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石油煤气 专利正文
一种防止焦炉砖煤气道窜漏的导流器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1.本实用新型属于焦炉加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焦炉砖煤气道窜漏的导流器。


背景技术:

2.本实用专门为焦炉加热砖煤气道窜漏设计,能解决焦炉在正常加热中,因焦炉周转时间频繁的发生变化,炉温频繁产生波动,在焦炉的蓄热室部位产生不均匀膨胀,焦炉砖煤气道经常出现窜漏情况,严重影响炉体的密封性能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焦炉砖煤气道窜漏的导流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防止焦炉砖煤气道窜漏的导流器,包括立管,所述立管内穿设下导流管,下导流管的上端套设异径管,异径管的大头外径与立管的内径相配合,下导流管的顶端设置上导流管,下导流管的底部外壁上设置煤气入口。
6.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下导流管和上导流管之间设置螺纹连接。
7.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异径管为同心异径管,上端为大头,下端为小头。
8.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上导流管的长度为1500mm、2500mm或3000mm。
9.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上导流管和下导流管的直径均为32mm。
10.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异径管的大头直径为38mm,小头直径为34mm。
11.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立管的直径为45mm,长度为600mm。
12.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煤气入口为拱形,底部开口与下导流管的下端开口平齐。
13.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4.在砖煤气道安装本实用新型,导流管通过与地下室的立管内的螺纹进行连接从而形成过盈配合,避免导流器下沉。根据煤气窜漏点不同所制作的不同长度的上导流管,下导流管与上导流管螺纹连接后进行引流,即可达到解决煤气窜漏的目的。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附图标记含义如下:1、立管;2、下导流管;3、异径管;4、上导流管;5、煤气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18.如图1所示,,包括立管,所述立管1内穿设下导流管2,下导流管2的上端套设异径管3,异径管3的大头外径与立管1的内径相配合,下导流管2的顶端设置上导流管4,下导流管2的底部外壁上设置煤气入口5。
19.所述下导流管2和上导流管4之间设置螺纹连接。
20.所述异径管3为同心异径管,上端为大头,下端为小头。
21.所述上导流管4的长度为1500mm、2500mm或3000mm。
22.所述上导流管4和下导流管2的直径均为32mm。
23.所述异径管3的大头直径为38mm,小头直径为34mm。
24.所述立管1的直径为45mm,长度为600mm。
25.所述煤气入口5为拱形,底部开口与下导流管2的下端开口平齐。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止焦炉砖煤气道窜漏的导流器,包括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管(1)内穿设下导流管(2),下导流管(2)的上端套设异径管(3),异径管(3)的大头外径与立管(1)的内径相配合,下导流管(2)的顶端设置上导流管(4),下导流管(2)的底部外壁上设置煤气入口(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焦炉砖煤气道窜漏的导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流管(2)和上导流管(4)之间设置螺纹连接。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止焦炉砖煤气道窜漏的导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径管(3)为同心异径管,上端为大头,下端为小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焦炉砖煤气道窜漏的导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流管(4)的长度为1500mm、2500mm或3000mm。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止焦炉砖煤气道窜漏的导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流管(4)和下导流管(2)的直径均为32mm。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止焦炉砖煤气道窜漏的导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径管(3)的大头直径为38mm,小头直径为34mm。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止焦炉砖煤气道窜漏的导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管(1)的直径为45mm,长度为600mm。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止焦炉砖煤气道窜漏的导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入口(5)为拱形,底部开口与下导流管(2)的下端开口平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焦炉砖煤气道窜漏的导流器,包括立管,所述立管内穿设下导流管,下导流管的上端套设异径管,异径管的大头外径与立管的内径相配合,下导流管的顶端设置上导流管,下导流管的底部外壁上设置煤气入口。在砖煤气道安装本实用新型,导流管通过与地下室的立管内的螺纹进行连接从而形成过盈配合,避免导流器下沉。根据煤气窜漏点不同所制作的不同长度的上导流管,下导流管与上导流管螺纹连接后进行引流,即可达到解决煤气窜漏的目的。的目的。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白贵宁 贾小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18
技术公布日:2021/12/28