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摄影电影 专利正文
光学成像镜头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光学成像镜头的制作方法
光学成像镜头
1.分案申请
2.本技术是2017年11月22日递交的发明名称为“光学成像镜头”、申请号为201711171315.2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3.本技术涉及一种光学成像镜头,更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一种包括八片透镜的光学成像镜头。


背景技术:

4.近年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适用于便携电子产品的成像镜头日新月异,人们对成像镜头的成像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由于便携电子产品向小型化的趋势发展,对成像镜头的总长要求越来越严格,造成镜头的设计自由度减少,设计难度加大。
5.同时,随着感光耦合元件(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元件(cmos)图像传感器的性能提高及尺寸减小,对成像镜头也提出了相应的更高要求,需要成像镜头能够在满足小型化的同时兼顾高成像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6.本技术提供了可适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可至少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至少一个缺点的光学成像镜头。
7.本技术公开了这样一种光学成像镜头,该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第六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第七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以及第八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中心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与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可满足ttl/imgh≤1.70。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可满足-0.5<f/f2<0。
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光学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可满足f/epd≤2.0。
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的全视场角fov可满足70
°
≤fov≤80
°

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可满足0.5<f1/f<1.5。
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f7与第八透镜的有效焦距f8可满足-2.0<f7/f8<-1.0。
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与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7可满足-2.5<r8/r7<-0.5。
1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与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可满足1.0<ct4/ct5<2.5。
1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可满足0<f/r10<1.0。
1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67与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78可满足0<t67/t78<1.0。
1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与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5满足0<r6/r5<1.5。
1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可满足1.5<f1/r1<2.5。
1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第六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6可满足13.0<f/ct6<17.0。
19.本技术采用了多片(例如,八片)透镜,通过合理分配各透镜的光焦度、面型、各透镜的中心厚度以及各透镜之间的轴上间距等,使得上述光学成像镜头具有小型化、大孔径、大视角、高成像品质等至少一个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20.结合附图,通过以下非限制性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
21.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a至图2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23.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a至图4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25.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a至图6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27.图7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28.图8a至图8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29.图9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0a至图10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31.图1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32.图12a至图12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33.图1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4a至图14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
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35.图1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8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36.图16a至图16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8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37.图17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9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38.图18a至图18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9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39.图19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10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40.图20a至图20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10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41.图2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1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42.图22a至图22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1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43.图2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1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44.图24a至图24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1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45.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将参考附图对本技术的各个方面做出更详细的说明。应理解,这些详细说明只是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表述“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全部组合。
46.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第一、第二、第三等的表述仅用于将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区分开来,而不表示对特征的任何限制。因此,在不背离本技术的教导的情况下,下文中讨论的第一透镜也可被称作第二透镜或第三透镜。
47.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透镜的厚度、尺寸和形状。具体来讲,附图中所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即,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不限于附图中示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并非严格按比例绘制。
48.在本文中,近轴区域是指光轴附近的区域。若透镜表面为凸面且未界定该凸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凸面;若透镜表面为凹面且未界定该凹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凹面。每个透镜中最靠近物体的表面称为物侧面,每个透镜中最靠近成像面的表面称为像侧面。
49.还应理解的是,用语“包括”、“包括有”、“具有”、“包含”和/或“包含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存在所陈述的特征、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有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此外,当诸如“...中的至少一个”的表述出现在所列特征的列表之后时,修饰整个所列特征,而不是修饰列表中的单独元件。此外,当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时,使用“可”表示“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并且,用语“示例性的”旨在指代示例或举例说明。
50.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用语(包括技术用语和科学用语)均具有与
本技术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还应理解的是,用语(例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用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以理想化或过度正式意义解释,除非本文中明确如此限定。
5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52.以下对本技术的特征、原理和其他方面进行详细描述。
53.根据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可包括例如八片具有光焦度的透镜,即,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这八片透镜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
54.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凸面,像侧面可为凸面;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凹面;第六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第七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第八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通过对系统中各个透镜正负光焦度的合理分配,可有效地平衡成像系统的低阶像差,降低公差敏感性并维持成像系统的小型化。
55.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可为凸面,例如,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可为凸面。
56.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可为凸面,像侧面可为凹面。
57.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
58.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七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可为凸面,例如,第七透镜的像侧面可为凸面。
59.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八透镜的物侧面可为凹面,像侧面可为凹面。
60.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技术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f/epd≤2.0,其中,f为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epd为光学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更具体地,f和epd进一步可满足1.61≤f/epd≤1.93。满足条件式f/epd≤2.0,可有效地加大单位时间内的通光量,使光学成像镜头具有大光圈优势,从而能够在减小边缘视场的像差的同时增强暗环境下的成像效果。
61.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技术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ttl/imgh≤1.70,其中,ttl为第一透镜物侧面的中心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imgh为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更具体地,ttl和imgh进一步可满足1.47≤ttl/imgh≤1.66。通过控制ttl和imgh的比值,有效地压缩了成像系统的纵向尺寸,保证镜头的超薄特性,以满足小型化需求。
62.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技术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70
°
≤fov≤80
°
,其中,fov为光学成像镜头的全视场角。更具体地,fov进一步可满足70.6
°
≤fov≤78.2
°
。通过控制镜头的全视场角,来有效地控制镜头的成像范围。
63.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技术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0.5<f1/f<1.5,其中,f1为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为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更具体地,f1和f进一步可满足0.85<f1/f<1.15,例如,0.97≤f1/f≤1.07。通过控制第一透镜的光焦度对成像系统总光焦度的贡献率,可以减小光线的偏转角,提高成像系统的成像质量。
64.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技术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0.5<f/f2<0,其中,f为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2为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更具体地,f和f2进一步可满足-0.46≤f2/f≤-0.03。合理控制第二透镜的光焦度,能将第二透镜所产生的轴上球差约束在合理区间范围内,进而保证轴上视场区域的成像质量。
65.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技术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2.0<f7/f8<-1.0,其中,f7为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f8为第八透镜的有效焦距。更具体地,f7和f8进一步可满足-1.80<f7/f8<-1.30,例如,-1.66≤f7/f8≤-1.41。合理控制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的光焦度,使得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的有效焦距比值在一定范围内,有利于平衡成像系统的轴外视场区域的像差。
66.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技术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2.5<r8/r7<-0.5,其中,r8为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7为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更具体地,r8和r7进一步可满足-2.40<r8/r7<-0.90,例如,-2.35≤r8/r7≤-0.98。合理分配r8和r7的比值,可以减小光线的偏转角,使成像系统较好地实现光路的偏折。
67.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技术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1.0<ct4/ct5<2.5,其中,ct4为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为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更具体地,ct4和ct5进一步可满足1.20<ct4/ct5<2.20,例如,1.26≤ct4/ct5≤2.08。通过控制ct4和ct5的比值,能够对成像系统的畸变量进行合理的调控,使得成像系统的畸变量在一定合理范围内。
68.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技术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0<f/r10<1.0,其中,f为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r10为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更具体地,f和r10进一步可满足0.10<f/r10<0.60,例如,0.18≤f/r10≤0.57。通过第五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能够一定量的控制其对成像系统高阶球差的贡献量,进而使得成像系统具有良好的成像质量。
69.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技术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0<t67/t78<1.0,其中,t67为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78为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更具体地,t67和t78进一步可满足0.25<t67/t78<0.75,例如,0.31≤t67/t78≤0.65。通过合理控制t67和t78的比值,可以有效地控制系统的场曲,进而使得成像系统的轴外视场区域具有较佳的成像质量。
70.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技术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0<r6/r5<1.5,其中,r6为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5为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更具体地,r6和r5进一步可满足0.20<r6/r5<1.20,例如,0.32≤r6/r5≤1.09。通过控制r6和r5的比值,可以有效地控制第三透镜的光焦度分布,使光线在第三透镜实现较好的偏转,进而获得更好的成像效果。
71.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技术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1.5<f1/r1<2.5,其中,f1为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r1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更具体地,f1和r1进一步可满足1.75<f1/r1<2.35,例如,1.83≤f1/r1≤2.25。通过控制f1和r1的比值,能够有效地控制成像系统的入射光线在第一透镜的偏折,从而可以降低成像系统的敏感性。
72.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技术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13.0<f/ct6<17.0,其中,f为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ct6为第六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更具体地,f和
ct6进一步可满足13.15≤f/ct6≤16.95。合理控制f和ct6的比值,能够控制第六透镜对成像系统慧差的贡献量,以有效地平衡前端透镜(即,物侧与第六透镜之间的各透镜)所产生的慧差,从而获得良好的成像质量。
73.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上述光学成像镜头还可包括至少一个光阑,以提升镜头的成像质量。光阑可根据需要设置在任意位置处,例如,光阑可设置在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
74.可选地,上述光学成像镜头还可包括用于校正色彩偏差的滤光片和/或用于保护位于成像面上的感光元件的保护玻璃。
75.根据本技术的上述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可采用多片镜片,例如上文所述的八片。通过合理分配各透镜的光焦度、面型、各透镜的中心厚度以及各透镜之间的轴上间距等,可有效地缩小成像镜头的体积、降低成像镜头的敏感度并提高成像镜头的可加工性,使得光学成像镜头更有利于生产加工并且可适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同时,通过上述配置的光学成像镜头还具有例如大孔径、大视角、高成像品质等有益效果。
76.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中,各透镜的镜面中的至少一个为非球面镜面。非球面透镜的特点是:从透镜中心到透镜周边,曲率是连续变化的。与从透镜中心到透镜周边具有恒定曲率的球面透镜不同,非球面透镜具有更佳的曲率半径特性,具有改善歪曲像差及改善像散像差的优点。采用非球面透镜后,能够尽可能地消除在成像的时候出现的像差,从而改善成像质量。
77.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未背离本技术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可改变构成光学成像镜头的透镜数量,来获得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各个结果和优点。例如,虽然在实施方式中以八个透镜为例进行了描述,但是该光学成像镜头不限于包括八个透镜。如果需要,该光学成像镜头还可包括其它数量的透镜。
78.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可适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具体实施例。
79.实施例1
80.以下参照图1至图2d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81.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光阑sto、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第八透镜e8、滤光片e9和成像面s19。
82.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凹面。第七透镜e7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凸面,像侧面s14为凸面。第八透镜e8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5为凹面,像侧面s16为凹面。滤光片e9具有物侧面s17和像侧面s18。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8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9上。
83.表1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
[0084][0085][0086]
表1
[0087]
由表1可知,第一透镜e1至第八透镜e8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在本实施例中,各非球面透镜的面型x可利用但不限于以下非球面公式进行限定:
[0088][0089]
其中,x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为非球面的近轴曲率,c=1/r(即,近轴曲率c为上表1中曲率半径r的倒数);k为圆锥系数(在表1中已给出);ai是非球面第i-th阶的修正系数。下表2给出了可用于实施例1中各非球面镜面s1-s16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
10
、a
12
、a
14
、a
16
、a
18
和a
20

[0090]
[0091][0092]
表2
[0093]
表3给出实施例1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8、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的中心至成像面s19在光轴上的距离ttl、成像面s19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以及光学成像镜头的全视场角fov。
[0094]
f1(mm)4.14f7(mm)3.19f2(mm)-13.76f8(mm)-2.18f3(mm)-33.48f(mm)3.87f4(mm)11.19ttl(mm)4.81f5(mm)-116.99imgh(mm)3.10f6(mm)-460.02fov(
°
)75.9
[0095]
表3
[0096]
另外,图2a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2b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2c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角情况下的畸变大小值。图2d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2a至图2d可知,实施例1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097]
实施例2
[0098]
以下参照图3至图4d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在本实施例及以下实施例中,为简洁起见,将省略部分与实施例1相似的描述。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99]
如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光阑sto、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第八透镜e8、滤光片e9和成像面s19。
[0100]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凹面,像侧面s12为凸面。第七透镜e7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凸面,像侧面s14为凸面。第八透镜e8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5为凹面,像侧面s16为凹面。滤光片e9具有物侧面s17和像侧面s18。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8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9上。
[0101]
表4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
圆锥系数,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
[0102][0103]
表4
[0104]
由表4可知,在实施例2中,第一透镜e1至第八透镜e8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表5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2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0105][0106][0107]
表5
[0108]
表6给出实施例2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8、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第一
透镜e1的物侧面s1的中心至成像面s19在光轴上的距离ttl、成像面s19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以及光学成像镜头的全视场角fov。
[0109]
f1(mm)3.92f7(mm)2.84f2(mm)-10.41f8(mm)-2.01f3(mm)-2035.25f(mm)4.04f4(mm)9.20ttl(mm)4.85f5(mm)-15.97imgh(mm)3.15f6(mm)-86.12fov(
°
)74.8
[0110]
表6
[0111]
图4a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4b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4c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角情况下的畸变大小值。图4d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4a至图4d可知,实施例2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112]
实施例3
[0113]
以下参照图5至图6d描述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114]
如图5所示,根据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光阑sto、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第八透镜e8、滤光片e9和成像面s19。
[0115]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凹面。第七透镜e7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凸面,像侧面s14为凸面。第八透镜e8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5为凹面,像侧面s16为凹面。滤光片e9具有物侧面s17和像侧面s18。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8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9上。
[0116]
表7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
[0117][0118]
表7
[0119]
由表7可知,在实施例3中,第一透镜e1至第八透镜e8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表8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3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0120][0121][0122]
表8
[0123]
表9给出实施例3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8、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的中心至成像面s19在光轴上的距离ttl、成像面s19上有效像素区域对
角线长的一半imgh以及光学成像镜头的全视场角fov。
[0124]
f1(mm)4.03f7(mm)3.02f2(mm)-9.06f8(mm)-2.09f3(mm)60.27f(mm)3.98f4(mm)8.63ttl(mm)4.85f5(mm)-17.29imgh(mm)3.31f6(mm)-76.55fov(
°
)78.2
[0125]
表9
[0126]
图6a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6b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6c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角情况下的畸变大小值。图6d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6a至图6d可知,实施例3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127]
实施例4
[0128]
以下参照图7至图8d描述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图7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129]
如图7所示,根据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光阑sto、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第八透镜e8、滤光片e9和成像面s19。
[0130]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凹面,像侧面s12为凹面。第七透镜e7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凸面,像侧面s14为凸面。第八透镜e8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5为凹面,像侧面s16为凹面。滤光片e9具有物侧面s17和像侧面s18。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8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9上。
[0131]
表10示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
[0132][0133]
表10
[0134]
由表10可知,在实施例4中,第一透镜e1至第八透镜e8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表11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4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0135][0136][0137]
表11
[0138]
表12给出实施例4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8、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的中心至成像面s19在光轴上的距离ttl、成像面s19上有效像素区域
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以及光学成像镜头的全视场角fov。
[0139]
f1(mm)4.10f7(mm)3.04f2(mm)-8.67f8(mm)-2.07f3(mm)40.40f(mm)3.98f4(mm)8.41ttl(mm)4.85f5(mm)-18.39imgh(mm)2.93f6(mm)-96.77fov(
°
)71.7
[0140]
表12
[0141]
图8a示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8b示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8c示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角情况下的畸变大小值。图8d示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8a至图8d可知,实施例4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142]
实施例5
[0143]
以下参照图9至图10d描述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图9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144]
如图9所示,根据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光阑sto、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第八透镜e8、滤光片e9和成像面s19。
[0145]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凹面,像侧面s12为凸面。第七透镜e7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凸面,像侧面s14为凸面。第八透镜e8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5为凹面,像侧面s16为凹面。滤光片e9具有物侧面s17和像侧面s18。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8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9上。
[0146]
表13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
[0147][0148]
表13
[0149]
由表13可知,在实施例5中,第一透镜e1至第八透镜e8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表14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5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0150][0151][0152]
表14
[0153]
表15给出实施例5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8、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的中心至成像面s19在光轴上的距离ttl、成像面s19上有效像素区域
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以及光学成像镜头的全视场角fov。
[0154]
f1(mm)3.98f7(mm)2.97f2(mm)-9.97f8(mm)-2.04f3(mm)156.18f(mm)4.00f4(mm)8.64ttl(mm)4.83f5(mm)-14.16imgh(mm)3.26f6(mm)-354.42fov(
°
)77.1
[0155]
表15
[0156]
图10a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0b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0c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角情况下的畸变大小值。图10d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10a至图10d可知,实施例5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157]
实施例6
[0158]
以下参照图11至图12d描述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图1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159]
如图11所示,根据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光阑sto、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第八透镜e8、滤光片e9和成像面s19。
[0160]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凹面,像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凹面。第七透镜e7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凸面,像侧面s14为凸面。第八透镜e8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5为凹面,像侧面s16为凹面。滤光片e9具有物侧面s17和像侧面s18。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8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9上。
[0161]
表16示出了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
[0162][0163]
表16
[0164]
由表16可知,在实施例6中,第一透镜e1至第八透镜e8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表17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6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0165][0166][0167]
表17
[0168]
表18给出实施例6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8、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的中心至成像面s19在光轴上的距离ttl、成像面s19上有效像素区域
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以及光学成像镜头的全视场角fov。
[0169]
f1(mm)3.91f7(mm)3.17f2(mm)-140.23f8(mm)-2.12f3(mm)-9.30f(mm)3.95f4(mm)9.18ttl(mm)4.83f5(mm)-32.68imgh(mm)2.93f6(mm)-84.73fov(
°
)72.6
[0170]
表18
[0171]
图12a示出了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2b示出了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2c示出了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角情况下的畸变大小值。图12d示出了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12a至图12d可知,实施例6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172]
实施例7
[0173]
以下参照图13至图14d描述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图1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174]
如图13所示,根据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光阑sto、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第八透镜e8、滤光片e9和成像面s19。
[0175]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凹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凹面。第七透镜e7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凸面,像侧面s14为凸面。第八透镜e8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5为凹面,像侧面s16为凹面。滤光片e9具有物侧面s17和像侧面s18。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8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9上。
[0176]
表19示出了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
[0177][0178]
表19
[0179]
由表19可知,在实施例7中,第一透镜e1至第八透镜e8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表20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7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0180][0181][0182]
表20
[0183]
表21给出实施例7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8、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的中心至成像面s19在光轴上的距离ttl、成像面s19上有效像素区域
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以及光学成像镜头的全视场角fov。
[0184]
f1(mm)3.84f7(mm)3.13f2(mm)-13.91f8(mm)-2.10f3(mm)-23.75f(mm)3.94f4(mm)9.18ttl(mm)4.83f5(mm)-42.69imgh(mm)2.93f6(mm)-38.21fov(
°
)72.3
[0185]
表21
[0186]
图14a示出了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4b示出了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4c示出了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角情况下的畸变大小值。图14d示出了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14a至图14d可知,实施例7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187]
实施例8
[0188]
以下参照图15至图16d描述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8的光学成像镜头。图1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8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189]
如图15所示,根据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光阑sto、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第八透镜e8、滤光片e9和成像面s19。
[0190]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凸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凹面。第七透镜e7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凸面,像侧面s14为凸面。第八透镜e8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5为凹面,像侧面s16为凹面。滤光片e9具有物侧面s17和像侧面s18。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8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9上。
[0191]
表22示出了实施例8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
[0192][0193]
表22
[0194]
由表22可知,在实施例8中,第一透镜e1至第八透镜e8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表23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8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0195][0196][0197]
表23
[0198]
表24给出实施例8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8、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的中心至成像面s19在光轴上的距离ttl、成像面s19上有效像素区域
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以及光学成像镜头的全视场角fov。
[0199]
f1(mm)3.85f7(mm)3.24f2(mm)-13.17f8(mm)-2.00f3(mm)-21.41f(mm)3.87f4(mm)8.36ttl(mm)4.85f5(mm)-35.50imgh(mm)2.93f6(mm)-130.18fov(
°
)73.1
[0200]
表24
[0201]
图16a示出了实施例8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6b示出了实施例8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6c示出了实施例8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角情况下的畸变大小值。图16d示出了实施例8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16a至图16d可知,实施例8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202]
实施例9
[0203]
以下参照图17至图18d描述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9的光学成像镜头。图17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9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204]
如图17所示,根据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光阑sto、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第八透镜e8、滤光片e9和成像面s19。
[0205]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凹面,像侧面s12为凹面。第七透镜e7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凸面,像侧面s14为凸面。第八透镜e8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5为凹面,像侧面s16为凹面。滤光片e9具有物侧面s17和像侧面s18。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8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9上。
[0206]
表25示出了实施例9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
[0207][0208]
表25
[0209]
由表25可知,在实施例9中,第一透镜e1至第八透镜e8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表26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9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0210][0211][0212]
表26
[0213]
表27给出实施例9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8、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的中心至成像面s19在光轴上的距离ttl、成像面s19上有效像素区域
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以及光学成像镜头的全视场角fov。
[0214]
f1(mm)3.86f7(mm)3.22f2(mm)-12.27f8(mm)-1.98f3(mm)-25.53f(mm)3.90f4(mm)8.40ttl(mm)4.85f5(mm)156.07imgh(mm)2.93f6(mm)-22.67fov(
°
)72.7
[0215]
表27
[0216]
图18a示出了实施例9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8b示出了实施例9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8c示出了实施例9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角情况下的畸变大小值。图18d示出了实施例9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18a至图18d可知,实施例9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217]
实施例10
[0218]
以下参照图19至图20d描述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10的光学成像镜头。图19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10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219]
如图19所示,根据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光阑sto、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第八透镜e8、滤光片e9和成像面s19。
[0220]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凹面,像侧面s12为凹面。第七透镜e7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凹面,像侧面s14为凸面。第八透镜e8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5为凹面,像侧面s16为凹面。滤光片e9具有物侧面s17和像侧面s18。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8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9上。
[0221]
表28示出了实施例10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
[0222][0223]
表28
[0224]
由表28可知,在实施例10中,第一透镜e1至第八透镜e8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表29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10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0225][0226][0227]
表29
[0228]
表30给出实施例10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8、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的中心至成像面s19在光轴上的距离ttl、成像面s19上有效像素区域
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以及光学成像镜头的全视场角fov。
[0229]
f1(mm)3.92f7(mm)3.29f2(mm)-9.29f8(mm)-1.98f3(mm)697.44f(mm)3.98f4(mm)8.37ttl(mm)4.86f5(mm)-33.94imgh(mm)2.93f6(mm)-501.35fov(
°
)71.6
[0230]
表30
[0231]
图20a示出了实施例10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20b示出了实施例10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20c示出了实施例10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角情况下的畸变大小值。图20d示出了实施例10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20a至图20d可知,实施例10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232]
实施例11
[0233]
以下参照图21至图22d描述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11的光学成像镜头。图2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1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234]
如图21所示,根据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光阑sto、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第八透镜e8、滤光片e9和成像面s19。
[0235]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凹面,像侧面s12为凸面。第七透镜e7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凸面,像侧面s14为凸面。第八透镜e8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5为凹面,像侧面s16为凹面。滤光片e9具有物侧面s17和像侧面s18。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8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9上。
[0236]
表31示出了实施例1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
[0237][0238]
表31
[0239]
由表31可知,在实施例11中,第一透镜e1至第八透镜e8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表32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11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0240][0241][0242]
表32
[0243]
表33给出实施例11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8、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的中心至成像面s19在光轴上的距离ttl、成像面s19上有效像素区域
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以及光学成像镜头的全视场角fov。
[0244]
f1(mm)3.95f7(mm)2.96f2(mm)-40.04f8(mm)-2.00f3(mm)-13.61f(mm)4.04f4(mm)8.72ttl(mm)4.86f5(mm)-14.19imgh(mm)2.93f6(mm)1538.71fov(
°
)70.6
[0245]
表33
[0246]
图22a示出了实施例1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22b示出了实施例1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22c示出了实施例1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角情况下的畸变大小值。图22d示出了实施例1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22a至图22d可知,实施例11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247]
实施例12
[0248]
以下参照图23至图24d描述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12的光学成像镜头。图2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1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249]
如图23所示,根据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光阑sto、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第八透镜e8、滤光片e9和成像面s19。
[0250]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凹面,像侧面s10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凹面,像侧面s12为凸面。第七透镜e7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凸面,像侧面s14为凸面。第八透镜e8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5为凹面,像侧面s16为凹面。滤光片e9具有物侧面s17和像侧面s18。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8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9上。
[0251]
表34示出了实施例1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
[0252][0253]
表34
[0254]
由表34可知,在实施例12中,第一透镜e1至第八透镜e8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表35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12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0255][0256][0257]
表35
[0258]
表36给出实施例12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8、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的中心至成像面s19在光轴上的距离ttl、成像面s19上有效像素区域
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以及光学成像镜头的全视场角fov。
[0259]
f1(mm)3.92f7(mm)2.99f2(mm)-85.08f8(mm)-1.99f3(mm)-11.05f(mm)4.01f4(mm)8.57ttl(mm)4.86f5(mm)-14.09imgh(mm)3.10f6(mm)1119.19fov(
°
)74.0
[0260]
表36
[0261]
图24a示出了实施例1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24b示出了实施例1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24c示出了实施例1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角情况下的畸变大小值。图24d示出了实施例1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24a至图24d可知,实施例12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262]
综上,实施例1至实施例12分别满足表37中所示的关系。
[0263][0264][0265]
表37
[0266]
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其电子感光元件可以是感光耦合元件(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元件(cmos)。成像装置可以是诸如数码相机的独立成像设备,也可以是集成在诸如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上的成像模块。该成像装置装配有以上描述的光学成像镜头。
[0267]
以上描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技术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