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显影装置以及具备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该显影装置搭载于利用电子照相方式的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它们的数码复合机等图像形成装置,具备一边对显影剂进行搅拌一边输送显影剂的搅拌输送部件。
背景技术:2.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利用显影装置将在由感光体等构成的像载体上形成的潜影显影而可视化为调色剂像。显影装置在显影容器内收纳含有调色剂的显影剂,配设有对像载体供给显影剂的显影辊,并且配设有搅拌输送部件,该搅拌输送部件一边对显影容器内部的显影剂进行输送搅拌一边向显影辊供给该显影剂。
3.作为这样的显影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已经发明了以下显影装置,具备:收纳显影剂的显影容器、设置在显影容器内的显影剂搅拌输送部件以及将显影剂搅拌输送部件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轴承部。显影剂搅拌输送部件具有被轴承部支承为能够旋转的旋转轴以及形成于该旋转轴的外周面的搅拌叶片。通过搅拌叶片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从而显影剂收纳部内的显影剂一边在显影容器内循环一边被朝向显影辊供给。
技术实现要素: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影装置,既能抑制制造成本的增加、组装性的劣化,又能抑制显影剂从显影容器流出。
5.本发明的第1构成提供一种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6.显影容器,收纳含有调色剂的显影剂;
7.显影剂载体,在表面担载所述显影容器内的所述调色剂;
8.轴承部,插入并固定于在所述显影容器形成的贯通孔;
9.搅拌输送部件,具有被所述轴承部支承为能够旋转的旋转轴以及形成于所述旋转轴的外周面的搅拌叶片,对所述显影容器内的所述显影剂进行搅拌、输送;以及
10.密封部件,设置在所述轴承部与所述旋转轴之间,
11.所述显影容器具有上壳体以及与所述上壳体连结的下壳体,所述贯通孔被分割为所述上壳体侧和所述下壳体侧,
12.所述轴承部具有:轴承侧嵌合部,形成于所述轴承部的外周面,外径与所述轴承部的轴向上的其他位置处的外径不同;第1外周部,位于比所述轴承侧嵌合部靠所述轴向的内侧的位置;以及第2外周部,位于所述轴向的外侧,
13.在所述贯通孔的内周面,在与所述轴承侧嵌合部重叠的所述轴向的位置形成有与所述轴承侧嵌合部嵌合的容器侧嵌合部,该容器侧嵌合部的内径与所述贯通孔的轴向上的其他位置处的内径不同。
14.另外,本发明的第2构成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上述构成的显影装置。
15.根据本发明的第1构成,轴承侧嵌合部与容器侧嵌合部嵌合。轴承侧嵌合部的外径
与轴承部的轴向的其他位置处的外径不同,容器侧嵌合部的内径与贯通孔的轴向的其他位置处的内径不同。因此,轴承部的外周面与贯通孔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成为:在轴承侧嵌合部与容器侧嵌合部嵌合的位置处,从其他位置沿着径向位移的空间。由此,轴承部的外周面与贯通孔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的形状变得复杂,显影容器内的显影剂难以在该间隙内流动。因此,无需在轴承部与贯通孔之间另行设置密封部件等,既能消减部件数量而抑制制造成本的增大,又能够抑制显影剂向显影容器的外部流出。
16.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2构成,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既能抑制制造成本的增大又能抑制显影剂向显影容器的外部流出。
附图说明
17.图1是示出搭载有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影装置3a~3d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18.图2是示出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使用的控制路径的一例的框图。
19.图3是第1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3a的侧视剖视图。
20.图4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3a的搅拌部的俯视剖视图。
21.图5是示出通过图4所示的a-a截面线将显影容器20切断的截面的剖视图。
22.图6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影容器20的轴承部48的附近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将沿着设置于本发明的显影装置3a~3d的旋转轴25b、26b的方向称为“轴向”。另外,将沿着旋转轴25b、26b的直径方向的方向称为“径向”。此外,将以该旋转轴25b、26b为中心的方向称为“周向”。
24.图1是示出搭载有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影装置3a~3d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在图像形成装置100(此处是彩色打印机)主体内从输送方向上游侧(图1中为左侧)起依次配设有4个图像形成部pa、pb、pc以及pd。这些图像形成部pa~pd与不同的4个颜色(青色、品红色、黄色以及黑色)的图像对应地设置,分别通过带电、曝光、显影以及转印的各工序而依次形成青色、品红色、黄色以及黑色的图像。
25.在这些图像形成部pa~pd配设有担载各个颜色的可见图像(调色剂像)的感光鼓(像载体)1a、1b、1c以及1d,此外,在图1中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的中间转印带8与各图像形成部pa~pd邻接设置。形成在这些感光鼓1a~1d上的调色剂像依次被一次转印并重叠在一边与各感光鼓1a~1d抵接一边移动的中间转印带8上。然后,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8上的调色剂像通过二次转印辊9而二次转印到作为记录介质的一例的转印纸s上。此外,二次转印了调色剂像的转印纸s在定影部13中调色剂像被定影后,被图像形成装置100主体排出。一边通过主马达40(参见图2)使感光鼓1a~1d向图1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一边执行对各感光鼓1a~1d的图像形成工序。
26.二次转印调色剂像的转印纸s被收纳到配置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下部的纸盒16内,经由供纸辊12a以及对准辊对12b被朝向二次转印辊9与中间转印带8的驱动辊11之间的夹缝部输送。对中间转印带8使用电介质树脂制的片材,主要使用没有接缝的(无缝)
带。另外,在二次转印辊9的下游侧配置有叶片状的带清洁器19,其用于去除残留在中间转印带8表面的调色剂等。
27.接下来,对图像形成部pa~pd进行说明。感光鼓1a~1d配设为能够旋转。在感光鼓1a~1d的周围以及下方设置有带电装置2a、2b、2c、2d、曝光装置5、显影装置3a、3b、3c、3d以及清扫装置7a、7b、7c、7d。带电装置2a、2b、2c、2d使感光鼓1a~1d带电。曝光装置5在各感光鼓1a~1d曝光图像信息。显影装置3a、3b、3c、3d在感光鼓1a~1d上形成调色剂像。清扫装置7a、7b、7c、7d去除残留在感光鼓1a~1d上的显影剂(调色剂)等。
28.如果被从个人计算机等的上位装置输入图像数据,则首先通过带电装置2a~2d使感光鼓1a~1d的表面均匀带电。接着,通过曝光装置5根据图像数据照射光,在各感光鼓1a~1d上形成与图像数据对应的静电潜影。在显影装置3a~3d中分别填充有规定量的含有青色、品红色、黄色以及黑色的各个颜色的调色剂的双组分显影剂。另外,在由于形成后述的调色剂像而导致各显影装置3a~3d内填充的双组分显影剂中的调色剂的比例低于规定值的情况下,从调色剂容器4a~4d向各显影装置3a~3d补给调色剂。该显影剂中的调色剂通过显影装置3a~3d供给至感光鼓1a~1d上并静电附着于感光鼓1a~1d上。通过该调色剂的附着,形成与通过曝光装置5的曝光而形成的静电潜影对应的调色剂像。
29.然后,通过一次转印辊6a~6d在一次转印辊6a~6d与感光鼓1a~1d之间以规定的转印电压施加电场,将感光鼓1a~1d上的青色、品红色、黄色以及黑色的调色剂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8上。上述的4个颜色的图像为了形成规定的全彩色图像而以预先确定的规定的位置关系形成。然后,通过清扫装置7a~7d去除一次转印后残留在感光鼓1a~1d的表面的调色剂等,为接下来要进行的新静电潜影的形成做准备。
30.中间转印带8架设于上游侧的从动辊10和下游侧的驱动辊11。另外,二次转印辊9与驱动辊11邻接设置。在二次转印辊9与驱动辊11之间形成有夹缝部(二次转印夹缝部)。如果驱动辊11通过带驱动马达(未图示)而旋转,则中间转印带8开始旋转。如果中间转印带8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则转印纸s在规定的时刻从对准辊对12b朝向二次转印夹缝部输送。于是,中间转印带8上的全彩色图像二次转印到转印纸s上。二次转印了调色剂像的转印纸s被朝向定影部13输送。
31.被输送到定影部13的转印纸s被定影辊对13a加热以及加压,使调色剂像在转印纸s的表面定影,形成规定的全彩色图像。形成有全彩色图像的转印纸s被输送到向多个方向分支的分支部14。转印纸s通过分支部14使输送方向分成双面输送通道18侧或者排出辊对15侧。转印纸s被送到双面输送通道18而在双面形成图像后被排出辊对15排出到排出盘17,或者不被送到双面输送通道18而直接被排出辊对15排出到排出盘17。
32.接下来,对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控制路径进行说明。图2是示出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使用的控制路径的一例的框图。另外,由于在使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基础上进行装置各部的各种控制,所以图像形成装置100整体的控制路径变得复杂。因此,此处,对控制路径中的实施本发明所需的部分重点进行说明。
33.控制部90能够配置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内部的任意场所。控制部90至少具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91、rom(read only memory)92、ram(random access memory)93、临时存储部94、计数器95以及多个(此处是2个)i/f(接口)96。cpu91是中央运算处理装置。rom92是读取专用的存储部。控制部90能够配置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内部
的任意场所。ram93是能够读写的存储部。临时存储部94临时存储图像数据等。i/f96向图像形成装置100内的各装置发送控制信号或者接收来自操作部80的输入信号。
34.在rom92中保存有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控制用程序、控制上所需的数值等、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使用中不发生变更的数据等。在ram93中存储有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控制中途产生的必要的数据、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控制中暂时需要的数据等。计数器95累积打印张数并计数。
35.另外,控制部90从cpu91经由i/f96对图像形成装置100中的各部分、装置发送控制信号。另外,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各部分、装置将表示其状态的信号、输入信号经由i/f96发送给cpu91。作为控制部90所控制的各部分、装置,例如能够列举图像形成部pa~pd、曝光装置5、一次转印辊6a~6d、二次转印辊9、主马达40、调色剂补给马达41、电压控制电路51以及操作部80等。
36.图像输入部60是接收从个人计算机等向图像形成装置100发送的图像数据的接收部。通过图像输入部60输入的图像信号被转换成数字信号后被发送到临时存储部94。
37.电压控制电路51与带电电压电源52、显影电压电源53、转印电压电源54连接,通过来自控制部90的输出信号使上述的各电源动作。就上述的各电源而言,根据来自电压控制电路51的控制信号,带电电压电源52对带电装置2a~2d施加规定的电压。显影电压电源53对显影装置3a~3d内的显影辊31施加规定的电压,转印电压电源54对一次转印辊6a~6d以及二次转印辊9施加规定的电压。
38.在操作部80设置有液晶显示部81以及收发部82。液晶显示部81示出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状态,或者显示图像形成状况、打印份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各种设定从个人计算机的打印驱动器进行。收发部82使用电话线路、互联网线路进行与外部的通信。
39.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3a的侧视剖视图。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例示了配置于图1的图像形成部pa的显影装置3a,但是,配置于其他图像形成部pb~pd的显影装置3b~3d的构成也基本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40.如图3所示,显影装置3a具备显影容器20。显影容器20收纳包括磁性载体和调色剂的双组分显影剂(以下、也仅称为显影剂)。显影容器20具有沿着高度方向(图示上下方向)相互对置的上壳体23以及下壳体24。上壳体23与下壳体24连结。显影容器20被分隔壁20a划分成搅拌输送室21以及供给输送室22。在搅拌输送室21以及供给输送室22分别能够旋转地配置有用于使它们带电的搅拌输送部件25、26。搅拌输送部件25、26将从调色剂容器4a(参见图1)供给的调色剂与磁性载体混合并搅拌。
41.显影剂被搅拌输送部件25、26搅拌并沿着轴向(与图3的纸面垂直的方向)输送,经由在分隔壁20a的两端部形成的连通部20b、20c(均参见图4)在搅拌输送室21、供给输送室22间循环。即,通过搅拌输送室21、供给输送室22、连通部20b、20c在显影容器20内形成显影剂的循环路径。
42.在显影容器20内,在设置于供给输送室22的搅拌输送部件26的右斜上方配置有显影辊(显影剂载体)31。并且,显影辊31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从显影容器20的开口部20e露出,与感光鼓1a对置。显影辊31向图3中逆时针方向旋转。搅拌输送部件25、26以及显影辊31通过来自主马达40(参见图2)的驱动力以规定的旋转速度旋转。
43.显影辊31由显影套筒(未图示)和多个磁铁(未图示)构成。显影套筒呈圆筒状,向
图3中逆时针方向旋转。磁铁固定于显影套筒内,具有磁极。另外,此处,使用表面经滚压加工的显影套筒,但是能够使用在表面形成有多个凹形状(凹坑)的显影套筒、表面经喷丸加工的显影套筒,进而,还能够使用除了滚压加工、凹形状的形成之外还实施喷丸加工而得的显影套筒、实施镀覆处理而得的显影套筒。
44.另外,在显影容器20沿着显影辊31的长边方向(与图3的纸面垂直的方向)安装有限制叶片33。在限制叶片33的前端部与显影辊31的表面之间形成有微小的间隙(gap)。
45.在显影装置3a经由电压控制电路51连接有显影电压电源53(均参见图2)。显影电压电源53对显影辊31施加使直流电压以及交流电压重叠而得的显影电压。通过显影电压以及显影辊31内的磁铁的磁力在显影辊31的表面附着(担载)显影剂而形成磁力刷。
46.在搅拌输送室21以与搅拌输送部件25在高度方向(图3的上下方向)上对置的方式配置有调色剂浓度传感器27。调色剂浓度传感器27检测显影容器20内的显影剂的磁导率,检测显影剂中的调色剂浓度(调色剂相对于显影剂中的载体的混合比率;t/c)。控制部90向调色剂补给马达41(均参见图2)发送控制信号,根据由调色剂浓度传感器27检测的调色剂浓度从调色剂容器4a(参见图1)经由调色剂补充部32(参见图4)向显影容器20内补给调色剂,以使显影容器20内的显影剂的调色剂浓度成为基准调色剂浓度。
47.接下来,对显影装置3a的搅拌部的构成详细地进行说明。图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3a的搅拌部的俯视剖视图。在显影容器20如上所述那样形成有搅拌输送室21、供给输送室22、分隔壁20a、上游侧连通部20b以及下游侧连通部20c,此外,还形成有调色剂补充部32和侧壁部29a、29b。另外,在搅拌输送室21中,将图4的左侧作为上游侧,图4的右侧作为下游侧,另外,在供给输送室22中,将图4的右侧作为上游侧,图4的左侧作为下游侧。因此,连通部以供给输送室22为基准来称呼上游侧以及下游侧。
48.分隔壁20a沿着显影容器20的长边方向延伸,以并列的方式划分搅拌输送室21和供给输送室22。分隔壁20a的长边方向的右侧端部与显影容器20的侧壁部29b一起形成上游侧连通部20b。分隔壁20a的长边方向的左侧端部与显影容器20的侧壁部29a一起形成下游侧连通部20c。
49.设置于搅拌输送室21的搅拌输送部件25具有旋转轴25b和螺旋叶片(搅拌叶片)25a。螺旋叶片25a一体地设置于旋转轴25b,沿着旋转轴25b的轴向以一定的间距形成为螺旋状。螺旋叶片25a延伸至搅拌输送室21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侧,在上游侧连通部20b以及下游侧连通部20c也对置设置。
50.设置于供给输送室22的搅拌输送部件26具有旋转轴26b和螺旋叶片(搅拌叶片)26a。螺旋叶片26a一体地设置于旋转轴26b,沿着旋转轴26b的轴向以与螺旋叶片25a相同的间距、且以朝向与螺旋叶片25a相反的方向的(相反相位的)叶片形成为螺旋状。螺旋叶片26a具有显影辊31的轴向长度以上的长度,在上游侧连通部20b以及下游侧连通部20c也对置设置。
51.在搅拌输送室21的上游侧(图4的左侧)设置有调色剂补充部32。调色剂补充部32经由调色剂补给路径(未图示)与调色剂容器4a(参见图1)连接。调色剂补充部32向显影容器20内补给收纳于调色剂容器4a的新的调色剂。搅拌输送部件25的旋转轴25b延伸至调色剂补充部32的内部。在旋转轴25b的配置于调色剂补充部32内的部分,补给叶片25d一体形成于旋转轴25b。补给叶片25d沿着旋转轴25b的轴向以一定的间距形成为螺旋状。
52.这样,显影剂从搅拌输送室21起一边在上游侧连通部20b、供给输送室22以及下游侧连通部20c循环一边被搅拌,搅拌后的显影剂被供给至显影辊31。如果调色剂因显影而被消耗,则通过调色剂补给马达41(参见图2)从调色剂容器4a经由调色剂补充部32向搅拌输送室21内补给调色剂。
53.旋转轴25b、26b相互平行地配置。在旋转轴25b、26b的长边方向的两端设置有轴承部28。轴承部28将旋转轴25b、26b支承为能够旋转。
54.设置于供给输送室22的旋转轴26b被设置于上游侧连通部20b的侧壁部29b的轴承部28以及设置于下游侧连通部20c的侧壁部29a的轴承部28支承。上述的轴承部28分别嵌入而固定在设置于侧壁部29a、29b的贯通孔30。
55.设置于搅拌输送室21的旋转轴25b被设置于上游侧连通部20b的侧壁部29b的轴承部28以及设置于调色剂补充部32的轴承部28支承。上述的轴承部28嵌入而固定在形成于侧壁部29b的贯通孔30以及设置于补给部32的贯通孔30。
56.接下来,参照图5对支承旋转轴25b、26b的轴承部28与供轴承部28嵌入的贯通孔30之间的嵌合详细地进行说明。贯通孔30设置于上游侧连通部20b的侧壁部29b、下游侧连通部20c的侧壁部29a以及调色剂补充部32。在各贯通孔30中嵌入轴承部28。关于上述各贯通孔30与轴承部28的嵌合的方式,全部都是共同的。因此,仅对设置于上游侧连通部20b的侧壁部29b的贯通孔30与嵌入于该贯通孔30的轴承部28的嵌合进行说明,省略了其他部位的贯通孔30与轴承部28的嵌合的说明。
57.图5通过图4所示的a-a截面线切断显影容器20的截面的剖视图。贯通孔30被划分形成为显影容器20的上壳体23侧以及下壳体24侧。当将上壳体23与下壳体24连结时,形成于上壳体23侧的贯通孔30的一部分与形成于下壳体24侧的贯通孔30的一部分对合而成为一体的贯通孔30。
58.在贯通孔30的内周面形成有第1内周部34、容器侧嵌合部35以及第2内周部36。容器侧嵌合部35位于比第1内周部34靠轴向的外侧的位置。另外,容器侧嵌合部35位于比第2内周部36靠轴向的内侧的位置。第1内周部34从侧壁部29b的面向轴向内侧的面朝向轴向的外侧延伸至容器侧嵌合部35的位置。第2内周部36从侧壁部29b的面向轴向的外侧的面朝向轴向的内侧延伸至容器侧嵌合部35的位置。
59.容器侧嵌合部35凹陷至比第1内周部34以及第2内周部36靠径向外侧的位置。换言之,容器侧嵌合部35的内径比贯通孔30的轴向上的其他位置处的内径(第1内周部34的内径以及第2内周部36的内径)大。第2内周部36的内径比第1内周部34的内径大。
60.在轴承部28的外周面形成有第1外周部37、轴承侧嵌合部38以及第2外周部39。轴承侧嵌合部38位于比第1外周部37靠轴向的外侧的位置。另外,轴承侧嵌合部38位于比第2外周部39靠轴向的内侧的位置。第1外周部37从轴承部28的轴向的内侧的端部朝向轴向的外侧延伸至轴承侧嵌合部38的位置。第2外周部39从轴承部28的轴向的外侧的端部朝向轴向的内侧延伸至轴承侧嵌合部38的位置。
61.轴承侧嵌合部38突出至比第1外周部37以及第2外周部39靠径向的外侧的位置。换言之,轴承侧嵌合部38的外径比轴承部28的轴向上的其他位置处的外径(第1外周部37的外径以及第2外周部39的外径)大。第2外周部39的外径比第1外周部37的外径大。
62.轴承部28的第1外周部37的轴向的位置处于与贯通孔30的第1内周部34重叠的位
置。第1外周部37的外周面与第1内周部34的内周面接触。第2外周部39的轴向的位置处于与第2内周部36重叠的位置。第2外周部39的外周面与第2内周部36的内周面接触。
63.轴承侧嵌合部38的轴向的位置处于与容器侧嵌合部35重叠的位置。轴承侧嵌合部38的外径比容器侧嵌合部35的内径小。轴承侧嵌合部38的轴向上的厚度比容器侧嵌合部35的轴向上的宽度小。
64.轴承侧嵌合部38插入于容器侧嵌合部35,轴承侧嵌合部38与容器侧嵌合部35嵌合。通过该嵌合,轴承部28与显影容器20之间的间隙形成为在径向上凹凸的形状。更详细地说,第1外周部37与第1内周部34之间的间隙以及第2外周部39与第2内周部36之间的间隙沿着轴向延伸。并且,轴承侧嵌合部38的面向轴向内侧的面与容器侧嵌合部35的面向轴向外侧的面之间的间隙沿着径向延伸。轴承侧嵌合部38的突端部与容器侧嵌合部35的径向的底部之间的间隙沿着轴向延伸。轴承侧嵌合部38的面向轴向外侧的面与容器侧嵌合部35的面向轴向内侧的面之间的间隙沿着径向延伸。
65.另外,第1外周部37与第1内周部34面接触,第1外周部37与第1内周部34之间的间隙极小,小到显影剂只能勉强流入的程度。同样地,第2外周部39与第2内周部36面接触,第2外周部39与第2内周部36之间的间隙极小,小到以显影剂只能勉强流入的程度。
66.在轴承部28的径向的中心形成有将轴承部28沿着轴向贯通的第1定位孔43、第2定位孔44以及轴插入孔42。第1定位孔43在轴承部28的轴向上的内侧的端面开口,从其开口缘朝向轴向的外侧延伸。第2定位孔44与第1定位孔43在轴向上相邻。第2定位孔44的内径比第1定位孔43的内径小。第2定位孔44在第1定位孔43的轴向上的底部开口,从其开口缘朝向轴向的外侧延伸。
67.轴插入孔42与第2定位孔44在轴向上相邻。轴插入孔42的内径比第2定位孔44的内径小。轴插入孔42在第2定位孔44的轴向上的底部开口,从其开口缘沿着轴向延伸。轴插入孔42在轴承部28的轴向上的外侧的端面开口。
68.旋转轴25b插入于第1定位孔43、第2定位孔44以及轴插入孔42。旋转轴25b的外周面与轴插入孔42的内周面接触。
69.环状部件45外插于旋转轴25b。环状部件45从第1定位孔43的开口沿着轴向贯穿第1定位孔43,并插入于第2定位孔44的内部。环状部件45的内周面与旋转轴25b的外周面接触。环状部件45的内周面的摩擦系数比设置于密封部件46的内周面的唇部47(详细后述)的摩擦系数小。当旋转轴25b旋转时,旋转轴25b的外周面相对于环状部件45的内周面以及轴插入孔42的内周面滑动。
70.在环状部件45与轴承部28之间设置有密封部件46。密封部件46插入于第1定位孔43。密封部件46的外径比第1定位孔43的内径稍大。由此,密封部件46被压入而固定于第1定位孔43。
71.密封部件46具有从密封部件46的内周面朝向径向的内侧延伸的唇部47。唇部47与环状部件45的外周面接触而弹性变形,通过其复原力而将环状部件45向径向的内侧按压。由此,将环状部件45与密封部件46之间的间隙密封。
72.如上所述,轴承部28与显影容器20之间的间隙形成为在径向上凹凸的复杂形状。因此,流入轴承部28与显影容器20之间的间隙的显影剂的流动性不好,能够抑制显影剂通过该间隙向显影容器20的外侧流出。
73.更详细地说,假定当进入到轴承部28与贯通孔30之间的显影剂沿着轴向移动时,在第1外周部37与第1内周部34之间的间隙中,显影剂的移动方向是轴向。另外,在轴承侧嵌合部38的面向轴向内侧的面与容器侧嵌合部35的面向轴向外侧的面之间的间隙中,显影剂的移动方向是径向。另外,在轴承侧嵌合部38的突端部与容器侧嵌合部35的径向的底部之间的间隙中,显影剂的移动方向是轴向。在轴承侧嵌合部38的面向轴向外侧的面与容器侧嵌合部35的面向轴向内侧的面之间的间隙中,显影剂的移动方向是径向。在第2外周部39与第2内周部36之间的间隙中,显影剂的移动方向是轴向。
74.这样,进入到轴承部28与贯通孔30之间的间隙的显影剂的移动方向依次变化成轴向和径向。由此,轴承部28与贯通孔30之间的间隙形成为即便显影剂进入也难以移动的形状。因此,能够抑制显影剂通过轴承部28与贯通孔30之间的间隙而向显影容器20的外侧流出。
75.另外,如上所述,通过容器侧嵌合部35与轴承侧嵌合部38的嵌合,能够抑制显影剂的流出,因此,在轴承部28与贯通孔30之间无需另行设置防止显影剂泄漏用的密封部件等。因此,能够削减部件数量,抑制制造成本的增大,并且能够抑制组装性的劣化。
76.此外,在组装显影容器20时,能够在将轴承部28嵌入于在上壳体23或者下壳体24形成的贯通孔30的一部分的状态下将上壳体23与下壳体24连结。因此,在将上壳体23与下壳体24连结时,无需另行对轴承部28进行定位。另外,如果将上壳体23与下壳体24连结,则轴承部28的轴承侧嵌合部38与容器侧嵌合部35嵌合。因此,无需另行使用止动环等防脱用的部件、粘合剂等就能够防止轴承部28从贯通孔30脱出。由此,能够削减部件数量,抑制制造成本的增大,并且能够抑制组装性的劣化。
77.另外,如上所述,第2外周部39的外径比第1外周部37的外径大,第2内周部36的内径比第1内周部34的内径大。即,轴承部28以及贯通孔30均呈以轴向的中央为边界而非对称的形状。因此,轴承部28相对于贯通孔30的安装方向被限定为一个方向。因此,能够抑制轴承部28相对于贯通孔30错误地朝向相反方向安装。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显影装置3a~3d的组装性的劣化。
78.另外,如上所述,密封部件46将环状部件45与密封部件46之间的间隙封闭。因此,能够抑制显影剂流入环状部件45与轴承部28之间的间隙,能够抑制显影剂通过轴承部28与旋转轴25b、26b之间的间隙向显影容器20的外部流出。
79.另外,如上所述,环状部件45通过内周面与旋转轴25b、26b接触,环状部件45的内周面的摩擦系数比密封部件46的唇部47的摩擦系数小。因此,通过密封部件46,将轴承部28与旋转轴25b、26b之间的间隙封闭,并且密封部件46不成为旋转轴25b、26b旋转的妨碍。由此,能够有效地搅拌、供给显影容器20内的显影剂。
80.另外,密封部件46插入于第1定位孔43。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密封部件46相对于旋转轴25b、26b的轴向的定位。此外,环状部件45插入于第1定位孔43以及第2定位孔44。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环状部件45与轴承部28之间轴向的定位。如上所述,能够抑制到显影装置3a~3d为止的组装性的劣化。
81.综上所述,能够提供一种显影装置,既能抑制制造成本的增加、组装性的劣化,又能抑制显影剂从显影容器流出。
82.接下来,参照图6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影装置3a~3d详细地进行说
明。
83.在本实施方式的旋转轴25b、26b的长边方向两端部设置有轴承部48。轴承部48是具有内圈49、外圈50以及多个旋转体70的球轴承。内圈49在比密封部件46靠轴向的外侧的位置固定于旋转轴25b、26b。外圈50与内圈49在径向上对置配置。外圈50嵌入并固定于贯通孔30。多个旋转体70是在内圈49与外圈50之间沿着周向隔开规定的间隔而配置的球形状的滚动体。也可以采用如下构成:在内圈49与外圈50之间具备用于使各旋转体70沿着周向隔开规定间隔的保持器。
84.在外圈50的外周面形成有第1外周部37、轴承侧嵌合部38以及第2外周部39。外圈50具有从轴承部48的轴向上的内侧的端面朝向轴向的外侧凹陷的第1定位孔43以及从第1定位孔43的轴向上的底部朝向轴向的外侧延伸的第2定位孔44。环状部件45沿着轴向贯通第1定位孔43而插入第2定位孔44。环状部件45的轴向外侧的端面与内圈49的轴向内侧的端面在轴向上对置。
85.通过将轴承部48设为由内圈49、外圈50以及旋转体70构成的球轴承,使旋转轴25b、26b旋转时的摩擦阻力降低,能够有效地搅拌、供给显影容器20内的显影剂。
86.其他的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多种变更。例如,本发明不限于图1所示的串行式的彩色打印机,能够应用于数字或模拟方式的黑白复印机、黑白打印机、彩色复印机、传真机等使用了双组分显影方式的各种图像形成装置。
87.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的轴承侧嵌合部38的外径比轴承部28的轴向上的其他位置处的外径大,但是,能够采用比轴承部28的轴向上的其他位置处的外径小的构成。即,轴承侧嵌合部38能够采用凹陷至比第1外周部37以及第2外周部39靠径向的内侧的位置的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容器侧嵌合部35突出至比第1内周部34以及第2内周部36靠径向内侧的位置,插入于轴承侧嵌合部38。换言之,容器侧嵌合部35的内径比贯通孔30的轴向上的其他位置处的内径(第1内周部34的内径以及第2内周部36的内径)小。另外,容器侧嵌合部35以及轴承侧嵌合部38可以设置在2处以上。
88.另外,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轴承部48是具备球形状的滚动体即旋转体70的球轴承,但是,轴承部48也可以是具备圆锥状、圆筒状等滚动体的滚子轴承。
89.本发明能够利用于具备一边对显影剂进行搅拌一边输送显影剂的搅拌输送部件的显影装置。提供一种既能抑制制造成本的增加、组装性的劣化,又能抑制显影剂从显影容器流出的显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