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光片、oled显示模组和oled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显示产品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偏光片、oled显示模组和oled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2.目前,极致窄边框以及超薄电子产品(手机、手表)越来越普及,in cell方案逐渐成为amoled的主流方案。mcl(micro coating layer)胶(设置于oled显示基板的弯折区的保护胶层)顶着偏光片(pol)涂覆(mcl~pol间0gap)工艺技术以及超薄化偏光片(pol)材料使用越来越关键。
3.因mcl胶在固化前,具有流动性,按照常规工艺技术,涂胶厚度为90
±
30um,在非窄边框项目中,因下边框距离足够,mcl胶涂覆会与偏光片下侧保持一定间隙,也不会出现漏光问题。但是在窄边框项目中,使用超薄化偏光片时,可能会出现涂胶涂覆在偏光片保护膜上,造成保护膜撕离时mcl胶剥离脱落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偏光片、oled显示模组和oled显示装置,解决由于保护胶层涂覆在偏光片的保护膜上,造成保护膜撕除时保护胶层剥离脱落的风险的问题。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偏光片,用于oled显示模组,oled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基板,显示基板包括非弯折区和位于非弯折区一侧的弯折区,
6.所述偏光片包括对应于所述非弯折区的主体区,以及位于所述主体区的一侧、且靠近所述弯折区的边缘区,沿第一方向,所述偏光片包括本体和叠置于所述本体上的保护膜层,所述边缘区包括远离主体区设置的端面,所述端面包括位于所述本体上的第一部分;
7.所述第一部分上开设有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开口,沿每个所述开口向靠近所述主体区的方向延伸形成凹槽;
8.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oled显示模组的出光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从所述主体区到所述边缘区的方向相垂直,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
9.可选的,沿着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保护膜连接,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零,所述凹槽贯穿所述第一表面设置。
10.可选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每个所述凹槽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沿着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或者,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
11.可选的,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在所述第一表面处的距离为0.5-1mm。
12.可选的,一个所述凹槽的第二侧壁和与其相邻的另一个凹槽的第一侧壁在所述第一表面处的距离为0.5-1mm。
13.可选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凹槽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的一部分,或者所述凹槽的截面形状为倒置的梯形。
14.可选的,从所述边缘区到所述主体区的方向上,所述凹槽的深度为0.03-0.07mm。
15.可选的,所述本体包括层叠设置的位相膜层、第一支撑层和偏光层所述凹槽开设于所述位相膜层和所述第一支撑层上。
16.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oled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基板以及上述的偏光片,所述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一侧的弯折区,所述偏光片设置于所述非弯折区,所述弯折区上设置有保护胶层,且部分所述保护胶层填充于所述凹槽内。
17.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oled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oled显示模组。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偏光片的边缘设置凹槽,使得在保护胶层涂覆时,部分保护胶填充于凹槽内,保证保护胶层与偏光片之间的零间隙,且凹槽设置于偏光片保护膜之外的其他区域,避免了保护膜撕除时对保护胶层的影响。
附图说明
19.图1表示相关技术中保护胶层涂覆于偏光片的保护膜上的状态示意图;
20.图2表示相关技术中保护胶层与偏光片之间具有间隙的状态示意图;
21.图3表示相关技术中保护胶层与偏光片的边缘接触的状态示意图;
22.图4表示未涂覆保护胶层的显示模组的示意图;
23.图5表示保护胶层未固化的状态示意图;
24.图6表示偏光片的结构示意图一;
25.图7表示偏光片的结构示意图二;
26.图8表示偏光片的结构示意图三;
27.图9表示偏光片在第一方向上的截面示意图。
28.1偏光片;11本体;12保护膜;2保护胶层;10 b点左侧区域;20 b点右侧区域;101端面;1011凹槽;100第一侧壁;200第二侧壁;102位相膜层;103第一支撑层;104偏光层。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1.保护胶层在固化前是具有流动性的,保护胶涂覆时,涂胶起始点在距离偏光片的下侧(偏光片包括对应于显示基板的非弯折区的主体区,以及靠近显示基板的弯折区的边缘区,此处的下侧即为偏光片的所述边缘区的端面)一定距离的a点,如图4所示,然后向左
(指的是在图4中x方向由a点向左)开始涂覆,因胶水在固化前具有流动性,胶水会自动向右((指的是在图4中x方向由a点向右))边开始流动,直至到pol(偏光片)下侧。因窄边框项目中,a点距离pol下侧的距离较小,且由于涂胶厚度大于偏光片厚度,同时还需要胶水与pol之间没有间隙,此时在偏光片下侧可能会发生毛细作用,当胶水接触偏光片时,由于固体表面的吸引力,会使胶水向上移动,会造成胶水覆盖上偏光片保护膜上,造成保护膜撕离时保护胶层剥离脱落的风险,如图1所示;可能造成保护胶层与偏光片边缘存在间隙,但是因胶水边缘与偏光片的侧面发生毛细现象,使胶水吸附在保护膜上,造成撕膜风险,如图2所示;也可能虽然没有涂覆到偏光片的保护膜上,但是保护胶层的侧边高度紧挨保护膜,出现撕膜风险,如图3所示。如果a点距离pol下侧距离较大,胶水流动不到pol下侧,此时存在间隙,窄边框项目会出现漏光问题。
32.综上,相关技术中保护胶层的设置具有以下问题:
33.(1)保护胶层涂覆的起始点离偏光片下侧距离较近,胶水具有流动性,造成胶水涂覆在偏光片的保护膜上,从而在偏光片保护膜撕离时造成保护胶层剥离脱落;
34.(2保护胶层涂覆的起始点离偏光片下侧距离较远,胶水流动才接触偏光片下侧,不能遮住偏光片的下侧,造成漏光;
35.(3)保护胶层涂覆的起始点离偏光片的下侧距离偏近,胶水紧挨偏光片的保护膜侧面,使撕离偏光片的保护膜时可能会造成保护胶层剥离。
36.参考图5-图8,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偏光片1,用于oled显示模组,oled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基板,显示基板包括非弯折区和位于非弯折区一侧的弯折区,
37.所述偏光片1包括对应于所述非弯折区的主体区,以及位于所述主体区的一侧、且靠近所述弯折区的边缘区,沿第一方向(参考图6的y方向),所述偏光片1包括本体11和叠置于所述本体11上的保护膜12,所述边缘区包括远离主体区设置的端面101,所述端面101包括位于所述本体11上的第一部分;
38.所述第一部分上开设有沿第二方向(参考图6的x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开口,沿每个所述开口向靠近所述主体区的方向延伸形成凹槽1011;
39.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oled显示模组的出光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从所述主体区到所述边缘区的方向相垂直,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
40.在所述偏光片1的边缘区开设凹槽1011,在涂覆保护胶层2时,保护胶流动接触到所述凹槽1011时,利用虹吸原理吸附保护胶,使得保护胶填充入所述凹槽1011内,保证保护胶层2和偏光片1之间的零间隙,防止漏光。并且所述凹槽1011开设在所述偏光片1上保护膜12之外的区域,即避免了保护胶层2与保护膜12的接触,防止在保护膜12撕除时对保护胶层2造成剥离脱落等影响。
41.由于所述凹槽1011的设置,保护胶涂覆时,从a点开始涂覆,胶水流动到接近pol下侧(所述边缘区的所述端面101)时,开孔处的b点会受到左右两边的压强,受到向右的压强为:p
右
=ρ
胶
gh
1-p0,b点受到向左的压强为:p
左
=ρ
胶
gh
2-p0,p0表示大气压强,p
左
为b点左侧区域10的压强,p
右
为b点右侧区域20的压强,h1为b点左侧保护胶在偏光片厚度方向上的高度,h2为流入所述凹槽1011内的保护胶在偏光片厚度方向上的高度,即b点右侧的保护胶的高度,参考图5和图6。在保护胶刚接触pol的所述端面101时,h1>h2(此时h2=0,随着胶水流入所述凹槽1011内,h2逐渐增加),因此p
右
>p
左
,如图5所示,胶水会向右流动至所述凹槽1011内,
此时由于虹吸原理,所述凹槽1011处的胶水会被吸附进所述凹槽1011内,直至填满所述凹槽1011,虹吸效应可使所述凹槽1011内外的胶水高度一致。相对于传统技术,设置所述凹槽1011后的胶水流动性会克制原先的毛细作用,避免胶水向上移动。从而使胶水不会与pol边缘(所述端面101)产生间隙或者覆盖在pol的保护膜12上。胶水会接触pol下侧,且在所述偏光片1的厚度方向上,胶水高度与所述凹槽1011的高度一致,不会接触到偏光片1的保护膜12,如图5所示,进而改善因撕保护膜12引起的mcl胶(保护胶)peeling(剥离)的问题。
42.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边缘区对应于显示基板的非显示区,所述凹槽1011的设置不会影响透光率以及显示模组的各种性能。
43.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沿着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本体1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保护膜12连接,所述凹槽1011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零,所述凹槽1011贯穿所述第一表面设置,参考图6-图8。
44.一般情况下,为了保证保护胶层2的强度,保护胶层2具有一定的厚度,例如90
±
30um,这样只要所述边缘区的端面101上开设所述凹槽1011,即可使得所述保护胶在固化前填充于所述凹槽1011内,即所述凹槽1011可以贯穿所述第一表面,也可以不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即所述凹槽1011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零),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凹槽1011贯穿所述第一表面设置,利于所述保护胶层2填充于所述凹槽1011内。
45.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1011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零,即所述凹槽1011并未贯穿所述第二表面,有效的避免了保护胶层2与保护膜12的接触,从而有效的避免保护膜12撕除时,造成保护胶层2剥离的问题。
46.所述凹槽1011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每个所述凹槽1011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壁100和第二侧壁200,沿着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侧壁100和所述第二侧壁200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或者,所述第一侧壁100和所述第二侧壁200之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
47.通过所述第一侧壁100和所述第二侧壁200之间的距离的变化,使流入所述凹槽1011内的胶水液滴流速发生变化,更有利于填满所述凹槽1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凹槽1011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的一部分,参考图5和图6,或者所述凹槽1011的截面形状为倒置的梯形,参考图8。
48.在所述凹槽1011的截面形状为倒置的梯形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梯形靠近所述第二表面的两个边角300为圆角,进行圆角设计是为了防止胶水不能完全填充所述梯形的两个边角,产生间隙。
49.参考图6,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所述第一侧壁100和所述第二侧壁200在所述第一表面处的距离b为0.5-1mm。
50.参考图6,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一个所述凹槽1011的第二侧壁200和与其相邻的另一个凹槽1011的第一侧壁100在所述第一表面处的距离a为0.5-1mm。
51.参考图9,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从所述边缘区到所述主体区的方向上(参考图6的z方向),所述凹槽1011的深度c为0.03-0.07mm。
5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1011可以通过激光镭射或者模具冲压成型的工艺方式制成,在此并不做限制。
53.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所述偏光片1包括层叠设置的位相膜层102、第一支撑层
103、偏光层104、和保护膜12,所述凹槽1011开设于所述位相膜层102和所述第一支撑层103上,参考图7。
54.只要所述凹槽1011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零,即所述凹槽1011未贯穿所述偏光片1的所述本体11,所述保护胶层2的厚度即为所述凹槽1011在所述偏光片1的厚度方向(即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高度,保证所述保护胶层2不与所述偏光片1的所述保护膜12接触,有效的避免由于所述保护膜12撕除时,使得保护胶层2产生剥离的问题。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1011开设于所述位相膜层102和所述第一支撑层103上,在保证所述保护胶层2不与所述偏光片1的所述保护膜12接触的同时,保证了所述偏光片1的强度。
55.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位相膜层102远离所述第一支撑层103的一侧通过胶层连接有离型膜层,所述位相膜层102和所述第一支撑层103之间通过胶层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层103和所述偏光层104之间通过胶层连接,所述偏光层104和所述保护膜12之间通过胶层连接。
56.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oled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基板以及上述的偏光片1,所述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一侧的弯折区,所述偏光片1设置于所述非弯折区,所述弯折区上设置有保护胶层2,且部分所述保护胶层2填充于所述凹槽1011内。
57.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端面101划分为设置所述凹槽1011的中心区域和位于所述中心区域相对的两侧的外围区域,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中心区域的长度大于所述保护胶层2的长度。
58.所述中心区域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可根据所述显示基板上的绑定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设定,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保护胶层2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绑定区的长度,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端面101的所述中心区域的长度大于所述保护胶层2的长度,以有效的避免保护胶与偏光片1的保护膜12连接。
59.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oled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oled显示模组。
60.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
61.(1)本公开实施例附图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
62.(2)为了清晰起见,在用于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附图中,层或区域的厚度被放大或缩小,即这些附图并非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可以理解,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板之类的元件被称作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可以“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
63.(3)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得到新的实施例。
64.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