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液晶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膜片固定构件及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2.背光模组是液晶显示器中的关键组件且占据体积较大,其包含的主要部件有背板、光学膜片、导光板、灯条等。其中,光学膜片可起到均匀化光源的作用,使得液晶显示器的显示效果更佳,是背光模组中必不可少的部件。
3.在现有的技术中,将光学膜片固定于背板胶框上的方式通常为先通过孔与轴的配合将光学膜片连接到背板胶框上,再增加缓冲泡棉以防止光学膜片从背板胶框上跳脱,从而实现光学膜片的固定。
4.然而,随着大众消费升级,消费者对液晶显示器的各个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液晶显示器往薄型化、轻型化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目前采用缓冲泡棉固定光学膜片的方式需占用较多空间,从而导致背光模组的厚度难以减小,使得液晶显示器往薄型化发展受限,已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膜片固定构件,旨在解决目前针对背光模组中光学膜片的固定方式占用空间过大,从而导致背光模组的总厚度难以减小、往薄型化发展受限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为达到其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膜片固定构件,所述膜片固定构件包括:
8.背板框,所述背板框具有用于与光学膜片相接触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光学膜片的第一凸起,且所述背板框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
9.膜片压盖,所述膜片压盖具有用于压合所述光学膜片的第二表面,所述膜片压盖上设置有卡扣,且所述卡扣扣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槽中。
10.进一步地,所述背板框上开设有第一限位凹腔,所述第一凸起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凹腔中,且所述第一表面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凹腔中。
11.进一步地,所述背板框上还开设有容置凹腔,所述第一限位凹腔设置于所述容置凹腔的底壁上;所述膜片压盖具有与所述卡扣相连接的盖体部,所述第二表面位于所述盖体部上,且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容置凹腔的底壁相接触。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槽为两个且分设于所述第一凸起的两侧,所述卡扣为两个并对应所述第一限位槽设置,且每一所述卡扣扣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限位槽中。
13.进一步地,所述卡扣上具有导向倾斜部。
14.进一步地,所述膜片压盖上开设有对应所述第一凸起设置的第二限位槽,且所述第二限位槽用于与所述第一凸起相抵接。
15.进一步地,所述背板框上开设有第三限位槽,所述膜片压盖具有对应所述第三限位槽设置的第二凸起,且所述第二凸起用于与所述第三限位槽相抵接;
16.或者,所述膜片压盖上开设有所述第三限位槽,所述背板框具有对应所述第三限位槽设置的所述第二凸起,且所述第二凸起用于与所述第三限位槽相抵接。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限位槽为两个且分设于所述第一凸起的两侧,所述第二凸起为两个并对应所述第三限位槽设置,且每一所述第二凸起用于与对应的所述第三限位槽相抵接。
18.进一步地,所述膜片压盖上开设有第二限位凹腔,所述第二限位凹腔覆盖所述第一凸起,且所述第二表面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凹腔中。
19.对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光学膜片以及如前述的膜片固定构件;其中:
20.所述光学膜片上开设有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套设于所述第一凸起上,且所述光学膜片的一侧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接触,所述光学膜片的另一侧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相接触。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膜片固定构件,通过设置膜片压盖对连接于背板框的第一凸起上的光学膜片进行压合,并通过将膜片压盖上的卡扣扣接于背板框的第一限位槽中以对膜片压盖进行锁定,使膜片压盖得以保持在压紧光学膜片的位置,从而以简单的配件及便捷的方式实现了对光学膜片的快速固定,且无需借助缓冲泡棉以防止光学膜片发生跳脱,进而缩减了膜片固定构件的整体高度并节省了背光模组内的空间。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膜片固定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背板框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膜片压盖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背光模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
29.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背板框16第三限位槽2膜片压盖21卡扣3光学膜片22盖体部11第一表面23第二限位槽12第一凸起24第二凸起13第一限位槽31挂耳部14第一限位凹腔32连接通孔
15容置凹腔211导向倾斜部
30.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3.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或者“及/或”,其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4.参照图1和图4,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膜片固定构件,该膜片固定构件包括:
35.背板框1,背板框1具有用于与光学膜片3相接触的第一表面11,第一表面11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光学膜片3的第一凸起12,且背板框1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3;
36.膜片压盖2,膜片压盖2具有用于压合光学膜片3的第二表面(图中未示意出),膜片压盖2上设置有卡扣21,且卡扣21扣接于第一限位槽13中。
37.在本实施例中,膜片压盖2可为具有一定弹性形变率的塑料件,其应具有一用于压合光学膜片3的主体部分,卡扣21连接于该主体部分上;第一表面11具体可为背板框1的上表面,与之对应的,第二表面为膜片压盖2的下表面(具体为主体部分的下表面)且与第一表面11相对;光学膜片3上开设有连接通孔32,具体地,连接通孔32开设于光学膜片3的挂耳部31上,以使光学膜片3可通过挂耳部31套设连接于第一凸起12上,光学膜片3在安装完毕后位于背板框1与膜片压盖2之间且受第一表面11及第二表面的相对挤压而固定。第一限位槽13可如图示性地开设于背板框1的下表面,亦可开设于背板框1上下表面之间的侧壁上,只需满足需对膜片压盖2向下施加一定的力方能使卡扣21扣接于第一限位槽13中,且在卡扣21扣接完毕的同时膜片压盖2可将光学膜片3压紧于第一表面11上的效果即可。
38.基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膜片固定构件的具体安装过程如下:
39.首先将光学膜片3挂耳部31上的连接通孔32套设于第一凸起12上,使光学膜片3与背板框1实现连接,光学膜片3的下侧面贴合于第一表面11上;然后将膜片压盖2自上而下地压合于光学膜片3的上侧面上,当第二表面与光学膜片3的上侧面相接触后,继续对膜片压盖2施力,以使卡扣21继续贴着背板框1的侧壁向下移动,直至扣接于第一限位槽13中为止。
至此,膜片压盖2已将光学膜片3压紧于背板框1上,安装完毕。
40.由此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膜片固定构件,通过设置膜片压盖2对连接于背板框1的第一凸起12上的光学膜片3进行压合,并通过将膜片压盖2上的卡扣21扣接于背板框1的第一限位槽13中以对膜片压盖2进行锁定,使膜片压盖2得以保持在压紧光学膜片3的位置,从而以简单的配件及便捷的方式实现了对光学膜片3的快速固定,且无需借助缓冲泡棉以防止光学膜片3发生跳脱,进而缩减了膜片固定构件的整体高度并节省了背光模组内的空间。
41.具体地,参照图1至图3,第一限位槽13为两个且分设于第一凸起12的两侧,卡扣21为两个并对应第一限位槽13设置,且每一卡扣21扣接于对应的第一限位槽13中。
42.其中,设置两个卡扣21及第一限位槽13相当于膜片压盖2与背板框1之间具有两个固定支点,相比于单个固定支点,膜片压盖2可更稳固地压合固定于背板框1上,避免因膜片压盖2单端受力而导致膜片压盖2的另一端翘起。优选地,各个第一限位槽13到第一凸起12的距离相等,以保证膜片压盖2的受力均匀性。
43.具体地,参照图3,卡扣21上具有导向倾斜部211。
44.其中,图示性地,导向倾斜部211具体为沿水平面上远离背板框1的方向向下倾斜的斜面,该斜面可以是直线斜面或圆弧斜面,其作用在于当膜片压盖2自上而下地压合于光学膜片3的上侧面上时,防止卡扣21与背板框1相互顶死,使得卡扣21可更顺畅地贴着背板框1的侧壁向下滑动并最终扣接于第一限位槽13中。
45.具体地,参照图1至图3,膜片压盖2上开设有对应第一凸起12设置的第二限位槽23,且第二限位槽23用于与第一凸起12相抵接。
46.其中,第二限位槽23的作用在于为安装过程中的膜片压盖2提供定位点,从而可在水平面上快速找准膜片压盖2进行下压安装的位置;同时,第二限位槽23与第一凸起12的配合亦可对安装完毕后的膜片压盖2产生进一步的限位作用,避免膜片压盖2因卡扣21扣接不良而发生滑移。
47.进一步地,参照图1至图2,在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背板框1上开设有第一限位凹腔14,第一凸起12设置于第一限位凹腔14中,且第一表面11位于第一限位凹腔14中。
48.在本实施例中,图示性地,第一表面11具体为第一限位凹腔14的水平端面,第一限位凹腔14可容纳光学膜片3的挂耳部31,起到沉头作用,即相比于安装完毕后的光学膜片3整体高于背板框1表面的方式,该方式可使光学膜片3相对背板框1下沉一定高度,使光学膜片3的上侧面略高于或平齐于背板框1的表面,从而可减小膜片固定构件的总体高度,使背光模组内的空间得以有效利用,亦可使光学膜片3高于背板框1表面的高度得以调整,避免膜片压盖2对光学膜片3的压合力度过大或过小。
49.具体地,参照图1至图2,背板框1上还开设有容置凹腔15,第一限位凹腔14设置于容置凹腔15的底壁上;膜片压盖2具有与卡扣21相连接的盖体部22,第二表面位于盖体部22上,且第二表面与容置凹腔15的底壁相接触。
50.其中,盖体部22即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膜片压盖2的主体部分,图示性地,盖体部22呈平板状,卡扣21连接于盖体部22的一侧边上;第二表面具体为容置凹腔15的水平端面,容置凹腔15可容纳膜片压盖2的盖体部22,起到沉头作用,即相比于安装完毕后的膜片压盖2整体高于背板框1表面的方式,该方式可使膜片压盖2相对背板框1下沉一定高度,从而可减
小膜片固定构件的总体高度,进一步节省了背光模组内的空间。
51.具体地,参照图1至图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背板框1上开设有第三限位槽16,膜片压盖2具有对应第三限位槽16设置的第二凸起24,且第二凸起24用于与第三限位槽16相抵接。
52.具体地,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膜片压盖2上开设有第三限位槽16,背板框1具有对应第三限位槽16设置的第二凸起24,且第二凸起24用于与第三限位槽16相抵接。
53.在上述两个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三限位槽16与第二凸起24的配合,其作用在于进一步对安装完毕后的膜片压盖2进行限位,避免膜片压盖2在卡扣21扣接不良时相对背板框1发生滑移,提高了膜片压盖2与背板框1之间的配合稳定性。当第三限位槽16设置在背板框1和膜片压盖2中的其中一者上时,第二凸起24需对应设置在另一者上,即对应上述两个具体实施方式。而无论采取上述哪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均能起到同样的限位效果。
54.具体地,参照图1至图3,第三限位槽16为两个且分设于第一凸起12的两侧,第二凸起24为两个并对应第三限位槽16设置,且每一第二凸起24用于与对应的第三限位槽16相抵接。
55.其中,图示性地,当第二凸起24设置于膜片压盖2上时,第二凸起24优选为设置在盖体部22远离卡扣21的一侧边上且分设于盖体部22的两端,当第二凸起24设置于背板框1上时亦是同理。由于盖体部22远离卡扣21的一侧边是最容易以卡扣21为支点而相对背板框1发生滑移的部位,因此如上设置可更有针对性地限制膜片压盖2的移动,达到更佳的限位效果。
56.进一步地,在又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膜片压盖2上开设有第二限位凹腔(图中未示意出),第二限位凹腔覆盖第一凸起12,且第二表面位于第二限位凹腔中。
57.在本实施例中,当背板框1上未开设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限位凹腔14及容置凹腔15时,光学膜片3的上侧面必然高于背板框1的表面,或者当背板框1上未开设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限位凹腔14时,光学膜片3的上侧面必然高于容置凹腔15的水平端面,此时,若膜片压盖2直接压合于光学膜片3上,将导致膜片压盖2位置过高,从而造成背光模组的整体厚度较大,且容易压合不稳。因此通过在膜片压盖2的下表面(具体为盖体部22的下表面)上开设可容纳光学膜片3(具体为光学膜片3的挂耳部31)的第二限位凹腔,可避免膜片压盖2压合后的位置过高,使得膜片压盖2的体积得以充分利用,从而减小了膜片固定构件的总体高度,进一步节省了背光模组内的空间。
58.对应地,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光学膜片3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膜片固定构件;其中:
59.光学膜片3上开设有连接通孔32,连接通孔32套设于第一凸起12上,且光学膜片3的一侧面与第一表面11相接触,光学膜片3的另一侧面与第二表面相接触。
60.在本实施例中,关于膜片固定构件与光学膜片3之间安装及压合固定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实施例中已作详细描述,由于本背光模组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6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膜片固定构件及背光模组的其它内容可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62.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
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