侧,且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二倾斜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位于所述棱峰的顶点的同侧,且所述第二倾斜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14.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第二倾斜面延伸相交形成的夹角的角度为80-100 度。
15.可选的,相邻两个所述棱峰之间的间距为20-48μm。
16.可选的,所述背光源包括光源,所述光源为峰值波长≥460um的蓝光led。
17.可选的,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的第二方向,所述棱镜层包括多个周期排布的棱镜单元,每个所述棱镜单元中的多个棱镜在背光源的出光方向上的高度不同。
18.可选的,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每个所述棱镜的所述棱峰的顶点向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面的一侧偏移,或者每个所述棱镜的所述棱峰的顶点向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面的一侧偏移。
19.可选的,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所述棱镜层具有第一中心线,每个所述棱镜的棱峰的顶点向靠近所述第一中心线的一侧偏移,且与所述第一中心线的距离越远,所述棱峰的顶点的偏移量越小。
20.可选的,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多个所述棱镜在平行于所述背光源的出光方向上的高度由中间到两侧逐渐减小。
2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出光侧。
22.可选的,所述显示装置还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光侧的偏光片;
23.沿着远离所述背光源的方向,所述光学结构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扩散层、棱镜层和第二扩散层;
24.所述偏光片上集成设置有增亮膜。
25.可选的,沿着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方向,所述偏光片包括依次叠层设置的偏光膜层和基底层,所述增亮膜设置于所述偏光膜层和所述基底层之间,或者所述增亮膜设置于所述偏光膜层远离所述基底层的一侧。
2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光学结构包括棱镜层,所述棱镜层包括多个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棱镜,所述棱镜包括底面,以及与所述底面相对一侧设置的棱峰,所述棱峰包括位于所述棱峰的顶点的两侧的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远离所述棱峰的顶点的一端与所述棱峰的顶点之间的连线为第一连线,所述第二连接面远离所述棱峰的顶点的一端与所述棱峰的顶点之间的连线为第二连线,所述第一连线和所述第二连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使得亮度衰减一般时的视角增大,同时使得中心点的亮度保持较高的水平。
附图说明
27.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背光模组出光方位示意图;
28.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背光模组出光视角示意图
29.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棱镜结构示意图一;
30.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棱镜结构示意图二;
31.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中的棱镜层的结构示意图一
32.图6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棱镜层的结构示意图二;
33.图7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棱镜层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4.图8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棱镜的峰值半径为零的光场分布示意图;
35.图9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棱镜的峰值半径为1的光场分布示意图;
36.图10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棱镜的峰值半径为2的光场分布示意图;
37.图1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棱镜的光效示意图;
38.图1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方位视角趋势图一;
39.图1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扩散层的光场分布示意图;
40.图14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单层棱镜层的光场分布示意图一;
41.图15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单层棱镜层的光场分布示意图二;
42.图16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棱镜层的结构示意图三;
43.图17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棱镜层的结构示意图四;
44.图18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棱镜层的结构示意图五;
45.图19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方位视角趋势图二;
46.图20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7.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9.相关技术中涉及的一种解决方案为采用多张扩散的方案,如3张扩散取代常规4films架构,以实现高规的半高宽视角需求,此方案优势是:各方位均可实现半高宽视角≥50
°
,但亮度损失会超30%,会造成亮度过低或同亮度下,功耗过高。
50.参考图1-图7,针对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源和设置于所述背光源的出光侧的光学结构,所述光学结构包括棱镜层,所述棱镜层包括多个沿着第一方向(参考图5的x方向)延伸的棱镜1,所述棱镜1 包括底面11,以及与所述底面11相对一侧设置的棱峰,所述棱峰包括位于所述棱峰的顶点的两侧的第一连接面14和第二连接面15,所述棱镜在在沿着垂直于棱镜底面方向的截面上,所述第一连接面14远离所述棱峰的顶点的一端与所述棱峰的顶点之间的连线为第一连线100,所述第二连接面15远离所述棱
峰的顶点的一端与所述棱峰的顶点之间的连线为第二连线200,所述第一连线100和所述第二连线200之间的夹角a为钝角。
51.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棱峰的顶点、第一连接面14远离所述棱峰的顶点的一端和第二连接面15远离所述棱峰的顶点的一端为共平面,即均位于垂直于棱镜底面方向的截面上。
5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底面之间还包括第三连接面,所述第三连接面可以沿着一个方向延伸设置,也可以是多个方向延伸的连接面相接形成,同样的,所述第二连接面和所述底面之间还包括第四连接面,所述第四连接面可以沿着一个方向延伸设置,也可以是多个方向延伸的连接面相接形成。
53.图1为背光模组的方位图,其中,方位角为0度和180度构成的第一平面平行于所述棱镜的延伸方向,即所述第一方向,且垂直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方向,方位角为45度和225度构成的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一平面之间的夹角为 45度,方位角为90度和270度构成的第三平面与所述第一平面之间的夹角为 90度,方位角为135度和315度构成的第四平面与所述第一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35度。图2为视角定义图,图2中表示出了所述第一平面内,亮度为中心点正视角的亮度的一半的时候对应的θ角(θ1和θ2);
54.棱镜通过全反射和折射原理可以实现视角收敛从而提高正视角亮度,本实施例中,改进棱镜结构,即所述第一连接面远离所述棱峰的顶点的一端与所述棱峰的顶点之间的连线为第一连线,所述第二连接面远离所述棱峰的顶点的一端与所述棱峰的顶点之间的连线为第二连线,所述第一连线和所述第二连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参考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棱峰包括第一连接面14和第二连接面15,而图3和图4中,第一连接面14和第二连接面15远离底面 11的一侧的虚线表示为常规棱镜的棱峰,相比较而言,改变了棱峰的结构,相邻两个棱镜之间的间距未发生变化,例如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相邻棱镜之间的间距,图5中表示出了包括多个棱镜1的棱镜层的结构示意图,图5中的虚线圈标示的位置即为棱峰,图5中表示出了相邻两个棱镜之间的间距(可以是相邻两个棱峰之间的间距,也可以是相邻两个底面的中心点之间的间距),以及棱峰的棱镜角angle,采用本实施例中的棱镜,减少useful light(正视方向有效光),增大high angle light(大视角的光),以实现视角target,即实现大视角下亮度衰减缓慢同时中心点亮度也可以维持高水平。
55.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面14和所述第二连接面15的形状相同,例如,所述第一连接面14和所述第二连接面15同为曲面,或者所述第一连接面14和所述第二连接面15同为平面,可选的,第一连接面14和第二连接面15对称设置,不仅可以实现对光线均匀发散,在工艺制备上更简单。
56.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所述第一连接面14为曲面,所述曲面的曲面半径为5-9um。
57.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所述第一连接面14为平面,所述第一连接面14 和所述第二连接面15之间的夹角的大小为110
°‑
130
°

58.以下以所述第一连接面14和第二连接面15均为曲面为例,对包括本实施例棱镜的光学结构进行具体介绍。
59.图7为棱镜层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中所述第一连接面14和第二连接面15均为曲面,此时棱峰的峰值半径为r,图8表示出了r=0时的光场分布示意图,中心点亮度高,达到613nit,但是半高宽视角比较小,只有20度左右,图9表示出了r=1um时的光场分布示意图,
峰值半径增大,中心点亮度降低,为583nit,而半高宽视角增大到30左右,图10标示出了r=2um时的光场分布示意图。峰值半径进一步增大,中心点亮度为557nit,半高宽视角增大为35度左右,图11是棱镜的光效示意图。对比图8、图9和图10,棱镜的峰值半径r增大,则中心点亮度下降,方位视角增加;原因在于棱镜棱峰由直角(r=0)变更为r角(r≠0),且随着r变大,会逐渐减少useful light,但同时会提升high angle light,故其可通过牺牲亮度换取视角提升,但是本实施例中,改变的是棱峰的峰值半径,而底面11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的宽度并为改变(一般为20-48mm),则扩大视角的同时,使得随着视角变大而衰减的亮度减小,即保证中心点位置具有较高的亮度。
60.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所述棱镜包括位于所述底面和所述棱峰之间的第一倾斜面12和第二倾斜面13,所述第一倾斜面12和所述第一连接面14位于所述棱峰的顶点的同侧,所述第二倾斜面13和所述第二连接面15位于所述棱峰的顶点的同侧;
61.所述第一倾斜面12和所述第二倾斜面13延伸相交形成的夹角的角度为 80-100度。
62.参考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倾斜面12和所述第二倾斜面13 延伸相交形成的夹角b小于所述第一连线100和第二连线200之间的夹角a(所述第一连接面14和第二连接面15为平面时,所述第一连接面14和第一连线 100重合,所述第二连接面14和第二连线200重合),有效的实现,增到视角的同时,保证亮度。
63.本实施例中,所述棱镜的一个侧面由所述第一倾斜面12和所述第一连接面14连接形成,所述棱镜的另一个侧面由所述第二倾斜面13和所述第二连接面15连接形成,相比于所述棱镜的侧面是由一个面沿着一个延伸方向形成的结构,如图3和图4中的虚线所示,角度a大于角度b,有利于增大视角,若所述棱镜的侧面采用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一个面,则若形成角度a,则要增大所述底面11在垂直于所述棱镜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上的宽度,则所述棱镜层中多个所述棱镜的排布密度减小,棱镜排布稀疏则会降低背光模组的出射光的亮度。
64.本实施例中,所述棱镜的一个侧面由所述第一倾斜面12和所述第一连接面14连接形成,所述棱镜的另一个侧面由所述第二倾斜面13和所述第二连接面15连接形成,即相比于常规的棱镜,本实施例中仅对棱镜的棱峰处进行了改进,未对所述棱镜的底面进行改变,所述棱镜的侧面除了所述棱峰的部分的倾斜角度也未发生变化。若所述棱镜的底面在垂直于其延伸方向上的宽度不变,所述棱镜的棱峰不变,仅减小所述棱镜的侧面与所述底面之间的夹角,即改变所述棱镜的侧面的倾斜角度,使得所述棱镜的两个侧面之间的夹角形成钝角,这样也能够增大视角,但是减少了准直光的出光量。本实施例中,仅改变棱峰处的结构,使得所述第一连线和所述第二连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来增大视角,相对来说,损失了一小部分的准直方向的出光量,即实现了增大视角,并保证了中心点的亮度。
65.雾度是表征透明试样或半透明试样其内部或表面发生光散射而引起的云雾状外貌。雾度的定义是当透光率通过试样时,由于前锋散射而偏离入射线方向的透光百分率。
66.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所述光学结构103还包括位于所述棱镜层的背光侧的第一扩散层2,和/或所述棱镜层的出光侧的第二扩散层3,所述第一扩散层 2的雾度为90%-95%,所述第二扩散层3的雾度为第一扩散层2的雾度的 90%-110%,可选的,第一扩散层2的雾度为90%-95%,第二扩散层3的雾度为90%-95%,可选的第一扩散层2的雾度和第二扩散层3的雾度相等,例如均为90%,或者91%,95%等不限定,当然,第一扩散层2的雾度和
第二扩散层3的雾度夜可以不相同,但是雾度范围再90%-95%,例如可以是第一扩散层2的雾度90%,第二扩散层3的雾度95%。
67.在所述棱镜层的至少一侧增设扩散层,可进一步增大视角,且所述棱镜层主要增大在所述第一平面内的视角,而扩散层的设置,可以增大其他方位的视角,例如,图12中表示出了所述棱镜层的背光侧的第一扩散层2和所述棱镜层的出光侧的第二扩散层3的背光模组出射的光在各方位的视角趋势,参考标号为20的线条,以及,所述棱镜层的背光侧的第一扩散层2的背光模组出射的光在各方位的视角趋势,参考标号为10的线条,可见,在棱峰垂直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的视角可提升6
°
左右,参考图12中方位角为90
°
或270
°
对应的视角(箭头所表示的位置),增加扩散层使得出光更均匀。
68.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扩散层2和所述第二扩散层3均具有较高的雾度,且两者的雾度差较小,这样可以有效的增大视角,即不仅能保证出光更均匀,还能实现增大与棱镜延伸方向垂直的平面(90-270度)平面的视角。
69.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所述光学结构103还包括位于所述棱镜层的出光侧的增亮膜4。
70.图13表示出了采用扩散层的光场分布示意图,中心点亮度为500,半高宽视角只有20度左右,图8表示出了采用增亮膜4的光场示意图,中心点亮度达到700,且增大了半高宽视角,参考图13和图8,采用增亮膜4代替扩散层,背光模组正视角亮度可提高约36%,各方位半高宽视角可增加约4。
71.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所述光学结构103包括至少一层所述棱镜层。
72.图8表示的是采用两层所述棱镜层的光场分布示意图,棱镜的峰值半径 r=0,图14和图15表示的均是采用一层棱镜层的示意图,图14中所述棱镜层中的棱镜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延伸设置,棱镜的峰值半径r=0,图15中的所述棱镜层中的棱镜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棱镜的峰值半径r=0。
73.对比图8和图14,或者对比图8和图15,可获得,图14和图15相比图 8,中心点亮度均有所降低,但是,图14和图15中的背光模组在平行于棱镜的延伸方向上的视角提升约20
°
(主要为大视角下的光的亮度提升&背光模组的中心亮度下降);在垂直于棱镜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上的视角提升约5
°
(主要为背光模组的中心亮度下降)。可见,单层棱镜层的设置更适合宽视角方案,因此,本实施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结构103包括一层所述棱镜层,但并不以此为限,也可以是两层或者多层,可根据实际应用具体设定。
74.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沿着远离所述背光源的方向,所述光学结构103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扩散层2、棱镜层、第二扩散层3和增亮膜4。
75.本实施例中,采用沿着远离所述背光源的方向,所述光学结构103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扩散层2、棱镜层、第二扩散层3和增亮膜4的结构设置时,可以实现以下目标: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平行且与所述背光源的出光方向相平行的平面内,第一视角的亮度为所述背光模组的中心亮度的一半,所述第一视角大于或等于|45
°
|,和/或
76.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且与所述背光源的出光方向相平行的平面内,第二视角的亮度为所述背光模组的中心亮度的一半,所述第二视角大于或等于 |40
°
|。
77.需要说明的是,上述|45
°
|以及|40
°
|是以中心点的视角为0定义的。参考图2,在进行视角测量时,若以中心点为0度,以测量平面内的方位角0度的位置设定为+90度,而以方
位角为180度的位置设定为-90度,则θ1为即为正,θ2即为负。
[0078][0079]
参考上述表格以及图19,图19中,从下到上依次表示出了光学结构103 采用表格中1#-6#6种结构,背光模组的出射光的方位视角趋势,对不同的光学结构103进行测试,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上述6种结构中,增亮膜4 均采用dbef5,增量效果大于30%,扩散层均采用b75vu-s,雾度为93.79%,透光率为85.83%,棱镜为4.20tj,峰值半径r分别为0μm、2μm、5μm、7μm、 9μm,并测试了没有棱镜层,而光学结构103由相叠置的三层扩散层,以及位于三层扩散层的出光层的增亮膜4构成,上述表格中的6中结构的中心正视角亮度对比可知,棱镜采用r型棱镜(即所述第一连线和所述第二连线的夹角为钝角),随着峰值半径的增加,中心正视角亮度降低,而相比于第6种结构,未设置棱镜中心正视角亮度只有366nit,亮度衰减过大。
[0080]
参考上述表格和图19,相比述棱镜的峰值半径r为0,在所述棱镜的峰值半径r为5μm时,背光模组的中心亮度下降了5.37%,亮度损失10%以内;在所述棱镜的峰值半径r为7μm时,背光模组的中心亮度下降了7.68%,亮度损失10%以内。相关技术中,去除棱镜层,而光学结构103仅采用3层扩散层,这样的结构各方位均可实现半高宽视角≥50
°
,大大超过客户预期,但亮度损失会超30%,会造成亮度过低或同亮度下,功耗过高;相比之下,本实施例中的光学结构103,采用沿着远离所述背光源的方向,所述光学结构103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扩散层2、棱镜层、第二扩散层3和增亮膜4的结构设置时,各方位视角满足客户需求,均大于或等于40度,且中心亮度损失10%以内,降低功耗。
[0081]
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所述背光源包括光源,所述光源为峰值波长≥ 460um的蓝光led。
[0082]
低蓝光led减少蓝光伤害,进一步降低对人眼视力的损伤,经过ag处理(雾化处理)的cg(盖板)降低表面眩光,实现“类纸”化技术。
[0083]
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相邻两个所述棱峰之间的间距为20-48μm。
[0084]
相邻两个所述棱峰之间的间距为20-48μm,也可以说是,在于棱镜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棱镜的底面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20-48μm,该间距的设置决定了棱镜分布的密度,棱镜在起到扩大视角的作用的同时,具有收敛光线的作用,棱镜分布密度越大,则光的亮度越高,棱镜分布的密度越小则,光的亮度损失增大,因此,为了保证背光模组出射光的亮度,本实施例的一实施方式中,相邻两个所述棱峰之间的间距为20-48μm,但并不以此为限。
[0085]
参考图6,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的第二方向,所述棱镜层包括多个周期排布的棱镜单元10,每个所述棱镜单元10中的多个棱镜在背光源的出光方
向(图6中z方向)上的高度不同。
[0086]
若多个所述棱镜在背光源的出光方向(图5中z方向)上的高度是相同的,则在组装后,每个棱镜与位于所述棱镜层的出光侧的膜层结构均是接触的,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棱镜单元10中的多个棱镜在背光源的出光方向(图5 中z方向)上的高度不同,即在背光源的出光方向(图5中z方向)上的高度较低的棱镜,与位于所述棱镜层的出光侧的膜层结构是不接触的,减少了所述棱镜层与位于所述棱镜层的出光侧的膜层结构的接触面积,避免异显。
[0087]
每个所述棱镜单元10中的多个棱镜可以仅具有一个第一棱镜,第一棱镜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棱镜之外的其他棱镜,所述第一棱镜可以位于相应的棱镜单元10的中间位置,或者靠近其他棱镜单元10的边缘位置,如果所述棱镜单元10位于所述棱镜层的边缘,所述第一棱镜也可以位于靠近所述棱镜层的边缘的位置。
[0088]
每个所述棱镜单元10中的多个棱镜可以仅具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棱镜,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棱镜可以相邻设置,也可以间隔设置。
[0089]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棱镜的数量小于相应的所述棱镜单元中的棱镜的数量,且为了避免异显,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棱镜的数量小于所述棱镜单元中的棱镜的数量的一半,但并不以此为限。
[0090]
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每个所述棱镜的所述棱峰的顶点向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面14的一侧偏移,或者每个所述棱镜的所述棱峰的顶点向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面15的一侧偏移。
[0091]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得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即与所述棱镜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背光模组的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面14的一侧的视角大于背光模组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面14的一侧的视角,即使得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视角偏向背光模组的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面14的一侧。或者,背光模组的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面15的一侧的视角大于背光模组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面15的一侧的视角,即使得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视角偏向背光模组的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面15的一侧。图17中,每个所述棱镜的所述棱峰的顶点在所述底面11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底面的中心(即在于所述棱镜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的中心线)的右侧,也就是说,每个所述棱镜的所述棱峰的顶点向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面15的一侧偏移。所述棱镜的延伸方向一般为显示屏的长边方向,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得显示屏的短边方向的两侧中的任一侧的视角偏大,满足客户的特殊需求。
[0092]
参考图17,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所述棱镜层具有第一中心线101,每个所述棱镜的棱峰的顶点向靠近所述第一中心线101的一侧偏移,且与所述第一中心线101的距离越远,所述棱峰的顶点的偏移量越小,保证大视角光线的亮度。
[0093]
每个所述棱镜的棱峰的顶点向靠近所述第一中心线101的一侧偏移,所述顶点靠近所述第一中心线的一侧,汇聚光线更强,而所述顶点远离所述第一中心线的一侧增大视角幅度更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增加背光模组中心位置的出射光的光强,且增大大视角出射的光(斜率高的那侧增强,斜率小的那侧视角增大)。
[0094]
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多个所述棱镜在平行于所述背光源的出光方向上的高度由中间到两侧逐渐减小,参考图18。
[0095]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增大背光模组中心位置出射光的亮度,且增大背光模组两侧的出射光的视角。
[0096]
参考图2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101,所述显示面板101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出光侧。
[0097]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出光侧是相对于整个所述背光模组而言。
[0098]
本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104和光源108,所述导光板104 包括入光面和出光面,所述光源108位于所述导光板104的入光面的一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入光面与所述出光面相邻设置(参考图20),即所述背光模组为侧入式背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入光面与所述出光面相对设置,即所述背光模组为直下式背光。
[0099]
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围设于所述导光板104的四周的背板106,所述导光板104的背光侧设置有反射片105,所述背板106包括底板、与所述底板连接的侧板,以及与所述侧板连接的顶板,所述顶板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有反射膜层109,以防止漏光,且增加光的利用率。
[0100]
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所述显示装置还位于所述显示面板101的背光侧的偏光片102;
[0101]
沿着远离所述背光源的方向,所述光学结构103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扩散层2、棱镜层01和第二扩散层3;
[0102]
所述偏光片102上集成设置有增亮膜4。
[0103]
所述增亮膜4集成于所述偏光片102上,则沿着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方向,所述光学结构103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扩散层2、棱镜层01和第二扩散层3,相对于所述光学结构103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扩散层2、棱镜层01、第二扩散层3和增亮膜4,改变了所述增亮膜4的位置关系,但同样实现了增大半高宽视角,且保证中心点亮度的效果。
[0104]
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沿着远离所述显示面板101的方向,所述偏光片 102包括依次叠层设置的偏光膜层和基底层,所述增亮膜4设置于所述偏光膜层和所述基底层之间,或者所述增亮膜4设置于所述偏光膜层远离所述基底层的一侧。
[0105]
沿着远离所述显示面板101的方向,所述偏光膜层依次叠层设置apf膜 (反射型偏光超薄光学膜)、第一tac膜(三醋酸纤维素膜)、pva膜(聚乙烯醇膜)和第二tac膜,所述apf膜和所述第一tac膜之间通过psa(压敏胶)粘接,所述第二tac膜远离所述pva膜的一侧设置有psa压敏胶,以用于与所述显示面板101粘接,所述增亮膜4位于所述apf膜远离所述第一tac膜的一侧。
[0106]
增亮膜4作为光学结构的一部分时,所述增亮膜4不能直接设置于所述第二扩散层的表面,为了保证膜层的平整性,而是需要设置于一基材上,通过该基材与所述第二扩散层连接,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增亮膜4集成设置于所述偏光片上,省略了基材的设置,可以降低显示装置整体的厚度。
[0107]
所述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数码相框、手机、平板电脑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其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柔性电路板、印刷电路板和背板。
[0108]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
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