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食品技术 专利正文
生态养殖用生物饲料的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2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生态养殖用生物饲料的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生态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生态养殖用生物饲料的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2.生物饲料指使用国家相关法规允许使用的饲料原料和添加剂,通过发酵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工程等生物工程技术开发的饲料产品总称,其中包括秸秆生物饲料,秸秆生物饲料技术,在全世界范围秸秆压块饲料、生物秸秆蛋白饲料内都是主流,而我国发展秸秆更有着无法比拟的资源潜力,我国农业秸秆玉米秆、水稻秆、麦秆、油菜秆、花生禾、甘薯藤等每年产量7亿多吨,为满足我国非粮型养殖业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在秸秆生物处理过程中还产生并积累大量营养丰富的微生物菌体蛋白及其它有用的代谢产物,如有机酸、醇、醛、酯、维生素、抗生素、微量元素等,使饲料变软变香,营养增加,并含有多种消化酶、多种未知促生长因子,能增强动物的抗病能力,刺激其生长发育,有些代谢产物对饲料还具有防腐作用(如乳酸、醋酸、乙醇等),能延长饲料保质期,成功解决了秸秆可利用养分少,适口性差的缺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生物饲料的应用愈加广泛,因此,对生态养殖用生物饲料的加工装置的需求日益增长。
3.目前市场上秸秆生物饲料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把破碎的秸秆晾晒干后在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深加工,自然晾晒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影响秸秆生物饲料的整体加工,同时工作人员在输送干燥的秸秆时也容易出现灰尘,影响工作人员的健康,不利于工作人员的工作,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生态养殖用生物饲料的加工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方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目前市场上秸秆生物饲料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把破碎的秸秆晾晒干后在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深加工,自然晾晒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影响秸秆生物饲料的整体加工。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创造采用的技术方案:生态养殖用生物饲料的加工装置,包括支撑腿和烘干箱,所述烘干箱的顶端内侧连接有加热板,所述烘干箱的两侧均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以及烘干箱的内侧均转动连接有带轮,所述带轮的外侧均设置有输送带,所述烘干箱的后端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主轴末端连接有转筒,所述转筒的四周内侧设置有拨杆,所述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防漏板,且防漏板与烘干箱连接,所述转筒的内侧设置有导向柱,且导向柱与烘干箱连接,所述导向柱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且滚轮与拨杆转动连接。
6.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的加热板、电机、带轮、输送带、导向板、转筒、拨杆、导向柱、弹簧和滚轮,通过加热板可以对输送带表面的秸秆进行干燥处理,同时在转筒以及拨杆的作用下可以对秸秆进行翻动,保证加热的均匀的性,同时也保证处于底部的秸秆不能完全被干燥,提高干燥的质量,不用人工手动翻动,同时也提高了干燥的效率。
7.本技术方案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现有的输送带不便于上料,在上料时容
易从两侧掉落。
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创造改进后采用的技术方案:所述烘干箱的一端连接有上料斗,且上料斗处于所述输送带的上侧。
9.本技术方案改进后的有益效果为:在上料斗的作用下可以使秸秆不会从输送带的两侧掉落。
10.本技术方案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现有的拨杆在输送到输送带的一侧时不能自动收缩,导致秸秆不能完全被输送带输送出去。
11.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创造改进后采用的技术方案:所述拨杆的外侧靠近滚轮处连接有限位环,所述拨杆的外侧设置有弹簧,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限位环和转筒连接。
12.本技术方案改进后的有益效果为:在弹簧的作用下可以使拨杆自动缩回转筒的内侧,保证拨杆不会影响到秸秆完全落到输送带的一端。
13.本技术方案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工作人员在输送干燥的秸秆时也容易出现灰尘,影响工作人员的健康,不利于工作人员的工作。
1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创造改进后采用的技术方案:所述烘干箱的另一端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另一端连接有吸气环,所述吸气环设置在位于右侧所述输送带的外侧,所述吸气环靠近输送带的一端内侧开设有进气口,所述吸气环的底端内侧连通有通管,所述通管的另一端连通有吸尘箱,且吸尘箱与烘干箱连接,所述吸尘箱的一端内侧连接有风机,且风机的出口端与吸尘箱连通,所述风机的进口端设置有过滤网,且过滤网与吸尘箱转动连接。
15.本技术方案改进后的有益效果为:在吸气环的作用下可以把从右侧出来的灰尘吸走,保证灰尘不会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影响,同时推杆带着过滤网上下往复晃动,使灰尘异物不会黏附在过滤网的表面,从而保证过滤网的正常运行。
16.本技术方案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现有的不能使过滤网在对灰尘过滤的同时上下晃动,从而导致灰尘堆积在过滤网的表面。
1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创造改进后采用的技术方案:所述吸尘箱的内侧连接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后端内侧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主轴末端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前端转动连接有推杆,且推杆与过滤网转动连接。
18.本技术方案改进后的有益效果为:在第三电机通过转盘、推杆带着过滤网绕着吸尘箱的一端上下晃动,且导向板可以保证灰尘不会进入风机的内侧,通过过滤网的往复晃动可以保证灰尘异物不会吸附在过滤网的表面。
19.本技术方案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现有的不能防止灰尘落入保护壳的内侧。
20.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创造改进后采用的技术方案:所述保护壳的顶端内侧连接有橡胶布,且橡胶布与推杆连接。
21.本技术方案改进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导向板可以防止灰尘进入到吸尘箱的处,进而防止灰尘进入风机的内侧。
22.本技术方案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现有的不能对灰尘进行集中处理,不利于工作人员对灰尘的集中处理。
23.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创造改进后采用的技术方案:所述过滤网的一端滑动连
接有导向板,且导向板与保护壳连接。
24.本技术方案改进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导向板可以防止灰尘进入到吸尘箱的处,进而防止灰尘进入风机的内侧。
25.本技术方案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现有的不能对灰尘进行集中处理,不利于工作人员对灰尘的集中处理。
2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创造改进后采用的技术方案:所述吸尘箱的前端连接有控制器,所述吸尘箱的前端内侧螺纹连接有堵头,所述堵头的前端连接有把手。
27.本技术方案改进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吸尘箱可以对灰尘集中收集处理,且通过堵头的快速拆卸,便于实现对灰尘的取出处理。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本发明拨杆的放大安装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本发明导向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31.图4为本发明推杆的放大安装结构示意图;
32.图5为本发明堵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33.图中所述文字标注标识为:1、支撑腿;2、烘干箱;3、加热板;4、固定板;5、第一电机;6、带轮;7、输送带;8、上料斗;9、防漏板;10、第二电机;11、转筒;12、拨杆;13、导向柱;14、弹簧;15、滚轮;16、限位环;17、控制器;18、吸尘箱;19、通管;20、固定块;21、吸气环;22、进气口;23、风机;24、保护壳;25、第三电机;26、转盘;27、推杆;28、橡胶布;29、过滤网;30、堵头;31、把手;32、导向板。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35.实施例1:
36.如图1-3所示,生态养殖用生物饲料的加工装置,包括支撑腿1和烘干箱2,所述烘干箱2的顶端内侧连接有加热板3,所述烘干箱2的两侧均连接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电机5,所述固定板4的一端以及烘干箱2的内侧均转动连接有带轮6,所述带轮6的外侧均设置有输送带7,输送带7由耐高温传送带制成,可以防止加热板3对输送带7受到损坏,所述烘干箱2的后端连接有第二电机10,所述第二电机10的主轴末端连接有转筒11,所述转筒11的四周内侧设置有拨杆12,所述拨杆1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防漏板9,且防漏板9与烘干箱2连接,通过防漏板9可以防止秸秆从位于的输送带7的左端落到烘干箱2的底端,所述转筒11的内侧设置有导向柱13,且导向柱13与烘干箱2连接,所述导向柱1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15,且滚轮15与拨杆12转动连接,通过滚轮15可以减少拨杆12与导向柱13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便于拨杆12与导向柱13之间的滑动。
37.实施例2:
38.如图1-3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生态养殖用生物饲料的加工装
置,包括支撑腿1和烘干箱2,所述烘干箱2的顶端内侧连接有加热板3,所述烘干箱2的两侧均连接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电机5,所述固定板4的一端以及烘干箱2的内侧均转动连接有带轮6,所述带轮6的外侧均设置有输送带7,输送带7由耐高温传送带制成,可以防止加热板3对输送带7受到损坏,所述烘干箱2的后端连接有第二电机10,所述第二电机10的主轴末端连接有转筒11,所述转筒11的四周内侧设置有拨杆12,所述拨杆1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防漏板9,且防漏板9与烘干箱2连接,通过防漏板9可以防止秸秆从位于的输送带7的左端落到烘干箱2的底端,所述转筒11的内侧设置有导向柱13,且导向柱13与烘干箱2连接,所述导向柱1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15,且滚轮15与拨杆12转动连接,通过滚轮15可以减少拨杆12与导向柱13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便于拨杆12与导向柱13之间的滑动,所述烘干箱2的一端连接有上料斗8,且上料斗8处于所述输送带7的上侧。
39.实施例3:
40.如图1-3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生态养殖用生物饲料的加工装置,包括支撑腿1和烘干箱2,所述烘干箱2的顶端内侧连接有加热板3,所述烘干箱2的两侧均连接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电机5,所述固定板4的一端以及烘干箱2的内侧均转动连接有带轮6,所述带轮6的外侧均设置有输送带7,输送带7由耐高温传送带制成,可以防止加热板3对输送带7受到损坏,所述烘干箱2的后端连接有第二电机10,所述第二电机10的主轴末端连接有转筒11,所述转筒11的四周内侧设置有拨杆12,所述拨杆1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防漏板9,且防漏板9与烘干箱2连接,通过防漏板9可以防止秸秆从位于的输送带7的左端落到烘干箱2的底端,所述转筒11的内侧设置有导向柱13,且导向柱13与烘干箱2连接,所述导向柱1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15,且滚轮15与拨杆12转动连接,通过滚轮15可以减少拨杆12与导向柱13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便于拨杆12与导向柱13之间的滑动,所述拨杆12的外侧靠近滚轮15处连接有限位环16,所述拨杆12的外侧设置有弹簧14,且弹簧14的两端分别与限位环16和转筒11连接。
41.实施例4:
42.如图1、图4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生态养殖用生物饲料的加工装置,包括支撑腿1和烘干箱2,所述烘干箱2的顶端内侧连接有加热板3,所述烘干箱2的两侧均连接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电机5,所述固定板4的一端以及烘干箱2的内侧均转动连接有带轮6,所述带轮6的外侧均设置有输送带7,输送带7由耐高温传送带制成,可以防止加热板3对输送带7受到损坏,所述烘干箱2的后端连接有第二电机10,所述第二电机10的主轴末端连接有转筒11,所述转筒11的四周内侧设置有拨杆12,所述拨杆1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防漏板9,且防漏板9与烘干箱2连接,通过防漏板9可以防止秸秆从位于的输送带7的左端落到烘干箱2的底端,所述转筒11的内侧设置有导向柱13,且导向柱13与烘干箱2连接,所述导向柱1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15,且滚轮15与拨杆12转动连接,通过滚轮15可以减少拨杆12与导向柱13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便于拨杆12与导向柱13之间的滑动,所述烘干箱2的另一端连接有固定块20,所述固定块20的另一端连接有吸气环21,所述吸气环21设置在位于右侧所述输送带7的外侧,所述吸气环21靠近输送带7的一端内侧开设有进气口22,所述吸气环21的底端内侧连通有通管19,所述通管19的另一端连通有吸尘箱18,且吸尘箱18与烘干箱2连接,所述吸尘箱18的一端内侧连接有风机23,且风机23的出口端与吸尘箱18连通,所述风机23的进口端设置有过滤网29,且过滤网29与吸尘箱18转动连
接。
43.实施例5:
44.如图1、图4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生态养殖用生物饲料的加工装置,包括支撑腿1和烘干箱2,所述烘干箱2的顶端内侧连接有加热板3,所述烘干箱2的两侧均连接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电机5,所述固定板4的一端以及烘干箱2的内侧均转动连接有带轮6,所述带轮6的外侧均设置有输送带7,输送带7由耐高温传送带制成,可以防止加热板3对输送带7受到损坏,所述烘干箱2的后端连接有第二电机10,所述第二电机10的主轴末端连接有转筒11,所述转筒11的四周内侧设置有拨杆12,所述拨杆1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防漏板9,且防漏板9与烘干箱2连接,通过防漏板9可以防止秸秆从位于的输送带7的左端落到烘干箱2的底端,所述转筒11的内侧设置有导向柱13,且导向柱13与烘干箱2连接,所述导向柱1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15,且滚轮15与拨杆12转动连接,通过滚轮15可以减少拨杆12与导向柱13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便于拨杆12与导向柱13之间的滑动,所述烘干箱2的另一端连接有固定块20,所述固定块20的另一端连接有吸气环21,所述吸气环21设置在位于右侧所述输送带7的外侧,所述吸气环21靠近输送带7的一端内侧开设有进气口22,所述吸气环21的底端内侧连通有通管19,所述通管19的另一端连通有吸尘箱18,且吸尘箱18与烘干箱2连接,所述吸尘箱18的一端内侧连接有风机23,且风机23的出口端与吸尘箱18连通,所述风机23的进口端设置有过滤网29,且过滤网29与吸尘箱18转动连接,所述吸尘箱18的内侧连接有保护壳24,所述保护壳24的后端内侧连接有第三电机25,所述第三电机25的主轴末端连接有转盘26,所述转盘26的前端转动连接有推杆27,且推杆27与过滤网29转动连接。
45.实施例6:
46.如图1、图4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吸尘箱18的内侧连接有保护壳24,所述保护壳24的后端内侧连接有第三电机25,所述第三电机25的主轴末端连接有转盘26,所述转盘26的前端转动连接有推杆27,且推杆27与过滤网29转动连接。所述保护壳24的顶端内侧连接有橡胶布28,且橡胶布28与推杆27连接。
47.实施例7:
48.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烘干箱2的另一端连接有固定块20,所述固定块20的另一端连接有吸气环21,所述吸气环21设置在位于右侧所述输送带7的外侧,所述吸气环21靠近输送带7的一端内侧开设有进气口22,所述吸气环21的底端内侧连通有通管19,所述通管19的另一端连通有吸尘箱18,且吸尘箱18与烘干箱2连接,所述吸尘箱18的一端内侧连接有风机23,且风机23的出口端与吸尘箱18连通,所述风机23的进口端设置有过滤网29,且过滤网29与吸尘箱18转动连接。所述过滤网29的一端滑动连接有导向板32,且导向板32与保护壳24连接。
49.实施例8:
50.如图1、图5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烘干箱2的另一端连接有固定块20,所述固定块20的另一端连接有吸气环21,所述吸气环21设置在位于右侧所述输送带7的外侧,所述吸气环21靠近输送带7的一端内侧开设有进气口22,所述吸气环21的底端内侧连通有通管19,所述通管19的另一端连通有吸尘箱
18,且吸尘箱18与烘干箱2连接,所述吸尘箱18的一端内侧连接有风机23,且风机23的出口端与吸尘箱18连通,所述风机23的进口端设置有过滤网29,且过滤网29与吸尘箱18转动连接。所述吸尘箱18的前端连接有控制器17,所述吸尘箱18的前端内侧螺纹连接有堵头30,所述堵头30的前端连接有把手31。
51.工作流程:本发明在使用之前先通过外接电源供电,通过控制器17控制加热板3加热的到50度,保证加热板3可以使潮湿的秸秆快速干燥,同时风机23打开,工作人员把潮湿的秸秆从上料斗8放到输送带7的上面,同时第一电机10也会通过带轮6带着秸秆往右侧移动,同时秸秆在往右移动过程中,加热板3产生的高温会使秸秆快速干燥,当秸秆移动到拨杆12的上面时,第二电机10通过转筒11带着拨杆12把秸秆往右侧拨动,同时拨杆12会把秸秆拨散,便于对秸秆的烘干,拨杆12逐渐转动到右侧时,会在弹簧14的弹力作用下逐渐往转筒11的内侧缩回,拨杆12缩回转筒11的内侧后,秸秆会翻转到右侧的输送带7的上面,然后加热板3继续对秸秆的另一面进行烘干,烘干后的秸秆随着输送带7移出烘干箱2的内侧,到拨杆12继续往下移动时,会在弹簧14的作用下弹出转筒11,然后进行下一轮的工作,秸秆从烘干箱2右侧移出时飘扬粉尘在吸气环21、通管19、过滤网29、吸尘箱18以及风机23的作用下吸进吸尘箱18的内侧,同时第三电机25通过转盘26、推杆27带着过滤网29绕着吸尘箱18的一端上下晃动,且导向板32可以保证灰尘不会进入风机23的内侧,通过过滤网29的往复晃动可以保证灰尘异物不会吸附在过滤网29的表面,且通过把手31把堵头30与吸尘箱18分开,便于把粉尘从吸尘箱18的内侧取出。
5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